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奶奶!”
一声稚嫩的童音响起,紧接着,另一个缩小版的东东从院子外面跑进来,直接扑进了方老太太的怀里。
初九闻声看去,只见是不认识的一家四口。
老太太逗弄了一下怀里的小男孩儿,又看向方才叫自己奶奶的男人,惊喜地问道:“小风,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阿慧家都忙完了?”
“忙完了,奶奶,这位是?”
随着话音落下,另外三人齐齐望向家中多出来的陌生面孔,方老太太这才想起,在初九回来前儿,小风就跟他媳妇儿回了丈母家,于是开始给双方介绍起来。
小风是大爷的儿子,结婚后没分出去,今年三十,有一双儿女,男孩就是这会儿老太太牵着的那个,叫天赐,才满三岁。
至于女孩儿嘛……
初九望向站在最边缘的那个小丫头,衣服上满是补丁,小脸蜡黄,都九岁了,个子却跟混世魔王东东差不多,不说的话,还真看不出来跟圆圆滚滚的天赐是姐弟。
在自己看过去时,小姑娘怯生生地朝她笑了一下,接着,就听见那位叫阿慧的大堂嫂开口指使道:“愣着干嘛,先把东西拿进去,再把屋子打扫一遍,好些天没住人了,桌子啥的也给擦一擦。”
奶奶没说她的名字,初九也没问,如今家里又多了四口人,院子里更是热闹得不行。
方家人多,小辈都不用去地里干活,大人们攒攒劲,这一年到头的工分也是够吃的,可当阿慧知道初九的身体状况后,直接就表了态。
“奶奶,这不公平吧,以前樱桃好歹也能做饭做家务,如今换了个矜贵人来,我们能指望她干点啥?”
“这个用不着你操心。”
方老太太在之前就说过这事,初九的那份,她来出,直到把人养到成了家为止,想到当时阿慧一家子没在,又耐住性子重复了一遍。
一听不是吃白食的,阿慧的脸色才好了一些,不过瞧着初九那病殃殃的样子,只觉得晦气,连招呼都没给人打,就回了自己屋子。
紧接着,断断续续的责骂声传来,似乎是在说地没有扫干净。
初九这会儿突然有些羡慕叶樱桃,早知道方家都是一群这样的人,还不如留在京市跟人斗蛐蛐儿呢。
黎明大队分的地多,所以春种的任务也比别的队要重一些,正好大堂哥一家回来,没休息一会儿又被叫到了地里帮忙,临走前,阿慧把天赐也给带上了。
方盼儿自从前天哭着回来后,整个人都蔫蔫儿的,除了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间里,如今坐在旁边看初九锻炼的人也就换成了那位小姑娘。
许是太过好奇,等她坐下来休息后,小姑娘绞着手指,走过来,小心翼翼地开口:“姑姑,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糯糯的嗓音,跟家里其他几个孩子完全不一样,初九没来由的心情都好了几分,耐心地解释着:“是在运动,锻炼身体。”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静静地坐回去,没一会儿,又走过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了?是想学吗?”
只见小姑娘摇头否认,看着她的那双眼睛,十分清澈,“姑姑,你真好看,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今后要是有什么活儿,你叫我,让我去做就行!”
听着她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初九却突然反应过来,她这是在为阿慧说的那些话,安慰自己。
没想到,歹竹出了根好笋。
初九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你也很好看。”
至于干活的事,两人都没有再提。
接下来一连几天的忙碌,春种总算做完了最后的收尾工作,村长给大伙儿放了两天假,清点完交上来的农具后,便着急忙慌地往家走。
今天儿子要回来,他婆娘一早就交代过,得回去帮着做饭。
村外的黄泥路上,早早等候在这里的毛根,一瞧见江淮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就连忙小跑着上前。
“淮哥,我想死你了!”
说完,就准备上手给人一个熊抱,却被江淮侧身躲过。
毛根嘴上哭诉着他的无情,身体却很老实地在对方眼神压迫下,保持了一臂长的距离。
两人并排着往村子里走去,毛根是个闲不住的,尤其是嘴,一分钟不说话都憋得难受,便把这一周他不在是村子里发生的热闹事儿都讲给了江淮听。
小到谁家婆媳妯娌又吵了一架,大到初九在村口被樱桃欺负。
听到这儿,江淮脸上的不耐烦终于是消退了些,静静地等毛根转述完,才问了一嘴:“人没事儿吧。”
“啊?什么?”待反应过来问的是谁后,毛根立马拍着胸脯,骄傲地说道:“放心吧淮哥,我去看了,天仙没事儿!”
