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可讲述之时,他身后的各种仪器也在不断变换。

  衍射实验……

  光的色散实验……

  机械波理论……

  林可一一讲述,同时仪器一一变换,展现出这些实验的结果。

  于是场上出现什么情形?

  一开始实验,光一下是粒子,让众学生们挑不出实验毛病,只觉得光确确实实是粒子。

  然后再度实验,光怎么又变成了波。

  于是众学生又认为,光好像应该是波?

  这样反复下来,学生们被搞得晕头转向。

  当然了,大多数物理学院的学生都是知道的,并且也有支持的学说。

  “我早就说过,光就是粒子!我们院长的意思很准!”

  “没错!衍射实验难道还不能证明吗!”

  “光,就是粒子!我说的!”

  一些支持光粒学说的学生发生回应林可的实验。

  “光是粒子”一派的学生在林可进行粒子实验的时候开始叫嚣起来。

  然后到了其他实验,又有另一些人开始叫嚣了。

  “看看,看看!什么叫实验!这才是实验!”

  “没错!这种证明光是波动的实验,才是真正的真理!”

  “对!这才是真理!机械波!”

  “粒子?那是异端!那是邪恶!那是堕落!”

  “楼上,附议。”

  “附议。”

  支持光波学说的学生也不少,两边学生开始吵了起来。

  “什么**学说?没眼睛吗?看看那明显的波长!”

  “去你的,那么明显的粒子现象你和我说这是波?”

  “所以说你们是鱼人学派,因为你们的智商和鱼人一样!”

  “如果说我们和鱼人一样,你们就和鱼人的脚趾一样!”

  “光是粒子!”

  “光是波!”

  两边在林可进行实验和演讲的时候,开始在那儿口水仗了。

  当然了,作为职业者,一边听讲一边吵架是很容易的事。

  不过他们的吵架并不影响林可的演讲,因为有相应的隔绝法阵。

  虽然林可也能从下面观众的表情和嘴型,能猜得出来他们在争论什么。

  于是乎,随着演讲和实验的进行,林可也慢慢讲出了后面的话:

  “……所以,目前来说就是以奥夫阁下和托马斯阁下为首的两个学说,即‘光是粒子’,或者‘光是波’。”

  林可介绍完了整个关于光的争论史。

  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工学……等等一大堆理工自然类学说斗争史,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

  什么特征?

  纯粹!

  你说光是粒子?

  那好,我一定要证明出光是波动!

  我会动用我的所有聪明才智,将我毕生所学融会贯通,然后在学说上击败你!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你说在一般数学条件下1 1等于3,那我就拿出事实来告诉你等于2!

  数学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文学那么乱七八糟的,什么也对也不对。

  而且和**历史不一样。

  很多历史总是由利益来衡量。

  如果是**,或许科学家们就不会动用聪明才智,而是动用人脉、权谋和拳头,来让对手屈服。

  但是在科学上,一加一就是等于二,你即使刀架在脖子上,还是等于二。

  蓝星就是围绕着太阳转,你杀光所有地心说反对者,蓝星和太阳的公转关系也不会改变。

  别说杀光所有学说反对者了,就是杀光所有生命,或许蓝星和太阳的物理运行规律也很难改变。

  所以说,这就是科学历史的魅力。

  这也使得科学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波云诡谲且复杂,反而纯粹无比,也同样令人着迷。

  林可同样着迷于科学历史,不管是前世的还是纳森格的。

  就比如纳森格。

  奥夫和托马斯,明明可以用拳头来解决谁对谁错的问题,就像大多数人文历史一样。

  谁强,谁就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

  但是他们偏偏要用最简单也是最困难的方式。

  那就是证明自己学说的正确性,以辩驳对面的方式,让对面输的心服口服。

  同样,就算在这样的过程中输了,他们也会心服口服,并且虚心学习。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输不是因为对方改变了法则,而是因为对方通过研究和实验发现了法则。

  这样的科学家,也令人敬重。

  当然了,如果林可要是弄个什么副教授、教授、院师的晋升制度……

  有了利益纠葛,说不定奥夫和托马斯会把脑子都打出来。

  反正脑子打出来也没事,元素体也不会死,就是不太好看。

  或者就是林可搞出制度,然后一个个要晋升院师,都要提两条烟、提两瓶酒来见他。

  这就是科研的纯粹性。

  纯粹性是纯粹的研究,就像两个人打皇者荣耀争胜负一样,没有利益纠葛才是纯粹。

  但是如果告诉你,对面是谁谁谁家的公子,或者是输给对面就可以得多少钱、晋升什么岗位、治愈什么疾病之类的。

  那你就不一定想赢了,因为你的输赢已经超出了游戏规则,使用的是场外规则。

  所以这也是林可没有搞什么**倒灶的科研晋升制度一样的。

  而此时,林可终于也开始讲述他的二象性学说:

  “所以,诸位同学、老师们,你们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你们想的是什么?”

  林可看向所有观众,然后顿了顿,又继续道:

  “看实验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脑子里跟着过了一遍,就觉得某个实验更符合你所认为的逻辑?更符合你所认为的理论?”

  “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同学也会试图去思考另一个学说的逻辑,但是最终却义无反顾地加入自己所在的学说?”

  “而这,还不是问题所在吗?”

  林可的话语让下面的声音为之一静。

  这……这是问题所在?

  一些师生迷茫,也有一些师生露出恍然之色。

  “真理,是需要证明,或者证伪的。”

  林可环视全场,一字一句说出来,声音坚定有力:

  “你们作为【学者】,在听到这些实验的时候是否有以及去尝试实验?是否有尝试去思考新的证明方法?”

  “我的老师,当初在我十五级晋升的时候教导过我,这也让我收益终生。”

  “他问我:你都是在听别人说十五级应该怎么样怎么样晋升、怎么样怎么样晋升对自己有好处……”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实践?别人说的话,就算是无眠大帝说的,就算是安德鲁说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你们没有去实践,真的确定自己支持的学说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