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小两口又在房里呆到天黑,这才爬起来。

  一连被滋润了几次,又吃了点营养品,施秋宁那张俏脸娇艳欲滴,就像盛开的桃花似的。

  幺妹见到就很纳闷,烧火的时候,她偷偷问施秋晴:“大姐,为啥二姐一和二姐夫睡觉,脸色就会特别好呢?”

  施秋玲年初就十八岁了,已经是成年人,自然能隐隐猜到下午两人间可能发生过些什么。

  施秋晴瞪了她一眼:“烧你的火,甭多管闲事!”

  “哦!”

  施秋玲有点委屈。

  这不随便问问嘛,大姐干嘛这么凶啊……

  在火车上吃了几顿清淡的,晚饭改善一下伙食,吃得很丰盛。

  施秋宁还没吃过家里的木耳呢,先来上一碟经典的腊肉炒**,还有些从哈市买回来的海鲜干货,比如鱿鱼、虾仁和黄鱼干。

  沧城处于内陆深处,离海边很远,海鲜干货少,可不容易买得多。

  还是施秋晴下的厨,大姐是三姐妹里头厨艺最好的人,施秋宁帮忙打下手,而幺妹则负责烧烧火了。

  几盘菜做好了,香喷喷的摆上桌子,添了四碗饭。

  许承安先拿起筷子,给施秋宁夹了一块腊肉和一块木耳:“尝尝家里的木耳,这些都是你姐和秋玲亲手种的呢!”

  家里的近百斤干木耳,许承安一斤都没卖,全部留着了。

  认识的所有领导都得送点,比如镇书记周建国、镇长陈元中,农技站站长王学昌,还有农行行长钟兴业,农机站站长吴自强,农机局的局长孔立业夫妇……

  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每人都送个十斤五斤的,视对方职位和帮忙程度而定。

  此外还有那些来黑土屯参观**种植园的其他屯子的村支书代表,每人也送个一两斤尝尝,让他们了解下黑土屯木耳的品质。

  如此一来,近百斤干耳也没剩下多少了,但是不愁没得吃,每次泡个一两就不少了,留几斤干耳就能吃上好几十次,家里是吃不了那么多的,吃多了也腻味,再说还有两个月秋耳也出了。

  “嗯,承安哥!”

  施秋宁先是夹起那块木耳送到嘴里,嚼了几下,随后夸道:“这木耳好好爽口啊,肉又厚,味道还鲜,好吃!”

  施秋玲得意道:“那可不,木耳刚开始正式采收的第一天,周书记、陈镇长和镇上一个专门搞农产品的领导来咱家里吃饭,把两大碟子木耳都给吃光了,都夸咱们黑土屯的木耳种得好!”

  施秋晴补充:“那顿午饭后,周书记留下来和承安谈了挺久的,让他帮忙把这技术推广到其他屯子,于是承安就开了个加工厂,那厂子里还设了个培训中心,只要想学习种**技术的人,到时都可以过来免费培训,培训期间还包吃住!”

  施秋宁有点惊讶:“承安哥,你把木耳技术教给其他屯子的人,那黑土屯的木耳还能这么好卖吗?”

  许承安胸有成竹:“好卖的,你就放心吧,国内的木耳市场很大,但是种的人不多,像咱们屯子这样批量种的就更少了,供不应求,所以省会那边卖得老贵了!”

  “我们的木耳品质这么好,产量又高,竞争力非常大,等沧城的市场饱和了,我迟早能卖到省外去,非但不会卖不出去,甚至赚更多钱!”

  “越多人种**,我们的加工厂生意就会做得越大!”

  “等形成产业,把名气打出去,到时我们的干木耳可能卖到全国人嗯地方,不愁卖不出去!”

  施秋宁迷恋地看着他,小媳妇就喜欢许承安这种成熟稳重而又自信满满的样子:“承安哥,你天生就是做大事的人,干啥都能成功!”

  施秋玲对于许承安也是赞同得很:“俺也这么觉得,二姐夫实在太聪明了,学啥啥精通,这木耳的种植技术他也就找几本书看看,然后就把木耳给种出来了,还研究出了大成果!”

  施秋晴不像两个妹妹那样夸得肉麻,不过对许承安是极为佩服的。

  许承安在她眼里就是天才,只要他认真做一件事,似乎就没有做不成的。

  许承安呵呵一笑:“得了得了,你们别给我吹了,吹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提起加工厂,她想起了什么:“待会吃过晚饭,我带你们去兜风,顺便去厂子那边瞧一下吧!”

  三姐妹欣然点头。

  别说施秋宁了,就连施秋晴和施秋玲也还没去加工厂看过。

  毕竟这件事提出并批下来到现在就大半个月而已,厂子也是刚开始投入建设没多久。

  停下谈论正事,几人开始享受晚饭。

  “还是在家里吃饭舒服呀,这腊肉真香!”

  “秋宁,喜欢那你就多吃点!”

  “二姐,这鱿鱼你也尝尝!”

  “嗯,大姐,秋玲,承安哥,你们也吃!”

  “……”

  在哈市的一周虽然大家每顿也在一起吃饭,但总归没有家里这么休闲放松。

  一顿晚饭在愉快的氛围中吃完,洗了碗筷,四人便出门了。

  嘉陵70勉强带三个女人不成问题,三姐妹的身材都苗条得很,许承安靠油箱位置坐前点,给后面坐凳多留空间,挤挤还是可以的。

  后世那些小黄毛搭妹纸都是三个起步,少于三个都是耻辱,动不动坐四五个都家常便饭,还有人能带六个的,三哥见到都得给他们点个赞。

  小黄毛带四五个,身老黄毛的许承安带三个不过分。

  这次自然是施秋宁挨着许承安坐了。

  小媳妇可不像大媳妇那么矜持,自己男人也没啥好避忌的,反而可以名正言顺地贴贴了。

  于是一上车施秋玲就大大方方地地把熊大熊二贴到了许承安背后,一对玉臂还环抱住了男人结实的熊腰。

  施秋晴还是坐中间,施秋玲坐最后,第一次被许承安的物理学理论洗脑后,每次坐车幺妹就是坐最后,生怕重心太靠后上坡摩托车会翘头。

  带着三个娇滴滴的大美女,老黄毛把发动机打着火打,一踩油门,嘉陵70就出发了。

  尽管排量也就70CC,但是四冲程比起二冲程红鸡公有劲了很多,搭着三个女人也不龟速,随便开个五十。

  但是许承安没开多快,反正厂址离黑土屯也不远,就在阳平镇街尾,二十里路都不到,开个三十时速就行,让第一次坐新摩托车的施秋宁也享受下兜风的快乐。

  坐在最后的施秋玲嚷道:“二姐,这辆摩托车舒服吧,坐凳软软的,一点都不颠!”

  “嗯,舒服得很!”

  施秋玲也觉得嘉陵70比红鸡公体验好多了。

  主要还是红鸡公的减震太差了,坐凳也不够宽,坐久一会**就有有点疼。

  摩托车开出屯子,路上没人,天也有点暗了。

  施秋宁突然玩心大起,环抱着男人腰的手缓缓下滑。

  许承安虎躯一震。

  秋宁,我这开着摩托车呢,你也不怕翻到沟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