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茫然,好半晌才反应过来是南柯一梦。

  庆幸之余,还忍不住小小声嘀咕:“老十那孽障,都怪他。要不是他胡言乱语,朕怎么会……”

  “保成,不会的!那孩子虽傲了些,目下无尘了点,但终究还是个好的。再不至于……”

  再不至于对嫡亲侄女儿下如此狠手。

  梦都是反的!

  康熙不停不停地安慰自己,那种心都要跳出胸腔的紧张感却久久也未能平息。

  硬是瞪着眼睛到了天亮,迷迷糊糊,头痛欲裂。

  魏珠来提示时间差不多,该去上朝时他直接皱了皱眉:“朕有些不太爽利,今日早朝就免了吧。”

  “嗻。”

  龙体违和,诸皇子自是忧心不已,但凡在京的都赶紧入宫请安。

  乌那希作为最最受宠的孙辈,自然也不例外。

  她还特意从宫外带了满满一匣子点心呢:“喏,福福那小厨房新鼓捣出来的,香香软软可好吃。给皇玛法尝尝,吃饱了,身体就好了,身体好了,自然百病不生。”

  多孝顺又贴心的孩子啊?

  只看一看她这满脸孺慕,康熙觉得自己都得替她多考虑几分,保障她的安全。

  笑着用了乖乖好孙女喂到嘴边的点心,康熙笑着夸:“果然美味,福襄有心了。只是你最近在忙什么?怎么得了假期就真不进宫,由着皇玛法如何思念呢!”

  十四叔牌挡箭牌再度用起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可不是孩子不想皇玛法,是孩子在努力为大清做贡献~

  太子瞧了瞧还没有他腰高的小豆丁:“你啊,吃药还吃不明白呢,还制药!一天天的少搞点幺蛾子,多多陪陪你皇玛法,让他少为你悬心才是正格的。”

  啊?

  乌那希愣:[不是,他有病吧?不打击人就不成活?搞科学研究这回事,又不是往鸡窝里捡鸡蛋,哪有那么顺顺溜溜,毫无阻碍?]

  [可那又怎么样?能因为难就放弃么?不能啊!只要能对国家发展有利,就是再苦再难都要坚持的。不能有畏难情绪,谨记落后就要挨打……]

  眼见小家伙越想越远,又又又要回忆备受屈辱的近代史,康熙赶紧轻咳:“太子,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孩子勤勉好学是好事,怎么叫搞幺蛾子?咱们福襄这明明是心系前线伤员,尝试为前线战事尽一点绵薄之力呢。”

  就是就是。

  刚刚体验过被撵出新世界大门滋味,好不容易把人哄好,正在巩固感情阶段的十阿哥点头:“有志不在年高,无能枉活百岁。小侄女虽小,但上朝的年头长啊。往来接触的都是鸿儒与名将,人均八百个心眼子。”

  “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潜移默化之间,她也就格外聪明了呗。再说还有道长师徒跟四哥相助,小侄女哪有不成功之理?”

  太子:………

  那样的成功算她成功?

  还不是假别人之名,成全她的所谓功劳!

  太子自觉磊落,极看不上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也不明白自家皇父跟老十他们到底吃错了什么药,怎么就对这小丫头格外宠溺?

  若在往常,康熙这时候就得体谅好太子信息不对等的苦了。

  可昨晚做了那么个梦,他心里正膈应。

  哪还有如此体贴?

  他只皱眉:“孩子有这份心思就是好的,太子不该那般说话。行了,朕无碍,你们都退下吧,让福襄留下陪朕说说话。”

  “嗻。”

  四、九、十、十三并十六、十七、十八几个小阿哥齐齐行礼,恭敬告退。

  太子还想说点什么,结果康熙摆了摆手:“太子也退下吧。以后说话之前先过过脑子,谨记恶语一句六月寒的道理。”

  “福襄还小,若有什么不周到的,你这当伯父的就多包容些,平时也多看顾点。到底有这么个小开心果在,朕这几年才龙体安康,事事顺遂。”

  “福襄小小年纪就跟着上朝,也是为大清付出了许多。”

  呵呵。

  这话说的!

  太子都忍不住想问问:别家小皇孙女没上朝,没为大清做贡献,是因为不想吗?

  皇阿玛也未免忒偏心。

  他这么满心怨念的时候,却没注意他家皇阿玛目光如鹰隼,正一瞬不瞬地瞧着他,不放过他任何表情变化呢。

  结果……

  康熙本就疲惫的身体更加疲惫了。

  那无力中带着些许惶恐又好似正下定着某种决心的样子,可真是太复杂了。

  看得乌那希好一阵困惑,忍不住伸手拉了拉他的龙袍袖子:“皇玛法,要不宣个太医看看吧?您看起来好累好累的样子。”

  康熙叹:“福襄别担心,皇玛法只是昨晚没睡好,用不着传太医。”

  “真的吗?”

  “真的。”

  “那……”小公主蹙眉:“那让御膳房给您弄桌好吃的,福福陪您用点儿?您小酌两杯,好好睡一觉,歇过来应该就好啦~”

  “那就谢谢咱们小公主了。”

  “不谢不谢呀~”

  [毕竟刚刚,就在刚刚,您还训了麻宝,替本公主撑腰呢!这么好的好玛法,当然值得乖孙女全心全意孝敬。]

  [您好了,本公主才好回到四贝勒府继续研究青霉素。嘿嘿,新一轮的泼天功劳正在路上。咱还就不信了,到时候朝野称颂四贝勒,您还好意思不给他封王?]

  好家伙!

  这可真是四贝勒的贴心好棉袄,时时处处不忘为他考虑。

  生怕他吃了一点亏。

  亏得这话他没说出口,否则乌那希高低得问一句:谁阿玛谁不惦记啊?换你……

  好吧。

  换他他可能不但不惦记,还生怕有什么变数。

  毕竟先帝驾崩的时候才二十四,要是再活些年,谁知道会不会遇到董鄂妃2.0版,会不会再生个荣亲王?

  万一有,那都没有康熙皇帝了,更遑论什么康乾盛世呢!

  但她阿玛不是顺治,不但不忘崽,还对她疼爱有加。

  那么投桃报李也好,饮水思源也罢。小公主当然也心心念念着自家阿玛,盼着他能更如意顺遂些,别像历史上的雍正帝那么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