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完,估计还觉得有些不保险,特意看向欧阳伦郑重道:“欧阳伦,别以为朕不知道你的能力,你这家伙虽然是文官,但是在打仗上却是有自己独特的造诣!”
“从征讨倭寇到北平守卫,再到南方四省平乱!都是你欧阳伦的手笔!”
“燕王湘王收伏云南、徐辉祖跟着冯胜平乱云南甚至是蓝玉带兵征伐北元,这几仗里面哪里没有你的身影?!”
“让你这当这个军师没有用错,更没有委屈你!”
朱元璋的言语十分的坚定,根本不给欧阳伦任何开口的机会,可以说是完全将欧阳伦退路堵死。
“太上皇,臣婿没说自己不行,是没时间啊!”
欧阳伦都无语了,老子只是不想做,没说不能做!
“没时间?胡说八道,你这么年轻一天多做点事情这时间不就出来了么!年纪轻轻就像个老头一样!”
“反正这事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就这样定了。”
朱元璋这是要来硬的了,连演都不演了。
看着朱元璋这个倔强老头,欧阳伦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果然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千牛万马也拉不回来。
大军军师这破差事看样子是甩不掉了,真是头疼啊!
当然了若是欧阳伦继续坚持不当这个军师,到最后估计也能够摆脱,只是如此一来就是违抗圣旨,这就等同于给了李善长那些人一个参自己的借口,自己刚刚才让淮西党一众官员被狠狠打了板子。
要是让对面抓到这个机会,那还不得把自己往死里整,而且到时候朱元璋在气头上估计还会落井下石。
算了。
虽然当这个大军军师比较麻烦,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比如当了这个大军军师,到时候肯定是要随军出征的,要去草原上那就可以去见自己的妻子阿苏娜以及儿子了,公费旅游这样一想似乎也还行。
想到这里,欧阳伦当即决定同意下来。
“臣领命!”
欧阳伦拱手道。
“儿臣领命,此次御驾亲征,必定一举荡平北元!”
朱标见到欧阳伦同意当这个军师之后,心中也是大定,连忙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臣领命!”
蓝玉脸色极为不自然。
对于他来说,好消息是他成功加入到征伐北元的大军当中,并且还担任了先锋,但是坏消息是他并非最高统帅,皇帝朱标要御驾亲征,甚至军师还是老对头欧阳伦!
这就让蓝玉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现在总不能跟皇帝朱标争夺统帅吧?
而且他自己肯定不愿意去当军师的,所以.蓝玉除了接受外,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真要是拒绝的话,那么被换掉的肯定是他蓝玉。
“好了,既然这事定下,那么今天朝议就到这里吧!”
“退朝!”
朱元璋缓缓开口。
“臣等告退!”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完全是超出了他们预料之外。
虽然朝议结束了,但是欧阳伦、蓝玉等人却是被朱标留下,并且全部都带到了奉天殿内。
尽管如今大明和北元的实力差已经达到了云泥之别,但是想要彻底消灭北元却是难度极大。
奉天殿内。
朱标有些兴奋,要知道这次可是他御驾亲征,作为皇帝御驾亲征的机会可并不多,朱标这次也很有信心,这次征伐北元,武将有蓝玉,军师是欧阳伦,再加上大明强大的国力支持,朱标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输。
“诸位爱卿,刚刚朝议父皇都已经定下来,朕这次御驾亲征可就靠诸位了!”
朱标目光望向殿内的兵部、户部、军师内阁等官员。
“请陛下放心,有臣在,剿灭北元不是问题!”蓝玉当即拍着胸脯道。
“陛下御驾亲征,必定能够旗开得胜,彻底解决北元!”
“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支持陛下!”
除了蓝玉外,其他的官员也都是纷纷表态。
“欧阳妹夫,你觉得如何?”听到这么多支持和恭维的话,朱标也有些飘飘然,不过他还是将目光落到欧阳伦身上,因为朱标清楚,这次御驾亲征真正想要赢,最大的依靠不是蓝玉,也不是其他官员,而是自己的妹夫欧阳伦!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欧阳伦开口问道。
“当然是真话了!”朱标笑着道。
“既然陛下让臣说真话,那臣可就说了!”欧阳伦当即开口道:“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臣深知彻底消灭北元的难度极大,原因诸多,且错综复杂。”
额.
