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半山屯,赵玲玲立刻去给陆琦烧热水洗脚,又麻利地帮他拿出干净的换洗衣服。

  “累一天了,早点睡吧。”

  看着忙活的赵玲玲,陆琦一把拉住她的胳膊。

  俗话说得好,小别胜新婚!

  结婚后陆琦走了半个多月,要说不想家里的新媳妇那是假的。

  赵玲玲俏脸微红,嘤咛一声靠在他怀里。

  “我得去把你衣服洗了。”

  “明天再说吧,进来暖被窝,这些天我在老林子里可被冻坏了。”

  一夜春宵,陆琦睡得格外香甜。

  第二天大清早,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还没穿衣服,早早起床的赵玲玲就把饭菜端进屋里。

  “快擦把脸,起来吃饭了。”

  赵玲玲递过来一条热毛巾,把小方桌摆在炕上,勤快得像个保姆。

  两人吃过早饭回到镇上,赵红斌已经找人将临街的那几间房木门给拆了。

  院子内还堆了不少木料,七八个人忙得热火朝天。

  “姑爷,你看这小桌子咋样?”

  薛素芹指向不远处做好的几个木桌,笑着询问道。

  “不错,我老丈人去哪了?”

  “去镇上铁匠那了,说是要定做两个烤肉架。”

  陆琦要在镇上卖烤肉的事,经过薛素芹的宣传,这还不到一上午的时间,街坊邻居都知道了。

  供销社这边本来人就多,又有不少人围在路边朝院子里瞅,路都堵上了。

  “这小子脑袋是被门给挤了吧?在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卖烤肉,肯定赔死他。”

  “我认得这小子,上次他跟一群人来供销社买了上千斤米面呢。”

  “如果在县城做这买卖,说不定还能赚几个钱,咱们这儿家家户户都饿着肚皮,谁舍得花钱买烤肉吃啊?”

  “等着看好戏吧,我觉得不出三天,他们就得关门。”

  偏远的乡村地区就是这样,看到你挣钱了,他们可能不开心。

  但只要你赔钱,他们个个都跟自己发了财似的。

  宿醉的范大龙打着哈欠过来了,点上一根香烟蹲在院内跟陆琦闲聊。

  “兄弟,你这烤肉准备卖多少钱一串?”

  “一毛!”

  陆琦不假思索地回道,镇上百姓的条件要比半山屯的乡亲们好上许多,一毛钱一串烤肉,不算过分。

  “对了,范老板你是做药材生意的,香料应该有不少吧?”

  范大龙笑着回道:“那是当然,茴香,花椒,丁香,白芷,我院子里还堆着几袋子呢!”

  “孜然粉有吗?”

  孜然粉,就是在这种药材里面提炼出来的。

  “县里的一个朋友手里,应该还存着点,你如果需要的话,咱们下午过去看看。”

  临近中午之际,胡奎开着那辆老式的敞篷吉普车过来了,里面还装着三百多斤野猪肉。

  陆琦爽快地付了钱,把范大龙给胡奎介绍一番,三人乘车朝着县里赶去。

  去县里的路况不怎么好,但坐车总比骑倒骑驴快多了。

  大半个小时后,三人来到县城内,这里的供销社可大多了,简直像一个小型商场,里面的售卖的东西琳琅满目。

  花二十块钱买了一堆的烤肉调料,临走前陆琦见供销社门口还有几辆崭新的自行车,立刻小跑过去。

  这年头自行车可不便宜,相当于三十年后的奔驰宝马。

  谁家要是有辆自行车,那绝对是街坊四邻的羡慕对象。

  “这辆自行车要多少钱?”

  陆琦冲旁边一位身型高大的男子问道。

  “二百二,还得有票才能买。”

  那男子扫了陆琦一眼,根本没搭话,反倒他身边一名小伙子,笑呵呵给陆琦解释起来。

  这年头买大件的东西,都是需要用票的,粮票甚至都是硬通货。

  在陆琦的记忆中,等过个几年,大家逐渐富裕起来,南方一些电视机和收音机也会逐渐出现在供销社,可谓是供不应求。

  即便手里有钱,也得等有名额才能买。

  “没票,多加点钱成不?”

  赵玲玲每天往返半山屯和太平镇,那可是二十多里路。

  有辆自行车,也能让她方便点。

  那高大的男子皱眉,撇着嘴说道:“没票?你加钱也不卖。”

  这些在供销社卖东西的店员,平时有不少人巴结,也逐渐养成眼高于顶的习惯。

  “我加五块,卖吗?”

  陆琦很讨厌对方那嘲讽的目光,直接拿出钞票拍在面前的玻璃柜上。

  “有钱了不起啊?没有票,你今天给多少钱都推不走这自行车。”

  陆琦嘴角微扬,又拿出十块钱。

  “卖吗?”

  “我说你小子是不是听不懂人话?在我们这儿买自行车,必须要拿票过来。”

  胡奎碰了碰陆琦胳膊,劝道:“算了,这是他们的规矩。”

  范大龙却不以为意,冲那名高大男子说道:“行个方便吧,你在这忙一个月,也挣不来十块钱。”

  陆琦又拿出十块钱,继续加价。

  然而对面那男子像是觉得自己被侮辱了一般,板着脸怒声嚷道:“给老子滚远点,拿钱砸我?今天只要老子在这儿,你就别想带自行车走。”

  “小伙子,我这有票,你能出多少钱?”

  一个挎着篮子的女人来到陆琦身边,还从口袋内摸出一张盖着钢印的纸票。

  陆琦笑了笑,直接塞给她三十块钱。

  “现在我有票了,能买自行车了吗?”

  那高大男子面色涨红,胸口不断起伏,明显被气得不轻。

  现在人家有钱有票,他就算满心不甘,也无可奈何。

  交了票,给了钱,陆琦满脸微笑地推着自行车离开供销社。

  范大龙摇了摇头,对那名高大男子说道:“跟钱过不去,你可真是一个死脑筋。”

  “兄弟,咱们再往前走走,就到德隆酒楼了解正好也到吃饭时间了,我请你们搓一顿。”

  范大龙来到陆琦身边,指向前方一座三层小楼,很是大方地提议道。

  “你说要给我介绍个老师傅,是这家酒楼的老板?”

  “不错,可别小瞧这酒楼,几十年的老招牌了。”

  范大龙明显经常来这儿吃喝,轻车熟路。

  三人刚来到酒楼门口,外面站着的伙计便笑着跟他打起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