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七百二十六章 男主角只能是颜良(8600字)

小说:择日走红 作者:宋不留春 更新时间:2025-04-03 01:20:45 源网站:2k小说网
  这一季的《年轻的日子》,陆严河仍然无法参与整季的录制。

  不只是他,李治百和萧云也是。

  这个节目面临着常驻的嘉宾们越来越红、档期越来越难协调的问题。

  李真真也不得不面临一个选择,要不要换一批人?

  这样下去,这个节目迟早要走向结束。

  但是,李真真跟每一个常驻的明星们聊天,能够感受到,大家是非常愿意继续做这个节目的。

  大家面临的难题是档期,是难以协调的时间。

  李真真就想再继续坚持下去。

  她也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下了这一季的开篇文案:

  ——他们越来越红了,拍戏,开演唱会,准备发行专辑。

  ——他们的故事还能继续通过这个节目讲下去吗?

  ——是换人,重组卡司,拍摄一个新的《年轻的日子》的故事,还是让这个节目以不完整的形式继续拍摄下去?

  ——我们与每一个人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他们每一个人表达的艰难,是事业上升期与档期难协调之间,无法消弭的矛盾。

  ——但是,还想继续做这档节目吗?

  ——他们都说,想。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档节目。

  ——六年前,这档节目从一群年轻的新人出发,六年来,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红了。

  ——他们越来越光鲜亮丽,但在舞台背后,他们也仍然真实。

  ——既然是记录,完整是一种记录,不完整也是。

  ——有的时候,我们要接受不完整的形态,那是每一颗星星在努力让自己更靠近太阳,更加发光。

  ——它们的轨迹在发生变化,但它们始终在星空里。

  ——这一季,将是探班季,山海之间,老友重逢,不见不散。

  李真真定下这个主题,邀请了每一个人录制了一段VCR,结合这个文案,做了一个宣传预告。

  陆严河在VCR里面说:“我们都不希望这档节目结束,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确确实实,我们面临着档期难凑、时间不够的难题,大家在各自的领域,都在发光发热,我们都处在也许是人生中、事业中最忙碌的一段时间,所以,节目组能够策划出这样一种形式,努力将节目做下去,我特别感谢,也特别感动。”

  谁也不知道这一季节目会做成什么样。

  因为它不是常规的拍摄法。

  但是,节目的粉丝却说:“就是看着他们一群人坐在饭桌上说说话、聊聊天,我就很满足了。”

  还有粉丝说:“这档节目,是我惟一可以看到他们几个接近真实生活状态的样子,它真的做到了第一季时所说的记录,当然,记录的已经不是他们的同居生活,而是他们的友情,我希望他们的友情能够天长地久。”

  但是,一档节目,是绝对不能够以“吃老本”为主要内容的。

  节目如果不能够源源不断地吸引新的观众,观众池就只会越来越小。

  大家来找陆严河的这一次录制,李治百和萧云因为在拍《那些年》,缺席,柳智音也因为在开演唱会,要第二天才能赶过来。

  第一天来的就是颜良、秦智白、宋林欣、彭之行和苏晓。

  一共六个人。

  因为是探班季,这一季,李真真也没有做任何飞行嘉宾的设置——实际上是因为节目这一季的经费不太够,招商到现在并不是很顺利,各个客户都不知道这种新模式下的节目,热度是否还能一如既往。

  白天,陆严河在拍戏,李真真就给他们其他五个人设置了户外游戏,以他们的游戏成绩积累积分,用积分换晚饭。

  积分越高,晚饭越好。

  积分越低,晚饭越差。

  这一期的主题就叫“请陆严河吃一顿好的/差的”。

  等到陆严河晚上收工以后,已经是七点半。

  他匆匆赶到节目组租下的饭店时,已经是八点十分。

  大家都已经在等他了。

  他的编导匆匆给他戴麦。

  陆严河笑着说:“不好意思,久等了。”

  “唉哟,好久不见!”彭之行上来就给了陆严河一个熊抱。

  陆严河笑着跟他们每个人打招呼。

  “你们看上去都很累啊,今天白天是有户外游戏的环节吗?”

