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大家反复讨论,方案也算打磨完善。
苏教授受人所托前来会诊,但是时间有限,必须尽快解决问题。
“大家没有异议,那我们就尽快安排手术,局麻下进行,后路椎弓根穿刺胸2神经根鞘管微导管镇痛泵植入。”苏教授放下平板说。
赵主任看大家都没有意见,可以结束会诊了:“谢谢各位,那我们马上安排手术。”
“南晨,联系医大数字医学研究所,将这个病人影像资料发过去,马上进行3D打印。”苏教授雷厉风行。
韩主任立刻说:“苏教授,不用麻烦医大那边,我们这有3D打印机,随时可以打印。”
说完打电话给田主任,让他把3D打印机开机,并告诉田主任,他和苏教授一行马上到骨科研究所。
苏教授知道三博成立了骨科研究所,也接到了邀请参加学术会和研究所的揭牌仪式,正好提前看看,三博的骨科研究所究竟实力如何。
大家散会,韩主任带大家到骨科研究所参观,两位疼痛科的主任和肿瘤医院的主任对骨科研究所没有多少兴趣,但也凑个热闹,一起跟去看看。
韩主任和苏教授走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
华侨楼与综合骨科之间有一个连接花园,经过花园的时候,苏南辰看到一个穿病人服的阿姨正在散步,很眼熟,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的病人吗?怎么在这里住院。
阿姨正好也看到苏医生,举手打招呼,走过来:“苏医生,怎么在这里碰到你?你调到这个医院来了?”
“没有呢,我过来开会,右膝还打软腿吗?怎么没有来复诊了?”苏医生奇怪。
这个病人在附二诊断为右膝游离体,做了关节镜手术,取出了游离体,但是症状没有任何缓解。
病人再次到附一在就诊,正好苏医生接诊,看术后复查的磁共振,没有游离体了,半月板也正常,没有撕裂。于是查头部和脊柱的磁共振,没有发现问题,排除假性软腿,分析来分析去,考虑外侧高活动度半月板。
苏医生给她做了第二次关节镜,镜下发现确实存在高活动度半月板,于是处理了这个高活动度半月板。
但是术后症状还没有任何缓解,这让苏医生有点弄不明白了,他将病人的资料用电子邮件发给了自己的留美老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老师说需要研究一下,暂时没有回复。
阿姨演示给苏医生看,屈伸活动膝关节,快速走几步,然后蹲下起立,高兴地说:“你看,没事了,完全正常了,我今天上午做的手术,明天可以出院了。”
苏医生很诧异:“哪位医生给你做的手术,韩主任吗?”
“杨医生!”阿姨说。
杨医生,韩主任的那个学生,苏医生对他刮目相看了。
“苏医生,你们要研究一下我这种情况,积累经验。”阿姨叮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话无意中让苏医生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有点难为情,告别阿姨,苏医生快步赶上参观队伍。
他有意识地跟杨平走近,寻找机会了解这个病人的情况,他很好奇,这个病人究竟诊断是什么,手术怎么做的。
韩主任一路向大家介绍三博骨科发展的近况,大家以前一直没有把三博当回事,看到三博如今快速而稳健的发展步伐,猛然意识到,三博已经不是当年的三博,骨科已经悄然壮大。
田主任接到电话,把宋子墨也叫来骨科研究所,他们一起做了一个课题,就是关于3D打印的,他们对3D打印机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这台德国造顶级3D打印机,不是模具级别的,而是机床级别的,价格也是千万级的,是骨科研究所的核心设备。
南都医大的数字医学研究所也没有这种档次的3D打印机,有的只是模具级别的,如果需要机床级别的,要跟一些专业工厂合作。
就像战士对精良武器的喜爱,搞学术的人对精良的科研设备,自然爱不释手。
