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萧令月接着道:“据商队头目说,走私铁矿是掉脑袋的生意,他们也知道厉害,所以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们每次交货都会更改时间和地点。
而且,交货的时间和地点还不是一方制定的,而是轮流换着来。
商队决定地点,交易的另一方决定时间。
等到下次就反过来,商队决定时间,另一方决定地点。
如此一来,就能在最大程度的防止泄密。
就算其中一方被抓住了,只要时间和地点有一个不对,就不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bigétν
可以说是小心谨慎做到极致了!”
襄王听完后,嘴角抽搐:“既然都这么怕死,干嘛还要做这种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财帛动人心嘛。”
萧令月似笑非笑,“对于追逐利益的商人来说,只要有泼天的好处,哪怕让他提着脑袋走钢丝,他也愿意!”
商队的中年男人是个真正的商人。
贪生怕死,又贪婪成性。
被萧令月威胁恐吓一阵后,中年男人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与她合作了。
相当的识时务,活脱脱就是墙头草。
他提出的条件是,萧令月必须保证他不会死。
哪怕在北秦蹲一辈子大牢,也要保他不死,如果能戴罪立功不坐牢,那就更好了!
萧令月闻言冷笑了一声,告诉他别做梦。
都走私铁矿了。
能保住一条命,不被朝廷株连九族,就已经看在他戴罪立功、主动交代的份上。
他还贪心的想不坐牢,当做一切没发生?
不如做梦比较快!
中年男人闻言干笑不已,忙说自己是开玩笑的,然后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该说的都说了。
萧令月这才知道,这个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原来是两国混血。
他名叫仲荣贵,本家是南燕人,祖上三代到了北秦,娶了北秦的女人,在北秦成家立业,但祖业根基却在南燕。
家中世代经商。
借着家中祖辈的亲缘,仲荣贵常年来往北秦、南燕两国经商,哪怕是在战乱年间都不例外。
在北秦就自称北秦人,在南燕就自称南燕人,两边都有亲族,因此混得如鱼得水,甚至和边防军队也能搭上关系,对两国边境的地形更是了若指掌。
再加上他做生意颇有一套,因此便入了南燕某个大人物的眼。
大概从六年前开始。
仲荣贵开始给南燕的幕后主使效力,他将自己的商队解散,又重新组建了一支新商队,以做木石料生意为由,开始在两国之间走私铁矿。
萧令月听到这里时心一惊。biqμgètν
六年前……
差不多是她在南燕身死,重生到北秦的时间。
原来从那么早开始,这张庞大的走私路线就已经成型了,而战北寒对此根本不知情。
这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
而是商队的经营范围,正好是战北寒的势力盲区。
战北寒主管的是军事一块,无论是正常军务,还是奸细探子,都是非常严格且隐秘的军事活动。
而商队偏偏绕开了这一块,从民间入手。
民间有多少支商队?
又有多少像仲荣贵一样,来往多国经商的商人?
多得简直数不清!
萧令月之前在土匪寨救下的孟文浩,就是东齐海商世家的人,家中有多支商队,常年来往各国通商。
像孟文浩这样的商业家族,各个国家都有,根本查不过来。
仲荣贵的商队隐藏在这些民间商队里,就像一片树叶藏进了树林,只要他们不主动暴露,神仙来了也找不到。
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经商之事,包括商人、全国财务等等,都归户部管理。
甚至连国库也在户部,等于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
这么重要的地方,一般都是皇帝或太子管理,昭明帝之前就把户部交给了太子管,战北寒更不适合插手。
出于这种种原因。
仲荣贵所带领的商队一直相安无事,藏在暗中行事,丝毫没有被察觉。
而这次。
如果不是相国寺刺杀,暴露了南燕刺客与虎狼山土匪寨的关系,甚至引来了战北寒亲自探查。
随后又因为土匪寨的暴露,引出了铁矿走私的大案,让战北寒一路顺藤摸瓜查到了皇陵。
仲荣贵这支商队可能依然不会暴露!
换句话来说,不是商队暴露,而是土匪寨的暴露连累了商队,才导致了仲荣贵的落网。
萧令月想到这里,不由感觉心惊。
真是一环套一环!
难怪虎狼山的土匪寨能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走私铁矿整整五年,却始终无人发现。
这其中的道道关卡,早就被人打通了。
可惜。
过于精密的算计,虽然能保证万无一失。
但也正因为精密过度,就像精准的齿轮一样,只要其中一环出了问题,整个布局就全乱了,更容易被人顺藤摸瓜的一网打尽。
这大概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弟妹?”
襄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萧令月回过神,无言的看他一眼:“襄王殿下,你能别这么叫我吗?”
听着感觉好怪。
“不叫你弟妹叫什么,萧姑娘?”
襄王夸张地说道:“饶了我吧,三弟知道了会瞪死我的。”
萧令月:“……算了。”
她重新将话题拉回来:“我和商队的头目仲荣贵达成了交易,这张小地图就是他交出来的。据他交代,这样的小地图,商队和交货方各有一张,每次交易都是用地图来制定地点的。”
襄王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只要送一张白纸就行了!如果不慎落到外人手里,只要没有同样的地形图,谁也猜不到真正的交货地点。”
“没错。”萧令月点点头。
商队和交货人手里的地形图,是根据县衙的地形图,同比例缩小的。
一式两份。
就算有人拿到了信纸,跟县衙的大地图对照也没用。
因为地图大小不同,信纸上的墨点根本对应不到正确的位置,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正的交货点。
“这些人为了走私铁矿不被抓到,真是绞尽了脑汁啊!”
襄王冷笑道:“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敢做这种事,早晚都得付出代价!”
