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托合齐舅舅,你这也太不懂事,太不知道为皇阿玛分忧’的嫌弃小眼神儿啊,看得托合齐差点一口老血梗在喉头。

  这不是倒打一耙吗?

  总觉得这位爷在故意小事化大,为立功而不愿意两国和谈。

  原本简单的任务,似乎正在慢慢不简单起来。

  说好的大军携雷霆之势突至**岛,剑指他们王宫。迫使对方磕头认错,奉上大笔的军费以作弥补。

  再严重点,就帮他们换个国王罢了呢?

  四阿哥这一剑,这个要求,就让一切变得不可调和起来。

  且……

  他杀了使者之后还不算,还要把尸体给对方退回去,并再次重申他那苛刻到十分离谱的条件。

  包括但不限于让**国王自缚进京请罪,同时去**国号,成为大清**省,且为此次大清海军出征的费用负责……

  这真不是奔着不死不休去的么?

  十四阿哥皱眉:“不然呢?托合齐舅舅该不会以为咱们这些大军隔山隔海而来,就为了摆个花架子吧?若这般大逆不道都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我大清日后拿什么震慑四……方?”

  十四咽下了那个到了嘴边儿的夷字,但打**的气势却半点不减。

  **国王李焞倒是不想打呢,可求和被拒连使者都被杀了,尸体送回来。

  且还开出了比前头还辱人十倍,百倍的条件来。

  别说他手里还有倍于对方的海军啊,就算没有,也得奋力一搏啊!

  哪有不战就要亡国的道理?

  啪!

  **国王狠狠摔了手中的杯子:“本王只是怜惜无辜百姓,不愿两国兵丁因为这等小事而发生无畏的流血牺牲罢了,真当本王怕了那初出茅庐的黄口小儿么?”

  “传令,备兵迎战。我大**人宁可站着死,也绝不跪着生。且我方人多,补给足,且占地利优势。真打起来,吃亏的只会是他们……”

  **国王各种唠叨,反复强调。

  也不知道是劝慰身边人呢,还是在给自己壮胆。

  但是什么都无所谓,十四阿哥会用带瞄准镜式新火炮加上颗粒火药的组合拳让他们醒脑。

  给那些怂货们狠狠震慑。

  托合齐对新武器了解不多,但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得给禀报皇上、告知太子。

  让皇上出面斥责他那好大喜功的儿子,或者赶紧发兵支援。

  不然贝勒爷折在**,您回头可别对奴才喊打喊杀。

  除此之外……

  但凡太子跟三阿哥努努力,他这副帅就能变主帅。

  回头立下功劳,没准儿还能混个爵位呢!

  他这想的可美了,却不知折子送到京城,康熙第一时间嫌弃十四防范力度不行,这等折子竟然也能让那叛徒成功递到京城来。

  还一式两份,一边告小状,一边跟太子互通有无?

  呵!

  同看到了这封奏疏的乌那希都震惊了好么:[这,说好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呢?十四叔这也太飒了吧!虽然免不了被各种弹劾,但经此一事后,两国就再也没有和谈的可能啦~]

  [以后偷偷国不用跑高句丽认祖宗,捧着演义小说夸英雄。硬说他们曾打败过唐太宗,甚至射瞎过他一只眼了。他们将切切实实被中原灭掉,成为实际统治领土,成为自古以来嘿嘿嘿。]

  什么?

  谁是谁祖宗?

  谁又大败了唐太宗,且射瞎了他一只眼睛?

  康熙震惊地拎了下耳朵,甚至想给自己传个太医,看看他是不是幻听了。结果眸光往丹墀下一扫,又发现了几个同款呆滞后,他才终于歇了这份心思。

  侧耳细听小家伙还能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野史来,结果乌那希捧着奶茶咕嘟咕嘟喝不停。

  倒是三阿哥忍不住先冒了个泡。

  只见他噗通一声跪下,满脸焦急:“皇阿玛,不是儿子对十四弟有什么意见,是他这事做的太欠考量。人家**都已经遣使求和,态度上还特别虔诚,说不定就可以出战而屈人之兵。”

  “退一万步就算不能,这是战是和的重大事情,也得由皇阿玛您拍板决定啊!岂容他一个区区皇子越俎代庖,擅杀使者,直接杜绝了温和解决此事的可能?”

  眼看着不遵皇命,擅自做主,大为僭越等罪名一个个都要扣在自家十四叔头上时。

  乌那希气得连奶茶都喝不下去了好吗?

  [乖乖,这亏得十四叔也姓爱新觉罗,是他的九族之列。不然还不得被他安个拥兵自重,有谋反意的罪名啊?]

  啧啧啧。

  乌那希撇嘴:[下一步,三伯是不是又要说十四叔到底年轻,经事少,不够老成持重。领兵挂帅这样重要的事情对他来说还是太超过了,不如还是换托合齐来?]

  [毕竟现阶段的八叔还是个天然大千岁党,九叔十叔和十四叔与他交好。四舍五入,在某些人眼里也都是大千岁党。让他掌管兵权立大功,哪有让他们自己人托合齐来得更让人放心呢?]

  哎哟~

  这几句小心声一出,大阿哥都忍不住想给太子跟老三点蜡。

  现在他们最好没有那个乘机撸掉十四换托合齐上的意思,不然……

  皇阿玛会怎么雷霆震怒,他都不敢想啊。

  哈哈哈。

  然而,太子跟三阿哥不知道世上还有被读心术这么玄幻离奇的东西,却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所以,三阿哥几乎是照着乌那希的吐槽来的。

  真拿十四年轻冲动说事儿,请换托合齐为主帅。争取用尽可能温和些的方式,解决**问题。

  康熙不辩喜怒地哦了声,沉沉目光转向太子:“太子对这个事怎么看?”

  已经打了好半天腹稿的太子摇头叹息:“回皇阿玛的话,儿子也觉得十四弟太过冲动了些。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道理,他不会不懂。且……”

  太子垂眸,撩起袍角跪下:“且儿子说句不好听的,十四帝虽代帝出征,按说能对此类事情直接解决。但代不等于是,说到底他也还只是个普通皇子。”

  “得皇阿玛疼宠信重才忝为主帅,他是怎么敢毫不犹豫出剑,做出如此鲁莽冲动之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