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第190章

小说:清冷娇人逃跑后,阴鸷太子急红眼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25-03-28 05:04:30 源网站:2k小说网
  姜晚笙想要解释两句的念头停下了,谦虚抬起头,“我头脑愚钝,还请姐姐多提点两句。”

  桌上的茶叶陈旧,唯有两匹绸缎崭新。

  落魄时还能有人上门拜访,絮娘记着这份情意,与她多说两句,“为人确实聪慧能干,只是惯常以主人的姿态自居,想来志向不小。”

  丫鬟一门心思想给主子当妾,其实不算什么稀罕事。

  何况姬珏那人生的气宇轩昂,仪表堂堂,正值青春年华,未来前途无限。

  只是因着曾芸的关系,她有意多问些内情。

  “她这般自信,管家理事样样熟稔,刺史大人给她这样的权力,两人是否有过什么?”

  絮娘摇头,肯定地答:“那倒没有。”

  两个人是否亲近,有没有男女之间的那个意思,单看眼神动作就能看出来。

  “不过也保不齐以后会不会。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她绵长地叹道,充满讥讽,“男人,有几个坐怀不乱的。”

  絮娘掩唇轻咳,提了青色茶壶,又满上一杯。

  临走前,她犹豫再三,对姜晚笙说了一句,“那姑娘在我这买了一颗麝香丸。”

  “我做些小本生意,也不知她要对付谁,你小心些吧。”

  絮娘原本就擅长房中术,相关的药类也懂得调制,她做的麝香丸必然纯度极高,这是好东西,美容养颜,使人肌肤白亮,但也可用来避孕。

  回到刺史府,姜晚笙马不停蹄去了东苑,窗棂下一紫裳姑娘,手中穿针引线,在绣一条腰封。

  “哈哈哈主母,您绣得好像一只小鸭子。”清漪在窗前叉腰笑。

  曾芸低头笑了笑,“要是笙笙在就好了。”

  她说罢放下了手中的绣活,仰头看见,廊下正走来一道浅碧色身影,眼神一亮,“笙笙。”

  清漪也福身行了礼,“江姑娘。”

  找了借口让这姑娘去沏茶,姜晚笙拉起曾芸,上上下下检查了一个遍,曾芸有些奇怪。

  “怎么了?”

  话到嘴边咽了咽,姜晚笙欲言又止,“清漪可送过你什么物件?”

  “我做主母的,怎好要她送。”

  府上来了新主子,从前的管事丫鬟也有上供孝敬主母的先例,以求后面继续得到重用。但曾芸不贪这些,一律不收。

  倒是她入府之后,将院中的丫鬟小厮,车夫火夫等等都赏过一遍。

  她身上的确没有麝香珠之类的玩意儿。

  清漪沏茶回来,笑着给两人倒茶,“江姑娘天生丽质,晋州风沙这么大,您这脸一点也不受影响。”

  待人接物极娴熟,挑不出毛病。

  因这事,姜晚笙耽搁几天,没有立刻离开晋州。

  白日里,她出府见过两回絮娘,麝香丸这事情吧,还真不好说。

  傍晚,院中一处藤椅,绿树葱茏,遮下小片的凉荫,姜晚笙穿一件白裙,背贴藤椅,她手中拿一把红剪刀,剪了一块正方形的绸布。

  纤细的手指莹莹泛出光泽,不仅好看,还非常灵活。

  曾芸坐她身侧,手中在绣腰封,歪头看看她,“笙笙你在绣什么?”

  银白的长针刺破绸布,穿进去,引出来,如鱼得水。

  姜晚笙垂着眼睫,脸上笑意斐然,她红唇弯成月牙,嗔笑道:“你猜。”

  她一心二用,手上的动作没停,寥寥几针,勾勒出一只锦鲤的头,活灵活现。

  曾芸忍俊不禁,“是张祈福帕子?”

  鲤鱼寓意和谐融洽,身体健康,再往上,象征着繁荣昌盛。

  姜晚笙眉头微微一抬,靠近她一些,唇边**一抹笑,坦然地道,“给你家孩子绣的肚兜。”

  这下,肉眼可见,曾芸鬓边的纤薄皮肤一点点透出粉红。

  “哪有这么快。”她虽然害羞,但本质上还是极欢喜的。

  对着那块红绸看了又看。

  一辆简素低调的马车停在府门口,马蹄迂回,扬起颈项长嘶。

  小厮跳下车喊,“大人回来了!”

  连喊三声,传进院落里,清漪站在她们旁侧伺候,高兴地重复这话,曾芸眼神发亮,将绣活放下,“快收拾一下,去门口迎接。”

  “是,主母。”清漪笑盈盈地扶她起来。

  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姜晚笙自然不必跟着去迎。

  针线穿梭游移,十分灵巧。

  刺史府门口,姬珏穿着暗红色绸服,刚下马车,小厮牵马去马厩,他走进府中,随手脱下外面罩着的黑色披风,递出去。

  曾芸伸手去接,慢了半拍,清漪手脚麻利地拿过来,折叠抱在怀中。

  “大人,主母,快进屋吧!”

  两人并排走过长廊,斑驳的光影落在肩上,衣袂相连。

  清漪跟在后面,热情地往前挤。

  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姬珏剑眉蹙起,脸色不冷不热,嘱咐道:“将衣裳给阿力,你去沏一壶茶来。”

  曾芸回头瞥一眼清漪欢快离去的背影,视线回转,两个人走到院中的小亭里,石桌灰白干冷,她扶姬珏坐下,温柔地看着他,“夫君,此行不顺利吗?”

  “府内事物繁多,政务之事,怎好再让夫人费心。”

  他嗓音清朗,覆住搭在肩上的手,看起来很是体贴。

  清漪飞快地端了茶来。

  夫妻两人相敬如宾一番,打发丫鬟下去,只在亭中小坐了一会儿,姬珏望向曾芸,问道:“今日怎么不见江姑娘?”

  曾芸想到她说给孩子绣肚兜,脸上蓦地一红,她低下头,有几分羞怯,“笙笙在内院呢。”

  廊前的空地上,藤椅放置在阴凉处,光线斜照,有一半影子沐光。

  姜晚笙手中穿着线,一条向上翘着的鱼尾在她手底下栩栩如生。

  在她正前方,长廊的尽头,姬珏和曾芸并肩走来。

  “笙笙她绣工好,说要……”曾芸娇怯地垂下眼睛,说话声放轻,却突然察觉身边的人脚步顿住。

  她抬起头,见姬珏一动不动,凝视着前方。

  光线和阴影将藤椅切割成明暗两部分,藤椅上的姑娘却是最引人瞩目的,白衣绣着粉蝶,显出空灵的美感。

  曾芸看了姬珏几眼,发现他还没有收回目光,她心中有些闷,但还是弯起唇,“夫君也觉得笙笙好看,她生的相貌好,倾国倾城。”

  姬珏眼神一顿,剑眉微蹙,化不开的愁绪,他低下头,看向曾芸,叹道:“我并非那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