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他们父王回去?

  十四阿哥惊讶:“那他们……”

  三阿哥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皇家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别人不明白,你还不明白吗?”

  这话说的,十四阿哥可老大不乐意了:“弟弟明白什么?三哥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弟弟可一直规规矩矩,兢兢业业地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效力。哪像你啊,从小到大都跟太子最好,现在,啧啧啧,嗷~”

  三阿哥刚猛的铁拳虽迟但到,哥俩又又又打成了一团。

  八阿哥:……

  也是服了他们俩这互戳肺管子的日常操作。

  久而久之的,竟是连劝一劝的心思都没有了。只眯着眼睛,想着辙,静待那俩幼稚鬼打累停手。

  没有观众,没有人调停,三阿哥和十四阿哥打起来都觉得少了几分趣味。

  算了算了,正事要紧。

  人家老十/十哥都已经封和硕亲王了,他们这俩多罗贝勒还搞啥内斗?

  齐心合力把仗打明白了,功劳立了。

  赶紧迎头赶上才是正经!

  本着这样的想法,哥俩自动停战。笑嘻嘻坐到八阿哥身边。

  哥仨一起细细研究,怎么才能让德川纲吉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最好从根源上解决了李氏**可能跟他们狼狈为奸,合起伙来给大清添堵的问题。

  甚至让**成为大清灭倭的急先锋。

  这并不容易。

  可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不是?

  他们哥仨通力合作,总能想出妥帖的法子来的。

  这不,半月后,八百里加急就又送回了京城:“报,李氏**国王李暾迷途知返,愿意举国归入大清,助大清攻打倭子国。惜行事不密,被倭子国幕府将军德川纲吉所杀。现……”

  哈?

  刚刚还昏昏欲睡的小公主瞬间清醒:[**国王李暾,历史上的肃宗就这么提前下线了?啧啧,还死于德川纲吉之手?这……]

  小公主摇头:[这怎么听,怎么觉得假假的呀,像极了来自于大清的栽赃陷害。可……可李氏**国王那块烫手山芋始终在倭子国手里,不至于自家主场还被敌人得了手吧?]

  那好歹也是个幕府将军呢!

  不能,至少不应该那么菜吧?

  能在国内为所欲为,让天皇成为半吉祥物,德川纲吉自然不可能是一只菜鸟。

  可……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啊!

  坏就坏在这家伙失去了唯一的嫡子后为求子几近疯魔,甚至颁布生类怜悯令,强迫全国上下跟着一起爱护动物。

  这一爱心泛滥不起眼,太多以捕鱼打猎为生的人沦为饥民了啊。

  一文钱憋倒英雄汉。

  在生存都已经成为难题的时候,哪还有什么忠诚?

  为了一口饱饭,些许金银,太多饥民主动被动成了大清这边的眼线。

  而对对方位置、防守甚至换防等等消息了如指掌后,大清方面再想暗杀与做伪只会变得更加简单。

  倭子国那边倒是坚决不承认呢,还说他们已经跟已故的**国王李暾达成了一致。双方要精诚合作,共抗清廷入侵。

  结果还没等着护送**国王回国,国王就宣告不测。

  这很明显,就是清廷从中作梗!

  但很可惜,他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三位**王子的集体反驳。

  对此,来传信的兵丁是这样解释的。

  “三位王子虽然平时有些龃龉,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能保持冷静的。他们先后上书表示,子不言父过。他们父王已逝,当儿子的也不好再说什么。但**自古以来都是中原属国,再不可能另投他主,与敌人勾结戕害宗主国。”

  “所以,他们不但坚决不承认有这回事。还为了报父仇,杜绝污蔑,愿意当大清的马前卒,为灭倭出一份力。”

  啊?

  这下不止小公主,所有人都惊呆了好么!

  这这这,一切最开始的起源不就是那李氏**建**的大报坛,沿用崇祯年号,还。在他们的李朝实录里诋毁皇上。结果好巧不巧的,被出海的九阿哥听到了风声。

  因此种种,才有了十四爷远渡重洋,替父报仇事。

  而后倭子国涉入两国争端,矛盾转移,一步一步的演变成了如今景象。

  现在激战正酣,最初的始作俑者后代们跳出来表忠心了?

  [乖乖这一路急转直下的,电视剧也不敢这么拍呀!]乌那希摇头,也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给思密达们点了个大大的赞。

  不过……

  这些家伙虽然无耻,当个炮灰之类倒也使得啊!

  在这件事情的角度上,太子的意见倒是跟她相当一致:“虽然李氏**种种行为令人不齿,但若能结合两国之力合围倭子国。相信下一个台风季到来之前,其国必定已成历史。”

  所以?

  太子微笑:“所以依着儿臣之见,送上门的助力不要白不要,咱先用着。等顺利将倭子国收入囊中,再对三位王子论功行赏呗。”

  届时老经典曲目新演义,来个大清版的二桃杀三士。

  不愁问题不能解决啊!

  乌那希摸了摸小下巴:[虽然本公主不怎么喜欢这位太子二伯,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招简直熊猫妈妈点外卖——笋到家了。]

  [不想当国王的王子不是好王子,而三个王子都想当国王的话……啧啧啧,那其中的争斗想也少不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最后就看谁能剩下,谁愿意替**国去国号,自愿加入大清,成为大清的**省呗~]

  康熙默默点头,不愧是他亲自教养起来的乖孙女呀。

  所思所想,就是更能入他这个皇玛法的心。

  这提议最初是太子提的?

  唔,康熙爷只顾着惊喜于自家小豆丁的聪慧敏锐了,也没注意呀!

  但不管怎么说,这提议是好的,康熙也十分赞同。

  并下令礼部起草圣旨,将过往黑锅全都集中在已逝去的**国王李暾身上。理解并接受三位王子的投诚,但是……

  介于上一任国王的种种悖逆行为给大清带来的伤害,三位王子必须得表现出相应的诚意跟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