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开始 第2011章 救救我

小说:从1987开始 作者:海冰玉 更新时间:2025-03-28 13:11:59 源网站:2k小说网
  报道处发生的不快,根本没有影响到易飞。

  他太忙了,没功夫跟靲国华置气。

  只是觉得临东大学为什么总出些**。

  王平安也就算了。

  你一个大学老师好好教学就是了。

  用得着哗众取宠吗?

  这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表现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就能升职称了,还是能升官?

  纯粹就是脑子进水。

  易飞在报道的第三天又去了趟临大,胡展生给他电话,说是班里召开个班会,大家互相认识下。

  易飞没办法,只有去了。

  他所在的电子工程学校88级班有三十名学生,五名女生,二十五名男生。

  易飞在临大就呆了两个小时,在班会上简单介绍下自己,也只说了名字,说是本地人,哪位同学有困难可以找他。

  一班没有临东市的学生,大家并不认识易飞。

  他的同学中有个叫陈朋的,州城人。

  家里应该是做生意的,他说晚上要请全班同学吃饭,然后去北门红豆娱乐玩。

  易飞说有事,就没有参加,直接回家了。

  9月份都过去一半了。

  他有太多的事要做,几天过去了,他就再也没去过学校。

  赵丽丽也跟着忙起来。

  研发一个课题相对容易,可把一个新东西商品化量产却是很难的。

  哪怕是发达国家。

  也得经过长时间的沉淀。

  既然是新技术,就不可能购买现成的生产线,甚至都没有现成的材料,所以,一个产品的完美工业链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锂电池这个项目真正运作起来,比搞出Cmos图像传感器要难的多。

  关于图像传感器,易飞只要把芯片设计出来,弄一个样机出来就可以了。

  后续完全可以慢慢发展。

  锂电池就不一样。

  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项目,而是有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甚至华夏科学院都在研发固态锂电池,只是离商业化还很遥远。

  赵丽丽的意思还是从第一代锂电池做起,以后每一代都抢先研发生产出来,抢先注册基础专利。

  只是为了避开已有的专利技术,得对所需要的材料进行优化。

  如果在实验室完成这些并不难。

  都是以前学过,或者实验过的东西,甚至实验都不用,直接写文章就行。

  难就难在量产。

  而且时间紧迫,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赵丽丽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优化自己的方案。

  但无论如优化,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优化后的材料得自己生产,进口都买不来,如果在一年内把锂电池整个生产链建起来是不现实的。

  哪怕有足够的资金。

  而易飞就是想在别人量产之前,抢先量产出来。

  最后,两人还是决定尽量选择现有的材料,争取先商品化,随后再升级。

  就算是这样。

  如果能按计划量产的话,做出来的电池无论是容量、还是安全性等性能也要比东瀛生产出来的第一代产品要好的多。

  毕竟有些技术是几年后的。

  比如电解液的配方,安全措施,隔膜材料等。

  赵丽丽把笔拍在桌子上,“整体方案终于定下了,我昨天去临大报道的时候,许沁宜说临大材料学院决定把两个实验室给我们用,我就可以做些准备工作了,总得先做个实验品出来,同时也开始弄生产线,肯定在明年年底之前搞好。”

  这几天虽然累。

  她觉得特有意思,比当初和易飞研究化妆品的时候还有意思。

  世界上还没有量产的东西啊。

  他们要是量产出来,不知道能引起多大的轰动呢。

  易飞说道:“应该没啥问题了,再过十来天我们就去州城参加陈乐宁的婚礼,你把需要的材料、设备清单拉出来,能买的让妈妈买回来,不能买的我画个图让娄厂长他们加工出来,加上咱不缺人力,先搞个土洋结合的生产线出来,搞出来的电池就用在汉显BP机上,别管赚钱不赚钱,先推广起来,该申请的专利都申请了,咱也弄个专利护城河。”

  华夏锂电池发展比较晚。

  当初为了避开国外的专利技术,可没少走弯路。

  也没少花钱。

  该给他们设置障碍的时候了。

  赵丽丽说道:“我把重要的材料、技术都按年份整理出来了,到时候按先后顺序都注册了专利,到时候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还能研发出新的技术、新材料。”

  她拿出一个本递给易飞。

  易飞翻看了下,足足有二十页。

  几百条。

  易飞惊讶地看了赵丽丽一眼,她这是复制自己的记忆?

