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回去的路上,刚好遇到了从小树林里出来的那个警察。
警察只是随意的扫了林晓一眼,就没再关注。
他已经发现了小偷丢掉的包裹被另外的人拿走,可林晓是从县城方向过来的。
回到村里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骑着自行车来到王二婶家。
这些钱,没办法跟自家人解释,实话实说的话,自家那三口人没那么大的心里承受能力,而且,嘴也不够严实。
在保密这一块,他反倒更相信王二婶和王若英。
“二婶,若英呢?”
“若英?不是去你家了吗?”
“哦哦,我没在家,我去了县里一趟。二婶,这是20万块钱,先放在你这儿。”
“二十万?林晓,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钱是我从县里的一个老板那借的,那个老板的女儿是我同学,对咱们来说二十万是天文数字,但对人家来说,也就是几天的收入,这钱,过完年,你去市里办一张工行卡,等我到羊城那边之后,我会打电话联系你,你从这边,把钱汇给我,虽然要花一些手续费,但比我随身带着过去要安全的多。”
“去市里太不方便了吧?”
“二婶,这是为了你安全考虑,在县城,这么大一笔钱,太招人耳目了。”林晓又拿出两万,“这两万,用来租个店铺,店铺最好租一个大点的,越大越好。这事儿你先别我家里人说,他们要是知道我借了这么多钱,肯定会担心的晚上睡不着觉。”
王二婶苦笑道:“现在晚上睡不着觉的变成我了。”
“二婶,这点钱算什么,等咱们生意做起来,赚的可就不是二十万,而是两百万,甚至两千万!”
“我可没想过挣那么多钱,只要能把若英以后上学的学费挣出来我就满足了。”
“那可不行,二婶,难道你就没想过,将来有一天回到京城,打胡家人的脸?”
“哼,这死丫头,什么都跟你说!”
胡家,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胡家在她这一代,一共有四个孩子,她是年龄最小的。
大哥、二哥,先后进了部队,不用下乡插队,而他和三哥,因为没工作,都要下乡插队。
大哥知道这件事后,托一个朋友,给她在一个厂子里安排了工作。
可是家里却瞒着大哥,将工作给了她三哥。
以大哥的人脉,即便再安排一份工作,也是能做到的。
可家里却直接替她报了名!
而且,父亲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所谓‘正直’,把她插队的地方选在了东北,而不是京城附近。
相比其他地方,东北是产粮地,倒不至于挨饿,可是冬天冷啊!
如果是从小在东北长大的还行,外来的是真的受不了。
这又不是后世,有暖气、有地热,那时候,她住的知青院子,屋子四处漏风,柴火又有限,每天只能烧一两个小时,除了这一两个小时之外的其他时间,她只能把自己包裹在被子里,可即便在被子里,仍然被冻的瑟瑟发抖。
苦一点也就算了,那时候的下乡知青,日子过的都苦,东北至少不挨饿,在很多知青眼中,已经是插队的好地方了。
可家里人的漠不关心,才是最让她心寒的。
除了一开始给她写过一封信外,再就没给她写过信,钱更是一分都没给过她。
就连大哥在南边牺牲了,家里都没通知她一声。
回去的路上,刚好遇到了从小树林里出来的那个警察。
警察只是随意的扫了林晓一眼,就没再关注。
他已经发现了小偷丢掉的包裹被另外的人拿走,可林晓是从县城方向过来的。
回到村里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家。
而是骑着自行车来到王二婶家。
这些钱,没办法跟自家人解释,实话实说的话,自家那三口人没那么大的心里承受能力,而且,嘴也不够严实。
在保密这一块,他反倒更相信王二婶和王若英。
“二婶,若英呢?”
“若英?不是去你家了吗?”
“哦哦,我没在家,我去了县里一趟。二婶,这是20万块钱,先放在你这儿。”
“二十万?林晓,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钱是我从县里的一个老板那借的,那个老板的女儿是我同学,对咱们来说二十万是天文数字,但对人家来说,也就是几天的收入,这钱,过完年,你去市里办一张工行卡,等我到羊城那边之后,我会打电话联系你,你从这边,把钱汇给我,虽然要花一些手续费,但比我随身带着过去要安全的多。”
“去市里太不方便了吧?”
“二婶,这是为了你安全考虑,在县城,这么大一笔钱,太招人耳目了。”林晓又拿出两万,“这两万,用来租个店铺,店铺最好租一个大点的,越大越好。这事儿你先别我家里人说,他们要是知道我借了这么多钱,肯定会担心的晚上睡不着觉。”
王二婶苦笑道:“现在晚上睡不着觉的变成我了。”
“二婶,这点钱算什么,等咱们生意做起来,赚的可就不是二十万,而是两百万,甚至两千万!”
“我可没想过挣那么多钱,只要能把若英以后上学的学费挣出来我就满足了。”
“那可不行,二婶,难道你就没想过,将来有一天回到京城,打胡家人的脸?”
“哼,这死丫头,什么都跟你说!”
胡家,是她心里的一根刺。
胡家在她这一代,一共有四个孩子,她是年龄最小的。
大哥、二哥,先后进了部队,不用下乡插队,而他和三哥,因为没工作,都要下乡插队。
大哥知道这件事后,托一个朋友,给她在一个厂子里安排了工作。
可是家里却瞒着大哥,将工作给了她三哥。
以大哥的人脉,即便再安排一份工作,也是能做到的。
可家里却直接替她报了名!
而且,父亲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所谓‘正直’,把她插队的地方选在了东北,而不是京城附近。
相比其他地方,东北是产粮地,倒不至于挨饿,可是冬天冷啊!
如果是从小在东北长大的还行,外来的是真的受不了。
这又不是后世,有暖气、有地热,那时候,她住的知青院子,屋子四处漏风,柴火又有限,每天只能烧一两个小时,除了这一两个小时之外的其他时间,她只能把自己包裹在被子里,可即便在被子里,仍然被冻的瑟瑟发抖。
苦一点也就算了,那时候的下乡知青,日子过的都苦,东北至少不挨饿,在很多知青眼中,已经是插队的好地方了。
可家里人的漠不关心,才是最让她心寒的。
除了一开始给她写过一封信外,再就没给她写过信,钱更是一分都没给过她。
就连大哥在南边牺牲了,家里都没通知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