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子男人朝年轻女人恶狠狠一阵吼,将年轻女人吓得飞快缩回了脖子,再不敢多说一句话。

  江氏听李暖玉说自己会看病,忙起身朝这边走来。

  她拽着李暖玉小声警告,“李暖玉,你没事逞什么能?你会看病?咱们是来寻帮助的,不是来找打的,你没看到别人家在吵架吗?你还主动去惹事?把里正家得罪了,咱们还怎么在村里立足?”

  说完后,江氏又拉着平昌王撒娇说,“老爷,你快管管她,她自己一时逞能得一点面子光,害的可是大家啊,还会连累老爷的。”

  虽然刚才李暖玉说,自己平时低调,其实学得不比其他人少,但平昌王还是不相信李暖玉说的话。

  觉得是小女儿为了不让大家忽视自己,而故意这么说的。

  小孩子都爱撒谎。

  他盯着李暖玉,压低声音严肃斥责,“暖玉,别惹事。”

  又朝那个大个子男人走过去,摆手说道,“我家小女儿年纪小不懂事在打诳语,还请勿怪。我们是外乡人,逃难在此,想找里正寻帮助,打听哪里有屋子出借,好让我们暂避风雨。”

  “我男人正是村里的里正,可我家这会儿有事,你们过几天再来。”那个吵架的年轻女人,不耐烦地朝平昌王他们摆手说。

  平昌王为难地皱眉,还要过几天?

  再等几天他们只怕早冻死了。

  “你们家的为难事,就是治这孩子嗓子眼里卡的枣核吧?这问题并不难。”李暖玉又说。

  江氏瞪了眼李暖玉。

  平昌王也扭头朝李暖玉沉了沉脸色。

  “爹,要不,让暖玉试试?”世子李景明走来说。

  “嗓子里卡了东西的是我儿子,可不是什么猫猫狗狗,你居然说试一试?试坏了怎么办?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害我儿子?”那个年轻女人,朝李景明挥手大声骂道,还顺手拿起扫把朝李暖玉他们驱赶起来。

  高里正一把抓过她手里的扫把扔开了,“行了,你给我闭嘴!”他朝李暖玉点头说,“你来治吧,治好了我家有重谢。”

  听说有重谢,江氏的眼睛马上亮了,小声问李暖玉,“你有十成的把握吗?一定要十成,九成可不行。”

  李暖玉没理会她,朝高里正点头说,“好的。”

  她伸手往袖子里摸去,假装是从袖子里摸东西,实则是从空间取物。

  “老大,让一个叫花子小姑娘治病,这……能行吗?我不放心啊。”高母看了眼瘦小个子头发蓬乱的李暖玉,忧心地朝高里正摇摇头说。

  “娘,咱们到现在找遍了附近几个乡所有的大夫,全都说治不了,老二老三还往县城找人去了,也不知那里的人治不治得了,就算会治,等他们回来,还要等到后天才到。不如,先让这小姑娘治治看吧。”高里正叹了口气说。

  其实,高里正敢让李暖玉治病,是发现平昌王和李景明气度不凡,说的还是一口京城雅音,没准人家真有几分本事也说不定呢?

  就在高家人还在质疑时,李暖玉已经从空间里取了喉镜和一副细长的镊子。

  江氏发现李暖玉从袖里摸出稀奇物件,惊讶问,“李暖玉,这两件东西从哪来的?”

  李景明和平昌王,也十分好奇。

  因为,他们一家被皇帝关进大牢时,莫说身上的物件了,连外裳都被拔了去,头上的头饰簪子也没让留下,全被搜走了。

  平昌王妃在发髻里藏了一片金叶子,没保住。

  江氏往亵裤里缝了两张银票,还是被牢里的嬷嬷给搜走了。

  李暖玉的身上,怎么藏着这么大的两件东西?

  那镊子都有筷子长了。

  而且还十分崭新。

  “昨晚上在树林,遇到一个老道士脚崴了,我帮他治好了脚。他说我人好又聪明,送我的。”李暖玉胡编着谎话,反正当时没人看到。

  而且历朝历代的游方老道有稀奇的物件,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江氏撇唇,“你……聪明?”

