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户有良心的村民,不由得低下了头。
偏偏就有一些人并不服气,还想要据理力争。
“你们几个都回去吧!”
“既然家里出不了人力进山,就不必再在我家耗着了。”
四叔公看向卢婆子和小武娘几个,明确表态家里人不会再进山的乡亲。
见老人家难得的发了神威,卢婆子也不再多说什么。
要不还得是余村长在,对他们更好呢?
那个老小子脸皮薄,不像四叔公似的舍得下脸,说她们这些个妇人。
“哼!回去就回去,总之我们家没分到银子,旁人也别想先拿到银子。”
卢婆子气哼哼地丢下一句话,扭头便走。
吕氏接过铁头递过来的一碗掺了杂粮的米饭,轻轻地抿了抿唇。
“大嫂别嫌弃,这是春儿和良才,傍晚从顾家带回来的。”
“都是他们二人一天下来省的口粮,还有顾家灶房剩下来的一些吃食。”
“他们那些做工的人,均分之后填在一起,才有这么一大碗。”
铁头讷讷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去看大嫂的样子。
一大碗端回来的剩饭而已,就这么拿来给大嫂一家,他实在有些难为情。
要知道回来那天,全家人谁都没有管他。
还是大嫂看不过去,送了些粥过来,给他填饱肚子。
“铁头兄弟,快别这么说。”
“你送来的,可是一大碗结结实实的米饭呢!”
“虽说掺了些杂粮,那也是好东西。比我那天给你的粥,不知强上多少。”
吕氏的声音轻柔,带着几分虚弱,看着铁头微微一笑。
“眼下秋收将近,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良才他们能拿回这么一大碗米饭,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这几天,听说那位顾娘子又不在家,仅有两个孩子跟一众下人们在顾宅里,深居简出。
据说就连顾宅的伙食,都有所缩减,不复往日的奢侈,顿顿吃白米白面。
他们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带回一大碗饭,已经很难得了。
这么一碗饭,再加些野菜一起煮上一锅,可以让她和几个孩子全都填饱肚子。
除去卖身去了顾家的良忠,她还有另外四个孩子要养活。
包括她自己在内,一共五张嘴要吃饭呢。
有这样一碗米饭拿过来,她和孩子们至少不会天不亮,便饿醒了。
“大嫂......只是不知道,我能不能也跟你一起凑合着吃一顿。”
铁头有些不自在地低下头,尴尬地不敢对上吕氏的眼睛。
王春儿只是派良才送了饭回来,那小子便又出去玩了。
眼下,他一只手干活还不太习惯,自己做饭更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原本这一大碗饭,是他们母子准备让他直接吃的。
这年月,有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有菜?
这样一大碗饭,让铁头全都吃下去,估计勉强能混个不饿肚子。
十分饱自然是不太可能,但仅是这样,也足够了。
“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
“不就是加双筷子的事情?更何况,你还送了这么一大碗饭过来呢!”
吕氏的笑容和煦,丝毫看不出丁点儿不悦。
“铁头兄弟快进屋坐吧,我把这碗饭加些野菜煮上,再贴几个杂粮饼子。”
“今晚上,保准让大家都吃得饱饱的。”
她脚步带着几分虚浮,手却稳稳地端着碗进了屋。
看着大嫂动作不算麻利的身影,铁头的心底不禁浮起一抹不忍。
若是大哥还活着,大嫂也不至于会落得,被娘亲分出去的下场。
他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上前,略显局促地看向吕氏。
“大嫂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只管吩咐小弟去做便是,我虽说少了一条手臂,但也能多少干些活。”
吕氏抬起略显迷茫的眼眸,意外地打量着眼前的小叔子。
他们农户人家,都有男子不下厨的不成文规矩,她家男人和小叔子,自然都不例外。
没想到......小叔子这次从战场上回来,倒比过去更懂得照顾人了。
只可惜啊......