  深谙节目制作流程的他笑着问道。

  “你说得没错。”大家点头。

  彭之行说:“导演组太过分了,今天晚上的这顿晚饭,由我们白天的游戏成绩来决定,成绩好,晚饭就吃得好,成绩不好,晚饭就吃得差。”

  陆严河马上反应过来,问:“导演组不会拿我当由头吧?比如请陆严河吃一顿什么样的饭来刺激你们?”

  “你猜对了。”宋林欣点头,“结果就把我们像驴一样,累死累活地拼成绩。”

  陆严河:“感谢大家!”

  他笑着双手合十,鞠躬。

  “哎哟喂,这么大一个礼。”彭之行赶紧把陆严河拉过去坐下了。

  虽然是晚饭,但是也还是要做游戏。

  “都已经很饿了,要不别做游戏了。”陆严河摸着自己的肚子说,“他们也很饿。”

  其他人马上点头。

  李真真说:“那这一块的素材怎么办?节目需要内容啊。”

  陆严河说:“没事,等吃完饭以后,我给你们重新设计一个游戏,保证你们绝对有素材,嗯,你们录后面的环节,我也授权给你们,可以玩这个游戏。”

  陆严河在《年轻的日子》里面是带来过不少好玩的小游戏的。

  听到他这么一说,李真真马上说:“可以,那你说好了,等会儿要给我们设计一个新的游戏。”

  宋林欣问:“你这是又要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经典游戏了?”

  陆严河:“不经典,但是好玩。”

  “啧。”宋林欣笑着说,“你赶紧去注册一个版权啊,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前,你看看你之前在节目里做的小游戏,现在都被各个综艺节目给抄得满天飞了。”

  “让他们抄吧。”陆严河耸耸肩膀,“鼻祖在这里坐着,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于是,他们这顿饭就吃得很轻松了。

  大家一个圆桌围坐着。

  “听说你现在这个电影很难拍啊。”彭之行总是自动地就肩负起了主持人的职责,开启话题,对陆严河说,“一个月前,我采访苗月——苗月就是严河正在拍摄的《定风一号》的编剧,也是《暮春》的编剧,严河的大学同学。她说,你在《定风一号》这部电影里的表演难度,远远超过《暮春》。”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这么说其实也没错,但是《暮春》也不好拍就是了,《暮春》当时一样拍得我要死要活的,一样感觉脱层皮。”

  “那看来《定风一号》是史诗级难度啊。”彭之行笑着说。

  “对我来说,因为没有演过这样的片子,这样的角色,所以,确实是史诗级难度。”陆严河直言不讳,“不过还好,在这个剧组里,虽然在一场戏开始拍摄之前,永远不知道会演成什么样子,但最后都拍下来了。”

  他们是真的饿了,一边说话,一边聊天,结果,满满一桌菜,竟然全都干完了,完全光盘。

  李真真都震惊不已。

  要知道,他们六个人,可是有十二个菜。

  全干光?!

  但是,他们干饭的氛围也确实很好就是了。

  他们这群人,认识的时间太久了,中间又各自经历了很多的事情,发生了很多的故事,只要坐在一起,聊起来,几乎聊的都是观众会感兴趣的话题。

  娱乐圈,名人,没有曝光于台前的那些私事……

  包括定档于国庆档上映的《热带雨季》。

  这是李真真专门请彭之行主动提起的话题。

  这一期播出的时候,差不多也是《热带雨季》进入宣传期、即将上映的时候了。

  李真真一般都会在每一季节目里,为大家的作品做一下宣传。

  还不是那种硬宣传。

  彭之行就问:“《热带雨季》这个文艺片定档在国庆节档期上映,确实还是挺少见的,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陆严河笑着说:“这是宣发公司决定的,不过,我觉得他们这么做也挺有意义的,确实,大家首选肯定还是想要去看一些感官上更有刺激性的电影嘛,《热带雨季》也不是冲着国庆档的票房的前三名去的,这是一个很大的档期,容得下更多的电影,也许一百个去看电影的观众里,只有一个想要安安静静地看一个讲故事的片子,但在国庆档这样大的观众流量下,也是很可观的。”

  彭之行问:“你对《热带雨季》的票房有什么样的期望?”

