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了?张哥信不过我?”

  “不是,只是到时候拖家带口的,我怕女方不愿意。”

  是啊,你愿意迁移回原籍,那是因为那是生你养你的地方,无论他繁华还是落后,你都愿意,可你他娶的媳妇可未必。

  毕竟人家娘家在附近,未必愿意嫁那么远啊。

  “嗯,有道理,本地姑娘,八成没戏了,不过别急,你们老家的姑娘来知青的也不少,我托人帮你问问。”

  凡是知青,都是晚婚晚育的,只有受不住寂寞的,不想蹉跎光阴的才会结婚生子,落根在当地。

  凡是盘算着有机会能回去的,都不会结婚,就比如村里的许知青,这可是苏宇当年的白月光,如今苏宇都二十二岁了,那么许知青也不小了,跟苏宇相差不大。

  这在农村,二十多岁还没结婚,七十年代,已经算老姑娘了。

  但她还不是最老的,有的甚至到三十岁还未结婚的都大有人在,是不愿意结婚吗?不,她们是不想放弃回家。

  可如果是嫁给一同一个地方男人,且这个男人告诉他,五六年后带她回原籍,问她愿不愿意?你猜她还愿意继续等下去吗?

  知青想回去,途径很少,但张立国不是知青,他不需要遵守这些条条框框,嫁给他了,当然是跟他一样了。

  “那……行吧。”

  张立国答应了,但也提出了几个要求,不是对女方容貌,而是怕嫌弃小云,所以张立国这人,还真是……一言难尽。

  虽然小云父亲是为了救他而死,但如果人人都如此,那可有报不完的恩情了。

  毕竟在战场上,什么都容易发生,替战友挡子弹这种事,在我军并不稀奇,如果都和张立国这样,一战下来,你需要报的恩多了去了。

  当然,这不是说不好,而是说张立国要学会适可而止,如果苏宇是张立国,顶多把小云接到身边,养到成年或者找到工作。

  自己还是要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嘛,不能全部葬送在这上面,恩情归恩情,对自己这么狠,完全没必要。

  几人说说笑笑,苏宇一边训练狗子,一边跟他们聊着天,时间不久,队员差不多到齐了,有人过来叫人了。

  苏宇只好放下狗子,让它们自己去玩。

  苏宇推着自行车,跟着大部队到了小木屋这边,放下自行车,他又回去牵马,套好马车,兄弟们齐心协力往上搬猎物。

  “张哥,虎子,你们盯着即可,记得,总厂一车,分厂一车。”

  说完了,苏宇骑着自行车去了一趟县城,其一,去看看他的四合院盖的如何了。

  其二,去见见他姐和丫丫,这皮丫头他也是想的紧。

  “东家,你咋来了?”

  “表叔,可使不得,您怎么也跟他们学着这么叫我,您是长辈,使不得。”

  “使得,使得,谁给咱一口饭吃,谁就是东家么。”

  二人一阵寒暄,苏宇看向四合院,这块地很大,所以建设四合院很宽敞。

  “走,东家,带您见见我找的雕刻师傅,为大门外雕刻的石狮子,您瞅瞅成色如何?”

  苏宇被拉进屋,一堆稻草包裹着两个石狮子,大概一米高,栩栩如生,口中**铁球。

  苏宇很好奇,这珠子是怎么放进去的?因为用手往外掏是拿不出来的。

  不过他也没有上手去取,还没那么幼稚。

  夸赞了几句,鼓励了大伙几句。

  “表叔,兄弟们这边每天都累死累活的,你抽时间,带大伙下个馆子,这样,钱我出,你看着办。”

  “苏宇并不忌讳,当着众人面也没压低声音,掏出十张大黑十,递给包工头。”

  “东家,使不得,这太多了,我不能要啊。”

  一百元,这搁在谁家都是一大笔钱,哪能拿来请客吃饭?

  “唉……,哪有什么使不得的,这里距离我家远,也不能给兄弟们做顿热乎饭,也不能给大伙烧口热水,处处让兄弟们为难,这点钱不算什么。”

  “只要质量过硬,这点钱算什么?”

  “拿着吧,抽时间,代我请大家吃一顿,聊表心意,具体怎么花,你看着办,我就不管了。”

  苏宇只是拿出来了态度,让大伙看到了他把钱交给了他们老大,具体舍得舍不得那就看包工头的了,他就不管了。

  “行,那我替兄弟们谢谢你了,东家说了,请各位吃饭,忙完了,晚上下馆子。”

  “好!”

  包工头知道,苏宇故意大庭广众之下把钱交给他,意欲何为,所以故意大声对大家说,下馆子,那意思是,我可没有扣下,不给大家花。

  “行,表叔您多费心,我就先撤了。”

  打了招呼,苏宇骑车离开了,四合院这边人数不少,足足五十多人,之前他这位表叔身边才有十来人,这几年时间,通过接苏宇的活,没少赚钱,光是养殖场,兽医站,就能让他赚的盆满钵满。

  如今队伍扩大了,又接到苏宇要建设四合院的生意,他知道苏宇不差钱所以规格都是按顶配来的,有多少人带多少人。

  苏宇也不差那几个打工的钱,所以人多力量大,四合院已经在短短数天时间,就已经初步见到了大致轮廓了。

  苏宇没有直接去二姐家,而是去了菜市场,买好菜,这才去了学校,丫丫已经上初中了。

  等他在校门口接上丫丫时,已经临近中午了。

  “啊……二舅。”

  一声吼,就连丫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扑了过来。

  一下挂在了他身上,看的周围几个接孩子的家长纷纷看来。

  苏宇拍了拍她的后背,说道:“赶紧下来,好多人呢,羞不羞?”

  “我不管,我想你了二舅。”

  “哈哈,是想我了,还是想我给你做好吃的了?赶紧下来。”

  把她丢在地上,整理了一下衣服,这才推开自行车让她上来,苏宇带着她回到了院子里。

  路上丫头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苏宇不厌其烦听着。

  丫丫性格比小时候,开朗太多了,小时候的丫丫,有点自卑,自闭,甚至有些不爱讲话,可怜的让人心疼。

  如今的丫头,活泼开朗,堪比男孩子,和苏静一样,成了狮吼功传人。

  一进院子,许多人都认出了苏宇,因为苏宇经常来,加上街道办没什么秘密,苏宇这位为数不多上过报纸,上过周报的人,可谓是在这片街道办人尽皆知的。

  见过他的虽然不多,但有关系的人,都见过,比如因为苏丽的原因,即便对文章不感兴趣的街道办成员,也会找来那篇文章看看,见一见相片,是不是苏丽她弟。

  而他们院子里的人也是一样,因为听说过这事,所以都见过苏宇上报纸的样子。

  都热情的跟他打招呼,苏宇虽然叫不上名字,但也一一打招呼,点头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