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
看到那位穿着深灰职业装的女记者,李杰笑着虚引道。
“周老师,欢迎!”
她叫周澜,人人日报高级记者,主要负责文艺版块。
虽然是纸媒采访,但李杰今天还是特意穿了件中式立领衬衫。
“吴导,感谢您接受我们改开系列特别报导的专访。”
周澜微微一笑,主动跟他握了握手。
是的。
今天是专题报道的一项。
过去的08年,恰好是改开30周年,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在进行类似的新闻主题。
“这是我们主编托我转交的。”
进入门内,周澜从公文包取出一本小册子,扉页写着一行大字。
《改开三十年影视领域十大先锋人物》
“您可是名单里最年轻的那一个。”
“谢谢。”
李杰郑重的收下了那本小小的册子。
接着,双方寒暄了一会,随着摄影师就位,双方就在李杰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采访。
周澜翻开采访本,钢笔尖在“文化自信”四个字上轻轻一点。
“作为首个实现科幻类型片工业化制作的导演,您认为《空间折迭》的成功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空间折迭》最大的价值,或许是验证了类型片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可能性?”
“您指的是好莱坞式制片体系?”
周澜敏锐捕捉到关键词。
“不完全是。”
李杰微微摇头。
“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当然,它的制片体系同样有着独到之处,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工业体系?”
虽然周澜知道什么是,但她现在是一个采访者,需要站在读者的视角进行提问。
“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想必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已经是影史经典镜头。”
“它是1998年拍的,当时的好莱坞就已经利用计算机编程、激光定位等工业化的手段辅助电影拍摄。”
“10年过去,我们这边对于电影工业化的应用,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很多特效镜头,只能请海外的特效团队制作。”
“所以,你才拍《空间折迭》,是吗?”
“只是想尝试一下。”
在这种媒体上,李杰当然不会说什么大话,必须要低调,再低调。
约莫半个小时后。
采访来到尾声,周澜看到书架上的那堆手稿,不由问道。
“那些场景图都是手绘的吗?”
“对。”
“我们可以拍些照片吗?”
“当然可以。”
……
翌日。
李杰又换了一身衣服,穿着休闲装来到新琅总部。
今天的采访是门户网站,没有那么重视,穿着打扮都可以随意一点。
“吴导,欢迎!”
看到李杰现身,负责采访的小编小雨立刻迎了上来。
“麻烦了。”
不多时,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新琅准备的直播间。
是的。
今天的采访是直播。
当然。
眼下的直播跟后世的有点区别,没有那种高清的流,视频也不是实时直播画面。
而是摄像机先录,后面再压缩上传。
没有视频,怎么直播?
当然是图文 音频!
还有聊天室!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即时通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看着不断滚动的聊天室,小雨呵呵一笑。
“吴导,跟我们直播间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吴迪。”
【哈哈,大家好,我是无敌!】
【哈哈,大家好,我是无敌……】
这时候的网友同样是玩梗达人,李杰的名字是最常用的梗。
吴迪?
无敌!
看看《空间折迭》和《2177》的票房、销量,怎么就不是无敌了?
就问你同辈,乃至老一辈里,能不能找出一个能打的?
票房比他高的,没有他会写书。
会写书的,没有比他更会拍电影!
只要限定词足够多,那就是天下无敌!
接下来几天,网谊、搜虎、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文艺报等等,各种采访排了一个月。
什么塞钱?
他们给李杰塞钱还差不多!
瞧瞧这个月北美畅销书榜单,《2177》还是冠军!
力压JK罗琳!
再压《暮光之城:破晓》!
简称,卖疯了!
好莱坞那些制片人一个个发来大手笔的改编费用。
这个,可以拍!
甚至有人直接送钱给他,让他来拍!
不过。
李杰目前还端着。
不着急。
让子弹再飞一会。
现在才哪到哪啊?
欧洲还没正式开卖,南美地区也没有上架。
这时候卖版权,不是踏马**卖吗?
必须端着!
端个两年,让《2177》继续发酵发酵,等到《2177》第二部上市,看看市场反馈,到时候再卖,那也不迟。
当然。
写作《2177》期间,李杰也没闲着。
未来两年,第一年他的安排是旅游 写作,上半年带父母、妹妹出门旅游,下半年带冯柳柳。
第二年的话。
他准备再拍一部电影。
这次不拍科幻片,而是拍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
原型是《钢的琴》。
讲述东北下岗职工的片子。
换成之前,李杰想拍类似的题材,恐怕很难过审。
但。
现在不一样。
审核的底线有时候也能很灵活。
……
电影局。
看到李杰递上来的本子,他们小小的开了一场讨论会。
“各位,这个本子你们都看过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故事很好,很打动人,但,我投反对票,建议打回去,修改一下背景。”
“老吴,照你那么说,背景一改,还能打动人吗?”
“……”
老吴默然。
“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该过去的都过去了,改革嘛,总免不了阵痛期。”
“而且,他拍的是大时代下的个体,也没有什么触碰敏感的内容。”
“我认为可以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附议!”
“反对!”
“……”
接着,与会人员又吵了一通。
最后到了投票环节,收集完投票结果,主持会议的人宣布。
“7票赞同。”
“5票反对。”
“我宣布,《钢的琴》通过审核!”
“记录在案!”
“是。”
几天后。
收到上面的通知,远在澳洲的李杰开始遥控指挥剧组筹备工作。
看到那位穿着深灰职业装的女记者,李杰笑着虚引道。
“周老师,欢迎!”
