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1985章 李四柱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易飞、赵丽丽、丁苏三人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李楼镇。

  此时正是吃饭点,街上不少人端着碗坐在街边吃饭。

  他们看到易飞的车过来,都低下头或赶紧端起碗进了家里。

  连在街上打闹的小孩都赶紧跑到路边。

  别说对着车嬉闹,连头都不敢抬。

  在李楼镇的人眼中。

  易飞就是个魔鬼,疯子。

  打架下手可真狠啊,一棍子下去就要半条命。

  还特别能打。

  半个村子一百多号人都打不过他和他的一个手下。

  李楼村的也后悔的要死,恨不得剥了李家七狼八虎的皮,正是因为他们几家才和丽飞公司闹翻的,前几天,丽飞菌棒加工厂招收工人。

  招工告示上清楚的写着,李楼村的人不要。

  和李楼村沾亲带故的人不要。

  厂子本来离李楼村最近,正常情况下,应该招大部分李楼人。

  听说工资、奖金都一百多块钱呢。

  还是按月发。

  就因为李家的七狼八虎多次招惹人家的老板。

  按现在村长的话说,人家把李楼村拉入黑名单了。

  不但不招李楼的人,连和李楼有亲戚的人都不要。

  新村长还说,丽飞公司要在文水县大力推广种植蘑菇、忍冬,李楼村也在人家的黑名单内,总之,人家要带着全县的人一起致富。

  李楼被排除在外。

  工厂还规定,工厂一百米之内,不准李楼村的人靠近。

  差点连工厂门前的路都不让走了。

  看到这疯子的车来了,大家还不躲着走?

  万一,他不高兴了。

  下车打自己一顿,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上次去打架,有的人住了一二十天的院,刚出院就被抓走了。

  村里现在还有十多个人蹲在里面呢。

  村长、支书都被换了。

  易飞也看了村里的情况。

  他没觉得有什么内疚。

  是李楼村的人一再挑战他的底线,逼他这么做的。

  车子出了李楼村,很快就到了丽飞菌棒加工厂。

  易飞说道:“去工厂看看吧。”

  上次打架后,他还没有来过这个厂子呢。

  从外面看,厂子应该已经开始生产了。

  车子拐下国道,驶向厂子大门。

  大门的伸缩门徐徐打开。

  一个穿**的三十多岁的男人,站在大门一侧举手敬礼。

  标准的立正姿势、标准的敬礼。

  易飞停下车,从车上下来,因为他看到那人空荡荡的左袖管。

  易飞走到那人面前,回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当过兵?打过仗?”

  没当过兵,站不出这种姿势。

  没当过兵,敬礼不会这么标准。

  没打过仗,左臂怎么没有了呢。

  那人大声说:“报告,原某师七团四营五连一排战士李四柱,参加过二次反击战,受伤退伍。”

  易飞看李四柱一直保持着立正的姿势,无奈说道:“稍息,你认识我?”

  “报告。”

  李四柱大声说:“我听毛厂长说过易总的车,记住了车牌号,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您。”

  他依旧像军人一样,一眼一板的回答。

  易飞微笑道:“李大哥,你作为军人的光荣时代已经暂告一段落,不用这么紧张。”

  果然。

  他参加过南疆保卫战,受了伤。

  “是。”

  李四柱大声回答,却仍保持着军人标准站立的姿势。

  易飞说道:“如果家里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毛厂长。”

  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好。

  李四柱把在军队的一切都保留了下来。

  其实这也不一定是好事。

  毕竟工厂和部队不一样,他会让很多人不习惯。

  李四柱仍一板一眼的大声回答,“是。”

  这天是聊不下去了。

  易飞举手敬礼,转身上了车。

  李四柱慌忙立正举手回礼,一直目视易飞的车进到厂里,才放下手。

  车子刚停在办公楼前。

  毛晓秋拎着个瓷碗正好从办公楼出来。

  应该正准备去吃饭。

  她看到易飞的车,慌忙跑了过来,“刚才易小云助理带人来参观,说小易总可能中午的时候过来,我还以为你直接去了余家岭呢。”

  本来还想着小易总会来菌棒厂,可到中午还没有来。

  毛晓秋正想吃过饭去家岭看看。

  没想到,小易总真来了。

  赵丽丽从车上下来,“方大嫂,当厂长感觉怎么样?”

