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960章 锂电池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季钢杨说道:“我估计许老师是支持的,他前两天还让我问问你,费莱公司有没有项目,说公司都成立了,暂时没有大项目,有点小项目也行啊,图像传感器算个大项目吧?”

  许老师对费莱电子公司是寄于厚望的。

  对小易总的爱国情操和雄心壮志更是佩服。

  否则也不会到公司挂名个顾问,更不会同意他放弃留校,加入费莱公司。

  季钢杨觉得正是小易总提出的技工贸,而不是现在流行的贸工技打动了许老师。

  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提倡买买买的人才目光短浅。

  小易总说得好,如果人家不卖给你了呢?

  可能有些人不术,我们拿钱,人家怎么可能不卖?

  现在不卖给华夏的东西还少吗?

  可能又有人说。

  不卖给咱们的,咱们自己研发也研发不出来。

  季钢杨就不信。

  都是两个肩膀顶着一个脑袋,怎么华夏就研发不出来了。

  现在。

  小易总就要研发出一个国外也没有的东西了。

  虽然还不明白这东西有啥用,但毕竟国外都没有,这还算大项目?

  许老师怎么可能不支持。

  季钢杨都觉得小易总可以向国家申请经费,但看小易总的意思,似乎没有这个想法。

  “也不算啥大项目。”

  易飞说道:“搞出来后影响力还是挺大的,可以说是划时代的技术,对了,季师兄,临大有没有研究电池的研究室。”

  要说项目本身,肯定是大项目。

  比vcd、dvd、mp3牛多了。

  这些都是过渡的玩意,挣几年钱而已。

  Cmos图像传感器可是用途越来越广泛,至少在他回来前还在蓬勃了展。

  而且在市场上已经占了主导地位。

  虽然需要长时间的发展,但至少抢先做出来,能占很大的先机。

  易飞想迅速做出来的就是锂电池了。

  东瀛国的公司在90年也要出商品化的锂电池了。

  最好能赶在他们之前出来。

  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大不了自己生产十年后的锂电池。

  让他们拍马也追不上。

  东瀛国的企业在未来一二十年,处处给华夏企业设置技术壁垒。

  该让他们也尝尝苦处了。

  那家牛逼哄哄的企业,打击华夏电子工业最起劲,总得恶心他们一把。

  他们在锂电池项目上的研发投资不小了吧。

  就江雪生那小厂生产的电池都比他们推出来的强得多。

  没有生产线没关系。

  江雪生那小厂的生产线就是让机械厂和精密机械厂加工都能加工出来,不就是花点钱嘛。

  多亏了覃玉铃的前男友。

  那名姓张的教授,后来和易飞也很熟悉,周书文对他的实验室投了不少钱。

  江雪生出来后。

  在周书文的帮助下,那个小厂最后规模也相当大。

  张教授提供了不少的技术。

  可以说,易飞对未来三十年生产锂电池的工艺、材料都非常熟悉。

  以覃玉铃的个性,哪怕是生产材料如何生产也是要弄清楚的。

  然后不管有用没用,一个劲的塞进易飞的脑子里。

  无论如何,就是手搓,也得在90年前搓出锂离子电池。

  既然有了机会,绝不让东瀛人领先。

  但锂电池牵涉到的东西也很多。

  有些实验还是要做的。

  全靠自己的话,恐怕有些发身乏术。

  临东大学如果有研发电池的课题组,倒是可以借几个人过来。

  大不了荣誉归他们,专利归自己。

  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自己想要荣誉太容易了。

  太全面了也不太好吧。

  季钢杨说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是电化学专业或材料学院学的研究方向吧?咱师母就是材料工程学院的,我回去给问问,小易总还要研发电池?”

  正说着图像传感器呢。

  怎么一下子转到电池上去了。

  电池和电子不搭边好不好。

  天才的思路都是这样的吗?正谈谈的好好的,突然跑到了一个不相关的话题。

  当然,谈论下电池很正常。

  可小易总的意思,明显不是简单的谈论下。

  他那样子分明是要在电池这个行业做起事。

  而且,他说的电池明显不是市面上卖的电池那么简单。

  季钢杨觉得脑子嗡嗡的。

  累,和小易总聊天太累了。

  易飞说道:“有这个想法,也是个急茬,我想开发一种现在还没有的电池,可是眼下没有可用的人,师母原来是材料学院的啊,那就好办了,季师兄,我并不是想要临大的研究成果啥的,就是想借用几个人,多少利用下临东大学这个平台,也算是和学校合作。”

  锂电池研究出来了。

  势必引起轰动。

  谁搞的?

  自己搞的?

  也不是不可以,谁再不服气也没用。

  但如果说是和临大合作的更好些。

  这个奖,那个奖,这个之父什么的,他不稀罕。

  他是商人,赚钱就行。

  刘晓梅师母易飞见过两次,人非常的好,把荣誉给她也不错啊。

  她带研究生,有一两个人帮忙就可以了。

  只是作一些验证实验而已。

  季钢杨说道:“和临东大学合作?我想学校没问题。”

  费莱公司出钱出项目,学校肯定巴不得合作。

  无非就是出几个人。

  有好项目,哪个老师不愿意去做?

  师母也愿意啊。

  易飞说道:“不是和学校直接合作,我想还是做为费莱公司的项目,和图像传感器一样,将来专利完全属于费莱公司。”

  如果和学校合作。

  将来专利算谁的?

  把名声让给刘师母没问题,把专利让给学校可不行,哪怕是部分。

  将来出事的可能性太大。

  学校都敢把专利随便卖给人,碰到一个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的领导。

  都敢把专利公开免费。

  易飞可没有这么高的风格,别说国外公司,就是国内公司他也没准备把丽飞公司的专利免费转让。

  免费转让的结果就是把这人行业搅烂。

  最后大家都赚不了钱,没钱如何研发?

  只能逼着国内企业都去研发技术,才能在未来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国外再想动不动就制裁、禁售,那就得考虑下他们自己的利益了。

  这么简单的事,可惜大部分国人二十年后才醒悟。

  现在,总觉得研发投入太大,只想吃现成的,还免费吃。

  季钢杨说道:“我知道了,我回去和师母说一声。小易总,啥电池啊?需要多少时间啊?”

  他知道有些东西不能问。

  可是实在是在好奇了呢。

  世界上没有的电池。

  小易总今天是怎么了?总搞一些世界上没有的东西。

  易飞说道:“锂电池,二次电池,就是能充电的电池,需要多长时间?最迟90年年初要商品化,就是能量产。”

  难点不是电池怎么做。

  而是生产锂电的生产线。

  现在别说国内,就是国外也没人卖。

  有不少的设备要自己加工。

  当然,有些通用的东西也是能买的。

  一年时间怎么都够了。

  一天能做出几百只,也算是商品化,也算是量产。

  又不是建一个现代化的工厂,真能建起来,生产的是池卖给谁也是个问题。

  现在用得着的也就随身听、照相机、摄像机。

  这东西国内一年的销量才多少?

  东瀛国的那家公司,研发锂电池本来就是自己用的。

  丽飞公司的电器现在又用不到锂电池。

  所谓的研发工作。

  主要是看看材料现在有没有二十年后的材料。

  没有的话,或质量不好的话,还得想办法提高材料的质量。

  当然,电池是个循序渐进的,材料也是。

  这都可以慢慢研发了,年年推出新产品。

  研发了材料,还可以让章氏化工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