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之后。

  大洋彼岸。

  MBIB科技公司。

  毛云坐在宽敞的超绝海景办公室内,满眼都是迷茫。

  公司已经成功建立,算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可他越来越觉得任重道远。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以前的他只是一个技术主管,管的都是自己擅长的事情,游刃有余。

  现在他成为了全局一把手,很多事情虽然是第一次接触,可还得硬着头皮去上。

  尤其是在这样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

  MBIB的员工除了毛云少数几个同学之外,全都是现招的,也全都是本地人。

  不同的文化导致大家的观念差很多,首先效率上就没法和国内比。

  另外就是专业观念上的差异。

  这边不像国内。

  在三五年内快速的走完了电动化进程,迅速的产生了技术外溢。

  这边的电动化进程极慢,而且还存在信息茧房。

  对于电动车的理解都是慢半拍的,更别说对于飞行汽车的理解了。

  毛云在前几次大方向的碰头接触时,随便抛出几个国内玩烂了的概念,手下的员工就像听天书似的。

  他们连理解都很困难,更别说付诸实施了。

  咚!

  咚!

  咚!

  正毛云怀念故土的时候,一个小黑敲门走了进来。

  “BOSS,你找我?”

  “请坐吧,理查德。”

  毛云会英语,但味道比较重。

  但好在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理查德完全能听懂。

  他之前在加大研究室工作,专攻飞行控制,听说好像还为军方的项目服务过,而且前主管也是国人。

  基于这层背景,小黑被推荐到了毛云的公司。

  “BOSS,我有中文名字,你可以叫我李狗剩,和我交谈你也可以用中文,我听得懂。”

  听到理查德的回复,毛云挤眉弄眼:“谁给你起的名字?”

  “我的前BOSS,他人很好,以后有机会要让你们见一见,一定能聊得很开心的。”

  毛云不置可否,他是那种比较死板的人,有点i。

  而能给理查德起狗剩这种名字的人,一定很抽象。

  毛云觉得不一定能尿到一个壶里去。

  “狗剩先生……不!我还是叫你理查德吧,在聊正事之前,我要告诉你一个消息。”

  狗剩乖巧点头,侧耳倾听。

  “最新的消息,赛博飞行已经在履行退市流程中了,他们确定要在纳斯达克上市。”

  “!!!”

  理查德听完表情当时就凝固了。

  别说他了。

  毛云刚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懵逼的。

  他一度以为是谣言,想办法用国内的人脉关系查证,得到却是真实的答复。

  赛博飞行公司内部已经对退市做出了表决,压倒性通过。

  同时,程剑科技也表态支持退市。

  而且他还听说背后的金主金投资本斥巨资帮助赛博飞行进行股份回购,从而达成私有化。

  私有化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出海上市。

  这是一招大棋,也是一招妙棋。

  所有业内人士听说之后都觉得赛博飞行背后有高人。

  尤其是毛云这种曾经在小康干过的人,太懂这招妙手的含金量了。

  “赛博飞行算是全世界范围内最优秀的飞行汽车公司,没有人能看到他们的车尾灯。”

  李狗剩如丧考妣:“i know,我在网上看过他们的介绍,和我们不在同一个水平。”

  “是的,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在纳斯达克上市,必定会成为投资热点。”

  毛云经过这段艰难创业的时间,也逐渐的熟悉了这边的业态。

  这里的资金都很急,急着想走到世界的最前沿。

  奈何这边的生产力太拉跨。

  没有一家好的公司可以投资。

  大家都知道无人车、无人飞机是未来,资金都想占山头,可苦于没有山头可占。

  他们也想投资类似赛博股份的企业,奈何资金出海有诸多限制,不方便。

  现在好了。

  不用等他们过去。

  赛博飞行自己过来了。

  毛云无法想象,等到赛博飞行正式敲钟的时候,他们的股价会是什么样的水平?

