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是皇亲国戚,是当朝曹国公。

  尽管名声不怎么样,又是远近闻名的纨绔,但他在大明的人脉关系还是很厉害的,认识的人也多,到了皇宫里面,随处都可以打招呼。

  那些藩王,皇子皇孙等,他都认识。

  那些公主驸马、皇亲国戚,同样是认识的。

  只不过,李景隆看到部分藩王,面对自己的时候脸色不是很正常,甚至今天进宫了,情绪也不是那么高,这一看就是个有问题的人。

  “你给我记住了。”

  李景隆看了一眼朱橚他们,叮嘱道:“以后这几个藩王,和我们李家,能没有关系,最好没有关系,不管他们有什么事情要找你,能推脱就推脱,无法推脱就上报陛下,最好连见面都不要。”

  “我知道。”

  李旭说着,压低声音道:“不过他们的好日子,不多了。”

  他跟在朱炫身边,又或者跟在文珪身边,一些特别事情,多少都是知道的,部分藩王很快要倒霉了,但那些精明的藩王,都给自己留了后路可以投降。

  甚至连领头的朱棣,现在也投降了。

  李旭对这些事情,知道得一清二楚,没有人比他更懂了。

  “闭嘴!”

  李景隆压低声音提醒道:“这些事情,我们在家里,关上门怎么讨论都行,但在这里绝对不行,别说这些了,给我带路。”

  承德宫在那个方向,他不是很清楚,这几年还是第一次进宫,皇宫又那么大。

  李旭只好走在前面。

  今天没有下雪,宫里的人,早就把皇宫里里外外清扫了一遍,积雪也都清理干净,和煦的太阳照耀而下,整个人都舒服得暖洋洋的。

  “今天的天气真好。”

  李景隆叹道:“天公作美。”

  所以今天的寿宴,将会更热闹了。

  就连那些挡雪用的棚,现在也可以免了,舒舒服服的确实很不错。

  ——

  朱炫把一切安排好了,也到了承德宫。

  “陛下!”

  他们看到朱炫的时候,一起要跪下行礼。

  “免了免了。”

  朱允熥连忙说道:“在皇爷爷面前,哪里需要多礼?今天是我们家庭聚餐,是皇爷爷的生日,又不是什么特别正式的场合,随便一点即可。”

  朱元璋点头道:“你们都听到了吧?起来吧,不用那么麻烦。”

  “四叔也在。”

  朱炫笑道。

  朱棣道:“臣想到,很长时间没见过父皇,就跟着高炽他们进来看看。”

  “这样好啊!”

  朱炫笑道:“四叔可能比较忙,不过你是在京城的,有事没事都可以进来走走,朕回头给羽林卫、城门卫他们提个醒,四叔想进来就进来。”

  “多谢殿下!”

  朱棣拱手道。

  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朱棣没办法判断,不过到时候,进来试一试就知道了,就算没有朱炫这句话,他也打算以后多点进来。

  反正都投降了,再也没有那些不好的关系,进来陪自己的父皇,是件再合适不过的事情。

  朱炫说道:“皇爷爷,可以了,我们出去吧!”

  朱元璋说道:“你们先去,咱一把年纪了,走得不快。”

  “肩舆呢?”

  朱炫问道。

  云奇马上带来了四个太监,他们还抬着一个肩舆,躬身道:“太上皇,请上来。”

  朱元璋叹道:“咱本来还想走走的,但实在走不动,想不认老都不行了。”

  朱棣说道:“父皇老当益壮,只是天气比较冷,走动或许不方便。”

  “你啊……”

  朱元璋笑了,又道:“就知道帮咱说好话,好了出发吧!”

  坐在肩舆上,一切准备得差不多,他们这就往外面走去。

  但是,走了没多久,两道身影出现在眼前。

  “拜见陛下、拜见太上皇、拜见太子殿下!”

  李景隆看到这里,飞快地走过去,跪下来磕头,心想还是来晚了点,太上皇已经出发了。

  李旭看到自己父亲那么积极,心里忍不住想吐槽,但也赶紧走过去,和李景隆一样跪下行礼。

  不过看到朱棣也跟在身边,他们父子二人愣了一下,很快明白外面的传言都是对的。

  朱棣真的投降了,背叛了那个所谓的藩王联盟,否则是绝对没有资格,可以站在朱炫身边,和朱元璋一起出去。

  可以想象,等会他们一起到外面。

  剩下那些叛逆的藩王,看到朱棣的时候,表情能有多精彩,但这些皇家的事情,不是他们可以随便点评,只能在脑子里胡乱地想了一想。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

  朱炫好奇地问。

  李景隆连忙道:“我们是来拜访太上皇,先给您祝寿了,都是李旭那个混账小子的不好,出门拖拖拉拉,把臣的时间耽误了,来晚了点。”

  “好了。”

  朱元璋看到李景隆这小子那么有心,去了一趟西北回来变化确实很大,心想也对得起自己的姐姐和姐夫,点头道:“你们来了就好,李旭咱经常可以看到,我们又不生疏,哪用这样复杂呢?”

  “可是,臣看到太上皇的机会不多。”

  李景隆还在极力地表现自己。

  回京之后,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拜访老朱,不过现在应该表现的,还是得表现,一点都不能少。

  朱炫见了满头黑线,心想以前还不知道,大明战神那么能装,演戏还可以演得那么顺畅。

  朱棣也看得出来,这货就是在演戏,但是他演得特别好,能让朱元璋满意和开心,这一点很重要。

  是个重点!

  朱棣自问,做不到像李景隆这样。

  “你们起来吧。”

  朱炫只好说道:“我们先出去,其他人等了好久。”

  “好的好的!”

  李景隆起来后,拉上李旭,笑呵呵地跟在朱元璋身边。

  “太上皇,要不我来帮你抬肩舆?”

  李景隆又要表现了。

  朱元璋摆手道:“不用了,交给他们即可。”

  李景隆已经接过了一个太监的手,把肩舆扛在自己的肩膀上,感叹道:“太上皇是臣的长辈,爷爷不在了之后,其实臣的心里,一直把您当做爷爷,臣为太上皇抬肩舆是应该的。”

  众人:“……”

  听了李景隆的话,不管朱炫还是朱棣,又或者朱高煦他们,全部满头黑线,心里在想这货怎么从西北回来,变得那么谄媚了?

  如此阿谀奉承,这不像以前的李景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