  毛晓秋是菌棒厂的代理厂长。

  按方凡的话说,毛晓秋没有主见,不适合当厂长。

  谁知道呢。

  人都是会变的。

  看看丁苏,脑袋就开窍了,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毛晓秋脸就红了,“赵老师,你就别笑话我了,我哪里会当厂长,都是余总在帮我。”

  工厂的设备安装,工人的招聘。

  都是余总在跑。

  易飞笑道:“谁天生会当厂长啊,慢慢学呗,厂里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

  现在蔬菜基地,太靠近市里了。

  食用菌的研发、种植逐渐会转向余家岭。

  方凡如果长期在这边工做的话。

  毛晓秋一直当厂长也不错。

  过几年,这里的环境建得也不会差。

  至少方凡那家伙不会有才能意见。

  毛晓秋说道:“前几天已经进行了试生产,方凡说,现在不用三班倒,一天能生产两万支菌棒,需要多了就三班倒,再多就扩建,反正厂里的空地很多,小易总要不要到车间看看。”

  易飞说道:“我就不去看了。”

  车间也啥好看的。

  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车间,他又不是没见过。

  丁苏说道:“去看看啊,我回去写个报道。”

  来了丽飞公司新建的工厂,哪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现在关于丽飞公司的文章都能吸引人。

  毛晓秋看向易飞。

  她见过丁苏,知道是晚报的记者,赵老师的同学。

  让不让她参观得小易总说了算。

  易飞说道:“那就去看看。”

  报道这种事,不怕多。

  晚报天天报道丽飞公司才好呢,省得做广告了。

  毛晓秋领着三人,把办公楼、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储藏间看了个遍。

  丁苏拍了不少的照片。

  也询问了毛晓秋一些问题。

  易飞说道:“这是对工厂的报道,你可不能瞎编。”

  以前不用担心丁苏。

  现在不好说了,嘴里一句实话都没有。

  丁苏撇撇嘴,“你以为我傻。”

  话是这么说,干巴巴的报道谁愿意看?

  多多少少有点艺加工是正常的。

  工厂不能加工,人可以啊。

  比如年轻的女厂长,坚持军人风格门卫。

  易飞说道:“方大嫂,门口那个门卫是怎么回事?”

  李四柱好像精神有一些问题。

  是不是战争留下了一些创伤?

  “小易总说李四柱啊。”

  毛晓秋说道:“他是小李庄人,离这里七八里地,是余总介绍过来,我听余总说,他参加过南疆保卫战,左胳膊被打断了,退伍回来给安排到县里一个企业上班,过了两年,人家说他有精神病,就退回家里了,余总知道小易总对退伍军人特别照顾,就把他找来了,我觉得他也没病,就是总觉得他还是军人,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说话前都喊报告,轮到他值班的时候,就立立正正站着,见到人就敬礼,有时候搞得大家有些不好意思。”

  她倒是觉得如果人人都像李四柱一样。

  厂里就好管多了。

  现在厂里的工人都是附近村子里的。

  乱哄哄的,一点都不听指挥。

  倒是李四柱很好管,不管让他做什么,他绝不讨价还价。

  肯定出色的完成任务。

  可惜他少了一只胳膊。

  本身文化程度也不高,否则肯定把他调到更重要的岗位。

  自己来到这里,才知道李文朝副总有多厉害。

  这厂里还不到一百人,她都觉得不好管。

  蔬菜基地有好几百人,不出一年,大家都很听话。

  按童老师的话说,有点像正式工人的样子了。

  毛晓秋觉得,她现在最大的任务把这些人变成正式工人,变成丽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