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国把申请书留下,让许承安过几天再来镇**找自己,便让他离开了。

  看了下纸箱子里头的东西,他眼睛不由得一亮。

  除了中华,连茅台都来了。

  这个许知青,出手还真大方。

  既然这样,那我也得尽快帮他办这件事!

  梧桐屯,村公所。

  “铃铃铃……”

  老式座机响起,接线的办事员接起来一听,声音就变得恭敬起来:“书记,您稍等,我马上叫我们支书过来。”

  把话筒小心翼翼放桌子上:“支书,是镇上的周书记打来的!”

  梧桐屯的村支书谢有才顿时一个头比两个大。

  周建国多半又是催那个拖拉机指标的,但这通电话又不能不接。

  他硬着头皮走了过去:“喂,周书记……”

  “谢支书,你们屯的那个拖拉机指标,我今天想到了个法子,你以你们屯的名义写个放弃指标的申请书,务必把屯子的困难尽可能写上去,并让每户派一个代表签字,给我尽快送过来,我过两天进城,看看领导那边同不同意!”

  谢有才闻言不由得大喜过望:“感谢领导,我待会就把声明书写好,挨家挨户找人签名,最迟明天,我就把这事办好!”

  他都被这事愁坏了,消化不掉指标的话,未来几年都甭想评先进,每次去镇**都怕碰到周建国。

  难得有了回旋余地,他高兴坏了。

  让村民们凑钱买拖拉机难比登天,让他们放弃这个指标并签名就容易了。

  “先别高兴得太早啊,我只是帮你试着问下领导,能不能行不保证!”

  周建国也没把话给说绝了。

  如果领导不批准,这指标硬得给梧桐屯消化的话,他们集资不上,还是评不了先进,自己在开会的时候说得很清楚了。

  挂了电话,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

  如果这事成了,上头派给自己的拖拉机任务圆满完成,还给谢有才和许承安两边都卖了个人情,可谓是一举三得!

  离开镇**,许承安又跑了趟农机站和银行,这两头以后和自己的关系都会很密切,过年必须送送礼。

  ……

  几日之后,他再次来到镇**。

  见到周建国笑容满面,许承安就知道第二辆拖拉机应该是成了。

  “小许啊,梧桐屯那边放弃那个拖拉机指标了,我也和你的个人购买拖拉机申请书进城找领导了,领导那边表示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

  许承安不由大喜过望。

  “不过……”周建国话锋一转:“领导还提到,你刚买第一辆拖拉机还没到三个月,就买第二辆,还是其他村屯释放的指标,容易被人说事,这第二辆拖拉机还是等年后再提吧,指标条子的日期我就写到年后了!”

  周建国的思想较为开明,但也不是一点顾虑都没有的。

  主要是许承安买拖拉机的速度太快了,有点吓人。

  “行,都听领导安排!”

  许承安一口答应。

  指标条子到手,还愁这辆拖拉机能跑了不成。

  周建国对许承安很是热情,还在百忙之中留他喝了杯茶,多唠嗑了几句。

  一方面,这位男知青有头脑有魄力,更懂人情世故,让他十分欣赏。

  另外一方面,周建国也隐隐地察觉到,这个年轻人未来很可能会成为阳平镇影响力极大的富豪,呼风唤雨的那种。

  年关越来越近,没几天就是除夕了,“哒哒哒”的拖拉机引擎声依然每天早上在黑土屯响起。

  运货不息,赵建平干劲十足。

  倒不是许承安压榨劳动人民,这是赵建平自愿的,毕竟他的收入和积极性相关,跑得越多,收入就越高。

  再说了,矿石场和炼钢厂都还没放假呢!

  这个时代的春节,可不像后世放假那么多,很多人能放大半个月,老师这样的岗位还能放一个月。

  80年代,郭嘉规定的春节假期也就三天。

  你没没错,只有三天!

  六七十年代更是春节不放假。

  那会**风气浓厚,还提出了“革春节的命”。

  比如67年全国各地的报纸纷纷刊登读者来信和倡议书,发表春节不回家的倡议。

  《人民日报》也发出“破除旧风俗,春节不休假,开展群众性夺权斗争,然后上面便发布了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什么是“革春节的命”呢?

  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

  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舞龙舞狮等。

  三是不准大吃大喝,更不准打牌。唯有贴春联这项被保留下来,但内容和往年却大为不同,比如换成“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这种。

  最搞笑的是,大家春节见面问好都不说“恭喜发财”之类的传统吉祥话了,改说“祝你今年能够见到教员”。

  这种情况直到十一届三会召开,1979年,过年前《人民日报》发表了分别来自某林区工人和某农民的两篇来信《为什么春节不放假》、《让农民过个“安定年”》,这才表明对春节休假制度的回归态度。

  当年部分省份宣布恢复春节休假,到1980年,我国全面恢复了春节休假制度。

  春节休假只有三天,不多,然而人们已经欢天喜地了。

  而且80年代还多了个单休日,也就是星期天放假,以前可是没有周末的说法的。

  到了95年,则开始实行双休。

  只不过到了后世,其实很多人还是单休。

  说远了,回到正题。

  年假那么短,所以也别怪许承安让赵建平当牛马。

  以前年三十都还得干活呢,还是帮生产队干,自己没啥钱。

  现在每跑一趟就是两块钱,赵建平只想往死里干。

  除夕前一天矿石场和钢铁厂停工,在停工前许承安得亲自跑一趟,结算今年的最后一次运费账单,顺便买点年货啥的。

  进城前一晚,吃饭的时候,许承安心中一动,便对三姐妹道:“明天我亲自开拖拉机去城里,你们要不要进城玩玩?”

  “我要去我要去!”施秋玲想都不想就举手了,小丫头最喜欢的就是热闹。

  她激动地道:“承安哥,我长这么大,还没进过城呢,也不知道城里是啥样子!大姐,二姐,咱们一起和二姐夫去吧。”

  “你个小鬼头,整天就想着玩!”施秋宁戳了戳她的额头,却也大为意动。

  城里可比镇上繁华多了,说起来她也很久没去过,上次施正宏带她和施秋晴进城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

  施秋晴则问道:“承安,你不得送货进城吗,拖斗上还能坐得下人?”

  “明天不送货了,就去结算运费,顺便买年货!”

  “嗯,那行吧,我也去玩玩好了!”

  “那就这么决定了,明天早上咱就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