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相公 第55章 大坑学堂

小说:红楼大相公 作者:一顿两馒头 更新时间:2024-08-13 18:17:17 源网站:2k小说网
  “……”

  本为期待听到秦钟的学业情况,入耳却是环叔不耐之言,贾兰胖胖的粉嫩小脸上一呆。

  口中咀嚼蜜饯的动作都缓慢许多,随即,小嘴一撇,静坐马车内,低眉吃着东西,不再多言。

  “学业之道,张弛有度,后街那里我不太熟悉,环叔,下学后,一块逛逛也好。”

  “兰兄弟,我的学业进度一般,如今四书还未读完。”

  “环叔和琮叔呢?”

  秦钟嗑着瓜子,观贾兰被贾环怼了一下默不作声,不由一乐,这家伙……贾环还真是性子跳脱,和原有脉络一般。

  “我也是四书没读完。”

  贾兰越发喜欢秦钟了。

  说完,再次填入口中一个蜜饯,滋味不错。

  “我们都在读《论语》!”

  贾琮点点头,也是说着,自己读书也是一般般,因常一处上学,对于贾兰、贾环的学业进度,还是知道的。

  “三爷,学堂到了。”

  “钟叔,学堂到了!”

  “……”

  感觉刚坐上去,**还没热呢,马车便是停了下来,顺而,外面传来多福他们的声音。

  三爷?

  车内两个三爷?

  贾政膝下,贾环排行老三。

  贾赦膝下,贾琮也是排行老三。

  得。

  那个问题没啥纠结的,他们自己分辨好就行了。

  ……

  ……

  贾家义学!

  位于宁荣街后街区域,距离自己买下的小花枝巷院子没多远,走两步就到了。

  相距贾代儒家里,也不远。

  匾额之上,四个历经岁月洗礼的大字烙印,跟着贾环的身后,一行人行入义学之内。

  内部是一个极大的二进院子改造的,正堂、偏房、厢房、后罩房都有,就是功能不一样了。

  时间!

  抬头看了看天,秦钟觉得应该买一块怀表了,不然,具体的时间都不知道。

  宣武门大街上就有卖的,是海外流入的,价格不低。

  价格?

  那个东西于现在的自己是问题?于暴发户是问题?

  义学院中,已经有不少人了,多是一些青衣小厮。

  自己和多福、秦瓦都是第一次入学堂,一应诸般,都看着贾环他们施为。

  正堂之内,那里的和东偏房直接打通了,成了一处巨大的教学之地,一张张方正的木桌、木椅摆放着。

  “秦钟!”

  “你和我们一桌吧。”

  “兰哥儿和贾菌一桌的!”

  对这里,贾环很熟悉了,指了指一处空闲的大方桌,身侧钱槐便是将手里拎着的东西摆上来。

  笔墨纸砚、镇纸、印章、一些学堂之书……,有序的摆放着。

  贾琮、贾兰身边的小厮也熟练摆放着。

  见状,多福和秦瓦相视一眼,也先后摆弄着。

  “再好不过。”

  桌子不小,上面放一些东西,再坐入三个人,刚好齐备,估计打造的时候也设计好了。

  东西摆好,钱槐等便是退出正堂了,秦钟对着多福二人点点头,他们也一块出去了。

  “这里都是本族的人?”

  秦钟坐在椅子上,观小正太开始看书奋进,又是一笑,四周环顾一眼,此刻已经有一二十人在了。

  都不认识。

  那些人三五成群,打打闹闹,学堂之内,的确不太安静,而且,此刻也有一些人在看向自己,眼神中明显有些好奇。ωωw.

  靠近贾琮些许,轻问着。

  “大部分是本族的,还有一些亲族的。”

  “祖上八房子弟,都在宁荣街旁边,所以人不少的,三房的贾瑞也在学堂,时常帮老太爷管理义学。”

  “四房的贾蔷也在这里,那位就是,他和东府很亲近,时常往来东府,和贾蓉很好。”

  “五房的贾菌也在这里,那位就是,他和西府很近。”

  “那些都是其余三房的,贾芬、贾芳、贾芝、贾藻……。”

  “还有一些亲族,那位是金荣,他不是本族的,他姑妈是本族的贾璜妻子,我们叫她璜大奶奶。”M.

  “……”

  贾琮低语的将学堂一些人缓缓有序介绍着。

  秦钟不住颔首,和自己想的差不多,本族比较多,像自己这样的亲族之人不多。

  诸人之中,贾蔷似乎记忆中有些印象,不太清晰。

  “老太爷来了。”

  “……”

  随着堂外传来一阵杂乱之音,须发皆白的贾代儒行入此地,立于堂前的空地上,大致扫了一眼学堂诸人,也没有点名。

  “昨日学的是《论语·里仁》,想来你们都熟记了。”

  “今日继续学习此篇。”

  取过旁侧长几上的一本书,熟练的翻到某一页,贾代儒低着头一语,也没有理会有没有人听。

  便是开始今天的课程。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诵读一句。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下面便是零碎的跟读一句。

  “好仁者,无以尚之!”

  “好仁者,无以尚之!”

  “……”

  “……”

  秦钟懵懵的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还在吃蜜饯的贾环,看着勉强在跟读的贾琮,看着旁边一脸热情投入的小正太。

  又打量四周其余人,一共二十有余之人,此刻跟读的连十个都没有,其余人有的睡觉、有的嘿笑低语聊天、有的在看其他书……。

  还有两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人坐在一块,手拉手亲昵于一处,眉来眼去,不住摩挲,都快耳鬓厮磨了。

  艹!

