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恭燕扶摇孽臣 第739章 南江城

小说:沈长恭燕扶摇孽臣 作者:臣本布衣带女帝一统八荒 更新时间:2025-04-22 04:25:48 源网站:2k小说网
  真的?”

  武长歌狐疑的看了苏无安一眼,而后拿起那份军报,上面果然清清楚楚的写着,想出来这个主意的是武长歌。

  武长歌放下军报,而后双臂环抱,冷笑道,

  “你还真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啊,你以为这样,红缨就能高看你一眼了?

  你一份给王爷,一份给她,可她就跟王爷在一块呢,王爷知道了,她不也就知道了?

  你这样,不仅不能获得好感,反而还会让红缨觉得你欺骗她。”

  然而,苏无安却大手一挥,笑道,

  “唉,什么话,王爷那边八十万大军,那么多统帅,还有陛下和南王,开会商议军情,也轮不到红缨一个副帅进账议事啊。

  王爷可能给她汇报军情?”

  “那你也不能在红缨面前对我只字不提啊,你不要败坏我在红缨面前的形象。”

  “你有个屁的形象,红缨是我的。”

  “我的!”

  “打一架吧?”

  “哼!”

  武长歌冷哼一声,他是打不过苏无安的,但他又转念一想说道,

  “唉,你小子应该知道,鱼樱军的鱼大帅,已经怀有身孕,这都半年过去了,眼瞅着肚子大了就快要生了吧?

  你觉得,她都这样了,王爷还可能让她来管鱼樱军?

  她肚子里那可是王爷的长子啊。

  既然鱼大帅不能管鱼樱军,那你猜,现在管鱼樱军的是谁,又是谁,在帅帐议事呢?”

  听到这里,苏无安瞬间醍醐灌顶,而后立刻将给杨红樱的信撕个粉碎,重新写。

  武长歌得意一笑,转身向外走去。

  往后的几天里面,燕军除了偶尔放几炮,佯攻一下消耗川军体力以外,基本上没再做什么事情,坐等川军的粮草消耗完,或者是等他们大规模撤兵。

  毕竟,川军若想长期坚守,就不能养那么多人,粮食不够。

  ……

  中线战场陷入僵持,东线战场也即将开打了。

  关寿长带着二十五万大军,浩浩荡荡的穿过了崇山峻岭,来到了寅午谷中间。

  前面的斥候打马来报,说道,

  “启禀大帅,道路在前面出现了出现了分叉,根据地图上说,东边的是斜谷道,西边的是骆谷道。

  两条道路之间相隔五六十里,我们该走哪条路?”

  “这两条道,哪里有伏兵吗?”

  关寿长冷声问道。

  “大帅,太远了,我们还没有探查到,若是探明,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毕竟需要爬山。”

  “那就派热气球升空去探查,另外这两条路,哪一条距离南江城比较近?”

  “启禀大帅,东边的斜谷道比较近一些。”

  “那就重点探查斜谷道。”

  “遵命!”

  斥候立刻领命,去准备热气球升空。

  大军走到了两条道路的交叉口后,便停了下来,原地休整。

  陈庆赶了过来,指着地图上说道,

  “关帅,你看,这斜谷道道路狭窄,两边山峰较高,山林茂盛,极易埋藏伏兵,而且它距离南江城更进一些。

  如果敌人要埋伏我们,快要出斜谷道这一段,是最适合埋藏伏兵的。

  不如我们转道走骆谷道,骆谷道较为宽阔,两边山也不高,视野开阔,反正不过多一天的时间而已。”

  关寿长看着地图,只是说道,

  “先探查结果出来再说,只是这南江城,建造的有些巧妙啊。”

  陈庆连忙说道,

  “我去问了我们中的川人降兵,他们说了,南江城是建在一个高坡上,北边呢,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南边,就是南江与杨家河的交汇口,等于南江城是建在这两条河的中间。

  想要从东西南三个方向攻城,不太现实,因为有河。

  我们只能从北边,往上仰攻,而敌人居高临下,我们攻打起来也很困难。”

  “这不算什么,不就是一个坡嘛,能有多高。”

  关寿长毫不在意。

  休息了半晌后,热气球传回了消息,说在两条道路上,均没有看到伏兵,但斜谷道山林茂盛,不敢确定有没有,担心伏兵会隐藏在大树下面。

  关寿长听到后,当即便下令走骆谷道,毕竟,若是真的有伏兵,他们还得翻身越岭的去攻打,自下而上打,优势更小。

  大军在骆谷道走了两天,出了谷口,来再往南走了十几里,便来到了南江县城。

  看着面前那长长的陡坡,足足有三十度角的角度,和崎岖不平的山路,以及屹立在坡顶的山路,关寿长震惊了。

  “你特么管这叫坡?你确定这不是建在一座山上的城?”

  陈庆笑道,

  “对于川人来说,这种角度的山,只配叫坡。北边是山坡,东西南边的水,这一座城,依山傍水好风光,而且还易守难攻,历来都是川国抵御北方敌人的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是汉中防线。

  关寿长放下望远镜,说道,

  “它就是再难打,也不会比剑阁更难打,小苏的军报你也看了,那剑阁的坡度台阶宛如垂直登天一般,那道路一次性只能并排走两人。

  我们这里,坡没有剑阁陡,路也宽的多,这么大一个坡都可以攀爬,比他们那边要好多了。”

  而后,关寿长让人安营扎寨,休息下去。

  他自己则没有回去,而是在一直看着这个地形。

  关寿长有一个习惯,每逢大战,都要亲自去看一看,走一走战场的地形,将战场的每一个地方都了然于胸,然后再做战略部署。

  只是眼前的这一座城,地理位置实在是太好了,若是让关寿长本人来守,给他两万人,他就能挡得住十万大军的进攻。

  给他十万人,天下将无人可破。

  除非对方也有火炮。

  关寿长看了地形后,便知道了,这座城除了强攻,别无他法。

  甚至就算是学苏无安火烧粮草希望也不大,因为过了南江,再过几座山,便是坦途,便是巴中,那里本来就是产粮大郡,里面囤积着给前线大军供给的粮草,随时都可以运过来。

  十二万人,居高临下的防守一面城墙,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关寿长叹了口气,转身回了军营之中,然后继续盯着地图,思索着明日让哪个军团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