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又何尝听不懂这番话,庞师古不敢直接谏言求和,便用委婉的方式。
他也明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打又打不过,也只剩下求和这一个选项。
可真的要这样吗?
朱温内心正纠结着,或者说是煎熬着。
他自封武帝,顶着这样的名头却不战而求和?
这怎么能够接受?
他的声名何在?
可现实逼迫之下,他没有任何办法。
就像庞师古说的,硬打下去的结果可能是仗也没打赢,人也死光了。
那这两年多的付出都白费了。
至于魏国?
他并没有抱太希望,自身不强,靠别人也不可能。
这一点朱温是能够看明白的。
“陛下,早作决断吧。”
庞师古再一次开口道:“这个时间可能边境已经打开了,早决断,早受些伤亡……”
“该死的!”
朱温起身怒骂了一句。
良久,又颓然坐下,低沉道:“跟大宁求和吧。”
他妥协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元武帝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我们也有底线,要是代价太大,硬拼也要跟他们一场。”
既然准备要求和,就要把底线先立出来。
“尽量以割地为主,避免赔付数额较大的银两和各种物品。”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不如彻底一些,相比较而言,边境地域因战乱而荒芜,也少有人居,割出去也容易接受一些,以后也可收回来。
“是。”
“具体如何你来制定,让朕看看。”
“此等大事必然隐瞒不了……”
庞师古开口道:“至从事发以来,朝堂多有议论,据臣了解地方上也多有上禀,再加之有和谈之事,这该怎么处理?”
他开口询问。
作为大梁宰相,朱温近臣。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全部详细,现在事态进一步扩大,已经掩盖不了。
他说的是实情。
那一次事件,造成两万余人的死伤,怎么可能简单的揭过?
朱温沉默。
他才是他纠结的地方。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如实公布!”
“如实?”
朱温反问道:“那你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吗?”
“和谈波及太广,不是几人能完成,如实公布或许能让国民激愤,起拼搏之意……”
“你应该知道朕说的不是这。”
庞师古被打断,他微微一怔,开口道:“这或许会对太子殿下的声誉有影响,可此事确实是太子殿下的冲动造成,再未得到准确情报,便自主对敌用兵,造成此等恶果……”
“你是要朕废了太子吗?”
朱温站了起来。
“废了太子,谁来组建训练百万大军,镇儿虽然冲动,可他是为了大梁,事情走到这一步,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陛下,您真的要在五年后对大宁发起进攻吗?”
庞师古沉声道:“大梁并非第一次遭受困境,您即位之初,与此情况差不多,您励精图治,韬光养晦二十年……再走此道,大梁未必不能重现中兴。”
“越是艰难越要发展民生,调养生息,振兴生计,穷兵黩武是行不通的。”
庞师古借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一直都不赞成什么五年之期,在五年内,筹建起超过百万之数的大军对大宁发起战争。
军事实力应当跟国力匹配。
大梁并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撑如此大的军武储备,这就是透支民生换来的。
青壮都被征去当兵,无人种地,无人劳作……这会让国力越来越衰弱。
可陛下始终坚持这一点。
他将原本是合格继承人的二殿下放弃,转而把四殿下立为太子。
庞师古知道,陛下是看中了四殿下的军事才能。
之所以包庇,也是因为四殿下肩负着组建训练百万大军的重任……
“你觉得大宁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吗?”
朱温反问。
庞师古沉默。
他知道元武帝有争霸大陆的野心。
“而且朕也没有二十年了。”
这淡淡的一语,却让庞师古听出一抹萧瑟的意味。
陛下老了啊!
他自封武帝,要争霸大陆。
按照正常的轨迹,庞师古相信陛下能够做到。
他有着雄才大略,必将能一统大陆,成为千古一帝。
可谁能想到,大康镇北王府一脉崛起,元武帝横空出世,成为最大敌手。
陛下还没有放弃!
他以五年之期押上国运,就如同一个赌徒,押上自己的全部去赌一个未来。
赢则成就伟业。
输则万劫不复。
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现在的妥协以及对太子的包庇就是这个原因。
庞师古理解了。
他不再多言,从陛下即位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他也从中年到即将迟暮。
这漫长的君臣相处,让他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ωωw.
他承认,陛下说的是没错的。
元武帝不会给他们太长的时间,还不如放手一搏……
“那太子殿下?”
庞师古知道,陛下是要死保了。
一国储君不能有这么大的污点,又该如何洗掉?又能用什么缘由?
“没有办法了。”
朱温低沉道:“朕很不忍心,但为了保住太子,只能牺牲掉老三了。”
“您要?”
听到此。
庞师古面色微变。
他立即就明白了,这是要让三殿下启王朱桢当替罪羊。
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办法,能完美的把太子摘出去,能让他保证完美。
可这对三殿下太不公平了。
庞师古开口道:“三殿下主动要求封地设在边境,以身守护,并将府中值钱之物全部卖出捐到兵部用于军费。”
“三殿下已非昨日那般,陛下您可要三思啊!”
“朕知道。”
朱温低沉道:“做出这个决定朕也很心痛,这原本是太子的错却要桢儿来承担,对他太不公平!”
“可这是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梁国江山社稷,朕只能这么做。”
“陛下,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但这是最合适的,太子不受外事所缠,更具威望,才能更好的完成组建新军之事。”
朱温开口道:“朕会亲自给桢儿写一封信,相信他会理解的,待这风声过去,朕会弥补他……”
他也明白,实际情况就是这样。
打又打不过,也只剩下求和这一个选项。
可真的要这样吗?
