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731章 小师娘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06:40 源网站:2k小说网
  易小燕跑来让他们去福利院吃饭。

  毛毛去了云临酒店。

  冯青山他们中午又去福利院食堂吃饭。

  还好食堂换了大厨。

  虽然也是大锅饭,比当初孟大厨做得好吃了许多。

  易飞他们到了福利院食堂,易遥、于兰英、苗惠昕、赵丽丽、陈悦已经坐在桌子旁等着他们了。

  江易笑嘻嘻地说道:“小师娘,你好啊!”

  和苗惠昕打招呼却不知道如何称呼。

  她是师父的妈妈,应该叫师奶?或者直接叫奶奶?

  问题是她太显年轻了。

  看着和她与唐雪燕也差不多大。

  叫奶奶说不定她不高兴。

  两人只有还称呼苗总。

  赵丽丽大大咧咧地说:“你俩在诊所呢?我刚才不知道,要知道,就去找你们玩了。”

  叫师娘就叫师娘呗。

  她觉得挺好的。

  江易说道:“以后,你正儿八经的是我们小师娘了,刚才我们已经正式拜师,小易总以后就是我们师父了。”

  中医是讲究传统的。

  师父就是师父。

  师娘就是师娘。

  和年龄无关。

  赵丽丽说道:“好啊,我跟你们说啊,我正在学习珠宝鉴定和珠宝设计,丽飞公司正在大量收购蓝宝石,过段时间,我送你们每人一套蓝宝石首饰,易飞没啥东西送你们吧?”

  她们都是著名中医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易济堂医院未来的顶梁柱。

  江易肯定是临东易济堂院长的接班人,唐雪燕则是未来西阳易济堂医院院长的最佳人选。

  她们拜易飞为师。

  对易济堂医院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易飞身无长物。

  估计也没东西送给她们。

  江易显得很开心,“那当然好啊,我还没见过蓝宝石呢,小师娘,一套首饰都包括什么啊?”

  赵丽丽说道:“一套大约就是一条项链,一对耳环,一个戒指吧。”

  谁也没规定一套是多少。

  如果愿意的话,再加一对手镯也是可以的。

  她还见过卖脚链的呢。

  江易说道:“都用蓝宝石吗?”

  这一套就得用掉四颗蓝宝石啊。

  她和燕子就得八颗蓝宝石。

  宝石有这么容易得到吗?

  “没关系。”

  赵丽丽说道:“我们的蓝宝石都是用卡车从产地运过来的。”

  江易和唐雪燕都有点懵了。

  用卡车拉?

  到底是蓝宝石啊还是石头啊。

  看着两人的表情。

  赵丽丽便得意的笑了。

  江易抓起赵丽丽的手,指着她戴的戒指说:“是和这种宝石差不多吗?”

  丽丽戴的这枚戒指上面的宝石就很好看,虽然不是蓝色的。

  赵丽丽就愣住了,“还是差一些的。”

  有这么贵的蓝宝石吗?

  反正,小哥库房里指定没有。

  冯青山说道:“师妹,今天我让这俩女娃正式拜易飞为师,把重建易济堂这个重任也正式交给易飞,易济堂的掌门也一起正式交与他,以后,我只是易济堂的一名老中医,易济堂总算要重新在临东崛起,我死后,也算有面目见师父他老人家了。”

  千斤重担交了出去。

  冯青山显得轻松了许多。

  易飞却有些担心。

  前世。

  爷爷活到百岁,只到自己回来,身体一直很好。

  是因为他有执念。

  哪怕不是重振易济堂,只要奶奶活着,他就不能死,也不敢死。

  他死了,奶奶就孤零零一人留在这个世上了。

  可如今。

  易济堂马上开业了。

  奶奶,他也不用担心了。

  他那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松驰下来。

  这对普通人来讲,是好事。

  可对冯爷爷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易飞说道:“爷爷,重建易济堂行,但是让易济堂重回当年辉煌,我就不行了,所以,还得靠你老人家主持,哪怕你不愿意,您也得培养一个喜爱医学的接班人,您刚才也说了,江易和唐雪燕是不成的。”

