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相公 第17章 塑料姐妹

小说:红楼大相公 作者:一顿两馒头 更新时间:2024-08-13 18:17:17 源网站:2k小说网
  “写文字也有方法吗?”

  “那为何长乐姐姐的文字才三钱银子?”

  绿意少女狐疑道,而且举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身边的长乐姐姐,文字才卖了三钱银子。

  长乐姐姐自幼也是有大儒亲自教导的,都是国朝有名的大儒,没理由写不好文字啊。

  “……”

  杏衣女子刚平复了先前的尴尬之一,听得同行的小丫头一眼,温穆娟雅的仪容上……再次掠过羞怒。

  一只手都本能的紧紧握拳。

  若非此刻有外人在,定要让她试试自己的拳头有没有力量。

  “三钱银子?”

  “这个……说明长乐姑**文字潜力很大。”

  这二人是塑料姐妹吧。

  秦钟分析着。

  至于为何那个杏衣女子的文字那般便宜,自然是……潜力满满的,提升空间很大。

  “潜力很大?”

  “你……真会说。”

  杏衣女子秀眸白了某人一眼,自己的文字潜力大?不也是说自己的文字现在很差!

  皎月之容,淑气内盈,轻轻的端过酸梅汤,轻抿了一口,滋味尚可,不若府中的精致。

  “写文字真的有方法?”

  虽如此,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自己的文字真的那么差?

  不可能吧。

  “当然。”

  秦钟给于肯定的回应。

  “什么方法?”

  绿意少女坐不住,在雅间随意走动着,双手落于冰鉴的表面,进而连忙拿开,不住**。

  还真凉!

  “这个……。”

  “我有写文字的方法三种!”

  “其一,是普通的方法!”

  “学会之后,写的文字可以在一县之地传阅!”

  “其二,是上好的方法!”

  “学会之后,写的文字可以在一省之地传阅!”

  “其三,是极品的方法!”

  “学会之后,写的文字足可大行于世,万千人争相传阅,流传后世也是轻而易举。”

  “此三法……不知你们想要了解哪一种?”

  迎着两双盼若琉璃之眸,满满的求知欲,秦钟先后伸出三根手指,道出文字三法。

  “三法?”

  “自然是极品的方法!”

  绿衣女子连忙道。

  要选自然选最好的。

  “长乐姑娘呢?”

  秦钟看向没有出声的明丽女子。

  “第三种!”

  写个文字还分三法,怎么感觉有些小小的奇怪,长乐狐疑一声,却是对方的《七侠五义》写的真不错。

  要学自然学最好的。

  “第三种方法!”

  “需要一千两银子方可一得!”

  秦钟端过那一碗还没有喝完的冰镇酸梅汤,对着那越发好奇的二人落下一语。

  “……”

  “……”

  绿衣女子小脸一怔。

  杏衣女子长乐也是面上不自然起来。

  连带着那位一直站在旁侧的面白无须之人都嘴角抽了抽,而后瞥了那……小神医一眼,闭目养神起来。

  “要钱?”

  绿衣女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是。

  大家聊得好好的,你突然提钱,还是一千两,怎么突然俗了起来,文字可以用钱来衡量吗?

  娇嫩的白皙的小脸上,古怪之色浮现,旋即,深深打量着某个还在喝酸梅汤的人。

  “一千两?”

  杏衣女子长乐也是呆呆的看着某人。

  要收钱?

  极品方法需要一千两银子?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先前教导自己的那些大儒们,巴不得将所有会的都告诉自己。

  而且羞于言钱!

  羞于言利!

  这人……还要收钱?

  “这么说你能写出大行于世的文字稿子?”

  既然他说他会极品的方法,杏衣女子反问着,虽然一千两银子对自己不算什么。

  却……觉得怪怪的。

  “当然!”

  秦钟颔首。M.

  “《七侠五义》算一个。”

  “除非你还能写出一部这样好的文字小说。”

  杏衣女子嘴角微扬,那个极品方法是否价值一千两银子,先让他自身试试。

  如果真的可以。

  那么,再来看看所谓的极品方法是什么。

  “对啊!”

  “对啊!”

  绿衣女子也是秀首点动,长乐姐姐说的不错,一千两银子就可以写出大行于世的文字。

  这么容易的?

  千百年来,大行于世的小说文字也就那些,寥寥无几的,这人却说一千两银子就可以写出来?

  感觉有点骗人啊!

  “少爷。”

  “稿子已经拿来了。”

  正说着,多福从外面走进。

  “哦,既如此。”

  “那……两位,今日当告辞了。”

  秦钟起身。

  “嗯。”

  杏衣女子二人相视一眼,亦是相随走了出去。

  ……

  ……

  “今日还真是有趣。”

  自墨香阁买了一部书,送了一回稿子,十八两银子还剩下十二两,回府的时候,顺便从宣武门大街上买了卤八件。

  花了六钱银子,荤菜多了一些,物价而看,还是不算贵的,却也不便宜。

  其它地方,暂时没有花钱,写稿子的纸张……北星很大方了送了一摞子,质地不算很好。

  写文字、练字足够了。

  至于那两个颜值明媚少女,算是偶遇吧,至于以后是否能够见到,就看缘分了。

  现在!

