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天星空降下七曜杀劫,妖帅开明连谁在出手,都没弄明白就殒落的同时。

  玉虚宫中。

  因为昊天玉帝一番话,而被大量恶业缠身的十二金仙,个个惊怒交加,脸色惨白。

  尤其是广成子,他自从边疆殒落了两次后,本就已经保不住大师兄的位置。

  现在再被削去八百年道行,更是不堪。

  这让他如何不怒?

  他们怒视凌霄宝殿,恨不得亲自出手,将昊天玉帝斩于剑下。

  然而在看到七曜劫天大阵的威力后,又谈得敢怒不敢言。

  他们完全没有发现,身上的量劫劫气,在不断地攀升。

  一场足以摧毁他们道心的劫数,悄然降临。

  元始天尊坐在蒲团之上,淡漠地看着这一切,道:“坚守道心,不可造次。”

  “昊天所做一切,不过垂死挣扎,何须在意?”

  圣人金口,直接将这场未到的劫数震散。

  正在愤怒的众仙齐齐一惊。

  跟着从残余的劫气中,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的道心狠狠一颤,脸色吓得更白了。

  元始天尊的目光,从众金仙身上扫过,淡然道:“修道之路,本就不会一帆风顺。”

  “崎岖坎坷方是大道,尔等若是不明,那还修何道?”

  广成子惊悚地匍匐在地,道:“弟子知错。”

  其他几位金仙,也是个个噤若寒蝉。

  他们很清楚,刚才若非师尊出手,他们就完了。

  元始天尊这才收回严厉的目光,继续道:“尔等且去麒麟崖下思过。”

  众金仙脸色微微一变,却不敢有任何不满,连忙行礼,道:“弟子领法旨。”

  等十二金仙全部离去之后。

  一个阴仄仄的声音,在元始天尊身边响了起来,带着几分嘲讽,几分不屑。

  “道友对门下弟子,倒是尽心尽力。”

  “你赶他们走,是怕本尊出手?其实你根本不用担心,本尊不屑于对这些愚钝子弟下手。”

  一束微光,出现在元始天尊面前。

  当中,出现了一个白须白眉,身材高大的道人身影。

  元始天尊圣目微阖,看也不看那道人身影一眼。

  他知道,眼前的不过是一道投影。

  一道只有他才能看到的投影。

  但他根本不屑于看上一眼。

  那道人身影,此时完全凝实,转过身来,露出真容。

  竟然是鸿钧。

  鸿钧冷冰冰看着元始天尊,道:“见到本尊,你不行礼吗?”

  元始天尊依然没有睁眼,只是淡然道:“你非是天道,也非是道祖,甚至非是当年的鸿钧。”

  “你只不过是道祖与天道相争时,被他斩去的一道神主之意。”

  “你也配让本尊行礼?”

  神主之意,就是玄门仙道斩尸中,要斩去的尸。

  玄门仙道,欲成大道,须要以先天灵宝,斩去善、恶、执三尸。

  斩尸时所用灵宝越强,斩去的三尸也越强,之后反哺本尊,也能让本尊越强。

  三尸尽斩之后,就可证道混元巅峰。

  之后,若能再进一步,三尸合一,那就可以证道混元大罗。

  也就是圣人的境界。

  但混元大罗,并非极限。

  再往上,还有混元无极,或者用另一种说法:合道境。

  道祖当年以身合道,补全天道,一是为偿还天道因果,二是为了更上一层楼,晋升合道境。

  元始天尊此时才睁开双眼,从容淡定地看着眼前的“鸿钧”,道:

  “道祖以身合道,以全天道,然而心生杂念,以至于被天道意志侵蚀。”

  “这些年来,道祖以斩尽三千尸的方式,对抗天道侵蚀。”

  “而你,不过就是那被斩去,却没来得及被收回的三千尸之一。”

  “鸿钧”的脸色,阴沉下来,但随即又化作平和,道:“元始, 本尊不与你计较礼数。”

  “这些年来,鸿钧一直利用尔等天道圣人,助他对抗天道。”

  “若非如此,以三清之能,何须等到现在,还没能证得混元无极?”

  “现在,摆脱鸿钧,证得混元无极的机缘,就在眼前,你想要放弃吗?”

  元始天尊亘古不变的圣容上,只有一片淡漠,道:

  “若非量劫当前,你连出现在本尊面前的资格都没有。”

  “就算此刻,你也不过是借助昊天掀起的那一道恶业,才能进入本尊的玉虚宫。”

  他抬手一挥,直接将眼前的身影击得粉碎。

  他的玉清大道,乃是执掌一切。

  一道自以为是的神主之意,竟然还想动摇他的道心?

  可笑。

  玉清天外。

  “鸿钧”脸色狰狞地看着玉虚宫的方向。

  良久之后,他才拂袖道:“玉清元始,竟然如此不识好歹,本尊助记住你。”

  “你真以为,本尊只是鸿钧的一道神主之意?你根本不知天道真相。”

  他转过目光,看了一眼太清天,再看了看紫霄宫的方向。

  最后转身向须弥天而去。

  太上无为,而且执掌太极图和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尤其是后者,当真可以镇压他。

  通天在紫霄宫,更不能去接触。

  至于女娲和平心。

  一个有大量功德,一个地道护身,皆不能接触。

  “鸿钧”最后转身向须弥天去了。

  太清天。

  太上圣人突然睁开双眼,目光落在“鸿钧”身上。

  他只看了一眼,就立刻收了回来,完全没有引起“鸿钧”的注意。

  片刻后。

  他才轻轻叹息一声,道:“道祖故意将其放出,看来对于这一场封神量劫,他也终于不满了。”

  “这一场量劫,又要添上一笔变数。”

  他的目光,又在天庭,人间等各处扫过,最后摇了摇头,喃喃道:

  “也罢,如今人王已成顶天之柱,架海之梁,有他在,天地乱不起来。”

  “只要天地不乱,任何变数都在无为之间。老道就由得你们闹。”

  太清大道,在于忘:得道而后忘道,方可证得大道圆满。

  变数越多,忘道越多,对他的道自然有利。

  所以,他只在乎是否会有天地大乱的情况,只要事态没有失控,他就不会出手。

  ……

  人间。

  寿仙宫。

  子受突然心念一动,眼中天命神眼瞬息间,化作重瞳。

  他抬头,看向须弥天的方向。

  一个白须白发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重瞳之中。

  而这道身影的身上,只有一道漆黑如墨,缥缈如烟的因果之线。

  子受瞬间将其一切看透,饶有兴致地的道:“哦?这就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