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862章 一块钱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曲贵敏看会议桌上有一块抹布。

  也不知道用了多久。

  她皱着眉拿起来,把会议桌上的灰草草抹了下,又把会议桌靠窗一边的椅子擦了一遍,“我们都坐这边来吧,那边不管他们了。“

  这个老郭。

  难道每天就不能让人打扫下卫生吗?

  这会议室能坐人吗?

  他倒是好,一句随便坐,自己跑走了。

  大家坐在了会议桌的一边。

  曲贵敏说道:“爸,这是厂吗?我觉得你真得凑时间去青江集团看看我们的厂,小易总还说要重新改建呢,你再去看看丽飞公司承包的工厂,我们收购这玩意干吗?”

  她是认识郭华书,可是她没来过这个厂子啊。

  每次去家里,也文质彬彬的,收拾得也挺利落的。

  咋这么邋遢呢。

  小易总收购这厂有啥用?

  推倒重建?

  那建新厂啊,推倒难道不花钱啊。

  爸爸说想让小易总购玻璃厂的时候,自己还以为和青江的那些厂差不多呢。

  不是差不多,是差远了,没法比。

  易飞说道:“曲伯伯,刘伯伯,说真的,我连看下去的想法都没有了。”

  有啥可看的。

  会客室都弄成这样。

  车间还用说吗?

  谁来了这,看了他们的情况,也不会和他们合作啊。

  谁会相信这个地方能生产出合格的玻璃?

  曲季天说道:“这里是不怎么样,当初老郭说,只要我们有技术,有好的生产线,能出好的产品,办公的地方能挡挡风、遮遮雨就成,人家是买你产品的,谁管你办公室,所以当时就把有限的资金都投资在技术和生产线了,后来年年亏损,哪还有钱弄办公室。”

  他也觉得老郭这个人。

  除了在研发上,在别的地方实在太抠门了。

  整整办公室、会客室才能花多少钱。

  总觉得只要技术先进、工艺先进,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能卖得出去,卖个好价钱。

  当初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看来也不是。

  赵秋城说道:“曲副总督、刘副府长,当初建长花了多少钱,所有权是如何分配的。”

  这个厂虽然破。

  地盘却不小。

  要说偏吧,确实有点偏,可制造型企业一般都比较偏。

  只是这里偏一点罢了。

  关键是两位领导提出来了。

  不买不好吧。

  就这种破厂,能值多少钱,买下来后,实在不行就转行啊。

  就是在这搞蔬菜、蘑菇大棚也行啊。

  土质不好就专门种各种蘑菇,也是挺赚钱的。

  市里总不能还逼着生产玻璃吧。

  总之最后肯定要买的,那所有权就很重要了。

  易飞在和市府合作方面,向来是不太计较的。

  他说来说去,就是想在其它方面要些政策。

  去任何地方投资,总是要和相关部门处好关系的。

  刘孝军说道:“当初这个厂是我向市里提报告建的,总共投资了八十万,市里出了四十万,区里出三十万,当地清河镇出了十万,镇上的是贷款,后来贷款到期后,厂里、镇上都没钱还,还是市里出钱还了,还把土地款补偿了,现在来说,玻璃厂的所有权是市府,土地的使用权也是市府。”

  他知道赵秋城的意思。

  要是有太多的股东,购买就麻烦。

  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只要市府同意。

  不用和其它部门打招呼。

  玻璃厂成了市府的累赘,每年都得给他们发工资。

  老郭还天天跑市府要研发费用,前几年要搞优质浮法玻璃,据他说技术、工艺都没问题了,可是得上新的生产线。

  上新生产线?

  谁出钱?