他那个媳妇,现在的心早已经野了,不知道飞去哪个男人的身上,往后怕是都难把心收回来。
“我这儿哪里就用得着你亲自动手了?”
“自有良孝和良义他们帮忙,再不济......大妮也已经六岁了呢,能帮着做不少事情。”
吕氏的声音软软地传入铁头耳中,带着丝丝的体贴。
“铁头兄弟的手臂要不要再去吴大夫家看看?听说,他现在手里有种伤药,效果特别不错。”
“就是......不知道价钱几何,若是太贵的话,嫂子这儿还有几两银子,能让你先拿去应个急。”
吕氏说着,抿了下唇,眼里透着一抹不舍与不忍。
大嫂这话一出,铁头的心里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家里,第一个对他伸出援手,提出拿银子再让他去看伤的人,居然会是大嫂。
这位已经被分家出去的大嫂,此刻明明舍不得手里那点保命的银子,却还是毫不迟疑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的喉头哽咽了一瞬,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总算缓和下来。
“大嫂......不必麻烦了。”
“我的伤口早已经长好,再看也看不出一条新的手臂来。”
铁头的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弧度,脸上写满不认同的大嫂,坚定地说道。
“再说......我哪里能要大嫂的傍身银子?”
“那几两银子,还是良忠交到你手里的卖身钱。”
正是因为知道,大嫂的银子是怎么来的,他才更加不可能拿。
哪怕只是暂借,他也绝不可能动一分一毫。
“铁头兄弟......”
吕氏还想再劝,怎奈铁头已经扬起一抹笑脸,催促着说肚子饿了。
她轻声地叹了口气,止住这个话题。
倒不是她做嫂子的多么大方。
只要想到铁头的为人和人品,还有王春儿和良才在顾家当差的事。
她就压根不担心,银子借出去后,铁头一家会赖着不还。
又不是拿给她那个丧良心的恶婆婆,银子给她都听不到声响的。
偏偏就有一些人并不服气,还想要据理力争。
“你们几个都回去吧!”
“既然家里出不了人力进山,就不必再在我家耗着了。”
四叔公看向卢婆子和小武娘几个,明确表态家里人不会再进山的乡亲。
见老人家难得的发了神威,卢婆子也不再多说什么。
要不还得是余村长在,对他们更好呢?
那个老小子脸皮薄,不像四叔公似的舍得下脸,说她们这些个妇人。
“哼!回去就回去,总之我们家没分到银子,旁人也别想先拿到银子。”
卢婆子气哼哼地丢下一句话,扭头便走。
吕氏接过铁头递过来的一碗掺了杂粮的米饭,轻轻地抿了抿唇。
“大嫂别嫌弃,这是春儿和良才,傍晚从顾家带回来的。”
“都是他们二人一天下来省的口粮,还有顾家灶房剩下来的一些吃食。”
“他们那些做工的人,均分之后填在一起,才有这么一大碗。”
铁头讷讷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去看大嫂的样子。
一大碗端回来的剩饭而已,就这么拿来给大嫂一家,他实在有些难为情。
要知道回来那天,全家人谁都没有管他。
还是大嫂看不过去,送了些粥过来,给他填饱肚子。
“铁头兄弟,快别这么说。”
“你送来的,可是一大碗结结实实的米饭呢!”
“虽说掺了些杂粮,那也是好东西。比我那天给你的粥,不知强上多少。”
吕氏的声音轻柔,带着几分虚弱,看着铁头微微一笑。
“眼下秋收将近,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良才他们能拿回这么一大碗米饭,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这几天,听说那位顾娘子又不在家,仅有两个孩子跟一众下人们在顾宅里,深居简出。
据说就连顾宅的伙食,都有所缩减,不复往日的奢侈,顿顿吃白米白面。
他们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带回一大碗饭,已经很难得了。
这么一碗饭,再加些野菜一起煮上一锅,可以让她和几个孩子全都填饱肚子。
除去卖身去了顾家的良忠,她还有另外四个孩子要养活。
包括她自己在内,一共五张嘴要吃饭呢。
有这样一碗米饭拿过来,她和孩子们至少不会天不亮,便饿醒了。
“大嫂......只是不知道,我能不能也跟你一起凑合着吃一顿。”
铁头有些不自在地低下头,尴尬地不敢对上吕氏的眼睛。
王春儿只是派良才送了饭回来,那小子便又出去玩了。
眼下,他一只手干活还不太习惯,自己做饭更是从来都不曾有过的事情。
原本这一大碗饭,是他们母子准备让他直接吃的。
这年月,有饭吃就不错了,哪里还敢奢望有菜?