  李狗剩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老板你是不是担心赛博飞行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我们?我们不配。”

  毛云自己想想都觉得搞笑。

  虽然都在同一个赛道,都是选手。

  可人家赛博飞行是健将级运动员,MBIB是幼儿园运动会选手。

  但凡赛博飞行上市,肯定是嗷嗷乱杀。

  根本没得玩,也不存在竞争。

  “参天大树是不屑于和蚂蚁竞争的,我们就是那只蚂蚁。”

  理查德细思极恐:“那我们完了?”

  “只能说宣判死缓,距离赛博飞行正式敲钟还有一些日子,我们一定要抓紧这最后的时间,一定要拿到投资!”

  本来毛云的压力就很大。

  赛博飞行远渡重洋出海的消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样作为新质科创公司。

  赛博飞行背靠着全球最完善的产业链,拥有最全的技术沉淀,深厚的资本底蕴。

  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都能理解他们的含金量。

  一旦他们上市,大资金会抢着去投。

  这样就会挤压MBIB这样的小公司的投资份额。

  如果毛云不在他们上市前拿到足够让公司画一段时间饼的融资,那么之后,融资将会是地狱级别的。

  “融资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得拿出一个像样的计划。”

  “目前公司的研发部门已经逐渐完善,拥有设计的能力。”

  “所以我要求你们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给我拿出一个像样的ppt。”

  毛云也是第一次主力担当融资。

  但之前他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画饼他多少会一些。

  有没有产品尚且放一边,ppt至少得有。

  在软件上搞出一个概念车的模样,人为的添油加醋,解释产品的性能,以及后续的应用前景。

  这几个维度搞好了,就足以出去圈钱了。

  毛云以前对这种方式嗤之以鼻。

  但现在没办法,只有真香了。

  屠龙者终会成恶龙。

  好在。

  理查德确实不是花架子,他是公司里少有的不搞意识形态,搞事业的那种。

  他在来到MBIB之前,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在空军实验室呆的那段时间,他总觉得自己在虚度。

  搞出来的研究结果虚无缥缈,不能产品化。

  即便产品化了,上级又是军方,没有任何的盼头。

  所以他才从胡天河手下辞职,将天赋带到了民用领域。

  他拿出了一副自己畅想已久的设计图纸。

  “boss,这是我之前对于飞行汽车的想法,我觉得可以作为参考。”

  毛云接过图纸,仔细的阅览。

  不时的眨巴眼睛。

  说实话。

  眼前这玩意儿放在国内,算是一坨。

  但要在国外,还算是有点东西了。

  至少实在现阶段的技术框架之下的。

  于是他开始批改作业。

  “气动布局不应该用这种类跑车的布局。”

  理查德有些不服:“为什么?我参考国外的优秀外形,尤其是东大的产品,他们的飞行汽车概念设计都是这种样子。”

  小黑的设计图纸思路很直。

  长得像兰博基尼,一眼就能看出是汽车,而且是高端汽车。

  因为飞行汽车是新东西,而且听起来比较高端。

  设计者往往都会往高大上的局面上去靠。

  有什么还能比超级跑车高大上呢?

  因此东大那边的概念全都贴着流线型、全碳、扁平化这些跑车元素去设计,致力于走科幻路子。

  甚至。

  毛云在赛博飞行干的时候,推出的概念车也有类似的影子。

  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他是个聪明的工程师,懂得因地制宜。

  “东大的车子都这样设计,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技术储备。”

  “东大的三电产业处于最顶端,能够提供强大的动力。”

  “他们有一句俗语,力大砖飞。”

  “意思是动力足够的话,完全可以忽视气动设计。”

  “可MBIB没有这个能力。”

  “所以一定要重视气动布局,减少动力系统的负担。”

  理查德听完,仿佛喝了肠清茶一样,瞬间通透。

  毛云继续道。

  “我们的设计,一定要小型化,流线型化。”

  “甚至我们不能以汽车的模板去作为设计灵感。”

  “更应该考虑飞机、或者飞船的样子。”

  毛云打开电脑,将狗剩的设计工程文件导入,然后就地开始修改。

  他先将车身拉长,车宽减少。

  尽量的让车子在空中少接触空气。

  于是呈现在眼前的造型,更像是一台摩托艇的样子。

  理查德完全能够理解,三角形是最优的气动布局大框架。

  大部分飞机都是这类布局。

  可他也有疑问:“像这种布局,似乎无法兼顾地面的需求。”

  “可以,你有没有接触过一类叫做三蹦子的载具?”