她叫周澜,人人日报高级记者,主要负责文艺版块。
虽然是纸媒采访,但李杰今天还是特意穿了件中式立领衬衫。
“吴导,感谢您接受我们改开系列特别报导的专访。”
周澜微微一笑,主动跟他握了握手。
是的。
今天是专题报道的一项。
过去的08年,恰好是改开30周年,全国各地的媒体都在进行类似的新闻主题。
“这是我们主编托我转交的。”
进入门内,周澜从公文包取出一本小册子,扉页写着一行大字。
《改开三十年影视领域十大先锋人物》
“您可是名单里最年轻的那一个。”
“谢谢。”
李杰郑重的收下了那本小小的册子。
接着,双方寒暄了一会,随着摄影师就位,双方就在李杰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特别的采访。
周澜翻开采访本,钢笔尖在“文化自信”四个字上轻轻一点。
“作为首个实现科幻类型片工业化制作的导演,您认为《空间折迭》的成功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空间折迭》最大的价值,或许是验证了类型片标准化生产流程的可能性?”
“您指的是好莱坞式制片体系?”
周澜敏锐捕捉到关键词。
“不完全是。”
李杰微微摇头。
“好莱坞的工业体系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当然,它的制片体系同样有着独到之处,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工业体系?”
虽然周澜知道什么是,但她现在是一个采访者,需要站在读者的视角进行提问。
“对,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黑客帝国》里的子弹时间,想必给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已经是影史经典镜头。”
“它是1998年拍的,当时的好莱坞就已经利用计算机编程、激光定位等工业化的手段辅助电影拍摄。”
“10年过去,我们这边对于电影工业化的应用,仍然停留在纸面上,很多特效镜头,只能请海外的特效团队制作。”
“所以,你才拍《空间折迭》,是吗?”
“只是想尝试一下。”
在这种媒体上,李杰当然不会说什么大话,必须要低调,再低调。
约莫半个小时后。
采访来到尾声,周澜看到书架上的那堆手稿,不由问道。
“那些场景图都是手绘的吗?”
“对。”
“我们可以拍些照片吗?”
“当然可以。”
……
翌日。
李杰又换了一身衣服,穿着休闲装来到新琅总部。
今天的采访是门户网站,没有那么重视,穿着打扮都可以随意一点。
“吴导,欢迎!”
看到李杰现身,负责采访的小编小雨立刻迎了上来。
“麻烦了。”
不多时,两人有说有笑的走进了新琅准备的直播间。
是的。
今天的采访是直播。
当然。
眼下的直播跟后世的有点区别,没有那种高清的流,视频也不是实时直播画面。
而是摄像机先录,后面再压缩上传。
没有视频,怎么直播?
当然是图文 音频!
还有聊天室!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即时通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看着不断滚动的聊天室,小雨呵呵一笑。
“吴导,跟我们直播间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吴迪。”
【哈哈,大家好,我是无敌!】
【哈哈,大家好,我是无敌……】
这时候的网友同样是玩梗达人,李杰的名字是最常用的梗。
吴迪?
无敌!
看看《空间折迭》和《2177》的票房、销量,怎么就不是无敌了?
就问你同辈,乃至老一辈里,能不能找出一个能打的?
票房比他高的,没有他会写书。
会写书的,没有比他更会拍电影!
只要限定词足够多,那就是天下无敌!
接下来几天,网谊、搜虎、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文艺报等等,各种采访排了一个月。
什么塞钱?
他们给李杰塞钱还差不多!
瞧瞧这个月北美畅销书榜单,《2177》还是冠军!
力压JK罗琳!
再压《暮光之城:破晓》!
简称,卖疯了!
好莱坞那些制片人一个个发来大手笔的改编费用。
这个,可以拍!
甚至有人直接送钱给他,让他来拍!
不过。
李杰目前还端着。
不着急。
让子弹再飞一会。
现在才哪到哪啊?
欧洲还没正式开卖,南美地区也没有上架。
这时候卖版权,不是踏马**卖吗?
必须端着!
端个两年,让《2177》继续发酵发酵,等到《2177》第二部上市,看看市场反馈,到时候再卖,那也不迟。
当然。
写作《2177》期间,李杰也没闲着。
未来两年,第一年他的安排是旅游 写作,上半年带父母、妹妹出门旅游,下半年带冯柳柳。
第二年的话。
他准备再拍一部电影。
这次不拍科幻片,而是拍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片。
原型是《钢的琴》。
讲述东北下岗职工的片子。
换成之前,李杰想拍类似的题材,恐怕很难过审。
但。
现在不一样。
审核的底线有时候也能很灵活。
……
电影局。
看到李杰递上来的本子,他们小小的开了一场讨论会。
“各位,这个本子你们都看过了,你们觉得怎么样?”
“故事很好,很打动人,但,我投反对票,建议打回去,修改一下背景。”
“老吴,照你那么说,背景一改,还能打动人吗?”
“……”
老吴默然。
“我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该过去的都过去了,改革嘛,总免不了阵痛期。”
“而且,他拍的是大时代下的个体,也没有什么触碰敏感的内容。”
“我认为可以给年轻人一点机会。”
“附议!”
“反对!”
“……”
接着,与会人员又吵了一通。
最后到了投票环节,收集完投票结果,主持会议的人宣布。
“7票赞同。”
“5票反对。”
“我宣布,《钢的琴》通过审核!”
“记录在案!”
“是。”
几天后。
收到上面的通知,远在澳洲的李杰开始遥控指挥剧组筹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