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辽东之地。

  在蜿蜒的辽水之处,

  联通着一段段的隧道。

  而此时这些隧道全部被打通,且被深挖成壕沟。

  画面俯视着,

  长长的壕沟延绵不绝,

  同时在壕沟北侧,是同样随壕沟蔓延而去的一排高墙。

  ……

  【公元238六月,司马懿率领大军到达辽东。】

  【燕王公孙渊派大将卑衍、杨祚率领数万大辽东军,在辽水前,自南至北挖了条长达二十余里的战壕。】

  【组成了一条牢不可破的防线!】

  ……

  大汉,

  刘邦看着这形势,摸着下巴思索着。

  魏军远道而去,只要坚壁清野,深沟高垒组成防线,的确是易守难攻。

  待魏军兵疲势老,自会退却。此时再趁势追杀,可收全功。

  刘邦盘腿扶膝。

  “乃公这回到要看看,你这老小子用兵到底是不是真的‘侵略如火’!”

  ……

  【司马懿并没有强攻,观察明白辽东地形后,只留少量兵力佯攻。】

  【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从辽水的北部偷偷渡河,悄悄绕行,神不知鬼不觉出现在辽军的后方。】

  【随后派了两只军队,第一只大张旗鼓的在辽东守军的背后修建防御。】

  【第二只则将辽东守军用来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架在辽水上的桥梁也全部凿沉烧毁。】

  【随后,带兵作势杀向襄平本营。】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略有些诧异。

  “这老小子还真不是个缩头乌龟啊?”

  霍去病看着天幕,感叹着:

  “孙子兵法有云: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他不是想打襄平,而是借着攻打襄平的样子,来引诱前方防守的辽军。“

  “前方守军不除,围困襄平只能使魏军陷于两面夹击的险地。”

  “而毁船焚桥、建立工事,赶往襄平,都是为了引蛇出洞,一网打尽!”

  “不亏是‘侵略如火’!”

  刘彻也点头深思,然后突然笑出声。

  霍去病不明所以。

  “哈哈哈哈!他侵略如火又怎么样?”

  “遇到我家诸葛丞相还不是当缩头乌龟!”

  “我家丞相就是兵微将寡!”

  “不然,直接砸碎他乌龟壳!哈哈哈哈!”

  一旁的卫子夫斜睨了一眼大笑着的刘彻。

  这诸葛亮怎么就成你家的了?

  忘了一开始看不上人家的样子了?

  呸!

  ……

  【突然得知司马懿出现在自己身后,辽东守军连夜撤回,司马懿趁机出击,三战皆捷,数万辽东军全军覆没。】

  【遂乘胜进围襄平。】

  ……

  炎汉·光武帝时期

  刘秀看着天幕上司马懿的一番操作,不由大叫一声:

  “妙!”

  “其最终目的刘是围城打援!”

  “为了实现目的,分别用了声东击西、引蛇出洞、调虎离山等策略。”

  “在辽隧前晃了一枪,是为声东,实乃瞒天过海!”

  “绕到辽隧后方又晃一枪,作势直奔襄平,还是声东,实为引蛇出洞!”

  “最后又杀他个猝不及防!哈哈,妙啊!”

  底下大臣面面相觑。

  陛下,这是篡汉逆贼的臣子。

  您这么夸……

  不合适吧?

  ……

  【秋七月,天降大雨,魏军围困襄平。】

  【魏国朝中听说大军遇雨,一致请求退兵。】

  【而曹叡虽然耽于享乐,但见识仍在,道:“司马懿临危制变,生公孙渊指日可待。”】

  【八月,大雨停止,司马懿全力攻城。襄平城死伤惨重。公孙渊想要投降,司马懿拒不接受。】

  【公孙渊弃城逃走,被司马懿的部队追上,于梁水边斩杀。】

  【襄平城破后,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

  【将公孙渊所任的官员,公卿以下的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编百姓四万户。】

  【从汉末至今割据五十多年的辽东终于收复。】

  【曹叡大为兴奋,派使者蓟县犒劳三军,增司马懿封地。】

  ……

  曹魏,

  本来一直面无表情的司马懿突然低下了头。

  脸上闪过一丝悲戚,

  但又转瞬即逝。

  一旁的司马昭则一无所知。

  “老爷子,还是您狠呐!”

  “这景观,说建就建!”

  “就该这样!斩草除根!”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襄平,

  案桌上摆着一堆奏疏,

  旁边的灯苗闪烁不停。

  年已花甲,须发皆白的司马懿伏在案头小憩着。

  半梦半醒之间,

  只觉膝头格外沉重。

  睁开眼睛,

  恍惚间有一人仰躺在自己膝盖上。

  司马懿一惊,奋力看去。

  此人身穿日月朝服,头戴长冠。

  赫然是当今天子曹叡!

