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北重复了一遍葡萄干的来历。

  王家和听完,并没有多说。

  在他心中,儿子的未来必然是要读大学,到时候,不怕遇不见好的姑娘。至于对象之事,他还未曾替小北操过心。

  王小北随手捏了几粒葡萄干丢进嘴里,甜腻的滋味让人忍不住皱眉。

  然而,小西几个人却吃得津津有味。

  这年头,甜的永远最受欢迎。

  晚饭过后,张美英抱着书本匆匆出门,为2个多月后的考试做最后冲刺。

  这关乎她能不能顺利转正,成为一名一级服务员,毕竟工资能多出十几块,可不是个小数目。

  其他人则结伴前往软轴厂,各自带上小板凳。

  抵达厂里,早已经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其中不乏外面的人。

  但面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奈,只好严格检查大人的证件,尽量避免闲杂人混进来。

  厂里的大院角落处,两位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正忙着调试放映设备,而银幕前早已经坐满了抢占位置的人,大多是早早赶来占位的。

  王家和穿梭于人群中,不时与熟人点头招呼,这边是谁家的娃,那边又是哪家的,人们说着话,热闹非凡。

  “小北,小北,这儿呢,这儿。”

  正当王小北四处张望时,一道人影在荧幕不远处朝他挥手示意。

  他微微颔首,转头对着身旁的王家和说道:“我过去那边,采薇帮我留了个位置。”

  王家和自然没啥意见,“好,去吧。”

  听到这话,王小北让王小东照看好几个小家伙后,便朝那边走过去。

  来到近前,李采薇一脸兴奋:“我还担心你不会来呢。赶紧坐,再晚可就被别人抢座了,电影马上就开始了。”

  王小北闻言,拎着手中小板凳,顺势坐到了李采薇身旁。

  他环视四周,疑惑问道:“不是说7点30开始吗?现在似乎还没到时间吧?”

  “哪能那么准时呢。”李采薇笑道。

  王小北望向她,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你这一占就是个绝佳位置,别人心里怕是不乐意哦,小心引起公愤。”

  李采薇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道:“没事,本来就是先到先得,我已经在这里守了1个多小时了,你看,蚊子把我咬的。”

  说话间,她还指了指自己的脚踝。

  那儿,布着一个个红点。

  王小北见状轻笑了下,顺手将手中的东西递给她:“给你,忘了小时候村里放电影的事情了吗?你每次不都带着风油精吗?”

  “这次怎么忘了这茬儿?这可是咱们的老传统了。”

  然而,并非所有村里人都能舍得用风油精,大都还是靠着蒲扇驱赶蚊虫。

  李采薇嘻嘻一笑,接过风油精,边涂边乐呵呵地说:“我一来就想起来了,但生怕一走开位子就不保了嘛。”

  说话的同时,继续手上的动作。

  王小北不经意间看了一下,人头攒动,嘈杂纷乱,也看不到王小东他们的位置。

  他看向身旁一个空凳子,问了一句:“咦,这凳子是谁的啊?人不见,凳子倒留下了。”

  “是珊姐的。她让我帮忙看住这个位置,刚才来过,有点急事就先离开了,说一会儿就回来的。”

  李采薇边抹风油精边道。

  涂完,她将瓶子递给了王小北:“你也来点儿,这样蚊子就不会咬你了。”

  王小北接过风油精,也抹了一遍,然后收好。

  时间缓缓流逝,电影荧屏终于亮起来,一抹俏丽的身影在人群中向这边靠近。

  正是季珊。

  “哎,季珊姐,你要是再不来可就真迟啦,电影都开演喽。”

  李采薇眼尖,一见她过来,连忙拍拍身边的凳子,示意她快来。

  季珊笑着坐下:“来了来了,刚才有点小事耽搁了。”

  就在这时,银幕上忽闪一下,出现了影像……

  是一位外国人。

  随着这一亮,周遭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全场静下来。

  王小北掏出风油精,碰了碰李采薇。

  李采薇低头一瞥,会意地接过,再传给一旁的季珊。

  大家坐在一起,默默地看起了电影。

  这部电影其实源自一本小说,虽然王小北还没读过原著,但对它的故事早有耳闻。

  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因被同志误会,假意投河自尽,数年后重新投身革命洪流的故事。

  这情节设定,有几分清末民初时期电影的味道。

  故事中,一个富贵人家的少爷,在清末动荡岁月里遭遇家庭巨变,被迫离乡背井,多年后重返故土,毅然投身革命事业。

  与电影中的情节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当看到主人公遭受误解的情节,周围的人群中不自觉地涌起一股愤怒的情绪。

  男主亚瑟不幸被误会为叛徒,当他脸上被女主角打了一巴掌,现场的人心中也是感同身受。

  然后,男主**,大家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然而,亚瑟并没有死去,他浴火重生归来。

  只是没有了往日的温柔,取而代之的是冷酷。

  革命之路蜿蜒曲折,危机四伏,每一步都踩在刀尖之上,让人心弦紧绷。

  与女主最后的相见,更是引得周围人一阵唏嘘,心里面满是遗憾与伤感。

  牧师手中的十字架缓缓靠近牛虻,他却用尽最后气力,举起断的右手推开了象征信仰的十字架,

  以这决绝的姿态,向世界宣告了一个无神论革命者至死不渝的抗争与蔑视。

  那一刻,牛虻英雄的形象也深深的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银幕暗下来,电影结束,不过大家没有一个人起身走,反倒是人越来越多。

  因为一会儿还要重新放,大家都想着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