  李暖玉走到了小男娃的跟前,“别怕,这个只是照喉咙的,我看到了枣核,用这个小夹子夹出来,一点都不痛哦,你眨几下眼睛的功夫就好了。”

  她笑眯眯朝小男娃说。

  这孩子嗓子眼卡得难受了两天,听说治不好,又看到一家人吵来吵去,早就吓得不轻了,听李暖玉说眨眨眼的功夫就能治好,表情又惊又喜。

  但高刘氏和高母却慌了起来。

  “这东西这么长,别戳着我儿子的嗓子眼!”高刘氏抓着李暖玉的胳膊,警告说。

  “这是什么东西,这管用吗?”高母也盯着镊子,惶惶不安地质疑问。

  “你们别吵,让她治!”高里正再次发话,还将高母和高刘氏两人拉开。

  李暖玉心想,这家得亏有个明事理的人。

  她让孩子张嘴。

  小男娃听话的张开嘴,李暖玉用喉镜照进孩子的嗓子眼,很清晰地看到了那枚卡在喉部深处的枣核。

  她用弯曲长镊子轻轻伸进去,夹住枣核,飞快地取了出来。

  “哇……,好疼……”孩子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高刘氏和高母一起变了脸色,一个冲向李暖玉一把抓住,“你个骗子,你弄疼我孩子了!”

  说完伸手打人,但被李景明拦住了。

  一个忙搂着孩子哄着,“宝儿不哭,奶奶在呢。”

  高里正的脸色也变了,“孩子怎么啦?”

  江氏一见情况不对,吓得飞快跑到屋外,藏在树后看情况。

  “暖玉?怎么啦?”李景明忙将李暖玉拉到身后来。

  平昌王则走向高里正,“小女儿鲁莽,我定会责怪她……”

  “枣核在这里,你们下次别让孩子吃整个枣子,还好只是卡在嗓子眼,要是吞咽下去,会造成肠道损伤,更加凶险。”李暖玉将长镊子伸给高家人看。

  高家人看看镊子上的枣核,看看孩子,一头雾水。

  “都取出来了,孩子为啥还哭?”高里正看不懂。

  “取的时候,肯定会有轻微的疼,不过没事了,找大夫开点消炎药吃吃,过两三天就可痊愈,但这几天不要吃硬的和辛辣的食物,吃些流食吧,防嗓子疼。”李暖玉将枣核放在一旁的桌上,收回了两件工具。

  原来是治好了,高家人这才转忧为喜。

  高里正爽朗地笑了起来,“太好了,多谢姑娘救了我儿子。”又推了推高刘氏,“快去烧饭来,我们要感谢恩人。”

  高刘氏鄙夷地看了眼李暖玉他们身上的破旧衣裳,不情不愿地进了厨房。

  平昌王和李景明,这才放下心中的石头。

  江氏心下也松了口气,听说只安排吃的,她心中不满,走来说,“里正,一顿吃的,就想打发我们?我家姑娘可救了你儿子的命啊!你们家也太不尊重大夫了。你刚才可说了,要重谢我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

  高里正拍拍脑门,“对对对,当然还得重谢。”

  李景明谦虚还礼,“好说好说,我们只想要一处栖身之地,敢问,这村里可有房舍出借?”

  高里正却为难起来,“房子……家家户户都不甚富裕,没有多的房舍……”

  江氏冷笑,“你们就这么报答恩人的吗?”

  李暖玉担心江氏将事情办砸,走过来说,“也不要什么高大的房子,能让我们有个住处不受风雨欺凌就成。对了,我们家一共有十三口人,其中还有两个幼儿。”

  江氏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方。

  这村里的房子,大多是木板房少量砖房。

  而且,超过五间屋的人家没几户,可见村里人家都不富裕,空余的房子定然是没有的,能有个柴棚住也成。

  等安顿下来后,再想办法赚钱盖房子。

  高里正正要说话,高刘氏的头伸出厨房窗户,大声说,“房子可没有的啊,家家都不够住呢,哪有多余的分给你们家?我倒知道一个去处,你们去那里住吧。”

  李暖玉忙问,“是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