  “当然是越高越好啦。”陆严河说,“不过没关系啦,电影没有回本压力,无论是制片方,还是它在中国的发行方,都早就已经回本了。”

  “是吗?”彭之行很震惊,“为什么?呃,我确实知道一些,但具体是怎么做到的?很多观众可能也都不知道。”

  “其实电影并不仅仅是简单地靠院线票房盈利的,尤其是文艺片,很多人都以为文艺片就大概率是亏本的,其实不是这么回事。”陆严河说,“就以《热带雨季》为例,它虽然还没有上映,据我所知,它已经卖出了国内的网络播放权、电视台播放权,还有包括额外付费点播,包括还有一个商务合作。”

  彭之行问:“是大部分文艺片都可以做到这样吗?”

  陆严河摇头:“也不是,这个就要看发行方的发行渠道,包括这个电影本身受市场关注的程度。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的文艺片可能只有院线票房收入,国内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版权收入,再加上一笔海外发行收入。”

  “那按照我的理解,其实还是要有像你这样的大明星主演,其实文艺片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关注。”

  “其实也不是。”陆严河摇头,“在我们国内有点过度依赖院线票房,过度依赖明星,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国内电影市场发展得很晚,到目前也就二三十年,所以,很多的收益渠道,并没有一个足够的时间去发展,去做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你像DVD,虽然现在流媒体崛起,在我们的理解中,其实这已经没有什么人买的,但在欧美,它从家庭娱乐收入,慢慢地转型,开始变成了一个面向影迷群体的、昂贵的收藏品,就像现在的黑胶唱片,虽然销售数量小了,但产业转型之后,销售价格却成了收藏品的价格,它们仍然找到了新的方式,继续延续碟片这一形式,对电影方来说,当然也仍然还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但是在国内,本身DVD这种市场就没有真正大面积地打开过,有一段时间它蓬勃发展,是盗版,所以,要说产业转型,说实话,它一开始就没有完整地建立起来过,更不用说转型了。”

  大家听着这些,点了点头。

  “实际上,中国的市场非常大。”陆严河最后说,“这个行业现在很多人只能去一遍遍地复制一个成功盈利的模式,却无法开发新的盈利模式,导致电影的盈利渠道,非常受限。”

  “那灵河现在做了什么?灵河的电影,除了你刚才所说的那些,有别的盈利模式吗?”彭之行问。

  这是他真的很好奇的。

  陆严河笑着对镜头说:“这些太专业了,节目的观众也未必想听,你们尽量剪掉吧。”

  说完这个,陆严河才介绍。

  “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商务合作,像《情书》,我们就跟咖啡、零售等十几个品牌进行了商务联名合作。像《胭脂扣》,其实大规模放映结束以后,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做特别观影活动,一场下来虽然只有几万元的票房收入,但是我们一年能够做大约一百多场。

  “不仅我们组织,我们灵河的版权运营部门,其实也在不断地给一些活动授权电影播放,当然,这是主动去谈的,以前大家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像有的城市做中元节活动,我们会主动去谈,在这个活动里做《胭脂扣》放映。

  “你知道,类似这样的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是非常多的,关键是有没有人有心去沟通这样的合作,去拓宽电影的运营范围。”

  “也是因为这些电影本身就很经典。”彭之行说。

  陆严河点头:“其实经不经典的另说,现在的电影公司,谁家手里没有一些经典片子的版权,但问题是整个行业都在追逐头部,都只盯着那些卖了几十亿票房的电影,大家都想着一口气吃一块大的。我说的这些,大家未必不知道,但在他们眼里,这都是蝇头小利,不值得做。”

  “其实我听下来之后,我觉得你说的这些,确实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彭之行说。

  陆严河点头。

  “但这才是常态,不是吗?”陆严河说,“你看,《武林外传》在江芝打造了一个七侠镇,专门请编剧写新的剧本,招募演员做实景演出,从筹备到正式开放,好几年的时间,人家没有赚快钱,也不是只打算利用这个剧的热度,赚一两年的热钱,所以,他们慢慢就做出了口碑,很多去过的人都在夸江芝的诚意。”