当欧阳伦这话说出来,原本大殿内活跃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朱标也是神色一怔,但他并没有打断欧阳伦,而是默默听着。
欧阳伦继续道:“首先,北元虽已退居漠北,但其根基未断,仍保有相当的实力。蒙古铁骑的机动性与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熟悉草原地形,善于游击作战,这使得我大明军队在追击时常常陷入被动。北元残余势力依托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我军的补给线难以延伸,后勤压力巨大。”
闻言,朱标开口道:“妹夫,关于后勤的事情,上次征伐北元不就做得很好么!后勤根本没有出现问题,也正是上次你主持后勤,给了蓝玉击败北元大军主力的机会!”
欧阳伦点点头,“的确如此,不过上一次我们靠着有百姓的帮助,打了北元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次再出手,北元必然有了防备,再想像上次那样怕是行不通了。”
这.
听到欧阳伦这话,不光是朱标,就连蓝玉等其他官员也都愣住。
他们的确是忽略了这一点,毕竟欧阳伦的后勤能力太过突出,他们就压根没有想关于后勤的问题。
“妹夫说得有道理,这次朕御驾亲征,后勤的确是个问题。”朱标点点头,“妹夫你继续说吧。”
“嗯。”欧阳伦缓缓出口,“这其次,北元与周边部族关系密切,尤其是与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的联系紧密。这些部族时而归附,时而反叛,形成了复杂的外交局面。北元利用这些关系,不断获取资源和支持,甚至能够联合其他部族对我大明边境进行袭扰。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使得我大明难以彻底根除北元的威胁。”
“纵然这些年我们也不断拉拢草原部落,我妻子阿苏娜的部落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但大部分的部落却依旧是支持北元的。”
“再者,漠北地区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对于我大明将士而言,长期驻守或远征都极为困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加上风沙肆虐,不仅对士兵的身体造成极大负担,也对武器装备的维护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北元军队则早已适应了这种环境,能够利用天时地利与我军周旋。
此外,我大明内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库空虚,百姓疲敝。若要彻底消灭北元,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无疑会加重国内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民变。同时,朝廷内部对于北征的意见也不统一,有人认为应当以防御为主,巩固边疆,而非一味追求彻底消灭北元。
最后,北元的**结构虽然松散,但其首领仍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在蒙古各部中,北元被视为正统的象征,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使得北元能够在逆境中屡次复兴。即便我军能够暂时击败北元,也难以彻底摧毁其精神支柱。
综上所述,彻底消灭北元绝非易事。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博弈。作为内阁首辅,我深知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急于求成,这次陛下御驾亲征,需要稳扎稳打,逐步削弱北元的力量,方能最终实彻底消灭北元!”
当欧阳伦这一番话说完,奉天殿内氛围已经紧张起来。
“哼!”
“若是按照欧阳驸马你这个说法,那干脆别打北元了,直接和北元议和算了!”蓝玉不服气道。
“蓝玉,欧阳妹夫是朕本次征伐北元的军师,你得尊重军师!若是再敢如此顶撞,朕要祭出军法了!”朱标沉声道。
“臣知错了。”面对如此强势的朱标,蓝玉显然有些不适应,愣了一下后便低下头来。
“不是跟朕说,要跟欧阳妹夫说,他现在是军师!”朱标开口道。
“欧阳驸马,下官错了,不该顶撞。”蓝玉无奈道。
“嗯。”欧阳伦淡淡点头,并没有过多计较。
“妹夫,这些事情你既然都分析得如此的详细了,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赶紧说说吧!”
“这次可是朕第一次御驾亲征,只能胜不能输!”
