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第一章,其实大部分内容都是在骂那些跑到我编制那一章里面挑刺的军盲的,军盲们根本不知道那么多技术装备需要多少人来操作,不知道这个振金土豪师含金量如何。
我本来是准备单独开单章骂的,但是后来想想,说不定普通读者也不知道这个振金土豪师和三个土豪师凑的集团军有多可怕,就写在正文里了。
然后呢,又有人开始喷,说什么我给一个师塞60门重炮,200 迫击炮和步兵炮,会导致前线很多师没有炮兵用啦。还有说什么这個军占了安特重炮的百分之三十巴拉巴拉的,还说什么供应不上巴拉巴拉的。
来,看看现实中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格兰茨《巨人重生》书页的照片。
拍的不清楚,我给你们转述一下:苏军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在42年7月,有323个炮兵团,26个重炮兵营。我们就不说这主要装备203和280的重炮兵营,那323个炮团可都是122或者152!
你没看错,323!
当然了,这323个团,其实相比战前已经减配了,战前预备队炮兵一个炮团48门152榴,但到了42年,这323个其实都是小编制,20门122或者152。
我塞60门已经塞少了好吗!
可能有人会说哎呀这是预备炮团,又不吃补给,前线根本没有多少炮团巴拉巴拉。
别傻了,苏军师属炮兵本来就有12门122,军属炮兵一般是炮兵旅,24门152榴 24门122的48炮单位。
我只是把一个军属炮兵旅加强到师而已,正好12 48=60门。
顺便,毛子的统帅部炮兵在战役实施的时候是会加强给下面具体执行的集团军的,你们真是对苏军的炮兵没有概念。什么一个师占全军10%重炮火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书中安特损失是比毛子小的,毛子第一年被成建制消灭了400万,光俘虏就抓了两百万以上。书里只是伤亡500万,伤兵是能好了以后返回的。这些人归队就是战火锻炼过的老兵,战斗意志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安特比毛子多了至少两百万的老兵。
另外,撤退的单位和溃退的单位是不一样的,技术装备能保存下来。
我为了考证能不能用这种编制,看了格兰茨的两部大部头,一部是《泥足巨人》,一部是《巨人重生》,这两本书读起来没有战史那么酸爽,因为我喜欢把战史当成故事书看,这两本是纯粹列资料的著作,读着跟说明书一样。
我还是看完了。
我目前,没有收入库房的东线相关的战史和回忆录如下。
下面摆了三排,并且明显已经比较旧的,是我在写本书之前就看完的,中间《泥足巨人》和《巨人重生》是为了这本书刚刚看完的,上面地狱之门,奥得河前线和通往柏林之路是准备看的。
我这里还有同等数量的太平洋战史和同等数量的一战战史著作,都已经读完了。
顺便,我还关注了芬里尔战史等比较靠谱的战史研究公众号,他们每一篇文章我都看完了。
我确实只是个爱好者,但我是个看书稍微有一点点多的爱好者。
我觉得你要来挑我的刺,这些书里你至少看过三分之一吧?
以后在我书里挑军事问题的毛病,必须给书或者图表的截图,并且说明是谁写的什么书第几页。
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识别真正专业的军事大佬,我有不少干军指这行的朋友也在看这本书,他们的朋友也可能在看,这些人我不一定认识,所以要避免误伤。
你真的专业你可以挑,我欢迎你挑。
伱得先证明自己的专业性。
没有截图就挑刺的,全部封50年。
(本章完)
我本来是准备单独开单章骂的,但是后来想想,说不定普通读者也不知道这个振金土豪师和三个土豪师凑的集团军有多可怕,就写在正文里了。
然后呢,又有人开始喷,说什么我给一个师塞60门重炮,200 迫击炮和步兵炮,会导致前线很多师没有炮兵用啦。还有说什么这個军占了安特重炮的百分之三十巴拉巴拉的,还说什么供应不上巴拉巴拉的。
来,看看现实中是怎么回事。
下面是格兰茨《巨人重生》书页的照片。
拍的不清楚,我给你们转述一下:苏军统帅部预备队炮兵在42年7月,有323个炮兵团,26个重炮兵营。我们就不说这主要装备203和280的重炮兵营,那323个炮团可都是122或者152!
你没看错,323!
当然了,这323个团,其实相比战前已经减配了,战前预备队炮兵一个炮团48门152榴,但到了42年,这323个其实都是小编制,20门122或者152。
我塞60门已经塞少了好吗!
可能有人会说哎呀这是预备炮团,又不吃补给,前线根本没有多少炮团巴拉巴拉。
别傻了,苏军师属炮兵本来就有12门122,军属炮兵一般是炮兵旅,24门152榴 24门122的48炮单位。
我只是把一个军属炮兵旅加强到师而已,正好12 48=60门。
顺便,毛子的统帅部炮兵在战役实施的时候是会加强给下面具体执行的集团军的,你们真是对苏军的炮兵没有概念。什么一个师占全军10%重炮火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书中安特损失是比毛子小的,毛子第一年被成建制消灭了400万,光俘虏就抓了两百万以上。书里只是伤亡500万,伤兵是能好了以后返回的。这些人归队就是战火锻炼过的老兵,战斗意志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安特比毛子多了至少两百万的老兵。
另外,撤退的单位和溃退的单位是不一样的,技术装备能保存下来。
我为了考证能不能用这种编制,看了格兰茨的两部大部头,一部是《泥足巨人》,一部是《巨人重生》,这两本书读起来没有战史那么酸爽,因为我喜欢把战史当成故事书看,这两本是纯粹列资料的著作,读着跟说明书一样。
我还是看完了。
我目前,没有收入库房的东线相关的战史和回忆录如下。
下面摆了三排,并且明显已经比较旧的,是我在写本书之前就看完的,中间《泥足巨人》和《巨人重生》是为了这本书刚刚看完的,上面地狱之门,奥得河前线和通往柏林之路是准备看的。
我这里还有同等数量的太平洋战史和同等数量的一战战史著作,都已经读完了。
顺便,我还关注了芬里尔战史等比较靠谱的战史研究公众号,他们每一篇文章我都看完了。
我确实只是个爱好者,但我是个看书稍微有一点点多的爱好者。
我觉得你要来挑我的刺,这些书里你至少看过三分之一吧?
以后在我书里挑军事问题的毛病,必须给书或者图表的截图,并且说明是谁写的什么书第几页。
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识别真正专业的军事大佬,我有不少干军指这行的朋友也在看这本书,他们的朋友也可能在看,这些人我不一定认识,所以要避免误伤。
你真的专业你可以挑,我欢迎你挑。
伱得先证明自己的专业性。
没有截图就挑刺的,全部封50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