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灵帝·刘宏】

  【军事成绩:平定西南蛮夷叛乱,出击强盛鲜卑,对付羌乱,西域失控。评价B级,得三分】

  【制度建设:第二次党锢之祸,卖官鬻爵,废州立牧,评价E级,得零分】

  【外交策略:引进胡床(折叠椅)评价A级,得四分】

  【民生经济:黄巾之乱。评价E级,得零分】

  【用人识人:评价D级,得一分】

  【后世影响:桓灵二帝,黄巾之乱。评价E级,得零分】

  【总分:八分】

  ……

  天幕上,一道绿光从天而降!

  直入刘宏体内!

  众多皇帝看着这一幕心生不妙。

  ……

  炎汉·灵帝时期

  西园,

  刘宏的脸色已经十分难看了。

  一个是因为被未来的后续吓得。

  另一个就是因为那道绿光。

  他突然感觉好饿啊……

  随后,他伸手拿过桌上的糕点。

  刚一入口!

  瞬间瞪大双眼!

  身体一下载倒在地!

  双手紧紧握住脖子!

  青筋暴起!双目赤红!脸色狰狞!

  好疼!好疼!!

  本来软糯香甜的糕点,入口一瞬如烧红的烙铁!

  他想吐出去,但嘴不由之主的咀嚼着。

  食物一下肚。

  身体瞬间弯曲如一只大虾。

  腹中如坠金石!

  冷汗打湿全身,精神开始恍惚。

  但他依然觉得很饿,手不自控的伸向糕点。

  身边的侍从已经被吓傻了。

  给朕吃的!给朕吃的!

  不,我不要吃的了!不要了!

  杀了我吧!杀了我吧!

  ……

  一众观看天幕的皇帝大臣们

  看着天幕里痛苦到不**形的刘宏,一边吞吃着东西,一边生不如死的样子

  顿时冷汗连连。

  ……

  此时天幕上一道文字出现在众人面前。

  『总分在十分以下者,视总体行为而给予惩戒大小。』

  『望其警勉』

  『惩刘宏,饿鬼之苦半个时辰。』

  『一月一次。』

  『无黄巾之乱,可彻除其苦。』

  随后画面一转,一道凄厉的红光来到秦二世时期。

  ……

  大秦·二世时期

  胡亥惊慌道:

  “不是!以前没有这事啊!”

  但红光已然入体!

  ……

  『惩胡亥,石碾、活埋之苦。』

  『至寿终正寝为止』

  ……

  大秦·二世时期

  众大臣看着躺在地上惨烈哀嚎,下身失禁,一时昏迷下一瞬紧接醒来继续哀嚎如此反复的胡亥。

  都心生恐怖。

  这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啊……

  “将……将陛下送回宫内。”

  李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随后对身边的蒙恬、冯去疾等人说道:

  “我们商议一下秦三世谁合适吧。”

  蒙恬等人对视一眼,俱都点了点头。

  ……

  大秦,

  一身玄袍的嬴政看着天幕里无比凄惨的胡亥,无动于衷。

  “好好体会体会你兄弟姐妹所受之苦吧。”

  ……

  ……

  炎汉·献帝时期

  伏寿握住刘协的手,担忧的看着他。

  刘协无奈的笑了笑,反握住她的手。

  “皇后宽心,没看天幕说视情况而定吗。”

  “毕竟……”

  刘协苦涩的自嘲道:

  “我就是一傀儡,法令都不是出自我手的。它怎么也罚不到我头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捂着脚倒吸一口凉气。

  “朕磕了一下指甲都奇痛无比。”

  “这两人不得逼疯了?”

  一旁的卫子夫拿着太医令开的药,淡淡说道:

  “就他二人,这种不得生也不得死的结果才是最好的。”

  刘彻看着说出这番话的卫子夫,又倒吸一口凉气!

  好狠毒的女人!

  不知怎么,突然想到了未来太子刘据反叛的那一幕。

  原来他是随你啊!!!

  恍然大悟的刘彻将一只脚放在卫子夫的膝盖上,让其包扎着细布,随后愤愤说道:

  “朕设立“刺史”,任务就是监察本州各郡太守的工作,但不过问具体的行政事务。”

  “如此互相监督互相牵制,谁也不能坐大。”

  “刘宏任命的州牧权力太大了,军政一体虽名州牧,但实为诸侯!”

  “他是想让大汉重返战国!争斗不休吗!”

  “蠢货!蠢货!”

  “罚的好!”

  刘彻说着说着,气得一拍案几。

  “嘶!”

  随后又握着脚趾,**凉气。

  “陛下!你就不要乱动了!指甲都劈了,多疼啊!”