  新的生产线没有上,原有的生产线也关停了。

  库房里的玻璃堆成山。

  市府出面,好容易把库存处理得差不多了,老郭要上异形玻璃,这个投资不大,总不能把玻璃厂关停吧。

  还是市府出面,和江城的几个仪器仪表厂谈妥了,给他们加工专用玻璃。

  结果还是入不敷出。

  要是能买出去,现在自然没人反对。

  别说卖出去,有人接手就是烧高香了。

  昨天晚上的会上,都没人好意思说卖。

  而是谈谈,看看丽飞公司能不能接手,把手里这块烫手的山芋甩出去。

  易飞在临东不是神奇少年吗?不能能创造奇迹吗?

  说不定在江城也能创造奇迹呢。

  易飞说道:“刘伯伯,你不会想八十万把这厂卖给我吧?”

  八十万贵吗?

  当然不贵。

  这里虽然比较偏,毕竟离江城市也不太远。

  二十多年后,普通县城里的工业用地还得一二十万一亩呢。

  市里的地得按平米算。

  这里刚才目测下,不会低于两百亩,就是占住地也行啊。

  房地产赚钱,如果正儿八经搞房地产,还不如占地呢。

  他明白小哥的意思。

  这厂得买。

  多少钱都得买。

  合作是相互的,你不给市府解决问题,市府凭什么给你解决问题?

  凭自己是肖振光的儿子?

  如果自己只凭这个,在江城想发展来也可以,但想在临东一样,难。

  万事还得靠自己。

  刘孝军说道:“当然不会,市府可以一块钱把这个厂包括土地使用权给你,条件就是你把这个厂给做起来,尽量保留厂里的正式工,不到万不得已,还生产玻璃。”

  八十万卖给他?

  就算他想认真的把厂做起来。

  他干吗选在这儿。

  从丽飞下面那些工厂的照片可以看出,易飞对工厂的环境要求很高,他承包的厂都改建成那样,何况是自己建的厂?

  不用说,就算他买了,也肯定推倒重建。

  生产线?

  由于停产,浮法玻璃生产线废了。

  前两年投资的异形玻璃生产线一共都不到十万块钱。

  按易飞的说法。

  他的工厂都是用最先进的生产线。

  整个和建新厂差不多。

  再收他钱。

  他想建厂为啥不建在临东。

  临东肯定会划给他地皮,也不会收他的钱。

  这个厂成了自己和曲副总督心中的刺,虽然这些年并没有人拿这个厂做文章,但毕竟是他俩主导的,能把这个厂恢复起来,比啥都强。

  当然,能接着生产玻璃那是最好的了。

  把玻璃厂卖出去,最后生产食品,这和划给他地,让他投资建厂没区别了。

  不如直接关停这个厂。

  易飞说道:“一会看看郭厂长怎么说吧。”

  说不定又出个袁立忠呢。

  这位也是玻璃行业中的专家。

  还是厂长。

  市府想卖,人家不一定想卖。

  多正常啊,卖了肯定自己说了不算了,现在就算差点,也是自己说了算,工资发不出找区里,找市府。

  反正全江城的工资都差不多。

  在临东对付袁立忠那是没办法的事。

  也可不想在江城再演出一套全武行。

  曲季天说道:“省里、市里最重要的考虑是这个厂,而是我听小敏说丽飞的工厂和其它工厂都不一样,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效率极高,丽飞公司的员工都自称自己是丽飞人,有极强的责任心和凝聚力,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丽飞公司在这里设厂,能给江城的企业树立一个榜样,一个标杆,至少让那些想把厂办好的厂长有个学习的目标,知道怎么去做,其它的都是小事,如果你觉得玻璃厂实在是无药可救,或者说丽飞公司对生产玻璃没有兴趣,你也可以办其它厂,我不要求厂的规模有多大,只要把丽飞公司那一套科学管理方法实现出来就行,你放心,临东能给你的优惠条件,江城都能给你,”

  他知道,老刘还是希望这个厂能恢复起来。

  也知道他的好意。

  老刘都快六十了,也没再进一步,他是为自己考虑。

  其实无所谓。

  整个江城的经济发展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