萧令月接着道:“据商队头目说,走私铁矿是掉脑袋的生意,他们也知道厉害,所以为了防止被人发现,他们每次交货都会更改时间和地点。
而且,交货的时间和地点还不是一方制定的,而是轮流换着来。
商队决定地点,交易的另一方决定时间。
等到下次就反过来,商队决定时间,另一方决定地点。
如此一来,就能在最大程度的防止泄密。
就算其中一方被抓住了,只要时间和地点有一个不对,就不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bigétν
可以说是小心谨慎做到极致了!”
襄王听完后,嘴角抽搐:“既然都这么怕死,干嘛还要做这种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古财帛动人心嘛。”
萧令月似笑非笑,“对于追逐利益的商人来说,只要有泼天的好处,哪怕让他提着脑袋走钢丝,他也愿意!”
商队的中年男人是个真正的商人。
贪生怕死,又贪婪成性。
被萧令月威胁恐吓一阵后,中年男人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与她合作了。
相当的识时务,活脱脱就是墙头草。
他提出的条件是,萧令月必须保证他不会死。
哪怕在北秦蹲一辈子大牢,也要保他不死,如果能戴罪立功不坐牢,那就更好了!
萧令月闻言冷笑了一声,告诉他别做梦。
都走私铁矿了。
能保住一条命,不被朝廷株连九族,就已经看在他戴罪立功、主动交代的份上。
他还贪心的想不坐牢,当做一切没发生?
不如做梦比较快!
中年男人闻言干笑不已,忙说自己是开玩笑的,然后就跟竹筒倒豆子一样,把该说的都说了。
萧令月这才知道,这个相貌平平的中年男人,原来是两国混血。
他名叫仲荣贵,本家是南燕人,祖上三代到了北秦,娶了北秦的女人,在北秦成家立业,但祖业根基却在南燕。
家中世代经商。
借着家中祖辈的亲缘,仲荣贵常年来往北秦、南燕两国经商,哪怕是在战乱年间都不例外。
在北秦就自称北秦人,在南燕就自称南燕人,两边都有亲族,因此混得如鱼得水,甚至和边防军队也能搭上关系,对两国边境的地形更是了若指掌。
再加上他做生意颇有一套,因此便入了南燕某个大人物的眼。
大概从六年前开始。
仲荣贵开始给南燕的幕后主使效力,他将自己的商队解散,又重新组建了一支新商队,以做木石料生意为由,开始在两国之间走私铁矿。
萧令月听到这里时心一惊。biqμgètν
六年前……
差不多是她在南燕身死,重生到北秦的时间。
原来从那么早开始,这张庞大的走私路线就已经成型了,而战北寒对此根本不知情。
这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足。
而是商队的经营范围,正好是战北寒的势力盲区。
战北寒主管的是军事一块,无论是正常军务,还是奸细探子,都是非常严格且隐秘的军事活动。
而商队偏偏绕开了这一块,从民间入手。
民间有多少支商队?
又有多少像仲荣贵一样,来往多国经商的商人?
多得简直数不清!
萧令月之前在土匪寨救下的孟文浩,就是东齐海商世家的人,家中有多支商队,常年来往各国通商。
像孟文浩这样的商业家族,各个国家都有,根本查不过来。
仲荣贵的商队隐藏在这些民间商队里,就像一片树叶藏进了树林,只要他们不主动暴露,神仙来了也找不到。
从理论上来说,所有经商之事,包括商人、全国财务等等,都归户部管理。
甚至连国库也在户部,等于是一个国家的钱袋子。
这么重要的地方,一般都是皇帝或太子管理,昭明帝之前就把户部交给了太子管,战北寒更不适合插手。
出于这种种原因。
仲荣贵所带领的商队一直相安无事,藏在暗中行事,丝毫没有被察觉。
而这次。
如果不是相国寺刺杀,暴露了南燕刺客与虎狼山土匪寨的关系,甚至引来了战北寒亲自探查。
随后又因为土匪寨的暴露,引出了铁矿走私的大案,让战北寒一路顺藤摸瓜查到了皇陵。
仲荣贵这支商队可能依然不会暴露!
换句话来说,不是商队暴露,而是土匪寨的暴露连累了商队,才导致了仲荣贵的落网。
萧令月想到这里,不由感觉心惊。
真是一环套一环!
难怪虎狼山的土匪寨能在京城的眼皮子底下,走私铁矿整整五年,却始终无人发现。
这其中的道道关卡,早就被人打通了。
可惜。
过于精密的算计,虽然能保证万无一失。
但也正因为精密过度,就像精准的齿轮一样,只要其中一环出了问题,整个布局就全乱了,更容易被人顺藤摸瓜的一网打尽。
这大概就是有得必有失吧!
“……弟妹?”
襄王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萧令月回过神,无言的看他一眼:“襄王殿下,你能别这么叫我吗?”
听着感觉好怪。
“不叫你弟妹叫什么,萧姑娘?”
襄王夸张地说道:“饶了我吧,三弟知道了会瞪死我的。”
萧令月:“……算了。”
她重新将话题拉回来:“我和商队的头目仲荣贵达成了交易,这张小地图就是他交出来的。据他交代,这样的小地图,商队和交货方各有一张,每次交易都是用地图来制定地点的。”
襄王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只要送一张白纸就行了!如果不慎落到外人手里,只要没有同样的地形图,谁也猜不到真正的交货地点。”
“没错。”萧令月点点头。
商队和交货人手里的地形图,是根据县衙的地形图,同比例缩小的。
一式两份。
就算有人拿到了信纸,跟县衙的大地图对照也没用。
因为地图大小不同,信纸上的墨点根本对应不到正确的位置,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正的交货点。
“这些人为了走私铁矿不被抓到,真是绞尽了脑汁啊!”
襄王冷笑道:“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敢做这种事,早晚都得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