  秦钟嘴角抽了抽,一阵阵的无语,怪不得原有脉络中,贾家连一个读书人都没有,这样的环境出读书人就奇怪了。

  真真是扯犊子!

  真真是完犊子!

  《论语·里仁》?

  自己《论语》早就背完了!

  四书五经都在快速的完结之中,这样一句句的背诵?也不讲解一下个中之意?

  感觉还不如宋师开小灶的教学呢。

  老爹也不知道是咋想的!

  摇摇头,取过自己快要背完的《孟子》,继续背诵着,先背下来再说,个中深意,有的是时间解决。

  ……

  ……

  半个时辰之后。

  贾代儒宣布歇息片刻,有方便的可以去茅厕一下,口渴的也可以喝点茶水,其人坐于上首,静静喝茶。

  于此刻豁然混乱起来的学堂……不以为意。

  “小秦相公!”

  秦钟方便了一下,院中同多福、秦瓦说着话,一直在这里等待,肯定有些无聊吧。

  悄然,耳边传来一语。

  “嗯?”

  “贾蔷!”

  有人叫自己?

  小秦相公!

  这个称呼不是贾环他们之语,心有所感,转身看过去,入眼处,一位较之姐夫贾蓉还要俊俏风流的男子出现在跟前。

  是贾蔷。

  贾琮先前介绍过的,有过面缘。

  穿着一件草绿色直缀长衫,系着暗红色的荔枝纹角带,乌黑之发束起,青玉簪子合缀,身形挺秀,雅人深致。

  个头比自己高许多,年岁大自己不少。

  “小秦相公!”

  “哈哈,这般久不见,你也来这里进学了,而且越发俊美了。”

  贾蔷热情的笑语着。

  自己是宁国府一脉近支,自幼生长于宁国府,最近才分房出来过活,虽如此,也是时常去定省的。

  珍大爷!

  珍大奶奶!

  蓉哥儿!

  蓉大奶奶!

  都是熟悉的,于秦钟也见过一两次,自己同蓉哥儿交好,秦钟自然也是自己的亲近之人。

  “确是好久不见。”

  秦钟也是笑语应着。

  立于檐下,和贾蔷随意闲聊着,聊一些两府的有趣之事,聊一些宁荣街本族的有趣之事,聊一些开心之事。

  未几,歇息时间结束,诸人归于学堂,继续学业。

  “依从贾代儒这个进度,那就真的完犊子了。”

  “不在这里进学了?”

  “也说不过去。”

  “进退两难,那不就是浪费时间了?”

  这一次,贾代儒授课的内容是前朝的《训蒙骈句》,也是依从先前的方式,诵读一句,跟读一句。

  “梅破蕊,柳垂丝。”

  “荷香十里,麦穗两歧。”

  “剥橙香透甲,尝稻气翻匙。”

  “……”

  这是关于对韵的知识,童试之时,也是需要作诗的,不说做的一定好,韵律不能错。

  这本书……原来的秦钟已经学过了。ωωw.

  秦钟觉得《训蒙骈句》略有晦涩,还不如直接教导《声律启蒙》、《笠翁对韵》。

  那两本书更加好学好记。

  惜哉……记忆中貌似没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两本书的印象与内容。

  额。

  下一刻,秦钟明白为何没有印象了。

  不是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而是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两本书,历史走向,明末之后,为大楚。

  而那两本书是另一个明末之后朝代出现的,自然不会出现如今的大楚,一切都变了。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若是仅仅在这里进学,大概率是要废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明岁,我还想要当一个秀才的!”

  随意口中嘀咕着一些对韵,摇摇头,归于正事上。

  贾代儒有点坑。

  原本以为贾代儒会看在那二十四两银子,好歹拿点干货出来,让自己受益受益。

  现在,啥都没有。

  银子打水漂了?

  二十四两银子,就是宋师一年也才这个数。

  原有脉络,贾瑞那般性情,家庭环境定然是原生态影响,毕竟是贾代儒带大的。

  学堂也有点坑。

  这不……贾环和贾琮两个人正在低语说着话,也不知道聊啥这么高兴,也是醉了!

  而今,刚来宁国府读书进益,明天就要走了,也不可能,肯定要待上一段时日。

  “要不继续将宋师请回来?”

  “开小灶读书?”

  “嗯,会不会有点小尴尬?”

  “或者请别的才学之士开小灶?记得老爹说过,京城这里前来备考的举人很多很多。”

  “要不请一个举人?”

  “宋师还不是举人,举人对于科举肯定更有独到之处,可以试试,接下来抽个时间找一找。”

  自己可是一个要奋斗的少年人。

  不到万不得已,读书做官这个好职业、好前途绝对不能放弃,秦钟不住思忖着。

  贾家这个义学确认完毕——是坑,站在旁边就行了,深入下去就是和自己过不去了。

  有空的时候,找一找合适的人开小灶才是正理。

  “月底之前找到合适之人就行了。”

  “时间充分!”

  规划中,这个月秦钟要将四书五经全部背完,之后,开启刷题、练题的题海战术。

  没有名师指导,光看书不太行。

  还有一二十天呢,念及此,心中杂念散去,心神凝聚面前的《孟子》一书上,心中继续默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