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战舰 151 世界为卿狂

小说:活体战舰 作者:西蜀 更新时间:2022-09-04 08:06:29 源网站:乐文小说网
  荣政清道:“世泽叔,你呀,也是一个书呆子,这都看不明白。

  柏承诚是不是人才,不会今日才有定论吧。‘开天计划’为什么要将柏承诚介绍给他们呀?他们虽然对‘开天计划’的了解不算很全面,但也知道是国家的重点项目。

  如此重大的项目,我们能随便介绍一个废物给他们吧?就算是为了培养世家子弟,采取的也不是这种方式,而是政绩。柏承诚的履历也不是查不到对不对?

  所以他们都清楚柏承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当时他们是什么态度?不屑一顾。

  为什么?是因为学术圈子里的利己主义,山头主义。正因为柏承诚是我们推荐的,他们不想给别人培养人才。

  哼哼,现在想占柏承诚的便宜,哪有那么好的事?我偏偏不让谈如愿。”

  “占柏承诚的便宜?哦。”荣世泽终于想明白了。

  柏承诚的这些论文一旦发表,并能够被科学界所承认,那几乎是预定了明年的世界顶级大奖。一旦他们能在柏承诚的论文上署名,且作为指导老师的身份,论文的功劳他就可以占去大半。就凭《霍奇猜想的证明》和《微粒子图谱》,都够资格让他们评选牛顿公会会员了。

  荣世泽苦笑,“你准备怎么办?”

  荣政清道:“那还不简单,立即发表啊。哈哈,说不定能让我们学校的校刊,比肩《银河》。”

  荣世泽作为炎黄军政大学的教授,同样动心了,不过担忧地说:“能发表吗?”

  荣政清玉手一挥,“聂院长允许我们转给他们,就说明可以发表。不然就像那几篇一样,锁进军科院去了。”

  说完,立即给校刊主编打电话,让他马上来校长办公室。

  柏承诚对此一无所知,也没去想发表和荣誉方面的事。考试结束之后,他决定放松一下。这两个月的时间,主要在珀丽雅的梦境空间里学习和研究,百倍时间,等于十六七年。如此长的时间,谁都会累。

  他的放松方式,是去洛伽星狠狠地打上几场比赛。再就是将洛伽星的研究室和工厂进一步完善好。

  他倒是将自己关进地下室,屏蔽对外联系,专心修炼和去第二世界打比赛,却不知整个世界因为他的几篇论文再次沸腾起来。

  获得聂开泰允许发表的论文,有《霍奇猜想的证明》、《微粒子图谱》、《白氏引擎精加工》、《益寿方--自由基的调节》、《意念感应器的适用范围思考》共五篇。

  生物学的《情绪激素》,药物学的《轻松剂》,材料学的《适用于意念力场的物质》、考古学的《神话不神》这四篇因为与意念波的开发有直接联系,若联系上柏承诚此前发表在《陆学森》上的《意念波与物质的关系》,会让其他国家的科学家在意念波的研究上有可能很快取得进展。

  聂开泰为了保证华龙在这个领域的绝对优势,将这四篇论文封禁了。

  《意念感应器的适用范围思考》虽然提到意念波,但那是基于柏承诚研制的新式测谎仪或叫科技读心器,原理上还是电磁范畴。世界上进行这种研究的不在少数。让柏承诚抢占这个专业的制高点,聂开泰是乐见其成的。

  尤其是柏承诚要是和吴春秋白向宇等人联合起来,若能抢先出成果,抢先申请专利的话,以后其他国家的公司都将为此而必须支付华龙专利费。

  荣政清戏剧性地将柏承诚的五篇论文,以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名义发表在炎黄军政大学特别增刊上。这期特刊就是专门为柏承诚的论文而增补的,没有其他任何内容。封面是柏承诚英俊而略带邪气的全身照。

  五篇论文够一期特刊吗?不但够,要是印刷出来,绝对是鸿篇大论。柏

  承诚的每一篇论文几乎都可成书,而不是简单的几页纸。仅仅是《霍奇猜想的证明》一文,就长达三百多页。

  一个学校的校刊,尤其是在科技界影响力不大的炎黄军政大学,关注的人不是很多。荣政清本以为需要一点时间才能被科技界的大拿注意到,却不知有人在义务帮忙宣传。

  义务宣传的正是中田步四人。他们四人最先注意到炎黄军政大学的这期增刊,立即提出抗议,认为这并不是柏承诚一个人的功劳。在他们每一个小组的名单里面,柏承诚的名字都赫然在列。他们现在也不管柏承诚除了第一次与会,其后从未参加过他们小组的任何学术活动,都坚持认为柏承诚的研究成果,是小组的成果,理应属于整个小组。

  属于小组的话,四人作为个小组的组长,学术领头人,职位和职称最高者,功劳自然最大。虽然不是该行业的牛顿公会会员,但他们四人在本行业的学术界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或者说是其中的一个山头之一。他们一争议,关注的人自然迅速增加。

  荣政清哪里在乎他们各自的‘山头’,对此不屑一顾,公开予以驳斥。

  双方的身份地位都不低,这一争吵,立即吸引了整个华龙学术界的关注。一看论文,注意力立即被引偏,专家们没兴趣去理会谁对谁错,而是震撼于柏承诚的论文。

  《霍奇猜想的证明》在华龙数学界引起轩然大波,而后迅速扩展到全世界。M.

  早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研究复杂对象的形状的一个强有力的办法。

  基本想法是,问在怎样的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给定对象的形状通过维数不断增加的几何营造块粘合在一起来形成。

  数学家们经过研究,产生了一些强有力的数学工具,使他们在研究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对象进行分类时,取得巨大的进展。

  细究下去,问题出现了,在数学工具推广中,程序的几何出发点变得模糊起来。在某种意义下,必须加上没有任何几何解释的部件。

  数学家霍奇断言,对于所谓射影代数簇这种特别完美的空间类型来说,称作霍奇闭链的部件,实际上是称作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的(有理线性)组合。

  这个问题困扰了猎户文明数学界几千年之后,依然得不到证实。难点就在于怎么对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进行几何解释。物理学家也好,几何学家也好,是不承认纯代数概念而无法想象形状的几何部件的。

  自丢番图(Diophantus)的《算术书》和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开始,人类挣脱了具体物理世界,对数字和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到霍奇猜想,又回到了原点,怎么实现代数和几何的大一统。

  柏承诚之所以证明霍奇猜想,其实也是副产品。他本意不是研究这个,还是研究意念波编程问题。他建议吴春秋的软件小组开发N 1进制,却未获得认可,于是他自己开始琢磨。

  或者是出发点不一样,或者是旁观者清,以及他坚定地认为意念波是四种作用力之外的新作用力,对N维之外的额外维比当今所有科学家都有更清醒的认识,在引入新维度的情况下,一切都迎刃而解。

  新维度自然需要新的数学工具。柏承诚给出的新数学工具,就是N 1进制下的一个复杂的计算程序。将该程序输入计算机,就可以很是自然地计算出霍奇猜想。只要坚信意念波是有别于四种作用力的新作用力,就不难理解霍奇代数闭链的几何部件的几何形状了。

  写这篇论文,其实是为了凑数,学校要求一片数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而已。

  国际数学界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