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看着程处弼懵逼的样子,李承乾的恶趣味得到满足,开怀大笑。
‘.............’
程处弼腹谤不已,你是太子,你了不起。
本来有些拘束的秦怀玉、罗通倒是因为这个小插曲,放松了许多。
“武德五年,洺水城破,剡国公被俘,后被刘黑闼杀害,迄今为止,19年。”
“罗通,你心中可有怨?”
李承乾莫名的提起了曾经的旧事。
当年,刘黑闼来势汹汹,若非罗士信守住洺水城,又怎能挫败叛军之骠锐,这才有了双方对峙洺水,李世民坚壁不战,以挫其锋,另遣奇兵断其粮道,最终一举击败刘黑闼,粉碎了声势浩大的河北叛乱。
尽管,罗士信被葬于北邙山,却无人在乎郯国公府的孤儿寡母,哪怕罗通已经加冠,也没能承袭爵位,别说降等袭爵,就连一个小小的勋爵、官职都没有。
“禀太子殿下。”
“末将不敢怨。”
罗通眼眸一凛,正声回道。
“不敢,好一个不敢。”
瞥了他一眼,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接着将话锋指向秦怀玉:“胡国公一生战功卓著。”
“美良川之战击败尉迟恭,迫降敌将,虎牢关之战击败窦建德,援军斩将。”
“四平山之战,恶斗宇文成都,两军阵前专挑对面最能打的。”
“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唯有胡国公不曾亲历厮杀,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你已经26岁,胡国公之爵尚不能袭,阖府上下无一人有官职在身。”
“孤不相信你心中没有一点想法。”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秦怀玉退后一步,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这一步是对皇权的尊重,但他并不屈服,秦琼之功,冠绝大唐,有目共睹。
“想必让你们跟着孤这个不受宠的瘸腿太子,那一道圣旨诏书应该在两府掀起了轩然大波。”
“如今可有后悔?”
走到了射殿台阶前,李承乾独自一人眺望近在咫尺的太极宫,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英明果敢,赏罚分明,我等敬佩之至。”
秦怀玉、罗通对视了一眼,发自内心的说道。
来之前当然是有些后悔,毕竟,东宫势弱,人尽皆知。
可来了之后,一桩桩、一件件早已让他们洗刷了对李承乾的认知,古之明君,不外如是。
何况,瘸腿太子这个称呼从他们亲眼看见李承乾的那一刻,早就化作云烟散。
“今日在这,孤只说一句。”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伴随着一句话从李承乾嘴里吐出,现场的气氛骤然一变。
“殿下。”
秦怀玉、罗通、程处弼三人心中一震。
这一句不单单是诠释了李承乾想做什么,更像是给予他们承诺和警告,跟着东宫,荣华富贵不缺,若有违太子令,后果一切自负。
“踏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东厂督主称心匆匆上前禀报道:“殿下。”
“太极宫有旨,命晋王开府建衙,谏议大夫褚遂良任晋王长史。”
‘唰!!!’
这个消息让还在呆滞中的秦怀玉三人猛然回神,晋王开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稚奴如今才十三岁,陛下就迫不及待的让他理政。”
“看样子,最近一段时间,孤那个愚蠢的弟弟做了不少事情。”
“这朝堂的局势越来越有意思了,山东士族对殴关陇门阀,啧啧啧。”
目光幽深,李承乾一副兴致勃勃的看戏姿态。
秦怀玉、罗通、程处弼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种话题谁敢参与呀。
“你们先下去。”
摆了摆手,李承乾吩咐了声。
“是。”
秦怀玉三人如释重负,赶紧离开了射殿。
在他们走后,东厂督主称心接着补充了一个消息:“殿下,魏王府有信传来。”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已经有人进入了魏王府任属官。”
“魏王牵头编撰的《括地志》已经完稿,不日就准备上书朝堂。”
‘原来如此!’
