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野将姜时愿安全送回后,马不停蹄回了太傅府,然后直奔书房找裴彻复命。

  裴子野一进门,便忍不住笑道:“小婶婶好风趣呀,她问我是不是有喜欢的人,还说我要是有喜欢的人,她也不反对。”

  裴彻抬头,没说什么,手中的笔停了一会,又写了起来。

  ……

  姜时愿回到将军府,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库房。

  她有一个专门的小库房,里面放着她收集的各式香料,库房的最里面,放着几个大箱子。

  姜时愿打开箱子,箱子里露出一摞摞整齐的古籍典书。

  看着这些收藏完好的书籍,姜时愿也一下陷入了怔忪。

  古籍典书……

  有个人的书房里就全是古籍典书,偌大的书房,连本山水游记都找不出,肃穆庄严的跟他的人一样。

  白日听裴簪雪说裴子野喜欢古籍典书时,她还愣了一下。

  她还以为……

  姜时愿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打断了自己的思绪。

  怎么可能。

  姜时愿你也真敢想!

  姜时愿十分熟络地从箱子里取出了一套古籍,然后重新盖上了箱子。

  “红豆,明日去书肆问问,这套古籍还有没有,若是有货,再买一套回来。”姜时愿吩咐道。

  红豆一脸疑惑。

  这几箱古籍,是小姐从各大书肆一本一本收齐的,都收了好些年了,也就每年定时拿出来晒一晒,其余时间也没见小姐打开看过,如今拿出来一套怎么还要再补齐?

  红豆虽满心疑窦,但也不多嘴,小姐的安排自然有小姐的用意。

  记下了书名,便叫人去书铺问问。

  姜时愿从库房出来,秦嬷嬷欢欢喜喜地迎了上来。

  自从满庭春回来之后,秦嬷嬷脸上的笑都没有下来过。

  不仅是秦嬷嬷,整个将军府上下都洋溢着仿佛过年一般的喜庆。

  秦嬷嬷甚至还悄悄地在后门外放了两挂鞭炮,小老太亲自点的火。

  “小姐,宫中来信了。”秦嬷嬷禀道:“贵妃娘娘说,昨日裴家已经向贵妃娘娘递了信,想定个日子,入宫觐见姜贵妃,顺道商议商议两家的婚事。”

  秦嬷嬷喜不自胜,瞧瞧,这才是大户人家的做派,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姜家无人,贵妃位高,又从小偏疼小姐这个侄女,裴家主动请求一同进宫商议婚事,合情合理,给足了姜家体面和尊重。

  “娘娘看了日历,后日就是黄道吉日,正是订亲的好日子。”秦嬷嬷又道。

  换言之,如果不出意外,过了后日,这婚事便是板上钉钉了。

  秦嬷嬷一边说,一边悄悄打量着姜时愿的表情。

  姜时愿知道秦嬷嬷心中的疑虑,笑道:“这婚事极好,一切都听姑母安排,后日嬷嬷便陪我进宫一趟,早些把这婚事定下来。”

  “欸!好,好,好,嬷嬷去安排。”

  秦嬷嬷闻言,脸上笑容灿烂。

  太好了,她家姑**好日子终于要来了。

  和秦嬷嬷说定了后日进宫的事宜后,姜时愿转身又一头扎进了香室。

  裴子野送了她一套话本和许多点心,姜时愿想着也回两份,她想为裴子野再调一份熏香。

  裴子野性格张扬不羁,浓烈奔放的龙涎香比较适合他。

  京城独一份,也算是她一份心意。

  一转眼,夜幕降临。

  文远侯府中——

  沈律初手里拿着书,视线却一直落在书案上的一个香囊上,嘴里突然发出一声嗤笑。

  在书房伺候的墨雨,茫然地抬起了头。

  沈律初将书丢在桌上,嘴角勾着一抹戏谑。

  哪里看得进去,根本看不进去。

  他现在一想到姜时愿说她要成亲了,就想发笑。

  “墨雨,你说姜时愿明日会不会后悔?”沈律初突然问道。

  墨雨一时摸不准自家主子的心思,他根本看不透,世子爷这到底是在乎还是不在乎?

  若是在乎,那姜家大小姐都说要成亲了,世子爷一点表示都没有。

  若是不在乎……墨雨觑了觑桌上的书,若他没看错的话,这书还是早上那一页。

  若是不在乎,那世子爷为什么这一整日都魂不守舍的,连一页书都没看进去?

  但夫人吩咐过了,从现在开始,世子爷读书最重要,一切都要以世子爷读书为主,谁也不能影响世子爷备考春闱。

  谁要是影响了世子爷,一律拖出去乱棍打死。

  上回,烹茶的小翠不过是因为穿的有些艳丽,就被当成故意勾引世子爷分心,被夫人直接发卖出去了。

  夫人把世子爷这次科考看得有多重,这文远侯府上下无人不知。

  墨雨不敢想,若是世子爷这次没高中,别人不知道,他这个贴身伺候的,必定没有好下场。

  夫人一定会迁怒于他的!

  墨雨打了个冷颤,拿出十二万分的注意,按下疑问,顺着沈律初的语气道:“不用等到明日,估计这会子,姜时愿就已经悔青了肠子彻夜难眠呢。她扯什么谎不好,非得扯自己要成亲了。”

  果然,他的话刚说完,沈律初的眉眼都缓和了下来,书也重新拿了起来。

  墨雨于是继续道:“扯这么大的谎,到时看她怎么收场。小的猜,姜时愿见这招刺激不到世子你,明日就该慌慌张张来找世子你解释了。世子爷且安心等着吧。”

  “谁不知道,姜时愿喜欢世子爷您喜欢的不得了,她无非是看您跟苏小姐走得近,故意扯谎。”

  墨雨一边说,一边研墨,随后将笔递到沈律初手边。

  沈律初接过笔,一气呵成,不到一碗茶时间便写完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