  陆严河笑了笑,“其实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你知道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灵河做的电影,都是这么小成本的电影?好像灵河的电影,也不是不能卖出大票房来,比如《情书》,你知道,有很多人想让我做《情书2》。”

  “我理解你为什么不想做《情书2》,但我确实也很疑惑,灵河为什么不做大片?”彭之行说。

  “因为没有这个实力。”陆严河直言,“我不希望灵河成为一个被别人影响的公司,所以,这家公司没有任何融资,也不接受股权交易。那实际上,这就是一家很小的公司,只是阴差阳错地做了几个成绩很不错的作品出来,它的本质还是一家小公司,做大片,成了当然是好的,要是没成呢?亏了呢?一部片子几个亿亏进去,那这个公司就直接可以关门了。”

  其他人若有所思。

  “我不想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我也认为,多大本事端多大碗,一步一步慢慢来,积少成多,最关键的是,只有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地走了,你才不会因为走得太快而摔跤。

  “这也是我认为灵河为什么要尽可能地拓展它版权运营范围、收入来源的原因,哪怕很多时候,它就是一点蝇头小利,没关系,多一条路,多一点有备无患。”

  陆严河的话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这已经超越了一个艺人需要了解的范畴,可是,这又让他们都有所启发。

  每一个艺人,其实都是一个小公司。

  他们就是这家小公司最核心的商品。

  陆严河所说的这些行业问题,又何尝不是他们作为一个明星艺人在包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

  他们陷入了同样的怪圈,同样感到一种“内卷”式的同质化营销。

  也同样,他们的事业规划和策略,都是冲着那个一口气能吃下一大块的方向去做的。

  没有积跬步以千里,也不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力量。

  宋林欣忽然感慨。

  “我突然在想,这几年,我写了不少歌,其实都陷入了一个怪圈,每一次拿出一首新歌,如果没有得到正面的反馈,或者是平台数据不是很好,就会质疑自己,会变得焦虑,然后这样的心情就会让我更焦虑下一次的创作,下一次拿出来的作品,有多少歌迷会喜欢?这是不是又是一次我自嗨的创作?”

  苏晓惊讶地问:“你的歌已经很火了,你还会这么想吗?”

  宋林欣点点头,转头看向秦智白。

  “你会吗?”

  秦智白摇头,“我不管别人的评价,我只写我想写的歌。”

  “你也不会因为写的歌反馈不佳就焦虑?”宋林欣问。

  秦智白:“不会,现在已经比我预期的要红了,我不想这么红。”

  “……”宋林欣一时有点不知道该跟秦智白说什么。

  颜良一笑。

  “秦智白他从出道开始就没有想要大红大紫,你从他这里找认同感,找错人了。”

  宋林欣:“我还以为他改变主意了呢。”

  秦智白从出道开始,就是一个只想做音乐的歌手。

  除了《年轻的日子》,他的工作基本上全部跟音乐有关。

  而且,他也很牛,在影视OST这么火的当下,他几乎不接OST。

  宋林欣跟他同为歌手,但两个人的路线却很不一样。

  宋林欣还是更加主流、大众的路线,秦智白就比较走小众、独立、非传统明星化的路子。

  主要是秦智白家里太有钱了,他没有一点生存压力,进演艺圈纯粹就是为了梦想。

  宋林欣马上说:“那你回头录《中国好歌曲》这个节目,你能体会那些学员们想红、想要赚钱、想要改变人生的心情吗?”

