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三两成群,热烈地交流着抓黄鳝的心得。

  一位皮肤黝黑的大叔拍着大腿,眉飞色舞地讲着:

  “我跟你们说,就昨天晚上,我拿着手电筒往田边一照!”

  “好家伙,那黄鳝一条条的,都往我夹钳底下钻呐!”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眼中满是羡慕与认同。

  同时,大家也不时地望向村公所前面的大路,小声议论着:

  “咋还不来收购黄鳝啊?这都等老半天了。”

  村长李欣怡站在人群中,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苦恼。

  她不停地在原地踱步,心里五味杂陈:

  这可怎么办呀?之前明明说好是下午收购的。

  谁知道昨天收了一次,今天大清早的就来了这么多人。

  不过刚刚已经给大壮打了电话,他说人马上到的。

  这可好,桂花嫂子还没来,大壮也不见踪影……

  “李村长,到底人来了没有啊?”村民们等的时间久了,有人便直接问道。

  “很快了,你们也听见了,电话我打过了的。”李欣怡无奈地回答。

  说话间,人群中突然爆发出惊喜的声音:“来了,张桂花来了。”

  众人就扭头看了过去,只见张桂花急急忙忙地走了过来。

  “咦?昨天是下午才收购的黄鳝,所以我以为你们下午才能来。”

  张桂花说道:“如果不是大壮给我电话,我都不知道你们已经来了。”

  “话说,你们怎么来的这么早啊?到底有没有逮住黄鳝哦!”

  大伙儿就嚷嚷着说,今儿个的黄鳝可多了去了,因为都是半夜三更抓的。

  一位大妈**惺忪的睡眼,笑着说道:“姑娘啊,晚上确实更容易抓黄鳝。”

  “我只是用手电筒一照,那些黄鳝都反光,再用夹钳一夹,一抓一个准儿。”

  “为了多挣点钱,大家都顾不上睡觉,不约而同就都半夜抓黄鳝啦!”

  一旁的李欣怡听了,心中既感动又焦急。

  她看到许多乡亲都打着呵欠,这钱呐,确实也不好挣。

  “桂花嫂,既然你来了,那就先给大伙儿先收购了吧!”

  李欣怡心疼地说道:“乡亲们交了黄鳝,还得回去补一补瞌睡呢!”

  张桂花耸耸肩:“我先收购是没问题的,但是前车之鉴呐!”

  “昨天大伙儿都是三三两两的来到村公所交黄鳝。”

  “可今儿个,不仅来得早,关键还全部都来了对吧?”

  “趁此机会,我需要和大伙儿确认一下,以后是不是都在晚上抓黄鳝?”

  乡亲们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张桂花这话是几个意思。

  张桂花咳嗽一声,接着解释:“我想说的是,以后都在这个点交货,有没有问题?”

  乡亲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说以后这黄鳝还是要晚上抓,这个点交货没问题。

  也有人说,就算晚点早点有什么关系呢?很显然,时间观念好像不是很重要。

  张桂花进一步解释,因为她除了收购黄鳝,还需要统筹一下收购蔬菜。

  黄鳝和蔬菜都是一起装车送去县城的,可不能顾此失彼。

  如果大伙儿能够固定时间交黄鳝,她也能调配时间去收购蔬菜。

  对于张桂花的要求,乡亲们表示乐于接受,都说这个点交黄鳝没问题。

  张桂花接着道:“对了,昨天交黄鳝,还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们交上来的黄鳝,大小不等,都是一个价。”

  “这件事难怪乡亲们反应,我也向大壮汇报了实际情况。”

  “大壮的意思是,虽然咱们收购黄鳝都是按照重量来计价的。”

  “不过为了鼓励大伙儿多多抓点大黄鳝,咱们收购单价分成三个等级。”

  “但凡是抓到两斤以上的黄鳝,单价统统按照二十五元来计算。”

  “一斤半到两斤之间的黄鳝,统统按照二十元一斤来收购。”

  “照这么计算,一斤到一斤半重量的,单价是十五元。”

  “而一斤以下的,我这里拒绝收购哈,毕竟,大壮也提到个可持续发展。”

  “咱们桃源村的黄鳝确实泛滥成灾,但天天抓捕的话,迟早会变少。”

  “所以逮住了一斤以下的黄鳝,那就放生吧,等它们长大了再抓。”

  “下面,请各自检查一下自己的黄鳝,先进行分类,分成三个类别。”

  “实在估量不了具体重量的,我配了一个简易的台秤,大伙儿可以先试一试。”

  “我相信,久而久之,一条黄鳝到底有多重,手里掂量掂量就知道了。”

  “乡亲们,下面就开始收购黄鳝了哈,先排个队,谁先来?”

  一听说黄鳝要分类收购,乡亲们就都忙活起来。

  他们索性将抓捕过来的黄鳝分成四个类别,多了个一斤以下的。

  既然一斤以下的不收,那回头肯定是往自己水田里放生去了。

  足足忙活了十来分钟,这才开始有人按类别开始交货。

  就在此时,一辆崭新的集装箱货车停在了村公所门口。

  驾驶员李雪下车后,一边自我介绍,一边主动帮着张桂花收购黄鳝。

  原本李雪的任务只是负责运输黄鳝,不过见人有事不能袖手旁观。

  反正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着做点儿事。

  一旁的李欣怡见此情景,也凑过来搭把手。

  然而李欣怡害怕黄鳝,只能做点非接触的事务。

  收购黄鳝的事儿,一下子变成三个人负责,速度就快了很多。

  就在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辆崭新的红旗SUV来到了众人面前。

  当车门 “嘎吱” 一声打开,牛大壮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时。

  原本有些嘈杂的人群瞬间沸腾了起来。

  “不好意思啊,乡亲们,我没想到大清早你们就把黄鳝送来了。”

  牛大壮一边说着,一边向乡亲们拱手致歉,他提高了音量说道:

  “为了给大伙儿运输黄鳝,我这又新买了一辆车。”

  说着,他指了指李雪开过来的那辆集装箱,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乡亲们看了看集装箱,又看了看红旗SUV,脸上露出惊讶与赞叹的神情。

  “哎呀,大壮可真有本事啊!”

  “就是就是,这段时间大壮可买了几辆车了。”

  “可不是么?一辆大卡车,两辆集装箱,现在又有一辆红旗车!”

  “光是买车,差不多都花了快一百万了吧?啧啧,大壮真流弊啊!”

  “大壮现在怕是咱桃源村的首富了吧……”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牛大壮的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大家都在心中暗自感叹,一个人的命运转变竟如此之快,仿佛做梦一般。

  然而,大家也都相信在之前群众会上听到的那番说辞:

  靠双手去劳动,就能创造财富,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就像昨天尝到甜头的乡亲们,为了能多赚些钱。

  哪里还顾得上睡觉,连夜就去抓黄鳝了。

  如今,牛大壮的成功更是给大家树立了一个标杆似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