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8: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第343章:看照片

小说:重生1998: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作者:管甚 更新时间:2025-04-26 18:13:02 源网站:2k小说网
  “虽然有些意外,但毕竟也是好事,别人想要都捞不着。”

  李珣拿出一张打印好的A4纸,递给林放并说道:“这是理工大那边发来的采访题目,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最好备个草稿。”

  采访好人好事,都是提前准备好问题和答案,只有采访坏人坏事,才会直接现场突击提问,因为正儿八经的媒体和狗仔不同,采访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宣传。

  “他们有说什么时候采访吗?”

  “明天下午一点,在理工大的宣报中心新闻部,你自己过去就行了。”

  林放接过A4纸看了两眼。

  就像李珣说的那样,被采访确实是件好事,因为有了理工大的校内报刊背书,对他日后的商业形象帮助很大。

  但这种外校报刊的采访,他还是第一次经历,心里多多少少有点新鲜。

  “李老师,我虽然接受过母校和区**的媒体采访,但这种外校采访还是第一次,怕说错话会影响母校的形象,您教教我应该怎么回答吧?”

  李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心说就你小子那些心眼儿,这话说出去谁信?

  但他也很享受林放的“请教”,说明不管林放如何风光,心里终究都是自己的学生。

  于是便指点了几句:“这没什么难的!他们问你理想,你就说要做新时代青年,励志向上,实现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问你发展,你就说帮助更多贫困学生,帮助更多人完成学业,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林放听完后竖起大拇指:“这回答妙啊,他们要的高调和宣传都有了,那我就这么说了!”

  李珣不禁有些得意,腰板都挺直了几分,然后又补充道:“不过林放,不管你创业多厉害,你终究还是一个学生,这学期千万别再挂科了,不然以后学校宣传你,都要在这方面丢人。”

  林放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心说怎么全都在逼老子学习?

  回到15105,林放拿起最近的财务报表看了起来。

  顾雪怡坐在他对面,认真审核着李长歌、贾亚楠和梅婷交上来的财务数据,并输入电脑做成报表。

  “你最近都在做什么?”

  林放看报表有些无聊,就跟顾雪怡搭起了话。

  “吃……吃饭,睡觉,上课,做笔记,工作,有时候还会跟诗婷去便利店。”

  顾雪怡边打字边说话,清澈的眼眸里映出电脑屏幕的影像,显得认真而又执着。

  “除了这些呢,你自己的时间在干嘛?”

  “看照片。”

  林放愣了一下,忽然反应过来:“团建的照片是吧?曲静竹的拍照技术还挺不错。”

  他那天走得着急,根本没仔细翻过照片册,记忆还停留在自己和顾雪怡的合照上,完全不知道照片书最后面,还有一张狗熊爬树的留影,更不知道有些人看到这张照片,会脑补出哪些不切实际的内容。

  随后,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一直到看完报表,“哪都通”停止今日的营业为止。

  翌日晌午,夏风阵阵。

  林放吃过午饭后开车来到理工大,然后找了个停车位停下。

  他和理工大的保安不熟,不能像在财院那样随意把车停在路边,所以尽量低调行事,能不张扬就不张扬。

  停好车,林放看了眼时间,发现才刚到十二点半,距离采访开始还有半个小时。

  宣报中心的全名叫做大学生宣传报道中心,是学校团委的直属机构,由校团委直接领导,学生具体负责,组织分为中心组、办公室——也就是秘书处。

  另外还有美工部、新闻部、简报部、理论部、外联部,负责在校大学生的宣传工作。

  林放步行来到宣报中心,沿着楼梯爬至三楼找到新闻部。

  这是一间类似演播厅的空旷教室,里面摆着几盏闪光灯,还有一台索尼的摄像机,以及四台摞在一起的电视。

  在教室的正中心,摆着两只黑色沙发,其中一个被一位长达披肩的女大学生坐着,看上去挺有气质。

  她身上挂着宣报中心的工作牌,手里正拿着一张纸念念有词。

  沙发旁边,站着一个穿墨绿色马甲的男生,戴着棒球帽,胸口挂着一个尼康的相机,看上去非常时尚潮流。

  不用问了,这应该就是学生记者了,所有记者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不过……

  当林放把目光转回来的时候,却意外地看见了一个熟人。

  她穿着一件淡黄色的T恤,齐脖的短发给人以英姿飒爽的感觉,也正目光莹莹地看着林放,脸上除了惊喜还是惊喜。

  很奇怪的是,她并没有立即迎过来,反而只是远远看着,眼眸中闪烁着莫名的波光。

  “林放?”

  坐在沙发上长发披肩的女大学生看见林放,立马站起来迎了过来,笑吟吟地递出右手:“你好,我叫尚焕燕,今年大四,是宣报中心新闻部的记者,很感谢你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林放收回目光,和尚焕燕握了握手:“应该是我感谢你们,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采访我这个平平无奇的外校大学生。”

  “林同学,你做出的那些成绩,一点都不平平无奇啊。”

  尚焕燕笑着回应,心里却有点小小意外。

  面前这个十八九岁的学弟,握手的时候居然懂得虚握,这跟她以前采访的那些死抓着手不放的大学生可大不相同。

  接下来的采访进行得很顺利,问题跟提前准备的如出一辙,林放的回应也是有板有眼。

  关于创业,关于勤工俭学,关于梦想,关于未来,林放就算是完全脱稿,也可以口若悬河,要不然前世几十年就白混了。

  几个问题问下来,尚焕燕对他的评价越来越高。

  在校大学生,很少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紧张的,尤其是在面对摄影镜头的时候,可林放非但不紧张,甚至还主动掌握了采访节奏,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停,几乎全都是他在做主。

  “我的创业成绩,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成绩,因为如果没有母校的帮助,没有理工大后勤部的扶持,没有各位同学的支持,智汇论坛就不会走到今天,勤工俭学项目也无从谈起,我更不会成为今天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