  “没有。”

  “这是一种高效而简易的三轮载具,减少一个轮子,依然可以在地面活动,而且性能不输四轮。”

  理查德似乎懂了一些:“类似跨斗摩托车?”

  “比那种更加纯粹,动力要求少,控制器要求也会更简单,这种载具已经在东大的田间地头得到过验证,绝对有效和可靠。”

  地面这部分毛云丝毫没有顾虑。

  四轮车去不了的地方三轮能去。

  三轮去得了的地方,四轮不一定能去。

  这是在华北、西北农村普遍验证了的真理。

  而且。

  北美市场没有经历过三轮车的洗礼,没有“三轮就是低端”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偏见。

  相反。

  物以稀为贵。

  他们很有可能认为三轮才是高端。

  所以他觉得三轮车的布局是现在手头最好的选择。

  “关于升力方面,选择复杂的固定翼显然是不可能的。”

  “我们要从最简单的做起。”

  “选择最可靠的旋翼系统。”

  毛云动手删除了原本稿件上的固定翼。

  转而在三轮车头顶画上了三个螺旋桨。

  说实话。

  这是毛云最不愿意面对的设计环节。

  过去他一直都是固定翼的坚定推广者,和旋翼派不共戴天。

  但现在,生产力不允许。

  只有最稳定最便宜的旋翼系统才是最香的。

  理查德却觉得这个设计酷毙了。

  原因无他——实用!

  这是理查德见过最实用,也是最贴近于现实的飞行汽车。

  见多了各种天马行空的设计,花里胡哨的构件。

  反倒是这种传统的旋转翼类直升机造型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从现在起,你是我的偶像了,老板!”

  “不,这些还都只是开始,最难的部分还没有敲定。”

  “你是说动力?”

  毛云摇头:“动力我们没得选,有什么用什么,最难的是车身材料。”

  “原始设计,我考虑的事碳纤维车身,这样轻量化能达到最优。”

  “造价也会达到最大。”

  毛云连连摇头,碳纤维好归好,成本太高。

  这一点投资者不会喜欢。

  而且碳纤维有个致命的缺点,只要堆上去,就会显得很难实现。

  因为碳纤维总会和各种高精尖挂钩,给人一种望而不得的感觉。

  这是毛云坚决要杜绝的。

  “我们要做的,是一款大家都买得起,看起来只要推出,就会卖爆的平价汽车,所以材料一定要兼顾性价比。”

  理查德理解了:“你的意思是简配?”

  “对,核心构件用铝合金,至于其他的,用铝也行。”

  “可是安全性怎么办?”

  毛云心说安全性关我屁事儿?

  摔的又不是我们的人。

  但鉴于小黑的立场,他还是敷衍道:“我听说这里的保险制度很完善,人们也都有冒险倾向,我觉得问题不大。”

  李狗剩:“所以我们人口才少。”

  毛云继续安利到:“你不要犹豫,我们这只是概念图,用来融资的,只要投资者认可就可以,后续我们会改的呀。”

  “那也是。”

  理查德这才琢磨过味儿来。

  反正是ppt,不量产。

  核心是要吸引投资者,而不是消费者。

  投资者都是资本家,根本不会关心用户的死活。

  想到这儿,他点头道:“我大概可以理解你的意思了。”

  “理解就好,你去操刀,尽快将修改后的概念图搞出来,最好能搞出一台模型车。”

  “啊?”

  毛云安慰道:“不用能飞能动的,纯模型也可以,我先用这玩意儿去融资。”

  “明白了!我立刻就去办。”

  说完。

  理查德绕过毛云,将修改后的图纸输出到了自己的存储设备上。

  “对了老板,要不要给这项目定名?”临出门前理查德回头问道。

  毛云思考半秒之后脱口而出:“Air3Benz。”

  “听不懂。”理查德一头雾水,觉得这不像是英语的语法习惯。

  “听不懂就是最高端的,就按照这个名字去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