朱标有些紧张道。
对于朱标的紧张,欧阳伦还是能理解的,也就不再绕弯,直接开口道:“陛下御驾亲征,志在彻底解决北元之患,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然北元之患,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可除。臣以为,欲彻底解决北元,需从长计议,统筹全局,方能事半功倍。以下数策,供陛下圣裁:
其一,以战养战,分化瓦解。北元虽退居漠北,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瓦剌、鞑靼等部族与北元虽有联盟,然利益各异,矛盾深藏。陛下可遣使分化,以利诱之,以威慑之,使其内部生乱。同时,我军可采取“以战养战”之策,利用北元草原资源,就地补给,减轻后勤压力。对归顺之部族,予以厚待,使其为我所用,逐步削弱北元之根基。
其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漠北地域辽阔,气候恶劣,若贸然深入,恐陷入敌军游击之困。臣建议,陛下亲征之时,可采取稳扎稳打之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每占一地,即筑城设防,屯田养兵,巩固战果。如此,既可压缩北元活动空间,又可为我军提供稳固后方,避免孤军深入之险。
其三,以逸待劳,诱敌决战。北元骑兵机动性强,善于游击,然其粮草匮乏,难以持久。陛下可采取“以逸待劳”之策,以精锐之师固守要地,诱使北元主力来攻。待其疲惫之际,再以雷霆之势出击,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若能诱敌决战,必可大大缩短战事进程。
其四,巩固边防,长治久安。北元之患,不仅在于其军事威胁,更在于其对我边疆的长期袭扰。陛下亲征之余,需同时加强边防建设,修筑戊城,增设卫所,屯田戍边。同时,鼓励边民开垦,发展边贸,使边疆地区繁荣稳定。如此,既可断绝北元南下之念,又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奠定万世之基。
其五,以德服人,化敌为友。北元虽为敌国,然其百姓亦为苍生。陛下亲征之时,可严令将士,不得滥杀无辜,劫掠百姓。对归顺之北元部众,予以妥善安置,赐以土地牛羊,使其安居乐业。如此,既可彰显我大明之仁德,又可瓦解北元之民心,使其部众纷纷来归,北元之患自然消弭于无形。
陛下英明神武,御驾亲征,必能鼓舞士气,震慑敌胆。然臣仍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念,稳中求胜,切不可急于求成。北元之患,非一日之寒,彻底解决亦非一日之功。唯有统筹全局,步步为营,方能一举功成,永绝后患!
臣愿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襄盛举,使我大明边疆永固,国泰民安!”
说完,欧阳伦对着朱标拱手行礼。
静!
听到欧阳伦的这一番,不光是朱标愣住了,就连蓝玉以及其他官员都愣住了。
此刻在他们眼中,欧阳伦的气势都变了,仿佛诸葛军师附体!!
朱标激动的大步走上前,一把抓住欧阳伦的手,“妹夫,朕的好军师,此战有你,朕肯定能得胜还朝!”
“你放心,这次出征,你说干嘛就干嘛!朕.还有蓝玉以及所有的征伐大军都听你的!!”
“谁要是不听,朕朕就狠狠打他们板子!”(本章完)
“从征讨倭寇到北平守卫,再到南方四省平乱!都是你欧阳伦的手笔!”
“燕王湘王收伏云南、徐辉祖跟着冯胜平乱云南甚至是蓝玉带兵征伐北元,这几仗里面哪里没有你的身影?!”
“让你这当这个军师没有用错,更没有委屈你!”
朱元璋的言语十分的坚定,根本不给欧阳伦任何开口的机会,可以说是完全将欧阳伦退路堵死。
“太上皇,臣婿没说自己不行,是没时间啊!”
欧阳伦都无语了,老子只是不想做,没说不能做!
“没时间?胡说八道,你这么年轻一天多做点事情这时间不就出来了么!年纪轻轻就像个老头一样!”
“反正这事你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
“就这样定了。”
朱元璋这是要来硬的了,连演都不演了。
看着朱元璋这个倔强老头,欧阳伦心里那叫一个气啊!
果然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了,朱元璋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凡是他认定的事情,千牛万马也拉不回来。
大军军师这破差事看样子是甩不掉了,真是头疼啊!
当然了若是欧阳伦继续坚持不当这个军师,到最后估计也能够摆脱,只是如此一来就是违抗圣旨,这就等同于给了李善长那些人一个参自己的借口,自己刚刚才让淮西党一众官员被狠狠打了板子。
要是让对面抓到这个机会,那还不得把自己往死里整,而且到时候朱元璋在气头上估计还会落井下石。
算了。
虽然当这个大军军师比较麻烦,但是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比如当了这个大军军师,到时候肯定是要随军出征的,要去草原上那就可以去见自己的妻子阿苏娜以及儿子了,公费旅游这样一想似乎也还行。
想到这里,欧阳伦当即决定同意下来。
“臣领命!”
欧阳伦拱手道。
“儿臣领命,此次御驾亲征,必定一举荡平北元!”
朱标见到欧阳伦同意当这个军师之后,心中也是大定,连忙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臣领命!”
蓝玉脸色极为不自然。
对于他来说,好消息是他成功加入到征伐北元的大军当中,并且还担任了先锋,但是坏消息是他并非最高统帅,皇帝朱标要御驾亲征,甚至军师还是老对头欧阳伦!
这就让蓝玉心里很不舒服,但是他现在总不能跟皇帝朱标争夺统帅吧?