  一旁的卫子夫板着脸“训斥”着,刘彻哼哼着不说话。

  ……

  【“灵”在谥法里的描述是“乱而不损”,意思就是国政已经混乱到快要灭亡的地步了但还没有亡国。】

  【如果按照以往的朝政经验,无非就是太后掌权、外戚当政,然后皇帝长大亲政,联合宦官和外戚、朝臣大乱斗。】

  【但这个经验在宦官诛杀外戚窦武那一刻就过时了,有了新经验的宦官决定同样的招式再来一次!】

  【巧了,外戚大将军何进也是这么想的!】

  ……

  天幕上,

  威严的洛阳宫内此时一片混乱。

  不远处的孟津火势滔天,映着洛阳城一片火红。

  肃穆的宫道中满是宦官尸体。

  一位容貌端正,身穿盔甲,将军打扮的人擦拭着手中宝剑,脸色难看。

  “袁校尉!袁校尉!”

  一名将士从身后直奔过来,大声喊道:

  “董卓入城了!”

  将军猛的回头,眼神似欲择人而噬!

  “什么?!没我的命令他怎么敢入城!?”

  将士惊慌失措道:

  “陛下,陛下在他手里!”

  ……

  【公元189年四月十三,刘辩继位为帝,史称少帝。】

  【母亲何皇后为皇太后临朝称制】

  【外戚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密谋尽诛宦官,召令并州牧董卓进京援助。】

  【后尽除宦官之谋泄露,宦官张让与常侍段珪、毕岚等人联手,抢先杀死大将军何进,胁迫刘辩离宫出逃。】

  【董卓于北邙救下皇帝刘辩于陈留王刘协,随后挟少帝入京】

  ……

  天幕上,

  先是何进只身入宫被反杀。

  随后是袁绍率兵入宫击杀宦官。

  然后是观望局势的董卓率兵急行三百里救下刘辩。

  最后一幕,则是孔武有力气焰嚣张的董卓与畏缩的刘辩同乘一马,进入洛阳城。

  而其身后,铁蹄阵阵,一队队威武彪悍的黑色铁骑浩浩荡荡的行入京师。

  ……

  炎汉·光武时期

  刘秀怔怔的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殿下的大臣们看着上首出神的皇帝想要安慰几句。

  却无言以对。

  但凡脑子没问题的都能看出来,此时的朝堂已经是沦为鱼肉了。

  至于说什么天子之威……

  能与天子共乘一马,能带精兵入京。

  他的眼里还会有什么天子之威吗?

  ……

  天幕继续播放着,

  洛阳宫·显阳苑

  众臣分列文武,安坐于位。

  膀大腰圆雄武有力的董卓身穿玄衣,头戴王侯八梁冠,手扶佩剑。

  “诸位,今皇帝暗弱,不足以奉宗庙。”

  “我将效伊尹霍光旧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

  “有不从者。”

  董卓双目锐利,巡视一周。沉声道:

  “斩!”

  话音一落,殿内众臣摄于苑外军队的威势,俱都无言。

  就在董卓志得意满之时,一道清朗之声响起。

  “当今朝廷初定。”

  一身绛衣,头戴鹖尾武冠的袁绍站起出来,对董卓侧目而视。

  “召尔等入京以为辅佐天子,安定庶民!”

  “而你!”

  袁绍竖剑指,指向董卓,喝声道:

  “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

  “岂不是蓄意谋反乎!”

  话语掷地有声!

  殿内群臣对袁绍肃然而敬。

  董卓目含怒气,死死盯着下面的袁绍,手按剑柄,低声喝道:

  “天下事在我!”

  “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袁绍冷哼一声,向南面拱手抱拳:

  “天下之事在皇帝。”

  “在诸位忠臣!”

  “你?”

  袁绍长身而立,一振袍袖,冷嗤一声。

  “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

  “又待怎样?!”

  董卓怒瞪双目,猛的抽出佩剑!咬牙喝道:

  “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吗?!”

  话音刚落,

  袁绍愤然抽出佩剑,指向董卓,大喝一声:

  “我剑也未尝不利!”

  ……

  【董卓欲废帝,袁绍怒而斥之。】

  【最后,袁绍挂印而去,因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布满天下,董卓怕他号令天下豪杰与关东群雄起事】

  【随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董卓自署相国,又自称“贵无上”。】

  【僭用近似天子的服饰及车驾,官至太师、相国,封郿侯,位极人臣。】

  ……

  大汉·文帝时期

  刘启鼓掌叫好!

  “好一个大丈夫!后靖国家者必是此人也!”

  刘恒听后,斜视一眼。

  “好?好在哪里?”

  刘启激动的脸色涨红,亢奋的说道:

  “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忠臣良将还不好吗?”

  刘恒看着刘启摇了摇头,一旁的窦漪房轻声说道:

  “他这么做的确威势赫赫,但更多的还是因为他身后的背景。”

  刘启听得脑袋一懵。

  “背景?什么背景?”

  一旁的刘恒叹了口气。

  “那‘四世三公,门生故吏’八个字你是一个字也不看啊。”

  ……

  汉末·献帝时期

  白发苍苍的曹操看着天幕中意气风发的袁绍,又想起往事。

  “本初啊本初,你最大的问题就是能聚人而不能用人啊。”

  “雄据河北,兵势强盛。”

  “若你能听一言,能用一人。”

  “这天下会如何,也未可知。”

  ……

  突然有种感觉,三国这节要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