不用想也知道,这人肯定又假装路过然后多看了两眼。
“以后少往方家院子外面绕。”
“为什么啊?”毛根有些不明白,不都是路,走哪儿不都一样?
江淮没有回答,只是脚步加快了许多,一直走到家门口的岔路两人才分开,临走时,毛根还不忘低声提醒他,明天一起上山的事。
春天野味都开始出洞,正是打牙祭的好时候。
到了家门口,恰好听见**在催促摆碗筷的事,江淮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小淮,回来啦!”江母惊喜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村长也从厨房走出来,瞧见一周没见的儿子,脸上的笑意根本掩盖不住,忙招呼他去洗手吃饭。
夫妻俩对江淮的工作很放心,从来不多问,这会儿孩子回来了,也是唠唠家常,这不知不觉,话题又绕回到初九身上。
江淮这才知道,当时初九摔在地上,还是**给人扶起来的,当听到后来是支书恰巧路过出面作了证,这才止住了谣言,他总觉得,这一切都是被算计好的。
他虽然不了解方初九,可值钱十天半个月不出一天门的人,怎么会突然跑去村口,又恰好赶在大伙儿都下工的时候。
不过,这跟他都没什么关系,流言止住了就行,省的他爸为这事儿烦心。
一家人正和和美美地吃着午饭,另一头,方家的饭桌上,却是恰恰相反的局面。
这会儿方老太太正在为突然提起的给初九相看一事而生气。
“娘,我这也是为九丫头好,你怎么就听不懂呢!”三大娘不满地用筷子敲了一下桌。
初九抬眼看了过去,她就说嘛,这人怎么会突然转了性,原来前几天的示好只是在盘算着别的事,既然对方不打算装下去了,自己也没必要继续扮演一个孝顺的小辈。
这几天的配合,无非就是为了让奶奶舒心。
慢条斯理地将碗中最后一口碗咽下,初九站起身,看着三大娘,语气轻柔道:“三大娘,你这是为我好呢,还是趁机报复人家?”
“你这孩子,什么报复不报复的,瞎说什么呢。”
“我可没瞎说啊,三大娘,我这身子你也是知道的,万一亲刚说完,我后脚嘎嘣就死了,那多晦气啊。”
一声稚嫩的童音响起,紧接着,另一个缩小版的东东从院子外面跑进来,直接扑进了方老太太的怀里。
初九闻声看去,只见是不认识的一家四口。
老太太逗弄了一下怀里的小男孩儿,又看向方才叫自己奶奶的男人,惊喜地问道:“小风,你们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阿慧家都忙完了?”
“忙完了,奶奶,这位是?”
随着话音落下,另外三人齐齐望向家中多出来的陌生面孔,方老太太这才想起,在初九回来前儿,小风就跟他媳妇儿回了丈母家,于是开始给双方介绍起来。
小风是大爷的儿子,结婚后没分出去,今年三十,有一双儿女,男孩就是这会儿老太太牵着的那个,叫天赐,才满三岁。
至于女孩儿嘛……
初九望向站在最边缘的那个小丫头,衣服上满是补丁,小脸蜡黄,都九岁了,个子却跟混世魔王东东差不多,不说的话,还真看不出来跟圆圆滚滚的天赐是姐弟。
在自己看过去时,小姑娘怯生生地朝她笑了一下,接着,就听见那位叫阿慧的大堂嫂开口指使道:“愣着干嘛,先把东西拿进去,再把屋子打扫一遍,好些天没住人了,桌子啥的也给擦一擦。”
奶奶没说她的名字,初九也没问,如今家里又多了四口人,院子里更是热闹得不行。
方家人多,小辈都不用去地里干活,大人们攒攒劲,这一年到头的工分也是够吃的,可当阿慧知道初九的身体状况后,直接就表了态。
“奶奶,这不公平吧,以前樱桃好歹也能做饭做家务,如今换了个矜贵人来,我们能指望她干点啥?”
“这个用不着你操心。”
方老太太在之前就说过这事,初九的那份,她来出,直到把人养到成了家为止,想到当时阿慧一家子没在,又耐住性子重复了一遍。
一听不是吃白食的,阿慧的脸色才好了一些,不过瞧着初九那病殃殃的样子,只觉得晦气,连招呼都没给人打,就回了自己屋子。
紧接着,断断续续的责骂声传来,似乎是在说地没有扫干净。
初九这会儿突然有些羡慕叶樱桃,早知道方家都是一群这样的人,还不如留在京市跟人斗蛐蛐儿呢。
黎明大队分的地多,所以春种的任务也比别的队要重一些,正好大堂哥一家回来,没休息一会儿又被叫到了地里帮忙,临走前,阿慧把天赐也给带上了。
方盼儿自从前天哭着回来后,整个人都蔫蔫儿的,除了吃饭,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房间里,如今坐在旁边看初九锻炼的人也就换成了那位小姑娘。
许是太过好奇,等她坐下来休息后,小姑娘绞着手指,走过来,小心翼翼地开口:“姑姑,你这是在做什么啊?”