  还是老老实实读书吧。

  “爹!”

  “今日您心情不错,莫不是太上皇殿楼的事情解决了?”

  日子相当充实。

  吃着丰盛的晚饭,扫着老爹秦业今日的形态,明显和先前不一样,起码没有那般茶饭不思了。

  “钟儿。”

  “你之法……太妙。”

  “今日部里,我同堂官一语,堂官大喜,当即,便是入宫了,归来之时,面上也是满满的欢喜。”

  “接下来两日,怕是事情就要开始了。”

  “既然要捐银子盖楼,六部谁都少不了,咱家也是少不了,爹准备捐出一年的俸禄。”

  事情是解决了。

  可是自己要出钱了,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一年的俸禄!

  对于那些富贵人家来说不算什么,人家也不指望俸禄过日子,自家不同,那可不是一笔小钱。

  “……”

  “爹,钱没了就没了,功劳可不是随便可以立下的。”

  秦钟也是觉得有点小亏。

  自家情况还是知道的。

  然……家里现在也不缺钱,如果自己记得没错,爹是有银子的,原有的世界脉络,老爹可是留下了三四千两银子呢。

  作为工部营缮司郎中,一样样工程落下,积攒这些银子也在情理之中,只怕老爹拿的还是少的。

  也不知道老爹留那些钱做什么。

  给自己娶亲之用?

  几千两银子……倒也足够多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来的,老爹看来是真的有心啊。

  钱财!

  比起功劳?

  高低也就显而易见了。

  “功劳。”

  “爹都这个年纪了,按照国朝惯例,其实都可以致仕了,纵然可以升一升,也就兼任工部司务一职。”

  “若是爹现在四五十岁,或许还可一窥侍郎。”

  “钟儿,你近来仿佛开窍,聪慧许多,为父欢喜,若然此次事情有成,那么,为父准备用这个功劳送你入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规矩,京官四品以上可以有一位子弟入内,为父品级不够,却可以功劳弥补。”

  “在那里受教,会好很多。”

  对于功劳。

  秦业现在看的不太重,实在是年岁所至,自己已经过六十了,国朝规矩,六十就可以致仕了。

  除非自己现在是一二品的官员,还可以继续为用。

  一个营缮司郎中,不显!

  “国子监?”

  “爹!”

  “进入国子监之后,是否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

  秦钟惊愕。

  这都行?

  因为老爹秦业望子成龙的缘故,记忆中的一些相关事情很清楚,比如那个国子监就不一般。

  一般情况下,只有考中秀才,然后经过选拔才能够入国子监,而后从国子监也可以考乡试、会试。

  这样一看,似乎国子监也没有什么大不了,顶多就是学校好一些,然而,国朝的许多书院都不差。

  可国子监有一个很大的优点。

  那就是如果国子监的监生在内表现良好,可以直接进行历事法,直接前往国朝各个衙门进行锻炼。

  这个特例……每一年各个衙门都有名额的,是以……就是极大的优点,对于那些不想要继续考的人,更是优点!

  若然在历事法的过程中考评上佳,就能直接做官,不用继续考乡试、会试,否则,想要做官,起码要考过乡试,做举人!

  甚至于考过会试,中进士!

  自己能进入国子监?

  这么好?

  先不说能不能选入历事法,起码……学校还是很不错的,师资力量没的说。

  “不错!”

  “若然你能够进入国子监,好处不少。”

  秦业颔首一笑。

  “若如此,再好不过。”

  秦钟觉得那个机会上佳,前提,真的可以得到那个机会。

  “钟儿,宋弘的病情如何?”

  秦业的心情很不错,夹了一块卤牛肉,是儿子买的,至于儿子的钱,估计是可卿给的。

  儿子长进,仕途向好,必须欣然。

  “宋师还需要七日的静养,七日之后,才能知晓是否痊愈。”

  秦钟应道。

  “嗯。”

  “钟儿,为父先前之所以请宋弘在家教导你,乃是见你年弱,且性情怯弱,同他人一处,未免分心难持。”

  “现在好了许多。”

  “倘若国子监的事情有成,你就直接前往国子监。”

  “若是不成,你也可以前往书院,在书院之内,交友一二,多些知己,科举仕途,一个人是不行的。”

  秦业谆谆道,都是自己一生的经验之谈,自己这个年纪,也活不了太久,希望钟儿可以早些有所成。

  “爹,我会的!”

  秦钟再次点点头。

  “哦,对了,今日荣国府贾存周在部里同我闲聊的时候,提及一事,是关于什么点心蛋糕的。”

  “此事你知道?”

  忽而,秦业又想起了什么,狐疑的看向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