李承乾立马明白了晋王李治开府的由来。
看样子,山东士族毫不掩饰的支持魏王夺储已经触及到了李世民的底线,这才会不惜将晋王李治拉出来打擂台,真正的棋子并不是李治,而是站在李治背后的褚遂良、长孙无忌。
“殿下。”
“魏王联系了不少人,打算在八月的望日朝会上提请泰山封禅。”
“据悉,魏王打算以北疆不宁为由,让您出镇并州,巡抚**厥及草原各部。”
东厂督主称心提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引起了李承乾的注意。
“让孤出镇并州?”
闻言,李承乾哑然失笑。
现如今,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徐世勣任并州都督府长史。
如若太子出镇并州,这无疑是在李治的势力范围横跳,最先引起的必然是来自徐世勣的敌对。
不得不说,魏王府的智囊团还真是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招数,只可惜,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还没来得及打,当今陛下就将晋王和魏王弄成了敌对阵营。
“殿下。”
“是否要...”
称心眼眸中闪烁着寒芒,询问出声。
“不。”
微微摇头,李承乾笑道:“孤这位愚蠢的弟弟喔,倒是送了一份大礼。”
“孤正愁没有理由前往并州,对付真珠夷男,他倒好,瞌睡送枕头。”
“将此事告知郑国公,让少詹事在八月的望日朝会上附和郑国公之言,把这件事闹得越大越好。”
以李世民的心性,如果只是一些人上书支持泰山封禅,那么,魏徵出面劝谏,极有可能打消他的念头。
可要是魏王、东宫两方势力在这件事上呈对峙态度,他可是会想都不想站在李泰一方,再加上,李世民同样早就想封禅泰山了,自然而然不会同意魏徵的劝谏。
东宫少詹事张玄素的出面只会让这场闹剧变得更加离奇,从而促成李世民封禅泰山之事,这恰恰是他想要的结果,借此机会踏出东宫,前往并州。
玄武门继承法的核心要素不是800勇士,而是执掌天下的兵权,太子要获得边军大将的认可,这都需要赫赫战功,薛延陀南下进攻**厥就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是。”
称心听后,连忙下去安排。
看着程处弼懵逼的样子,李承乾的恶趣味得到满足,开怀大笑。
‘.............’
程处弼腹谤不已,你是太子,你了不起。
本来有些拘束的秦怀玉、罗通倒是因为这个小插曲,放松了许多。
“武德五年,洺水城破,剡国公被俘,后被刘黑闼杀害,迄今为止,19年。”
“罗通,你心中可有怨?”
李承乾莫名的提起了曾经的旧事。
当年,刘黑闼来势汹汹,若非罗士信守住洺水城,又怎能挫败叛军之骠锐,这才有了双方对峙洺水,李世民坚壁不战,以挫其锋,另遣奇兵断其粮道,最终一举击败刘黑闼,粉碎了声势浩大的河北叛乱。
尽管,罗士信被葬于北邙山,却无人在乎郯国公府的孤儿寡母,哪怕罗通已经加冠,也没能承袭爵位,别说降等袭爵,就连一个小小的勋爵、官职都没有。
“禀太子殿下。”
“末将不敢怨。”
罗通眼眸一凛,正声回道。
“不敢,好一个不敢。”
瞥了他一眼,李承乾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接着将话锋指向秦怀玉:“胡国公一生战功卓著。”
“美良川之战击败尉迟恭,迫降敌将,虎牢关之战击败窦建德,援军斩将。”
“四平山之战,恶斗宇文成都,两军阵前专挑对面最能打的。”
“武德九年,玄武门事变,唯有胡国公不曾亲历厮杀,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
“你已经26岁,胡国公之爵尚不能袭,阖府上下无一人有官职在身。”
“孤不相信你心中没有一点想法。”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秦怀玉退后一步,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这一步是对皇权的尊重,但他并不屈服,秦琼之功,冠绝大唐,有目共睹。
“想必让你们跟着孤这个不受宠的瘸腿太子,那一道圣旨诏书应该在两府掀起了轩然大波。”
“如今可有后悔?”