而且他自己肯定不愿意去当军师的,所以.蓝玉除了接受外,根本没有第二个选择,真要是拒绝的话,那么被换掉的肯定是他蓝玉。
“好了,既然这事定下,那么今天朝议就到这里吧!”
“退朝!”
朱元璋缓缓开口。
“臣等告退!”
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完全是超出了他们预料之外。
虽然朝议结束了,但是欧阳伦、蓝玉等人却是被朱标留下,并且全部都带到了奉天殿内。
尽管如今大明和北元的实力差已经达到了云泥之别,但是想要彻底消灭北元却是难度极大。
奉天殿内。
朱标有些兴奋,要知道这次可是他御驾亲征,作为皇帝御驾亲征的机会可并不多,朱标这次也很有信心,这次征伐北元,武将有蓝玉,军师是欧阳伦,再加上大明强大的国力支持,朱标真的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输。
“诸位爱卿,刚刚朝议父皇都已经定下来,朕这次御驾亲征可就靠诸位了!”
朱标目光望向殿内的兵部、户部、军师内阁等官员。
“请陛下放心,有臣在,剿灭北元不是问题!”蓝玉当即拍着胸脯道。
“陛下御驾亲征,必定能够旗开得胜,彻底解决北元!”
“臣等一定竭尽全力支持陛下!”
除了蓝玉外,其他的官员也都是纷纷表态。
“欧阳妹夫,你觉得如何?”听到这么多支持和恭维的话,朱标也有些飘飘然,不过他还是将目光落到欧阳伦身上,因为朱标清楚,这次御驾亲征真正想要赢,最大的依靠不是蓝玉,也不是其他官员,而是自己的妹夫欧阳伦!
“陛下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欧阳伦开口问道。
“当然是真话了!”朱标笑着道。
“既然陛下让臣说真话,那臣可就说了!”欧阳伦当即开口道:“作为大明的内阁首辅,臣深知彻底消灭北元的难度极大,原因诸多,且错综复杂。”
额.
当欧阳伦这话说出来,原本大殿内活跃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朱标也是神色一怔,但他并没有打断欧阳伦,而是默默听着。
欧阳伦继续道:“首先,北元虽已退居漠北,但其根基未断,仍保有相当的实力。蒙古铁骑的机动性与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熟悉草原地形,善于游击作战,这使得我大明军队在追击时常常陷入被动。北元残余势力依托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我军的补给线难以延伸,后勤压力巨大。”
闻言,朱标开口道:“妹夫,关于后勤的事情,上次征伐北元不就做得很好么!后勤根本没有出现问题,也正是上次你主持后勤,给了蓝玉击败北元大军主力的机会!”
欧阳伦点点头,“的确如此,不过上一次我们靠着有百姓的帮助,打了北元一个措手不及,这一次再出手,北元必然有了防备,再想像上次那样怕是行不通了。”
这.
听到欧阳伦这话,不光是朱标,就连蓝玉等其他官员也都愣住。
他们的确是忽略了这一点,毕竟欧阳伦的后勤能力太过突出,他们就压根没有想关于后勤的问题。
“妹夫说得有道理,这次朕御驾亲征,后勤的确是个问题。”朱标点点头,“妹夫你继续说吧。”
“嗯。”欧阳伦缓缓出口,“这其次,北元与周边部族关系密切,尤其是与瓦剌、鞑靼等蒙古部落的联系紧密。这些部族时而归附,时而反叛,形成了复杂的外交局面。北元利用这些关系,不断获取资源和支持,甚至能够联合其他部族对我大明边境进行袭扰。这种“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策略,使得我大明难以彻底根除北元的威胁。”
“纵然这些年我们也不断拉拢草原部落,我妻子阿苏娜的部落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但大部分的部落却依旧是支持北元的。”
“再者,漠北地区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对于我大明将士而言,长期驻守或远征都极为困难。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加上风沙肆虐,不仅对士兵的身体造成极大负担,也对武器装备的维护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北元军队则早已适应了这种环境,能够利用天时地利与我军周旋。
此外,我大明内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连年征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国库空虚,百姓疲敝。若要彻底消灭北元,势必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无疑会加重国内的负担,甚至可能引发民变。同时,朝廷内部对于北征的意见也不统一,有人认为应当以防御为主,巩固边疆,而非一味追求彻底消灭北元。
最后,北元的**结构虽然松散,但其首领仍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在蒙古各部中,北元被视为正统的象征,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使得北元能够在逆境中屡次复兴。即便我军能够暂时击败北元,也难以彻底摧毁其精神支柱。
综上所述,彻底消灭北元绝非易事。这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博弈。作为内阁首辅,我深知此事需从长计议,不可急于求成,这次陛下御驾亲征,需要稳扎稳打,逐步削弱北元的力量,方能最终实彻底消灭北元!”
