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也是一个心态。

  老王家这个新年就过得比较开心。

  王许是心态平静,一种前所未有的静,王许也算是真正了解静这个字有多好。

  这是一种心态,哪怕你处于繁华闹市,喧嚣场所之中,依旧可以感受到静。

  如果你心不静,哪怕你方圆十里没有一个人,你依旧无法静下来。

  家里人的开心是衣食无忧,财富自由,对,就现在的收入,在家里人感觉已经可以吃喝衣蛾鼻子了。

  房子不用买了,有吃有喝,还有火锅店的分红。

  如今社会,一旦不为钱发愁,那么就几乎没有烦恼。

  加上王许的治病能力,生活越来越好。

  人只有不奔波的时候,心不再奔波的时候,能停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为生计发愁,为孩子学费发愁,为孩子结婚彩礼,房子,车子发愁。

  睁开眼就愁。

  这个时候哪里还能发现生活的美好,无非就是一个活着。

  什么心情,乐趣,快乐,很多人真的感受不到,头发多愁白了。

  还能有心情快乐一下,一个是心态好,再或者是压力还是没有到。

  当生活真的不如意,狼狈的时候,什么需求,精神需求,你会发现都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底层人有底层人的特点,知足常乐。

  大伯大娘、三叔三婶,堂姐、堂弟、堂妹他们都是感觉一步登天。

  现在的生活是以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家里老爷们喝着酒。

  三叔如今都和常人无异,之前是个残废。

  这一切都是王许给的。

  一家人不客气,但还是和王许多喝了几杯。

  王许来者不拒。

  王冲王洋也没少喝。

  二猪子穿着新衣服,安静的吃着东西。

  他很安静,不吵不闹,别人都叫他**。

  见人就笑。

  吃口,找个地方安静的一待就是一天。

  有时候就睡着了。

  咻咻!

  外面烟花灿烂。

  除夕夜,十二点之后才会有人放鞭炮。

  现在是放烟花。

  外面有了孩子的嬉闹声。

  还有零碎的小鞭炮声。

  这是小孩子玩的。

  这小孩子的嬉笑声就是最好的年味。

  王村外面的路灯也是整夜都亮着。

  路面好,很多人也会来这里逛。

  如今的王村也是景区一般的存在。

  大娘、三婶,堂姐还有堂妹吃着零食瓜子水果看着春晚,聊着天。

  王许对自家人的好全家人都知道。

  堂姐的事情,王许一个人把杨家一大家子给干倒。

  也没有黄毛敢去骚扰王子瑶。

  就算学校里一些刁蛮的学生见到王子瑶也是客客气气的。

  给王子瑶制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空间。

  王许是正县的传奇人物。

  凭借一己之力将正县的经济带动起来。

  这才是一个开始。

  来年,类似王村的这种建设或者种田如果推广,他们也可以像王村人那样直接躺平。

  所以他们一个个也是翘首以盼,甚至找熟人去和王许谈谈。

  毕竟就算开始,也有先来后到,这前后时间差可能不小。

  一会,王许和王子君、王子瑶、王冲王洋他们也去外面放烟花。

  图个喜庆,热闹。

  烟花灿烂。

  王子君十八岁,过完年就十九岁,嗯,十八周岁。

  已经是大姑娘了,但不谙世事,青春活力,挺好。

  王子君也很开心。

  是那种轻松的笑。

  对于她来说,单身反而是目前最好的,上一段婚姻带给她只有伤痛。

  王许没有着急让他继续下一段恋情。

  王许要做的就是给她足够的安全感,足够强的后盾。

  至于其它,自由选择,自由才是最好的状态。

  王冲王洋这段时间自信了不少,学了不少东西,也是一个网红,现在是什么都学。

  功夫,煎药,熬制火锅底料,厨艺,也会琢磨琢磨表演……

  其实两人和王许年龄相仿,但是让人感觉王许要成熟稳重很多。

  这种成熟稳重,是一种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的状态,遇事从不慌,从容不迫,解决起来也是轻松无比。

  十二点一过就是大年初一。

  鞭炮声准时响起。

  很多人都是守夜到现在。

  然后放鞭炮。

  有人会一晚上不睡。

  有的人放完炮去睡觉。

  但会起很早。

  有的人家凌晨两点多起来。

  有的人凌晨三点多四点。

  起来后烧香,点蜡烛,煮饺子。

  然后去给自己老人拜年。

  本家人聚在一起,然后出去拜年,都是走的本家,比如王许会去王宁家拜年。

  大街上都是拜年的。

  这是传统,多少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上午本家还会聚一聚。

  每家都会去一个代表。

  聚在一起,聊聊家族的一些事情,其实就是联络联络感情。

  毕竟红白喜事,都是靠本家人的帮忙。

  老王家人多,红白喜事都不用找外人帮忙。

  以前王许都不参加这样的会议。

  但今年不行了,肯定要去。

  王宁是大学生,是村长,年轻一代还有在机关上班的几个人。

  有几个大学生。

  有几个做生意的。

  王许本家一个大爷爷是县里人大退下来的。

  一首毛笔字写的非常好。

  本家红白喜事需要写毛笔字的都是他。

  大年初一下午。

  村里的小伙伴都又来聚在一起。

  喝酒。

  大院子里摆上十多桌。

  也都不缺这两块钱。

  大锅炖骨头。

  木头火。

  从王许这里弄点料。

  越聚人越多。

  王许现在到哪里也是中心。

  这就是现实。

  这也正常,并没有什么。

  大年初二。

  闺女回娘家。

  没结婚的孩子要去外婆外公家。

  结婚的要去岳父岳母家。

  王许没有外公外婆。

  不知道就没有,还是不在了。

  这么多年,王许也不再问,也不想知道。

  大**父母已经不在人世。

  正常情况是堂姐王子君一家回来。

  现在倒是不用了。

  但今天,有人来和大伯大娘拜年。

  是大娘兄弟家的孩子。

  王许没改嘴。

  这是王子君舅舅的孩子。

  “大姑!”

  两个比王子君小两岁,但又比王许大两岁的青年带着礼物来了。

  王许知道这两个人。

  韩风、韩林。

  王子君这个舅舅一家不让大伯母把王许当儿子,并且不让走亲戚时带着王许。

  还有就是,大伯家的田产房屋不能给堂姐,要留给韩风、韩林。

  大伯当时说的很干脆,我没儿子,我有王许,王冲王洋,也轮不到你们。

  所以闹得一直没有怎么走动。

  这其中王子君的舅母功劳占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