  秦智白反问:“我为什么要体会?我只需要帮助他们创作出更好的歌来就行了。”

  宋林欣一时哑口无言,因为她发现秦智白说得很对。

  她无话可说。

  -

  每一次录《年轻的日子》,陆严河就会觉得,人和人之间真的太不一样了。

  就算是看上去性格相似的人,最终也有天差地别的差异。

  但是,天差地别的人,也会有共性。

  在《年轻的日子》这一群人中,陆严河感受到的共性,是都有一点“理想主义”。

  大家的身上都还保留着一些非世俗的东西。

  而且,最重要的地方是,到目前为止,大家都还愿意把他们之间的连接——《年轻的日子》这档节目,视为一个重要的存在,并努力地维系下去。

  录到第六季,大家在这档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几乎都最大可能地放下了戒备,不去在意镜头。

  这是他们和节目组之间慢慢培养出来的信任。

  即使他们说错了一两句话,在剪辑的过程中,李真真也会把那些可能会引起非议的话给剪掉,而不是保留在正片里。

  节目一定是非常保护他们的。这也是节目的调性,即使有争吵的时候,也一定尽量呈现多个视角,而不是恶意偏袒每一方,制造话题。

  所以,陆严河到现在还这么喜欢录《年轻的日子》,就是因为大家都不怎么装。

  等于是一群认识很久的人,有机会坐在一起,聊聊近况,玩玩游戏。

  吃过晚饭,他们就一起回住的地方,洗漱休整一下,从综艺节目转变为“真人秀”模式了。

  进入房子以后,节目组的人就会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一切都是他们自己来主导。

  陆严河和颜良坐一辆车。

  他们在车上跟李治百通了个视频电话。

  “你们碰上面了?”李治百问。

  “嗯。”陆严河点头,点完头就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你们看着怎么都这么疲惫?”李治百笑着问。

  他倒是精神奕奕的。

  “我拍了一整天的戏,颜良在户外跑了一天,录节目,还是户外录制。”陆严河解释,“刚吃完晚饭,吃饱了,发饭晕。”

  “你那边怎么样?”颜良笑着问。

  李治百:“拍着呢,快杀青了,严河是什么时候杀青?”

  “得差不多九月底的时候吧。”

  “那我那个时候肯定已经杀青了。”李治百问,“颜良,你下部戏什么时候进组?”

  “就等着拍《老友记》了。”颜良说,“其他的戏都得明年开机了。”

  “幸福啊。”李治百羡慕,“那你不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颜良:“我倒是想好好休息一下,问题是也休息不了,录节目,拍广告,还有几个商务行程,没得休息。”

  “中间倒腾一下,还是能时不时地休一下的。”李治百说。

  颜良:“跟你们两个比起来倒是好很多。”

  聊了一会儿,他们就挂了视频电话。

  颜良说:“李治百在电影里面怎么剃了一个平头?”

  陆严河猛地反应过来:“啊,这个地方……真真姐,李治百这个造型不能在节目里面曝光,如果有播出去的话,记得给李治百的发型打个码,刚才颜良说的平头也不能播。”

  跟车的编导给他们比了OK的手势,表示话会带到的。

  “在电影里是一个关键剧情?”颜良问。

  陆严河点头。

  颜良:“哈哈,好吧。”

  陆严河:“对了,你刚才说你最近一直很忙,那你的动作训练有在做吗?”

  颜良直接把自己的手臂伸了过去。

  “你摸摸。”

  陆严河捏了捏。

  我去。

  非常硬实的肌肉。

  陆严河吃惊地看着颜良。

  颜良眼中划过一抹得意之色。

  “我可是一天都没有懈怠。”颜良说,“带我的老师甚至说我可以去考证了。”

  陆严河:“这么牛。”

  颜良点头。

  陆严河:“好吧,那我服了,你厉害。”

  颜良:“是你之前跟我说的那个电影有动静了吗?”

  “对,我跟好莱坞那边几家公司初步接触了一下,他们对这个剧本都挺感兴趣的,但是对于让一个华人面孔来主演一部好莱坞的动作电影有点疑虑,虽然说这部电影的成本不会太高,但不像《活埋》那种片子,实验性质为主,在现在的主流市场,还基本上没有由华人面孔来担任一个美式主流动作电影的先例。”陆严河说。

  颜良闻言,“那我还要继续为这个片子做准备吗?”

