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第19章 这,演的吧?

小说: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作者:满京唐 更新时间:2025-03-24 22:35:40 源网站:2k小说网
  [对呀对呀!只说是陪乌库妈妈,可没说还有这些个幺蛾子~]

  还不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的乌那希积极附和。

  只觉得这破皇宫没意思极了。

  跪来跪去不说,还睁眼就是一大帮牛鬼蛇神,说好的子不语乱力乱神呢?

  她想回雍亲王府,想香香软软的额娘,想可可爱爱的小哥哥。

  父女俩同款想脚底抹油的表情看得康熙冷笑:“可没有什么?你小子又在怀疑什么?自去年温宪走了以后,你皇玛嬷就大病了一场,至今还郁郁寡欢。”

  “朕每每思及,便忧心不已,这才有了此番决断。”

  至于这些大师?

  当然是为了试试小家伙到底何方神圣的!

  但守着正主,康熙肯定不说。

  只道太后年事已高,失去温宪公主对她打击很大。为了不让她老人家再受磨难,康·孝顺儿子·熙决定先让人给她们娘俩核一下八字,看看适不适合作伴。

  这理由怎么说呢?

  就还挺敷衍的。

  但乌那希信了:[唔,虽然有点扯,但大清么,封建迷信些也是有的。我那可怜的七叔不就因为生有足疾而不被皇父喜欢,连生母都失了宠。理由就是她福气不够,导致皇子生来多舛。]

  [而且这位仁宪皇太后虽非康熙爷生母,却也因为陪他一起度过失去太皇太后的痛苦日子,又一直牢牢站在他这边等原因,母子关系颇为融洽。]

  [老太太七十大寿时,一把年纪身体还不怎么好的老爷子还给太后跳蟒式舞呢……]

  嗯,史书上盖章的孝顺!

  为了取悦太后,保证太后安全之类出此下策,也是可以理解的叭?

  乌那希有些不确定地想着。

  本以为还得再演一演才能取得她信任的康熙笑着挥了挥手:“如此,几位就先过来瞧瞧咱们小格格,再拿着她跟太后娘**生辰八字,各自测算吧。”

  “遵旨。”

  一众人等轮班上前,又依次退下。

  乌那希就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瞧着,满心即将见证历史般的兴奋。

  萨满文化呀,原汁原味的萨满文化!

  能被皇上认可并邀请的大师、神婆之类,随便拿出哪个来都代表着当世顶尖水平~

  至于说人家万一真的看出点什么来,把她当妖邪给除了?

  呵呵,那个可能乌那希就没想过。

  在她看来,自己就是熬夜猝死然后秒死秒投胎。就算少喝了一碗孟婆汤,也走的是正规渠道。

  根本不在什么怪力乱神之列。

  可是,第一个道士上前认真观察了她好一阵子,然后掐指飞快算了半晌,才刚一开口就吐了好大口血后,她有点不淡定了。

  [妈耶,这怎么好好的说吐血就吐血了呢?玩真的,还是为了给自己增加出场效果故意咬破了舌尖呀?我,我我我,不会真有什么大不同吧?]

  这其实也是康熙亟待知道的点。

  但那道人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死死压制着一样,每一试图开口,脸上就苍白灰败一分。

  豆大的汗珠子噼里啪啦往下掉。

  直到他颓然跪下:“皇上恕罪,贫道道行浅薄,实在无能为力。”

  剩下的神婆、萨满、大和尚等,用的方法不尽相同,结果却都大差不差。

  说不出来,根本就说不出来。

  只给乌那希带来一轮又一轮的震撼,让小人儿心里哇哦不停:[难怪传说中大富人家求仙问卜的,都要给好大一笔钱。这也太伤了吧?确实需要好好补补。]

  康熙:……

  小孙女人不大,话是真密啊!

  四阿哥则比她更会见缝插针:“这些人都这样了,想来是乌那希差了点能伴随皇玛嬷身侧的福分。不如让儿子把她抱回去,留在四贝勒府里好生教养吧。”

  这康熙哪能同意?

  自从四阿哥府上那么一抱,他听到小家伙那些心声开始,他就没打算再让人被养在四阿哥府上。

  这些方外之人都这样了,他就更不可能把人送回四阿哥府。

  见四儿子再度跪下,又要开始长篇大论。

  康熙忙挥手让梁九功亲自送小格格往宁寿宫,然后才试探着又问几位不过是测算小家伙来历而已,怎么就这么大反应?

  几人齐齐行礼:“天机不可泄露,小人等强行推演才被小惩大诫。”

  “那这小格格?”

  “吾等才疏学浅,勉力推演却伤及自身,再勉强下去怕是会身陨道消。但吾等可以肯定,小格格是累世积善之人,携宿慧而来。乃是四阿哥,甚至整个大清的福缘,好生待之则利己利民利天下。”

  听到这几句,四阿哥悬在嗓子眼的心才算徐徐放归了原位。

  保住了,至少爱女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比起这个,康熙其实更关心乌那希心声所透露出的那些所谓历史是不是真的,又可不可以改变?

  几人面面相觑,就算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那也没谁愿意主动站出来赴死啊!

  眼看帝心如铁,不得个究竟不肯罢休,了缘大师的师兄了因站了出来。

  好一番推算之后,才对康熙宣了声佛号:“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三千娑婆世界,六道轮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格格如今这情况好有一比,就像今时博学之人携带记忆投胎到明朝或者明朝以前。其所思所记都是历史,但若其利用所学求变自然也牵一发而动全身。”

  “而积跬步至千里,改动过多自然而然也会创造新的历史,将当世带到全新且不可捉摸的方向。”

  “那……”

  康熙还想再问些什么,大师又哇地一口老血吐出来。

  直接面如金纸给他看。

  已经有了缘的例子在前了,康熙到底也没再追问下去。只厚赏了几位,命他们对今日之事守口如瓶。

  几人连忙行礼,表示自己惜命着,再不会干那用命八卦的蠢事。

  他们不知道了缘事的始末,还没看到了因的惨状么?

  如此,康熙才满意颔首。

  各给了赏赐又命人退下后,他刚准备往宁寿宫看看小家伙,太后那边就已经派人过来请他赶紧过去瞧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