苏教授围着这台大型3D打印机转圈,扶了扶眼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赞不绝口:“了不起呀,了不起呀。”
附二的于教授也跟着转,但是脸上好像有点闷闷不乐。
>
科研所的硬件装备如此强悍,加上几乎全是名校博士的人才队伍,苏教授暗自惊讶,无论从人才梯队,还是硬件设施,三博都已经跻身G市区前列,至少已经领先省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
数据已经从影像中心下载,传输到3D打印机的主机,各个参数被田主任和宋子墨设定好,打印开始。
透明的模具打印舱中,打印基材一点一点的喷出,慢慢的,病人完整的躯干模型被打印出来,舱盖自动打开,模型被送出来。
杨平和宋子墨将模型搬到展示台上,一比一的模型十分逼真清晰,脊柱、脊髓、神经根、肿瘤、血管的结构关系清晰明了。
疼痛科徐主任已经叫人送了一套椎管内植入性镇痛泵的穿刺工具,宋子墨也准备了一套椎体成形的穿刺工具,两套工具结合才能完成这个病人的穿刺。
“师兄,怎么样?”宋子墨问道,他也在关注这个病人。
“胸2神经根阻滞,经椎弓很穿刺,3D打印模拟穿刺。”杨平告诉他。
“不是有三维重建吗?用导航就可以了,还模拟穿刺?”宋子墨觉得弄复杂了,他不知道会诊会议上激烈的讨论。
苏南晨看了宋子墨一眼,两人虽不熟悉,但是互相认识,他知道韩主任带了一个天赋极高的复旦博士。
这个高傲的家伙居然叫杨平师兄,而且在他面前没有丝毫傲气,连一贯的高冷都没有,苏南晨就觉得奇怪了,杨平有这么厉害吗?把宋子墨收拾得贴贴服服的。
时间比较紧,苏南晨也不便多想,开始进行模拟穿刺,寻找最佳的角度,测量导管的长度,为术中的精准穿刺做准备。
“你们在这里进行模拟穿刺,我陪苏教授到手术室去逛逛。”韩主任吩咐杨平宋子墨陪苏南晨。
韩主任陪着苏教授一行到手术室去看,手术中心的手术室,不是综合骨科的独立手术室。
苏教授对手术室似乎很有兴趣,尤其骨科的几间手术室,苏教授都要进去看两眼,问得也很详细。
苏教授对急诊手术特别上心:“你们这边骨科夜间急诊手术多不?”
韩主任说:“现在比较多,创伤急救中心每天都有比较严重的创伤急诊手术。”
苏教授喃喃地说:“那比较辛苦。”
“听说你们买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于主任说,附二买的达芬奇给胸外科和普外科用,骨科申请买一台天玑,迟迟没有审批下来。
韩主任带领大家去看天玑手术机器人:“一起去看看,在这边的多功能手术室,已经开始启用了,好像正有手术在做。”
韩主任带大家到多功能手术室,其中骨科一间多功能手术室已经启用,正在手术,门口的放射警示灯亮着,说明里面的导航机器开着。
在走廊里,隔着小窗看,里面正在做手术,大家饶有兴趣。
“谭主任正在做机器人手术。”韩主任让大家等等再进去。
里面有辐射,等下导航停止操作,大家才能进去。
谭博云正在操作室操作机器人手臂,做骨盆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手术。
谭博云一直和于教授关系不和,听说他现在已经开展机器人手术,走在了自己前列,于教授心里有些懊恼。
于教授想,谭博云在附二一直被自己压着,这次调到三博,没有如自己预想的,和韩建功关系闹僵。反而如鹰得风,扶摇直上,听说马上要召开的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韩建功将主角让给了他。
越想越有点难受,人的正常思维,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对手过得太好。
螺钉已经精准的打入骶髂关节,导航功能停用,放射提示的警报灯熄灭了,韩主任带大家进去。
谭博云从操作室里出来,看到韩主任带着这么多人,苏教授、于教授,附二的疼痛科主任,他都认识。
