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得一会,施秋晴这才做出决定。

  承安为我和秋玲做了那么多事,我给他买两套衣服也是应该的,想来秋宁知道后也能理解。

  相通了之后,施秋晴便开始挑起男装来。

  “大妹子,给你男人买衣服啊?”贩子随手拿出一条西裤和一件衬衣:“这套准没错,也是制衣厂的新款,你男人个子高,又一表人才,斯斯文文的,他穿上要是不好看你找我算账!”

  这贩子误会了。

  刚才他听到施秋玲叫施秋晴“姐”,又叫许承安“姐夫”,自然而然就以为许承安是施秋晴的丈夫了。

  其实就算施秋玲没说,他也猜测这一男一女是小两口。

  要不是小两口的话,年轻男女怎么会结伴逛夜市呢。

  施秋晴的俏脸涨红了,想要否认,到口的话又吞了回去。

  她想给许承安买衣服,要是这贩子得知自己和这个男人并非夫妇的话,而是大姨子和妹夫的关系,他心里会怎么想,到时岂不是更尴尬?

  于是施秋晴干脆装糊涂了,就当没听到似的。

  不过她还是从贩子手里接过那套男装。

  这两件衣服瞧着确实还可以,款式不错,料子也很柔软。

  问了下价格,还是比国营商店的便宜个几块,挺划算的,于是拿下。

  想了想又问道:“还有别的不,给我再拿一套,要料子好的!”

  “有有有,不是我吹牛,我这的衣服款式是整个夜市最多最新的!”

  小贩说话间又拿了一套出来。

  “姐,你给二姐夫买衣服啊?我也要给他买!”

  施秋玲也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许承安对她的好,幺妹心里全都念着,就想着找机会报答呢。

  施秋晴听到就更心宽了。

  两姐妹都给许承安买衣服的话,比自己一人给他买更好,二妹知道了也更好说。

  小姨子给姐夫买衣服有点奇怪,而且姐姐也半点的不高兴,这让贩子有点奇怪。

  当然他不会多嘴。

  谁会嫌生意更好呢是吧?

  这种的确良料子的衣服很多逛夜市的城里人也都未必舍得买,而这三个男女身上穿的都是这种料子的衣服,看样子是有钱人,得趁机多推销几套岀去。

  于是小贩拿来一大堆新款男装,给两姐妹逐一推荐。

  最后,两人各自给许承安买了两套,总共四套夏装,施秋玲自己整了两条小裙子,施秋晴则是一条长裤和一件女式衬衣,裙子她不敢在穿岀去,这次还是因为答应了许承安的关系,买了也是浪费。

  两姐夫一起付了钱,施秋晴拿着两套男装给许承安:“承安,这是给你买的衣服,你瞧下喜欢不,不喜欢的话就换了。”

  “喜欢,秋晴,你给我买啥衣服,我都喜欢得很!”

  许承安心里确实很高兴。

  别看只是两套衣服,然而代表的意义不一样。

  秋晴心里是有顾忌的,担心施秋宁误会。

  她刚才看男装的时候犹豫了好一会,就能看得出来。

  许承那一直察言观色,注意着施秋晴,猜到了这个女人当时的心理活动。

  但最后她还是说服自己给我买了,这就说明,秋晴在我面前的心理防线正在一点点地减弱,给我买这两套衣服是个很好的兆头。

  对于前世的媳妇,许承安不想纯用强硬手段得到她,更希望施秋晴心甘情愿。

  接过两套衣服的时候,还故意在底下摸了一把大媳妇的手,换来的是对方的白眼。

  “二姐夫,这是我给你买的,你看喜欢吗?”

  施秋玲也献宝似的把两套衣服捧过来。

  “喜欢,你们买的我都喜欢!”

  许承安很欣慰。

  秋晴和秋玲有了自己的收入,也会给我买东西了呢!

  这种感觉真好!

  带着衣服继续逛夜市。

  两姐妹手拉手走在许承安身旁,心情都好得很。

  路过某个摊子,又买了几个小商品。

  花自己挣到的钱和花许承安挣的钱还是不一样的,两女感觉花得更踏实,也更敢花。

  许承安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给施秋晴和施秋玲带来了种木耳的收入,以后两人进加工厂了还能拿工资,基本上不需要花自己的钱了。

  不过,那些昂贵之物,许承安还是会继续给她们买。

  “二姐夫,快看,那是我们家的铜火锅炉子!”