这样一大碗饭,让铁头全都吃下去,估计勉强能混个不饿肚子。
十分饱自然是不太可能,但仅是这样,也足够了。
“嗨!我当是什么事儿呢!”
“不就是加双筷子的事情?更何况,你还送了这么一大碗饭过来呢!”
吕氏的笑容和煦,丝毫看不出丁点儿不悦。
“铁头兄弟快进屋坐吧,我把这碗饭加些野菜煮上,再贴几个杂粮饼子。”
“今晚上,保准让大家都吃得饱饱的。”
她脚步带着几分虚浮,手却稳稳地端着碗进了屋。
看着大嫂动作不算麻利的身影,铁头的心底不禁浮起一抹不忍。
若是大哥还活着,大嫂也不至于会落得,被娘亲分出去的下场。
他三步并做两步地走上前,略显局促地看向吕氏。
“大嫂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
“只管吩咐小弟去做便是,我虽说少了一条手臂,但也能多少干些活。”
吕氏抬起略显迷茫的眼眸,意外地打量着眼前的小叔子。
他们农户人家,都有男子不下厨的不成文规矩,她家男人和小叔子,自然都不例外。
没想到......小叔子这次从战场上回来,倒比过去更懂得照顾人了。
只可惜啊......
他那个媳妇,现在的心早已经野了,不知道飞去哪个男人的身上,往后怕是都难把心收回来。
“我这儿哪里就用得着你亲自动手了?”
“自有良孝和良义他们帮忙,再不济......大妮也已经六岁了呢,能帮着做不少事情。”
吕氏的声音软软地传入铁头耳中,带着丝丝的体贴。
“铁头兄弟的手臂要不要再去吴大夫家看看?听说,他现在手里有种伤药,效果特别不错。”
“就是......不知道价钱几何,若是太贵的话,嫂子这儿还有几两银子,能让你先拿去应个急。”
吕氏说着,抿了下唇,眼里透着一抹不舍与不忍。
大嫂这话一出,铁头的心里瞬间掀起惊涛骇浪。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个家里,第一个对他伸出援手,提出拿银子再让他去看伤的人,居然会是大嫂。
这位已经被分家出去的大嫂,此刻明明舍不得手里那点保命的银子,却还是毫不迟疑地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的喉头哽咽了一瞬,深吸了好几口气,才总算缓和下来。
“大嫂......不必麻烦了。”
“我的伤口早已经长好,再看也看不出一条新的手臂来。”
铁头的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弧度,脸上写满不认同的大嫂,坚定地说道。
“再说......我哪里能要大嫂的傍身银子?”
“那几两银子,还是良忠交到你手里的卖身钱。”
正是因为知道,大嫂的银子是怎么来的,他才更加不可能拿。
哪怕只是暂借,他也绝不可能动一分一毫。
“铁头兄弟......”
吕氏还想再劝,怎奈铁头已经扬起一抹笑脸,催促着说肚子饿了。
她轻声地叹了口气,止住这个话题。
倒不是她做嫂子的多么大方。
只要想到铁头的为人和人品,还有王春儿和良才在顾家当差的事。
她就压根不担心,银子借出去后,铁头一家会赖着不还。
又不是拿给她那个丧良心的恶婆婆,银子给她都听不到声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