糯糯的嗓音,跟家里其他几个孩子完全不一样,初九没来由的心情都好了几分,耐心地解释着:“是在运动,锻炼身体。”
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静静地坐回去,没一会儿,又走过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怎么了?是想学吗?”
只见小姑娘摇头否认,看着她的那双眼睛,十分清澈,“姑姑,你真好看,一定会长命百岁的,今后要是有什么活儿,你叫我,让我去做就行!”
听着她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初九却突然反应过来,她这是在为阿慧说的那些话,安慰自己。
没想到,歹竹出了根好笋。
初九笑着摸了摸她的头,“你也很好看。”
至于干活的事,两人都没有再提。
接下来一连几天的忙碌,春种总算做完了最后的收尾工作,村长给大伙儿放了两天假,清点完交上来的农具后,便着急忙慌地往家走。
今天儿子要回来,他婆娘一早就交代过,得回去帮着做饭。
村外的黄泥路上,早早等候在这里的毛根,一瞧见江淮的身影出现在视线里,就连忙小跑着上前。
“淮哥,我想死你了!”
说完,就准备上手给人一个熊抱,却被江淮侧身躲过。
毛根嘴上哭诉着他的无情,身体却很老实地在对方眼神压迫下,保持了一臂长的距离。
两人并排着往村子里走去,毛根是个闲不住的,尤其是嘴,一分钟不说话都憋得难受,便把这一周他不在是村子里发生的热闹事儿都讲给了江淮听。
小到谁家婆媳妯娌又吵了一架,大到初九在村口被樱桃欺负。
听到这儿,江淮脸上的不耐烦终于是消退了些,静静地等毛根转述完,才问了一嘴:“人没事儿吧。”
“啊?什么?”待反应过来问的是谁后,毛根立马拍着胸脯,骄傲地说道:“放心吧淮哥,我去看了,天仙没事儿!”
不用想也知道,这人肯定又假装路过然后多看了两眼。
“以后少往方家院子外面绕。”
“为什么啊?”毛根有些不明白,不都是路,走哪儿不都一样?
江淮没有回答,只是脚步加快了许多,一直走到家门口的岔路两人才分开,临走时,毛根还不忘低声提醒他,明天一起上山的事。
春天野味都开始出洞,正是打牙祭的好时候。
到了家门口,恰好听见**在催促摆碗筷的事,江淮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小淮,回来啦!”江母惊喜的声音回荡在耳边。
村长也从厨房走出来,瞧见一周没见的儿子,脸上的笑意根本掩盖不住,忙招呼他去洗手吃饭。
夫妻俩对江淮的工作很放心,从来不多问,这会儿孩子回来了,也是唠唠家常,这不知不觉,话题又绕回到初九身上。
江淮这才知道,当时初九摔在地上,还是**给人扶起来的,当听到后来是支书恰巧路过出面作了证,这才止住了谣言,他总觉得,这一切都是被算计好的。
他虽然不了解方初九,可值钱十天半个月不出一天门的人,怎么会突然跑去村口,又恰好赶在大伙儿都下工的时候。
不过,这跟他都没什么关系,流言止住了就行,省的他爸为这事儿烦心。
一家人正和和美美地吃着午饭,另一头,方家的饭桌上,却是恰恰相反的局面。
这会儿方老太太正在为突然提起的给初九相看一事而生气。
“娘,我这也是为九丫头好,你怎么就听不懂呢!”三大娘不满地用筷子敲了一下桌。
初九抬眼看了过去,她就说嘛,这人怎么会突然转了性,原来前几天的示好只是在盘算着别的事,既然对方不打算装下去了,自己也没必要继续扮演一个孝顺的小辈。
这几天的配合,无非就是为了让奶奶舒心。
慢条斯理地将碗中最后一口碗咽下,初九站起身,看着三大娘,语气轻柔道:“三大娘,你这是为我好呢,还是趁机报复人家?”
“你这孩子,什么报复不报复的,瞎说什么呢。”
“我可没瞎说啊,三大娘,我这身子你也是知道的,万一亲刚说完,我后脚嘎嘣就死了,那多晦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