“谭主任,辛苦了,机器人还顺手吧?苏教授、于教授,今天正好过来会诊,大家想看看我们的机器人。”韩主任介绍。
谭博云跟大家握手:“辛苦了,天玑手术机器人做骨科真是很棒,已经完成十几例了,非常顺手。”
看谭博云眉飞色舞的样子,于教授心里越发闷闷不乐。
经过大家反复讨论,方案也算打磨完善。
苏教授受人所托前来会诊,但是时间有限,必须尽快解决问题。
“大家没有异议,那我们就尽快安排手术,局麻下进行,后路椎弓根穿刺胸2神经根鞘管微导管镇痛泵植入。”苏教授放下平板说。
赵主任看大家都没有意见,可以结束会诊了:“谢谢各位,那我们马上安排手术。”
“南晨,联系医大数字医学研究所,将这个病人影像资料发过去,马上进行3D打印。”苏教授雷厉风行。
韩主任立刻说:“苏教授,不用麻烦医大那边,我们这有3D打印机,随时可以打印。”
说完打电话给田主任,让他把3D打印机开机,并告诉田主任,他和苏教授一行马上到骨科研究所。
苏教授知道三博成立了骨科研究所,也接到了邀请参加学术会和研究所的揭牌仪式,正好提前看看,三博的骨科研究所究竟实力如何。
大家散会,韩主任带大家到骨科研究所参观,两位疼痛科的主任和肿瘤医院的主任对骨科研究所没有多少兴趣,但也凑个热闹,一起跟去看看。
韩主任和苏教授走前面,其他人跟在后面。
华侨楼与综合骨科之间有一个连接花园,经过花园的时候,苏南辰看到一个穿病人服的阿姨正在散步,很眼熟,仔细一看,这不是自己的病人吗?怎么在这里住院。
阿姨正好也看到苏医生,举手打招呼,走过来:“苏医生,怎么在这里碰到你?你调到这个医院来了?”
“没有呢,我过来开会,右膝还打软腿吗?怎么没有来复诊了?”苏医生奇怪。
这个病人在附二诊断为右膝游离体,做了关节镜手术,取出了游离体,但是症状没有任何缓解。
病人再次到附一在就诊,正好苏医生接诊,看术后复查的磁共振,没有游离体了,半月板也正常,没有撕裂。于是查头部和脊柱的磁共振,没有发现问题,排除假性软腿,分析来分析去,考虑外侧高活动度半月板。
苏医生给她做了第二次关节镜,镜下发现确实存在高活动度半月板,于是处理了这个高活动度半月板。
但是术后症状还没有任何缓解,这让苏医生有点弄不明白了,他将病人的资料用电子邮件发给了自己的留美老师,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运动医学专家,老师说需要研究一下,暂时没有回复。
阿姨演示给苏医生看,屈伸活动膝关节,快速走几步,然后蹲下起立,高兴地说:“你看,没事了,完全正常了,我今天上午做的手术,明天可以出院了。”
苏医生很诧异:“哪位医生给你做的手术,韩主任吗?”
“杨医生!”阿姨说。
杨医生,韩主任的那个学生,苏医生对他刮目相看了。
“苏医生,你们要研究一下我这种情况,积累经验。”阿姨叮嘱。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话无意中让苏医生的自尊心备受打击,有点难为情,告别阿姨,苏医生快步赶上参观队伍。
他有意识地跟杨平走近,寻找机会了解这个病人的情况,他很好奇,这个病人究竟诊断是什么,手术怎么做的。
韩主任一路向大家介绍三博骨科发展的近况,大家以前一直没有把三博当回事,看到三博如今快速而稳健的发展步伐,猛然意识到,三博已经不是当年的三博,骨科已经悄然壮大。
田主任接到电话,把宋子墨也叫来骨科研究所,他们一起做了一个课题,就是关于3D打印的,他们对3D打印机的操作流程非常熟悉。
这台德国造顶级3D打印机,不是模具级别的,而是机床级别的,价格也是千万级的,是骨科研究所的核心设备。
南都医大的数字医学研究所也没有这种档次的3D打印机,有的只是模具级别的,如果需要机床级别的,要跟一些专业工厂合作。
就像战士对精良武器的喜爱,搞学术的人对精良的科研设备,自然爱不释手。
苏教授围着这台大型3D打印机转圈,扶了扶眼镜,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赞不绝口:“了不起呀,了不起呀。”