走到了射殿台阶前,李承乾独自一人眺望近在咫尺的太极宫,开口问道。
“太子殿下英明果敢,赏罚分明,我等敬佩之至。”
秦怀玉、罗通对视了一眼,发自内心的说道。
来之前当然是有些后悔,毕竟,东宫势弱,人尽皆知。
可来了之后,一桩桩、一件件早已让他们洗刷了对李承乾的认知,古之明君,不外如是。
何况,瘸腿太子这个称呼从他们亲眼看见李承乾的那一刻,早就化作云烟散。
“今日在这,孤只说一句。”
“金樽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伴随着一句话从李承乾嘴里吐出,现场的气氛骤然一变。
“殿下。”
秦怀玉、罗通、程处弼三人心中一震。
这一句不单单是诠释了李承乾想做什么,更像是给予他们承诺和警告,跟着东宫,荣华富贵不缺,若有违太子令,后果一切自负。
“踏踏....”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远处传来,东厂督主称心匆匆上前禀报道:“殿下。”
“太极宫有旨,命晋王开府建衙,谏议大夫褚遂良任晋王长史。”
‘唰!!!’
这个消息让还在呆滞中的秦怀玉三人猛然回神,晋王开府,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稚奴如今才十三岁,陛下就迫不及待的让他理政。”
“看样子,最近一段时间,孤那个愚蠢的弟弟做了不少事情。”
“这朝堂的局势越来越有意思了,山东士族对殴关陇门阀,啧啧啧。”
目光幽深,李承乾一副兴致勃勃的看戏姿态。
秦怀玉、罗通、程处弼大气都不敢喘一下,这种话题谁敢参与呀。
“你们先下去。”
摆了摆手,李承乾吩咐了声。
“是。”
秦怀玉三人如释重负,赶紧离开了射殿。
在他们走后,东厂督主称心接着补充了一个消息:“殿下,魏王府有信传来。”
“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已经有人进入了魏王府任属官。”
“魏王牵头编撰的《括地志》已经完稿,不日就准备上书朝堂。”
‘原来如此!’
李承乾立马明白了晋王李治开府的由来。
看样子,山东士族毫不掩饰的支持魏王夺储已经触及到了李世民的底线,这才会不惜将晋王李治拉出来打擂台,真正的棋子并不是李治,而是站在李治背后的褚遂良、长孙无忌。
“殿下。”
“魏王联系了不少人,打算在八月的望日朝会上提请泰山封禅。”
“据悉,魏王打算以北疆不宁为由,让您出镇并州,巡抚**厥及草原各部。”
东厂督主称心提到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引起了李承乾的注意。
“让孤出镇并州?”
闻言,李承乾哑然失笑。
现如今,晋王李治遥领并州大都督,徐世勣任并州都督府长史。
如若太子出镇并州,这无疑是在李治的势力范围横跳,最先引起的必然是来自徐世勣的敌对。
不得不说,魏王府的智囊团还真是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招数,只可惜,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如意算盘还没来得及打,当今陛下就将晋王和魏王弄成了敌对阵营。
“殿下。”
“是否要...”
称心眼眸中闪烁着寒芒,询问出声。
“不。”
微微摇头,李承乾笑道:“孤这位愚蠢的弟弟喔,倒是送了一份大礼。”
“孤正愁没有理由前往并州,对付真珠夷男,他倒好,瞌睡送枕头。”
“将此事告知郑国公,让少詹事在八月的望日朝会上附和郑国公之言,把这件事闹得越大越好。”
以李世民的心性,如果只是一些人上书支持泰山封禅,那么,魏徵出面劝谏,极有可能打消他的念头。
可要是魏王、东宫两方势力在这件事上呈对峙态度,他可是会想都不想站在李泰一方,再加上,李世民同样早就想封禅泰山了,自然而然不会同意魏徵的劝谏。
东宫少詹事张玄素的出面只会让这场闹剧变得更加离奇,从而促成李世民封禅泰山之事,这恰恰是他想要的结果,借此机会踏出东宫,前往并州。
玄武门继承法的核心要素不是800勇士,而是执掌天下的兵权,太子要获得边军大将的认可,这都需要赫赫战功,薛延陀南下进攻**厥就是一次最好的机会。
“是。”
称心听后,连忙下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