  得给他找点事做,或者说给他点压力。

  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压力中的爷爷一旦完全放松了,很容易出事的。

  冯青山看向他,“那也得你们赶快生个儿子才行啊。”

  他其实并不着急。

  易飞传承了完整的易家中医学。

  即使自己没了。

  易飞也会把医术传给合适的人。

  他也不会希望易家医术断了传承。

  “师兄,你太执着了。”

  易遥说道:“临东是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临东的世家当年有多少家?不早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易济堂没了也就没了,易济堂医院改名丽飞医院也未尝不可,都是救死扶伤,叫什么有关系吗?”

  传承不传承的,她早就看开了。

  真正的易家,早在两位兄长战死在沙场时,已经没有了。

  易飞虽然坚称自己是易家人。

  可如今,他父母均已找到。

  肖厅长也只有他这么一个儿子。

  她并不反对易飞认祖归宗,改姓肖。

  自己当年建这个福利院,不就是把那些被抛弃的孩子养大,尽量帮他们找到亲人吗?

  如今,易飞的父母都找到了。

  而且都是了不起的人。

  比重振易济堂更有意义。

  就算易济堂再传承几百年,又能如何。

  另外,她有些不明白。

  两女娃都是名牌中医大学毕业的,为什么拜易飞为师。

  易飞又不是医生,当初还是逼着他学些易家针灸术。

  易遥一向不管易济堂的事,也就没有多问。

  同样疑问的还有于兰英、陈悦,事关易家私事,她们自然也不会多说。

  “爷爷,没问题,我尽量早点给您生个继承人。”

  赵丽丽说道:“可是,我准备明年和易飞一起去上大学呢,怎么着也得毕业以后吧?”

  大学里里好像不允许结婚呢。

  她是正儿八经的去上啊。

  “你上什么大学啊。”

  冯青山说道:“在家好好做你的少奶奶不好吗?你又不是没上过大学?”

  大学要四年。

  他们明年去上大学,至少五年后才能毕业。

  生孩子,不得六七年后?

  那时候,自己都快八十了。

  虽然易飞说过,他回来的时候,已经五十岁,自己依然健在。

  都一百多岁了。

  冯青山却不这样认为,这里和易飞来的地方是两个地方,并不是时光倒流,谁知道是不是完全相同?

  世上又有几个人能活到一百多岁。

  易遥却不这么认为,“你本来年纪也不大,和易飞一起去上大学也好,我相信你能考上的。”

  丽丽干别的事也许不行。

  但要说学习,那肯定行。

  她自己说,她不如江晓寒。

  易遥觉得,她是没有江晓寒的韧劲,也没有江晓寒努力。

  经过三年工作的她。

  自然知道学哪些东西对她最有用。

  师兄说的不对,像丽丽这样女孩,呆在家做少奶奶有些屈才了。

  赵丽丽说道:“我们准备去临大上学,考上考不上,他们都会特招的,但我们争取考上去。”

  唐雪燕说道:“那临大明年非轰动不可,丽飞集团的两位创始人同时入临大上学,那是多么光荣的事。”

  江易说道:“是啊,你们两人又都长这么好看,标准的金童玉女啊。”

  现大的大学。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西方的先进科技学到多少不知道。

  她们是读中医的,和西方没有关系。

  但把西方的一些观念学的倒是挺好,比西方都开放。

  “我们去上大学是真的想学点东西。”

  易飞说道:“你们看啊,现在很多风光一时的公司、老板,二十年后,不少将不复存在,很大的原因就是老板文化程度低,不能与时俱进。”

  第一批富起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相当一部分是刑满释放人员,他们出来后,找不到工作,被迫创业。

  而整个八十年代。

  随便生产的点什么,随便倒腾点东西,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进入九十年代。

  尤其是下世纪初。

  竞争将空间激烈。

  那些眼光比较短,思维比较僵的老板,只能开始走下坡路。

  自己的优势是对未来有一些了解。

  真正的理论知识,可以说一穷二白。

  他必须弥补这个短板。

  冯青山也就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