附二的于教授也跟着转,但是脸上好像有点闷闷不乐。
>
科研所的硬件装备如此强悍,加上几乎全是名校博士的人才队伍,苏教授暗自惊讶,无论从人才梯队,还是硬件设施,三博都已经跻身G市区前列,至少已经领先省人民医院和市人民医院。
数据已经从影像中心下载,传输到3D打印机的主机,各个参数被田主任和宋子墨设定好,打印开始。
透明的模具打印舱中,打印基材一点一点的喷出,慢慢的,病人完整的躯干模型被打印出来,舱盖自动打开,模型被送出来。
杨平和宋子墨将模型搬到展示台上,一比一的模型十分逼真清晰,脊柱、脊髓、神经根、肿瘤、血管的结构关系清晰明了。
疼痛科徐主任已经叫人送了一套椎管内植入性镇痛泵的穿刺工具,宋子墨也准备了一套椎体成形的穿刺工具,两套工具结合才能完成这个病人的穿刺。
“师兄,怎么样?”宋子墨问道,他也在关注这个病人。
“胸2神经根阻滞,经椎弓很穿刺,3D打印模拟穿刺。”杨平告诉他。
“不是有三维重建吗?用导航就可以了,还模拟穿刺?”宋子墨觉得弄复杂了,他不知道会诊会议上激烈的讨论。
苏南晨看了宋子墨一眼,两人虽不熟悉,但是互相认识,他知道韩主任带了一个天赋极高的复旦博士。
这个高傲的家伙居然叫杨平师兄,而且在他面前没有丝毫傲气,连一贯的高冷都没有,苏南晨就觉得奇怪了,杨平有这么厉害吗?把宋子墨收拾得贴贴服服的。
时间比较紧,苏南晨也不便多想,开始进行模拟穿刺,寻找最佳的角度,测量导管的长度,为术中的精准穿刺做准备。
“你们在这里进行模拟穿刺,我陪苏教授到手术室去逛逛。”韩主任吩咐杨平宋子墨陪苏南晨。
韩主任陪着苏教授一行到手术室去看,手术中心的手术室,不是综合骨科的独立手术室。
苏教授对手术室似乎很有兴趣,尤其骨科的几间手术室,苏教授都要进去看两眼,问得也很详细。
苏教授对急诊手术特别上心:“你们这边骨科夜间急诊手术多不?”
韩主任说:“现在比较多,创伤急救中心每天都有比较严重的创伤急诊手术。”
苏教授喃喃地说:“那比较辛苦。”
“听说你们买了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于主任说,附二买的达芬奇给胸外科和普外科用,骨科申请买一台天玑,迟迟没有审批下来。
韩主任带领大家去看天玑手术机器人:“一起去看看,在这边的多功能手术室,已经开始启用了,好像正有手术在做。”
韩主任带大家到多功能手术室,其中骨科一间多功能手术室已经启用,正在手术,门口的放射警示灯亮着,说明里面的导航机器开着。
在走廊里,隔着小窗看,里面正在做手术,大家饶有兴趣。
“谭主任正在做机器人手术。”韩主任让大家等等再进去。
里面有辐射,等下导航停止操作,大家才能进去。
谭博云正在操作室操作机器人手臂,做骨盆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手术。
谭博云一直和于教授关系不和,听说他现在已经开展机器人手术,走在了自己前列,于教授心里有些懊恼。
于教授想,谭博云在附二一直被自己压着,这次调到三博,没有如自己预想的,和韩建功关系闹僵。反而如鹰得风,扶摇直上,听说马上要召开的亚洲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韩建功将主角让给了他。
越想越有点难受,人的正常思维,都不会想让自己的对手过得太好。
螺钉已经精准的打入骶髂关节,导航功能停用,放射提示的警报灯熄灭了,韩主任带大家进去。
谭博云从操作室里出来,看到韩主任带着这么多人,苏教授、于教授,附二的疼痛科主任,他都认识。
“谭主任,辛苦了,机器人还顺手吧?苏教授、于教授,今天正好过来会诊,大家想看看我们的机器人。”韩主任介绍。
谭博云跟大家握手:“辛苦了,天玑手术机器人做骨科真是很棒,已经完成十几例了,非常顺手。”
看谭博云眉飞色舞的样子,于教授心里越发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