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旁的景色逐渐变为连绵的青山绿水,两人缓缓骑路上,四周的护卫也识趣地落在后面。

  宋瑾轩今日的神情与以往不同,多了几分轻松和随性。

  他时不时侧身指着远处的山岭,语气里带着难得的兴致。

  “那山崖的轮廓,像不像一只蹲着的兔子?”他眉眼含笑,眼中染着少年般神采。

  苏芷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真见那山石的轮廓,宛如一只巨大的兔子,生动得下一刻就会跳跃起来。

  她忍不住莞尔,“你是不是经常跑到山野间?”

  宋瑾轩闻言,坦然点头,语气里透着怀念,“书卷虽好,却不及山林来得有趣。

  “年少时,我最爱在山间奔走,那时不懂事,哪里管世间纷争。”

  “若人人都如你这般,只知乐山乐水,倒真少了许多烦恼。”苏芷嫣掩唇轻笑。

  宋瑾轩听罢,朗声一笑,目光似穿透了记忆,“可惜那时候的我,太过无忧无虑,险些丧了性命。

  “正因如此,我才学会了如何辨别山间的小路,如何避开野兽的袭击。”

  他话语轻描淡写,仿佛并不值一提,但苏芷嫣听在耳中,却觉得心头微微一颤。

  她不由自主地侧目,看向他清俊的侧脸,发现他眼底的笑意,竟藏着未曾言明的深意。

  两人策马前行,闲话家常,山风轻抚面颊,时间被拉长,谁也没有注意到时光流逝。

  直到夕阳西沉,暮色渐浓,远处静元寺的轮廓终于渐渐清晰。

  那寺庙依山而建,寺前有长长的石阶,寺后是连绵的山林。

  此刻,寺庙钟声悠悠传来,显得庄严肃穆。

  寺门前,几位僧人早已等候多时。两人下马后,便由僧人引入寺内。

  “施主,今夜您二人可在寺中暂歇,明日清晨便可进行祈福之礼。”领头的老和尚双手合十,声音沉稳慈和。

  苏芷嫣认出此人,如果没记错的话,正是静元寺的主持道安大师。

  她微微一笑,欠身回礼,“有劳大师。”

  僧人将两人分别送往各自的禅房后,便递来明日祈福所需的经文。

  寺庙乃清净之地,男女自然各住一室。

  苏芷嫣推开窗子,夜间的凉风携着山林的草木气息,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映出斑驳的影子。

  她低头翻开经文,正准备提笔抄写,一阵轻轻的敲门声忽然响起。

  “谁?”她放下手中的笔,轻声问道。

  “是我。”外头传来宋瑾轩的声音。

  苏芷嫣走到门前,将门轻轻拉开。

  果然见他站在门外,手捧着一叠被褥,目光带着关切。

  “夜里山风凉,我怕你受寒,这是给你准备的。”他将被褥递了过来。

  苏芷嫣接过被褥,抬眸看向他,唇角带笑,“还算你有良心。”

  静元寺她并不陌生,前世每次来此祈福,都是她孤身一人,从未有人为她送过被褥。

  她低头看着手中那厚重被褥,心中不觉涌上一股难以言说的暖意。

  宋瑾轩见她面带笑意,原本微微紧绷的神情也松弛了几分。

  “今日一路舟车劳顿,你也早些歇息吧。明日的祈福耗费心力,可别累着了。”

  苏芷嫣点了点头,“你也早些歇息吧。”

  许是寺庙肃穆的氛围使然,两人之间,竟有些莫名的拘谨。

  宋瑾轩应了一声,却站在门口仍未离开,似有话想说,却又踌躇不语。

  苏芷嫣见他吞吞吐吐的模样,不禁失笑,“还有什么事?”

  他摸了摸鼻子,清咳一声,似是掩饰自己的不自在,“倒也没什么,只是……若是有事,记得叫我。”

  虽然老太妃安插的细作已被清除,但只要两人分开,他总会忍不住担忧她的安危,甚至觉得片刻不见便心生挂念。

  “好。”苏芷嫣听着他略显笨拙的叮嘱,心中既好笑又甜蜜。

  见她答应,宋瑾轩终于松了口气,转身离去。

  苏芷嫣站在门口,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身影,门合上的那一刻,禅房中又恢复了宁静。

  关上房门后,她将被褥轻轻放在榻上。灯火忽明忽暗,晃动的光影将她的身影拖长。

  在桌前坐下,将早已准备好的佛经展平在案,手指轻触微微泛黄的纸页。

  提笔沾墨的瞬间,她却迟疑了,笔尖停在半空,墨珠欲滴未落。

  记忆的洪流无声而至,那些前世的碎片,如残烛般,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苏芷嫣闭上眼睛,指尖稍微用力,深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心中的波澜。

  她起身将砚台洗净,再次回到桌前时,从怀中取出一柄寒光微闪的**,刀锋贴上掌心,轻轻一划。

  刺痛瞬间袭来,鲜红的血滴涌出,滴落在砚中,融成妖异的深红,空气中弥漫起一股血腥气息。

  如果不是重生,她或许不信神佛,但是现在,她只觉得冥冥之中有天意,让她不得不信。

  当初答应来祈福,也是怀着这一点小小的私心。

  宋瑾轩的病症,正如大夫所言,已是危在旦夕。

  若真有神佛在世,她只愿上天能听见……

  染血的砚台推到一旁,她扯下一块干净的白布,将手包扎好。

  随后,苏芷嫣再度提笔,笔触落在纸上,笔触流畅,仿佛每一笔都带着虔诚的祈愿——

  这一世,只求护得身边人周全、平安,不再重蹈覆辙。

  而在另一侧的房中,宋瑾轩却迟迟未能入眠。

  他倚靠窗前,凝神望着月色下的山林。

  山脚下,夜色如墨,一队黑衣人无声无息地从四面八方汇聚。

  “都到齐了吗?”为首的男子低声问道。

  “到齐了。”一名手下上前回道。

  “把令牌交出来。”那头领抬手,从袖中抽出一块黑布,随手一抖,铺在地上。

  黑衣人们默契地排成一列,依次取下腰间的令牌,扔到地上放着的布上。

  头领蹲下身,目光扫过那一堆令牌,每一块都被仔细清点。

  三十块,数量无误。

  他将令牌用布包裹起来,随后将包裹丢进早已挖好的小坑中。

  待坑填平,他站起身来,冷冷扫视众人,目光中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记住,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他的声音低沉而凌厉,“宋瑾轩必须死!”

  随后,从袖中拿出一个瓷瓶,倒出几颗乌黑发亮的药丸,逐一分发给众人。

  黑衣人们接过药丸,低头吞下,随即转身,消失在通往山上的密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