  施秋玲突然看到一物,指着兴奋地道。

  许承安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嚯,还真的是!

  这玩意原本只在黑市售卖,如今商贩居然摆到夜市卖了。

  看来改革开放后,上头管得越来越松,某些原本混黑市的小贩子胆子都大了起来,夜市街出现之后,便转战夜市了。

  黑市每周一开,和每天都开的夜市没法比,就算冒着风险也得试试。

  身为重生者,重生的年代又在改革开放之初,许承安是切身体会到了这个政策每年给社会和民众带来的显著变化。

  东西买得差不多了,来到摆卖小吃的区域。

  许承安也有点饿了,于是带着两女吃点夜宵。

  一人要了一碗水饺,就是这水饺里头没肉馅,都是菜饺,毕竟猪肉需要肉票,平头百姓批量买不了。

  店家煮水饺的时候,许承安又在附近档子买了一袋子烤板栗。

  过得不多会,三碗水饺端了上来。

  尽管没有肉馅,施秋晴和施秋玲还是吃得津津有味的。

  她们在家里每顿都能吃肉吃到饱,对肉已经没有那么稀罕了。

  关键是吃夜宵很有情调。

  柔和的灯光,热闹的夜市,充满了烟火气息,也充满了蓬勃生机。

  周围吃夜宵的人很多,有情侣,也有带着小崽子的一家子。

  改革开放后的华夏社会,展现出旺盛的活力。

  这是一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亲人朋友聚在一起,就只能侃大山唠嗑,谈笑风生。

  很多人还住在土坯房里,别说私家车了,自行车都没普及,几乎都是走着来夜市街的。

  然而,他们身上也没有房贷和车贷。

  更没有彩礼贷!

  许承安娶媳妇的时候,只花了十五块钱。

  那十五块钱施秋晴还存起来了,第一次去黑市的时候拿出来给他傍身。

  明明日子过得很贫苦,偏偏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笑容。

  因为这会的人还很容易满足。

  就像身边的施秋晴和施秋玲,带她们逛个夜市,吃顿简单的宵夜就高兴得不行。

  许承安心里一片安宁。

  80年代确实穷,然而社会很纯净,人们很纯朴,没有后世的物欲横流,你想浮躁都浮躁不起来。

  尽管这个晚上过得很愉快,但是吃过夜宵,返程的时候到了。

  在城里可没地方住,整个沧城都没私营酒店,能住的就招待所,但是得介绍信。

  许承安开摩托车回村的时候加快了速度,也不玩摩的佬那一套了。

  然而他却发现,这路上施秋晴似乎和自己贴得很近很近。

  回到家里,一看腕表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点。

  换成平时几人早就睡了。

  然而施秋玲却是毫无困意,还有点意犹未尽:“逛夜市真好玩啊,二姐夫,下次咱们再去吧!”

  许承安笑道:“好,有空就带你们去,快点去刷牙睡觉!”

  “嗯嗯,我这就去!”

  施秋玲很快漱完口,进房去了。

  施秋晴也待回房,却被许承安拉住了。

  “这个东西给你,想怎么处理都行!”

  许承安往她手里塞了一物,这才悠悠然地走向自己的卧室。

  施秋晴带着疑惑回到闺房,拉着电灯一看便愣住了。

  许承安给她写的那首藏头诗。

  这首诗给施秋晴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对不起施秋宁的罪证,按道理得销毁。

  然而她咬着下唇,发呆了好一会,最终还是没舍得撕掉。

  想了想,找个小盒子装着,放入衣柜里,还用几件衣服堆在上面。

  放这里的话,应该没人会知道吧。

  做好这一切,施秋晴才拉了电灯,和衣上榻。

  已经十一点多了,大媳妇却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脑海里一会浮现许承安那张带着笑意的面庞,一会又换成了被这个男人强亲小嘴的画面,还有今天晚上看电影那会他那只不安分的手,被他碰过的地方似乎又痒了起来,无数只蚂蚁在上面爬来爬去。

  施秋晴面颊似火,浑身滚烫。

  一只巧手无意识地往下滑去。

  漆黑的闺房里,传出了压抑的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