  司马懿惊疑不定,连忙欲起身行礼。

  却听曹叡开口道:

  “视吾面。”

  司马懿不敢违抗,朝曹叡的脸看去。

  幽幽灯光下,

  一张青白色的狰狞面孔直冲眼帘!

  “啊!”

  司马懿顿觉惊醒,一身虚汗。

  “呼,是梦啊……”

  ……

  【本来司马懿是要便道回关中驻守长安的。但当到达白屋时,有诏书召他火速回京。】

  【三日之间,诏书五至。】

  【且带曹叡手书:“间侧息望到,到便直排阁入,视吾面”。】

  【朕盼你赶紧到,到了之后免去一切礼节手续直接进宫,视吾面。】

  【司马懿在襄平时,曾梦见魏明帝枕在他膝上,说:“视吾面。”他俯视,见魏明帝面有异色。】

  【如今一见诏书此语,大惊,乘追锋车昼夜兼行,从白屋到京城,四百多里,一夜而至。】

  ……

  天幕上

  洛阳宫,

  年岁已大的司马懿一脸焦急,撩起下摆急奔着。

  而他身边也有两个宦官在紧随着,一边奔跑一边快速低语着。

  嘉德殿,

  司马懿急行到殿内,看到床榻上已经奄奄一息的曹叡,连忙跪倒在床榻前。

  已经朝不虑夕的曹叡听到响动,缓缓伸出手道:

  “是太尉来了吗?”

  司马懿赶紧握住那没有一丝血色的手。

  “是臣,陛下,臣来了。”

  曹叡听到声音,缓缓睁开双眼。

  脸色坚毅,喉咙涌动。

  殿内众人都看得出来,他正在凝聚最后的力气。

  酝酿良久,

  曹叡开口道:

  “朕为后事相托,忍死等伱。”

  “望太尉与曹爽一起,好好辅政。”

  “朕死前得以相见,便无遗憾了。”

  司马懿听到这番垂死之言,握着曹叡的手,泣不成声。

  曹叡奋力的转动眼球,看向一处。

  “此太子也,太尉好好看看,别认错了。”

  司马懿此时才注意到,床榻前还跪着两个孩子。

  “去……抱抱……老太尉……”

  一个小儿怯生生的走到司马懿身边,抱着他的脖子。

  司马懿眼含泪水的看着眼前的情景,一阵恍惚。

  恍然间,他又看到了先帝。

  也是同样的情景。

  握着曹叡的手紧了紧。

  抱着幼龄的太子。

  痛哭道:

  “陛下还记得,当年先帝也是如此把陛下托付给老臣的吗。”

  “父亲……”

  弥留之际的曹叡也看到了。

  年幼的自己也是同样的抱着司马懿,看着躺在病榻上的父亲。

  他看到了幼冲之时的自己。

  朕的抱负……

  ……

  【公元239年正月初一,曹叡驾崩于洛阳宫嘉德殿,年仅三十五岁。谥号明,葬于高平陵。】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一阵恍惚。

  “这……”

  “叡儿……”

  “孤……”

  曹操只感觉一阵眩晕,握住身边石桌,才好悬没晕倒。

  “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

  曹魏·文帝时期

  曹丕捂着额头

  “这洛阳是不是风水有问题?”

  “汉朝皇帝挨个早死。”

  “我大魏也连着两个早逝!”

  曹丕不由动了迁都的念头。

  “再看看,再看看,下一个如果还早亡,朕定要迁都!”

  ……

  曹魏·明帝时期

  曹叡一把推开怀里的美人。

  惊愕的看着天幕。

  “朕就这么死了?!”

  “朕怎么能就这么死了!”

  “朕还没一统天下呢!”

  “诸葛亮都死了!辽东都平了!”

  “一统天下就在眼前!”

  “朕……”

  发了一通脾气的曹叡一**坐倒在塌上。

  “……死了?”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挠了挠头。

  “相父,既然曹叡也早死,相父也不要急于一时了。”

  “熬死他!”

  “相父再一举功成!且不妙哉?”

  诸葛亮看着刘禅,有点一言难尽。

  “相父争取安心养身,不是还有蒋卿与费卿吗,让他们处理处理政事。”

  “等曹叡死了,相父再出兵!”

  我就怕,我不死,他也不死。

  那就彻底哦豁了。

  “陛下,商君书学得如何了?”

  ……

  这时的司马懿还没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