  自己记得东西可远远没有这些。

  而且这只是未来十年的技术。

  覃玉铃知道的有这么多吗?她又不是专业搞锂电池的。

  易飞不知道,覃玉铃还是材料学的博士,她在帮那个和她谈了三年恋爱,甚至手都没有拉过的教授研发锂电池的时候,翻阅了无数资料。

  而这些现在在赵丽丽的脑子中。

  尽管有些东西比较模糊。

  但是有思路,就是重新研发,总比别人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研发要快得多。

  赵丽丽说道:“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这些的,反正就是会了。”

  她反正不会告诉易飞,其实她脑子中整个多出一个覃玉铃的记忆。

  赵丽丽甚至在想,如果自己一直想着成为别人。

  易飞再对自己使用金光,自己会不会再拥有其它人的记忆。

  只是赵丽丽不想试。

  她不想再过做一个长达几十年的梦。

  两人正说着。

  院门外传来几声汽车笛声。

  赵丽丽看看表,下午三点钟,“这时候谁来了,总不是杨叶来还车。”

  陈乐宁和苏越他们去省城的时候,易飞让他们把越野车开走了。

  没时间去送他们。

  他说让杨叶有时间给送过来,反正家里还有两辆车。

  他和赵丽丽一人一辆都够了。

  杨叶打电话说,如果不着急,她就晚几天送。

  她正忙着在东江周边,归她管的行省建丽飞公司办事处呢。

  丽飞公司现在就是扩张,玩命的扩张。

  易飞告诉她等给她配的车到了,她再送来。

  顺道把配的车开走。

  易飞说道:“应该不是她,车笛声不一样,倒是像大奔的笛声,去看看不知道了。”

  现在临东的大奔就三辆。

  除了自己那辆,就小哥一辆,梁槿溪一辆。

  两人无论谁来了,都是直接进来,用不着鸣笛。

  易飞和赵丽丽来到院门口。

  发现大门外的胡同里停了三辆车。

  最前面的一辆车认识,江城杨安的车,曾借给李红卫开来过。

  另外两辆车是皇冠。

  和小哥原来的那辆车一样。

  门外的人也基本认识。

  杨安、李红卫、罗麻子,还有上次拿刀砍易飞胳膊的那个长发青年,好像叫刘三,正从三辆车拿下几只大的旅行箱。

  奔驰车的旁边还站着一位看着三十来岁的女人。

  女人短发,轻微烫了。

  方格宽松的黑白相间薄毛衣,黑色的裤子,半高跟皮鞋。

  要说,这装束在这个年代是挺时髦的。

  可是在临东,那就一般了。

  因为易飞的出现,临东的时髦和其它城市不太一样。

  易飞有点奇怪,杨安怎么来了?

  来就来吧。

  一共五个人,用得着开三辆车来吗?

  啥意思,来临东和自己显摆?

  李红卫怎么和他混在一起了。

  赵丽丽对杨安不太熟,只是在江城铜材厂的大门口见过杨安一面。

  当时,她坐在车里没有下车。

  但她也认识杨安的车,李红卫开到临东来着。

  赵丽丽小声说:“是江城的杨安吧?他怎么和李红卫一起来了?”

  和杨安绝对算不上朋友。

  易飞就在二十天前讹了他六百万。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杨安看到易飞和赵丽丽出现在门口,忙一溜烟跑过去点头哈腰地说道:“易总,救命啊,我知道您是个好人,您可得一定救救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