当欧阳伦这一番话说完,奉天殿内氛围已经紧张起来。
“哼!”
“若是按照欧阳驸马你这个说法,那干脆别打北元了,直接和北元议和算了!”蓝玉不服气道。
“蓝玉,欧阳妹夫是朕本次征伐北元的军师,你得尊重军师!若是再敢如此顶撞,朕要祭出军法了!”朱标沉声道。
“臣知错了。”面对如此强势的朱标,蓝玉显然有些不适应,愣了一下后便低下头来。
“不是跟朕说,要跟欧阳妹夫说,他现在是军师!”朱标开口道。
“欧阳驸马,下官错了,不该顶撞。”蓝玉无奈道。
“嗯。”欧阳伦淡淡点头,并没有过多计较。
“妹夫,这些事情你既然都分析得如此的详细了,想必已经有了应对之策!赶紧说说吧!”
“这次可是朕第一次御驾亲征,只能胜不能输!”
朱标有些紧张道。
对于朱标的紧张,欧阳伦还是能理解的,也就不再绕弯,直接开口道:“陛下御驾亲征,志在彻底解决北元之患,此乃社稷之幸,万民之福!然北元之患,积弊已久,非一朝一夕可除。臣以为,欲彻底解决北元,需从长计议,统筹全局,方能事半功倍。以下数策,供陛下圣裁:
其一,以战养战,分化瓦解。北元虽退居漠北,但其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瓦剌、鞑靼等部族与北元虽有联盟,然利益各异,矛盾深藏。陛下可遣使分化,以利诱之,以威慑之,使其内部生乱。同时,我军可采取“以战养战”之策,利用北元草原资源,就地补给,减轻后勤压力。对归顺之部族,予以厚待,使其为我所用,逐步削弱北元之根基。
其二,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漠北地域辽阔,气候恶劣,若贸然深入,恐陷入敌军游击之困。臣建议,陛下亲征之时,可采取稳扎稳打之策,步步为营,逐步推进。每占一地,即筑城设防,屯田养兵,巩固战果。如此,既可压缩北元活动空间,又可为我军提供稳固后方,避免孤军深入之险。
其三,以逸待劳,诱敌决战。北元骑兵机动性强,善于游击,然其粮草匮乏,难以持久。陛下可采取“以逸待劳”之策,以精锐之师固守要地,诱使北元主力来攻。待其疲惫之际,再以雷霆之势出击,一举歼灭其有生力量。若能诱敌决战,必可大大缩短战事进程。
其四,巩固边防,长治久安。北元之患,不仅在于其军事威胁,更在于其对我边疆的长期袭扰。陛下亲征之余,需同时加强边防建设,修筑戊城,增设卫所,屯田戍边。同时,鼓励边民开垦,发展边贸,使边疆地区繁荣稳定。如此,既可断绝北元南下之念,又可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奠定万世之基。
其五,以德服人,化敌为友。北元虽为敌国,然其百姓亦为苍生。陛下亲征之时,可严令将士,不得滥杀无辜,劫掠百姓。对归顺之北元部众,予以妥善安置,赐以土地牛羊,使其安居乐业。如此,既可彰显我大明之仁德,又可瓦解北元之民心,使其部众纷纷来归,北元之患自然消弭于无形。
陛下英明神武,御驾亲征,必能鼓舞士气,震慑敌胆。然臣仍恳请陛下以社稷为重,以万民为念,稳中求胜,切不可急于求成。北元之患,非一日之寒,彻底解决亦非一日之功。唯有统筹全局,步步为营,方能一举功成,永绝后患!
臣愿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襄盛举,使我大明边疆永固,国泰民安!”
说完,欧阳伦对着朱标拱手行礼。
静!
听到欧阳伦的这一番,不光是朱标愣住了,就连蓝玉以及其他官员都愣住了。
此刻在他们眼中,欧阳伦的气势都变了,仿佛诸葛军师附体!!
朱标激动的大步走上前,一把抓住欧阳伦的手,“妹夫,朕的好军师,此战有你,朕肯定能得胜还朝!”
“你放心,这次出征,你说干嘛就干嘛!朕.还有蓝玉以及所有的征伐大军都听你的!!”
“谁要是不听,朕朕就狠狠打他们板子!”(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