  “当然。”陆严河点头,“这个剧本就是给你写的,他们要是不同意你来主演,我就自己拉投资来拍。”

  颜良:“**,这样我压力得多大。”

  “大什么大,我才不做没有把握的事,这部电影肯定能成。”陆严河信心满满地说,“他们要是不愿意做,是他们的损失。”

  颜良倒吸一口凉气。

  陆严河笑了,“而且,女主角我都已经找好了。”

  “嗯?”颜良一愣。

  -

  陆严河给《生死时速》找的女主角,是跟他一起合作过《迷雾》的女主角莉莉·威廉姆斯。

  莉莉·威廉姆斯作为好莱坞的准一线小花,是《迷雾》这部电影另一个吃到了红利的演员。

  她本身就在美国小有名气,这部电影之后,她的事业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台阶。

  陆严河跟她的关系一直保持得不错,所以,陆严河在考虑《生死时速》这部电影的时候,第一个人选就想到了她。

  他也马上跟她沟通了这个项目,询问她的意向。

  莉莉·威廉姆斯看过剧本之后,就马上答应了下来。

  “我以为又是一个花瓶式的女主角。”

  莉莉·威廉姆斯在电话里惊讶地说:“但是你竟然在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里,写了一个这么有魅力的女主角。”

  这其实也是陆严河看原作的时候,一个很强烈的感受。跟“007”“碟中谍”这些典型的男性动作片不同,《生死时速》虽然也是一个完全的男性视角动作片,但它因为故事的背景,让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女主角摆脱了“工具人”和“**花瓶”的桎梏,跟基努·里维斯在电影中的存在感几乎一样强。

  莉莉·威廉姆斯说:“男主角是你来演吗?”

  剧本里的男主角写的是一个华裔,所以莉莉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陆严河给自己准备的角色。

  陆严河说:“不是,我这个身材演不了这个角色,我准备让颜良来演,他演过《老友记》《淘金记》。”

  “噢,他!”

  这个时候,有代表作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至少提起他的时候,别人认识他。

  -

  “是的,我坚持要让颜良来主演这部电影。”

  又一次跟Parameter的泽比·多伊尔沟通《生死时速》这部电影的时候,两个人再一次对男主角的人选产生了争论。

  泽比·多伊尔说:“陆,我并不是对于要选择一个中国演员来担任男主角有意见,但是,颜良是一个电视演员,他在美国这边几乎没有什么名气,让他来担任主演,对电影没有任何帮助。”

  陆严河:“他适合,泽比,我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是按照他的形象来写的,而且,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我已经找来了莉莉·威廉姆斯,他们两个人的组合就是最适合我剧本的男主角和女主角。”

  泽比·多伊尔:“如果是你来主演这个角色,我绝对没有意见。”

  “泽比,如果你担心颜良来担任男主角,他的知名度不够,风险比较大,我可以负责这部电影的主要制作经费。”陆严河说,“只要你们能够负责全球大规模的院线发行。”

  陆严河看中的,就是Parameter的全球发行能力。

  这部电影是一定要在院线上映的。

  当初一部三千万美元制作的电影,在全球轰下超过三亿美元的票房,让基努·里维斯和桑德罗·布洛克一炮而红。

  它是一部非常适合在电影院观看的电影。

  它也是一部非常难得的可以在动作片里有好的爱情故事的电影。

  泽比·多伊尔很无奈。

  陆严河在这部电影上对颜良的支持,让他有些头疼。

  “当然,你可以再等一等。”陆严河说,“等《活埋》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说,你可以相信我。”

  泽比·多伊尔:“陆,不用《活埋》上映,我也相信你。”

  “不,泽比,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李治百在欧美一点儿名气都没有,知名度甚至不如颜良,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只要你按照之前答应我的发行规模来做《活埋》,这部电影的票房一定会超过一千万美元。”陆严河语气非常坚定。

  《活埋》的制作成本不超过150万美元,即使加上后期的宣发成本,也不会超过300万美元。

  如果《活埋》在北美的票房超过一千万美元,加上海外市场和其他的收入,这将是一次非常经典的以小搏大的案例。

  陆严河说的一千万美元,甚至都是往低了说的。

  他说:“泽比,《生死时速》的男主角,只能是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