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了近半小时,楚昊带人赶到了清河村。

  清河村原址上,倒塌的房屋还没有清理结束,到处一片泥泞。

  正值中午放饭休息时间,数百名村民从粥棚领了碗粥,步履蹒跚着蹲在各处大口喝粥。

  楚昊叫来魏勇,“烦劳魏校尉跟施粥的人说一声,咱们今天中午就在这里随便对付一顿。”

  “末将遵命。”

  听到钦差大人过来了,现场一个穿着官服的官员连滚带爬跑了过来。

  “梁山县仓吏卢同,拜见钦差大人。”

  楚昊抬了抬手,“卢仓吏,带本官到粥棚那里去看看吧。”

  卢同闻言跟上楚昊,“小人已经命人去城里买酒,稍后就会送来。”

  楚昊点了点头。

  就算他不喝酒,也要照顾到魏勇那两百官兵。

  到了粥棚,有人正在给灾民施粥。

  楚昊看了一眼,直接夺过勺子在大锅中搅了几个来回,顿时脸色黑如锅底。

  “卢仓吏!”

  楚昊一声暴喝,周围的灾民们顿时缩了缩脖子,退出老远,眼中除了恐惧,更多的是迷茫和空洞之色。

  卢同赶忙俯身施礼,“小人在。”

  楚昊丢下勺子愤然骂道,“你就给灾民们吃这些东西?

  这一锅粥里,恐怕连一斤粮食都没有吧?

  里面还放了这么多砂子!

  老实交代,你是不是把赈灾粮贪墨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虽然之前听陈伯他们说过,可他还是想亲眼证实一下情况,结果和陈伯说的一模一样。

  卢同吓得当场跪下,“大人冤枉啊!给小人一百个胆子,小人也不敢贪污赈灾粮食。

  只是上面交代过,赈灾粮有限,每天施粥不能过多,小人也只能遵命行事啊!”

  “胡说!据本官所知,朝廷拨发了足足一百五十万石赈灾粮,难道还不够供应不到十万灾民几个月吗!”

  “你给他们吃这点东西,还要干那么重的活,灾民如何能承受得了!”

  “若因此造成灾民死亡或逃跑,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这——”卢同苦着脸答道,“小人只是县里区区一个仓吏,依命行事而已呀。”

  楚昊也不想过多为难眼前这个仓吏,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传本官命令。

  从现在开始,不得再往粥里掺砂子。

  参与重建的灾民,每天早上浓粥一碗,中午晚上除了一碗粥之外还要配上干粮。

  如有违抗,视同贪腐,从重处置!

  卢仓吏,命人把这些粥倒掉,重新造饭!”

  “……谨遵大人之命。”

  卢同无奈,领命而去。

  消息传出,灾民们起初还犹疑不定,直到看到所有掺了砂子的继全部倒掉,并且开始重新造饭,纷纷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有胆大的人见陈伯跟着楚昊而来,悄悄靠近,“陈伯,那位大老爷说的是真的吗?”

  “当然了。”

  陈伯一脸崇敬的事看向楚昊背影,低声说道,“那可是钦差大人!他说的话,就连郡守都不敢违抗呢。”

  “钦差大人?太好了,咱们有救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灾民中传扬开,之前一片麻木的表情总算恢复了神采。

  钦差大人即将来梁山县视察,梁山县令刘修文早已接到消息,早上就派人在城门五里外迎接。

  遇到魏勇派人通知,说楚昊直接去了清河村这里,连忙带人赶了过来。

  “下官梁山县令刘修文,参见钦差大人。”

  “刘大人不必多礼。”

  刘修文直起身子,见满地粥水,卢同正带人重新造饭,大惑不解,刚要询问,楚昊再次把之前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

  “大人,这——”

  刘修文闻言愣了,“大人,梁山县受灾百姓数万,需要重建的地方三十几处,全都这样处理的话,一天恐怕至少要消耗六百石粮啊。”

  “本官奉旨前往督办赈灾事宜,刘大人只管领命即可。

  还有,烦劳刘大人把本官发布的命令写成公告,盖上本官大印,发布各受灾村镇。”

  转过身,又对魏勇说道,“有劳魏校尉派人跟着刘大人的人到各处把公告张贴出来,并原地监督执行情况。”

  “末将领命。”

  刘修文心里虽然不赞同,却也不敢违抗钦差命令,只得命人当场写下一份份公文。

  “下官已经命人在县衙准备了薄酒,不如大人随下官回城用饭,顺便指导梁山县赈灾如何?”

  楚昊点了点头,带队跟着刘修文返回了梁山县。

  简单用过午饭,刘修文开始介绍乌江水患以来的具体情况。

  “这次乌江水患,主要是裕溪口决堤引起的。”

  “距离裕溪口最近的麻山镇受灾最为严重,被淹死的百姓多达两千余人。”

  “水灾过后,工部派人过来一直在修缮裕溪口河堤,预计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完工了。”

  “至于民房方面,进度有些慢,大约还要两个月,才能安置所有灾民。”

  楚昊闻言摇头道,“现在马上就要到十月了,最多再有一个月,天气转冷,届时灾民如果无法全部安置,刘大人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

  “下官……明白。”

  刘修文额头渗出汗水,咬了咬牙道,“下官虽然是梁山县令,可有些事情即便想做,也难免束手束脚。

  不过好在大人及时赶来,下官总算有了主心骨。”

  一旁的吕慧手摇折扇笑道,“楚大人有所不知,刘大人八年前高中榜眼,已经在梁山县任职六年有余。”

  楚昊听明白了。

  这位梁山县令和他一样寒门出身,还不如他有个柳长庚在朝中照顾着,刘修文除非投靠某一世家,否则,这次灾情结束后,能不能保住这个县令都难说呢。

  “刘大人只管按照本官命令行事,只要能在一个月内安置好灾民,本官回京后,保证为大人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

  刘修文闻言大喜,“多谢大人!”

  楚昊同样欣喜不已。

  他正愁历阳官场针插不进,无法大展拳脚呢。

  历阳水患发生在梁山县,赈灾结束后,这个没有背景的刘修文百分百会被冯隐等人当成替罪羊。

  只要刘修文够聪明,配合他在梁山县的赈灾工作,一个月内完成差事,大有可能。

  两人正聊着,一个衙役进来通报。

  “大人,有位自称吕轻侯的人求见钦差大人,小人已经安排他到了驿馆。”

  楚昊闻言大喜,和吕慧对视了一眼,当即起身,“刘大人,本官有事先行一步,有什么事可直接到驿馆找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