朱温内心正纠结着,或者说是煎熬着。
他自封武帝,顶着这样的名头却不战而求和?
这怎么能够接受?
他的声名何在?
可现实逼迫之下,他没有任何办法。
就像庞师古说的,硬打下去的结果可能是仗也没打赢,人也死光了。
那这两年多的付出都白费了。
至于魏国?
他并没有抱太希望,自身不强,靠别人也不可能。
这一点朱温是能够看明白的。
“陛下,早作决断吧。”
庞师古再一次开口道:“这个时间可能边境已经打开了,早决断,早受些伤亡……”
“该死的!”
朱温起身怒骂了一句。
良久,又颓然坐下,低沉道:“跟大宁求和吧。”
他妥协了。
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元武帝必然会狮子大开口,我们也有底线,要是代价太大,硬拼也要跟他们一场。”
既然准备要求和,就要把底线先立出来。
“尽量以割地为主,避免赔付数额较大的银两和各种物品。”
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还不如彻底一些,相比较而言,边境地域因战乱而荒芜,也少有人居,割出去也容易接受一些,以后也可收回来。
“是。”
“具体如何你来制定,让朕看看。”
“此等大事必然隐瞒不了……”
庞师古开口道:“至从事发以来,朝堂多有议论,据臣了解地方上也多有上禀,再加之有和谈之事,这该怎么处理?”
他开口询问。
作为大梁宰相,朱温近臣。
从一开始他就知道全部详细,现在事态进一步扩大,已经掩盖不了。
他说的是实情。
那一次事件,造成两万余人的死伤,怎么可能简单的揭过?
朱温沉默。
他才是他纠结的地方。
“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如实公布!”
“如实?”
朱温反问道:“那你知道会造成什么影响吗?”
“和谈波及太广,不是几人能完成,如实公布或许能让国民激愤,起拼搏之意……”
“你应该知道朕说的不是这。”
庞师古被打断,他微微一怔,开口道:“这或许会对太子殿下的声誉有影响,可此事确实是太子殿下的冲动造成,再未得到准确情报,便自主对敌用兵,造成此等恶果……”
“你是要朕废了太子吗?”
朱温站了起来。
“废了太子,谁来组建训练百万大军,镇儿虽然冲动,可他是为了大梁,事情走到这一步,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陛下,您真的要在五年后对大宁发起进攻吗?”
庞师古沉声道:“大梁并非第一次遭受困境,您即位之初,与此情况差不多,您励精图治,韬光养晦二十年……再走此道,大梁未必不能重现中兴。”
“越是艰难越要发展民生,调养生息,振兴生计,穷兵黩武是行不通的。”
庞师古借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一直都不赞成什么五年之期,在五年内,筹建起超过百万之数的大军对大宁发起战争。
军事实力应当跟国力匹配。
大梁并没有足够的国力支撑如此大的军武储备,这就是透支民生换来的。
青壮都被征去当兵,无人种地,无人劳作……这会让国力越来越衰弱。
可陛下始终坚持这一点。
他将原本是合格继承人的二殿下放弃,转而把四殿下立为太子。
庞师古知道,陛下是看中了四殿下的军事才能。
之所以包庇,也是因为四殿下肩负着组建训练百万大军的重任……
“你觉得大宁会给我们这么长的时间吗?”
朱温反问。
庞师古沉默。
他知道元武帝有争霸大陆的野心。
“而且朕也没有二十年了。”
这淡淡的一语,却让庞师古听出一抹萧瑟的意味。
陛下老了啊!
他自封武帝,要争霸大陆。
按照正常的轨迹,庞师古相信陛下能够做到。
他有着雄才大略,必将能一统大陆,成为千古一帝。
可谁能想到,大康镇北王府一脉崛起,元武帝横空出世,成为最大敌手。
陛下还没有放弃!
他以五年之期押上国运,就如同一个赌徒,押上自己的全部去赌一个未来。
赢则成就伟业。
输则万劫不复。
他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个目标,现在的妥协以及对太子的包庇就是这个原因。
庞师古理解了。
他不再多言,从陛下即位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他也从中年到即将迟暮。
这漫长的君臣相处,让他明白,陛下决定的事情谁都改变不了。ωωw.
他承认,陛下说的是没错的。
元武帝不会给他们太长的时间,还不如放手一搏……
“那太子殿下?”
庞师古知道,陛下是要死保了。
一国储君不能有这么大的污点,又该如何洗掉?又能用什么缘由?
“没有办法了。”
朱温低沉道:“朕很不忍心,但为了保住太子,只能牺牲掉老三了。”
“您要?”
听到此。
庞师古面色微变。
他立即就明白了,这是要让三殿下启王朱桢当替罪羊。
这确实是一个绝佳的办法,能完美的把太子摘出去,能让他保证完美。
可这对三殿下太不公平了。
庞师古开口道:“三殿下主动要求封地设在边境,以身守护,并将府中值钱之物全部卖出捐到兵部用于军费。”
“三殿下已非昨日那般,陛下您可要三思啊!”
“朕知道。”
朱温低沉道:“做出这个决定朕也很心痛,这原本是太子的错却要桢儿来承担,对他太不公平!”
“可这是为了国家大计,为了梁国江山社稷,朕只能这么做。”
“陛下,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有,但这是最合适的,太子不受外事所缠,更具威望,才能更好的完成组建新军之事。”
朱温开口道:“朕会亲自给桢儿写一封信,相信他会理解的,待这风声过去,朕会弥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