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本来还哭呢,到了****怀抱里就好了很多。

  “这孩子淘得很,同志,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儿子肯定就被那大车给撞到了!”

  小媳妇儿一脸感激的对杨承志说道。

  “没事,小孩子淘气很正常,但家长可得看住了啊,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没深没浅的时候。”

  杨承志笑着摆了摆手。

  这条路正是主干道,即便那个年代汽车不是很多,但由于这条路上有几家国营厂子,也会经常有大汽车路过。

  “是是,我以后一定注意。”

  小媳妇儿笑着说道。

  “媳妇儿,咋了。”

  这是,一个头戴狗皮帽子,身穿黑色棉袄,推着独轮车的汉子从路另一端走了过来。

  “掌柜的,你儿子刚才差点被车撞到,幸亏这位同志把孩子拽了回来,不然你可能都见不到你儿子了!”

  小媳妇儿对着汉子说道,看那样子依旧心有余悸。

  汉子一听,神色立刻变得激动起来:“小兄弟,真是太感谢了,赶快进屋,外面冷!”

  说着,汉子就把杨承志往屋里拽。

  杨承志本来就是要来这家建材商店看建筑材料的,于是就跟着汉子与那小媳妇一块进了屋。

  “小兄弟,你叫啥名字,来东风镇这边干嘛?”

  小媳妇儿为杨承志倒了一杯热水,问道。

  “我叫杨承志,是长胜大队的,开春准备盖房子,来这边看看建材。”

  汉子一听,眼珠子立刻亮了起来:“呦,小兄弟你也姓杨啊,看来咱俩是一家子啊,还真是有缘分。”

  “我叫杨林,你要不嫌弃,咱俩就做兄弟吧,以后我就是你亲哥!”

  杨林虽然长得很糙,但一看就是性情中人。

  因为杨承志救了他儿子,就直接想认杨承志作兄弟了。

  “好啊,我家一个姐一个妹,我还真少了个大哥!”

  杨承志爽快答应,从杨林的面相就能看出来,对方应该是个很朴实的人。

  “哈哈,今天不仅我儿子捡条命,我还认了个兄弟,真高兴啊,待会儿让你嫂子炒俩菜,咱哥俩喝点!”

  杨林哈哈笑道。

  “杨林大哥,酒我就不喝了,待会儿回家我还有些事情,你先给我介绍一下咱家的建材价格吧!”

  杨承志说道。

  他牛车上还有货物,要是喝多了,都没法回家了。

  而且,女工们还等着他发今天的工钱以及加工材料呢。

  “你看看人家承志兄弟多有正事,再看看你,一天天就知道喝。”

  杨林媳妇瞪他一眼说道。

  杨林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我好几天没喝酒了,今天不是高兴吗?”

  “行了,你就两天没喝酒,还拿来邀功啊,赶快给承志兄弟介绍材料吧!”

  杨林对着自己媳妇儿点了点头,随即对杨承志问道:“承志兄弟,你这是要盖房子娶媳妇吗?多大平方的?”

  在那个年代向阳承志这么大年纪的大小伙子,确实该到娶媳妇儿的时候了。

  “不是娶媳妇儿,我是要盖厂房,大概500平方左右?”

  “看不出来啊,我兄弟居然是个小老板,年纪轻轻的就盖厂房了,而且还是500平方,可真不小啊!”

  杨林一听,立刻对杨承志刮目相看起来。

  “杨林大哥过奖了,我不是啥小老板,刚起步而已。”

  杨承志摆了摆手说道。

  “兄弟你也看到了,我这建材商店属于建筑材料一条龙,沙子水泥木方钢筋白灰啥都有。”

  “咱俩都是兄弟了,你在厂房要是准备在大哥这里买材料的话,大哥肯定按照最低价给你走。”

  杨承志看了一眼屋里的货架子,除了杨林说的那些基本材料以外,他们家连五金电料也应有尽有。

  于是问道:“杨林大哥,那你说,像我这种500平左右的厂房,要全砖的,建筑材料大约多少钱?”

  杨林拿起算盘,扒拉了几下,说道:“正常厂房的话,建筑材料成本大约每百平方1200元左右,500平的话就是6000元。”

  “我最低可以给你做到每百平方1000元左右,500平也就是5000元,你看怎么样?”

  杨承志一听,不由得在心中暗自点头。

  在此之前,他粗略了解过那个年代的建筑材料价格。

  去年夏天,翠花王三两口子翻盖的四间砖瓦房,差不多也是100平方。

  建筑材料加上人工,一共花了2000元。

  要知道,那个年代盖房子,人工基本都靠村里的老少爷们过来帮工。

  无非就是花点酒菜钱,再加上王三自己就是瓦匠,他们家盖房子人工钱更可以忽略不计了。

  所以,王三家盖房子花的2000块钱,绝大部分都花在建筑材料上。

  因此,杨承志觉得杨林能给他每百平方1000块钱的价格,已经是相当优惠的了。

  “价格没问题,但我想知道,这1000块钱是所有建筑材料都包含了吗?”

  杨林道:“对,都包含了,你只需要在开工前挖好地基,找好工人就行了,我负责帮你送货上门!”

  “那就最好不过了!”

  杨承志一听,顿时喜出望外,想不到,对方还包送货,这倒是省去了他大部分的麻烦。

  不然,红砖沙子水泥这些有重量的建筑材料要是都用自家老黄牛拉,不仅要拉很多趟。

  而且肯定会把老黄牛累的不轻。

  他们家这头老黄牛之前是生产队耕地用的,差不多有二十岁了。

  因为生过一场大病,就被他爹杨大山牵回了家。

  在他们家这十几年,老黄牛也是兢兢业业的,无论严寒酷暑,从来没撂过挑子。

  如今年纪大了,杨承志可不舍得让老黄牛拉那么重的东西。

  杨承志知道,杨林之所以负责送货肯定与他舅了对方儿子有关系。

  不然,他还没听说过那个年代的建筑商店有包送货这一项服务。

  “对了承志兄弟,你的工厂冬天生产吗?”

  杨林忽然想到一件事,对杨承志问道。

  “生产,除了过年过节基本全年无休!”

  杨承志说道。

  “那你就要考虑厂房的保暖与供暖问题了,毕竟冰城的冬天太冷了。”

  杨林说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

  杨林的话像是提醒了杨承志。

  厂房面积大,不可能像民房那么保暖。

  而他们又是做手工活的。

  如果没有一个温暖的环境,肯定会影响女工们的生产。

  因此,他盖的厂房,必须提前把供暖与保暖的问题考虑好。

  “你准备用传统的火炉,还是用水暖供暖?”

  杨林问道。

  杨承志知道,传统火炉热的快凉的也快,供暖效果远不如水暖。

  尤其是像他这种500平方以上的大厂房会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