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922章 打算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只所以这么着急,是有原因的。

  各地都在寻求经济发展。

  如何发展?

  最好的办法是吸引外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

  可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的外资主要靠港城、宝岛的同胞。

  全国这么大。

  哪有那么多有钱的港城、宝岛同胞?

  很多人对在内地投资还有疑问。

  江城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太好。

  有那么一两家合资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尤其是一年前成立的江城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名义上是港城的富商陈江运投资的。

  实际上是陈乐宁控制的。

  资金可能是陈江运出的。

  陈江运在国内投资的重点是地产和矿业不错,但人家主要在南方,对江城投资不大。

  江城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陈乐宁的一个朋友创办的。

  经营两年经营不下去了。

  陈江运在陈乐宁的劝说下才买了去。

  总投资还不到一千万。

  投资额度不说了,能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也成,给大家做个示范。

  可是成立后。

  无论是陈江运还是陈乐宁就没有再来过。

  管理工厂的是个姓汪的南方人。

  江城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倒是不慢。

  可管理的方法实在不敢恭维。

  简直和杨安的经营思路差不多,就是欺行霸市。

  他们来之前。

  陈立冬打电话说杨安把抢到的货送到了江城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了。

  可见。

  这次事件的导火索就是江城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搞破坏挤垮江城铜材厂。

  如今推行市场经济。

  商业竞争是正常的,可是用如此的手段,实在谈不上先进。

  曲副总督说,易飞的此次来江城是个契机。

  经过初步了解,丽飞集团公司确实和国内的企业不一样,从那些照片上就能看出来,丽飞公司的产品也都很先进。

  **在曲副总督家看到了丽飞公司生产的热水器。

  确实比进口热水器的外观还漂亮,技术更先进。

  曲副总督甚至开玩笑说,干脆让老肖把易飞的妈妈再追回来算了。

  章氏和苗记在东江那么大的投资,表明他们对内地投资的重视。

  易飞是中间最关键的纽带。

  小敏说,章氏和苗记在国内的投资是易飞说了算。

  而且坚持说要说潜力,丽飞集团公司是最有潜力的公司。

  **也不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易飞说道:“邹伯伯,那肯定是没问题,说实话,我很喜欢江城这个城市,您说得对,我也算半个江城人,就是不算我妈妈,我个人近期也准备在江城有大动作,就说飞灵玻璃厂,我在这里向您保证,三年之内,飞灵玻璃厂的产值得上亿,总投入我想不低于五千万。”

  投多少钱他真的不好说。

  他也不知道那些设备、生产线啥的要多少钱。

  要不要买国外的工艺。

  这个得经过核算。

  **说道:“我听你刘伯伯说,你想购买祥和制鞋厂和江城铜材厂。”

  他时间不多,还得去医院看老伴。

  飞灵玻璃厂已经定了下来。

  三年产值上亿虽然听起来有些像放大炮。

  小敏就玻璃厂也说过,小易总说三年产值上亿,绝对是保守的数据。

  虽然不知道易飞给小敏灌输了才能**,但这也算个内部消息。

  那就直接问问鞋厂和铜材厂,看他有什么打算。

  易飞说道:“有这个想法,如果我买下祥和制鞋厂,目标就是三年内的规模不低于江城制鞋厂,产值也得上亿,铜材厂也差不多,我希望一点,市府不要让我在买厂方面花费太多的资金,毕竟我也资金也有限,更多的资金投入工厂建设,从长远来说,对市府的意义更大,我可以写下承诺书,只要市府支持,三年之内,三个厂的产值都得上亿,只能多不能少。”

  虽然打算把这两个厂的事交给顾文来谈。

  既然邹府长问了,那就好好说说。

  我想买,但不能太贵了。

  “承诺书不用写了。”

  **说道:“说实话,真能做到?”

  三个厂三年内年产值都上亿,三个厂三年总投资怎么着也得一个多亿。

  不投资哪来的产值。

  这样算起来,已经是很大的一笔投资了。

  写个承诺书有个屁用。

  他达不到还能把他怎么样。

  他甚至都能找到一堆达不到的理由。

  而且大部分责任来自市府。

  他是否用心做才是最重要的。

  临东的陈副府长说过,易飞是个有能力改变整个临工的人。

  **了解他这上远房亲戚。

  平时话不多,也不爱管事,说话办事都非常谨慎,轻易不下结论。

  易飞说道:“邹伯伯,刘伯伯,我既然叫两位领导伯伯,就不是谈判,而是大家一起交流,我没必要打诳语,没这个意义啊,我又不让江城市府给我资金,最多批点无息贷款啥的,那个钱我要还的啊,我完全可以在临东建厂啊,我选择在江城,说到底是因为我父亲在江城,每一个孩子不想在父亲面前显摆下呢。”

  不说服他们,想购买鞋厂和铜材就比较困难。

  一句不符合相关政策,就没招。

  戓者设一个自己不可能答应的门槛。

  **和刘孝军都笑起来。

  这小家伙太会说话了。

  不过,他说的也对。

  他忽悠他们完全没有意义啊。

  **笑道:“易飞,我相信你,你在临东能成功,在江城也一定能,我和老刘会关照下相关部门,争取让你花费最小的资金最短的时间完成对祥和制鞋厂和江城铜材厂的收购。”

  不就是两个小厂嘛。

  实在不行就当试点了。

  反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事。

  易飞说道:“我保证不让两位伯伯失望,刘伯伯明天去江城,您先到丽飞公司的几个工厂看看,您就会明白,我说的不是虚言。”

  三人聊了会。

  **看看表,“易飞,我真想和你多聊会,不过,我还得去医院,只能下次你来江城我们再好好聊了。”

  易飞问道:“邹伯伯,家里有病人?”

  这点去医院,他自己没有有病的样子,那就是家人有病了。

  刘孝军说道:“邹府长的爱人不舒服,住了不少天医院了,也不见好。”

  易飞说道:“我去看看阿姨吧。”

  **说道:“不是大毛病,就是身上起了很多疹子,又痛又痒,医院一会说是过敏,一会说是这个皮肤病,那个皮肤病,就是治不好,你就不用去了。”

  那些医生,说起头头是道,可就没有一种药起效果的。

  这么晚了,没必要麻烦易飞跑一趟。

  易飞说道:“邹伯伯,你可能不知道,我出身临东中医世家易家,从小就和我爷爷冯神医学习中医,我不客气地说,我的中医水平比大部分的中医都要好,我有两个徒弟,她们都是帝都中医大学研究生毕业,要说医术,她们比我差远了,易家中医学擅长的就是疑难杂症,我去看看阿姨,说不定我有治疗的方法。”

  **人不错。

  和父亲又是好友。

  这个忙得帮。

  易飞又怕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医术,只好实话实话。

  **说道:“易飞,你说的是真的?”

  他倒是有些相信易飞。

  不能拿看平常人的眼光看待天才。

  他小小年纪能把公司经营好,能徒手搏斗野猪,会中医也没啥稀罕。

  易飞说道:“治病是人命关天的事,我可不敢瞎说。”

  **说道:“那我们一起去医院看看吧,就是辛苦你了。”

  易飞跑回包间,和大家说了一下。

  反正明天大家都要回临东。

  他们也早点散场。

  易飞也没有开车,坐上**的车直奔人民医院。

  刘孝军也跟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