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为抗M援C题材的电影,《长津湖》两部曲能够大获成功,《志愿军》三部曲就不行了呢?

  张紫枫不理解。

  老陈大概也永远都想不明白。

  其实,原因是明摆着的,只是老陈装作没看见而已。

  雷小米曾说过,即便是一头猪,只要站在了风口上,也能飞上天。

  话糙理不糙,一句话便能概括出了时事造英雄的真谛。

  类似于《长津湖》、《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中国机长》、《八佰》、《1921》、《万里归途》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近些年的爆火,给人的感觉仿佛主旋律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但是,这个感觉本身就是一种错觉!

  从时间线上看,爆火的主旋律影片,其实主要都集中在了2019到2022年之间。

  之前没那么火,之后也不行。

  简单来说就是,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有这个店了。

  WHY?

  稍微分析一下,就能得出答案,因为2019年是建国70周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2022年是建军95周年。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逢十大庆,逢五小庆。

  为了庆祝,宣传部门当成了**任务来做,开足了马力,制造的舆论不敢说绝后,但百分百称得上是空前。

  所谓的风口,便是这么推起来的。

  《我和我的祖国》算是第一部被风吹起来的主旋律电影,要知道,当时火的不只是这部电影,连同名经典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也成为了年度大热金曲,唱遍了大街小巷,唱得人人热血沸腾。

  好多企事业单位在那个档口,都得组织员工录制一个专属版本,以体现自家的**正确。

  啥叫生逢其时,《我和我的祖国》就是。

  在强劲的宣传攻势之下,恰到好处的借到了力,于是就火了。

  一个拼盘式电影,票房居然能卖到了31亿,可以说前所未见。

  说白了,这就是身在其中,不知不觉随着大流往前走,不自觉地跟着添砖加瓦。

  由此可见当一个国家的宣传部门,全力开火的时候,其威力有多大,是不敢想象的。

  它会以各种形式展开渗透,不知不觉进入绝大多数人的心底。

  所以,品质并不差的《长津湖》火了,而且还是爆火。

  这就是风口的作用,早两年上映,或者晚两年上映,都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而且,《长津湖之水门桥》只隔了半年就跟着上映了,这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做法。

  因为风口的风依旧在吹,赶早不赶晚,该火就要赶紧火,于是乎《水门桥》也爆了。

  老陈作为《长津湖》的联合导演之一,明显是尝到了甜头,想着既然《长津湖》能火,那么格局更大的《志愿军》大概率也能火。

  于是,他选择拉出来单干。

  可是,他只看中了问题的第一步,眼光却没能看的更远。

  同样还是拿《长津湖》两部曲来举例。

  《长津湖》火了,那么故事更紧凑的《水门桥》岂不是应该更加火爆。

  但实际上《长津湖》最终票房轻松拿下57.75亿,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头名。

  而《水门桥》却只是艰难地迈过了40亿的门槛,没能再稍微往前一步。

  再问一遍为什么?

  因为风头已过。

  2019到2022年的宣传到了后期,人们的热情不可能一直那么高涨,大家都疲惫了,风口自然也就不再了。

  没有了外力的加持,仅仅靠自身力量,爆发力自然大打折扣的。

  好在宣传攻势的余威犹在,长津湖这个IP效应也还在,《水门桥》能够破40亿,说起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而老陈自认为已经摸清了主旋律的脉门,《志愿军》必然也会火。

  其实,是他想多了。

  不是他摸清了主旋律的脉门,而是主旋律将其当成了棋子。

  需要用的时候,就会捧火你,不需要了,自然也就凉了。

  《志愿军》的票房,其实自立项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真要是火了,那才是奇迹。

  至于老陈拍成怎么样,其实都无关紧要。

  更何况,《志愿军》还真的不怎么好看。

  《长津湖》的精彩,在于故事紧凑,看完之后能记住伍千里,伍万里、老雷这些特点鲜明的人物。

  而《志愿军》看完,就很难记住谁,整个故事太宏观了,流水账一样从最高层到基层士兵,都给扫了一下,结果扫到谁都不够具体,都是蜻蜓点水。

  《志愿军》的拍摄思路,明显还是典型的《大决战》时期的思路。

  呈现一众群像,来强调集体的作用。

  当张国师已经在探索拍摄技法的时候,老陈依旧沉湎于30年前的思路,固执的拍摄只能感动自己的片子。

  他要是不输,那才叫天大的怪事。

  张恒原原本本地给张紫枫分析了一遍,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上辈子《志愿军:雄兵出击》上映之后,随着那拉胯的表现,被网友们总结出来的。

  而事实上,分析得倒也合情合理。

  因为想要跟风的不止陈恺歌一个,同类题材的电影还有很多,基本上有一部,拉一部,无一例外。

  毕竟人们的爱国热情也不能无限消费。

  听了张恒的分析,张紫枫明显有些失望,本来她还指望能通过这部作品去冲一下票房,甚至是冲一下奖呢。

  之前赵金麦金鸡封后,张紫枫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儿。

  明明最先叩开金鸡奖大门的人是她,结果陪跑了一次,反倒是让赵金麦把自己心心念念的大奖揽入了怀中。

  小胖妞儿一直不服气呢。

  结果……

  兜头被张恒泼了一盆冷水。

  可把张紫枫给郁闷坏了。

  “难怪你当初不让稻草人跟投呢!”

  一旁的赵金麦说道。

  事实上不单单是稻草人,嘉行、正午阳光当初都曾收到邀请,准备参与这部电影的投资,结果全都被张恒给叫停了。

  “哥!所以……国庆档稻草人和嘉行参投的这些电影,都是你分析出来的?”

  呃……

  “差不多吧!”

  张恒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上前从赵金麦的手里接过妙妙,出去了大半个月,最惦记的就是这个小东西。

  只可惜妙妙明显不记得张恒这个爹了,被他抱在怀里,小胳膊小腿一个劲儿的挣扎。

  “妙妙,不认识爸爸啦?”

  刚说完,小家伙便非常不给面子的哭嚎了起来。

  赵金麦见状,赶紧把孩子接了回去。

  “你还说呢,出去这么长时间,孩子哪还能记得。”

  张恒讪讪的笑了,他也不想啊,可参加慰问演出是正经事,有特殊情况的又不止他一个,团里还有女演员刚生完孩子,才过月就下基层的呢。

  再说了,所有的演出都是计划好的,基层的战士们一直盼着他们,总不能让战友们失望吧!

  “小易呢?”

  张恒这才想起来,张紫枫是一个人回来的。

  之前通电话,易洋千禧还在《志愿军》剧组探班。

  “他啊!刚接了一部戏,蒌业导演的,前天就进组了!”

  张紫枫一边逗弄着妙妙,一边说道。

  蒌业?

  “不会又是三无产品吧?”

  张恒的记忆中,蒌业的作品不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地下电影,没立项,没准拍证,没批号,经常是偷偷摸摸的鼓捣出来,然后直接拿到国外去参加影展。

  拿过的奖确实不少,但回国以后受过的处分也是一样的多。

  易洋千禧参与蒌业的电影?

  这小子胆子是够大的,不怕被牵连啊!

  “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蒌导这次的作品是有正式批号的!”

  就算是有正式批号,谁能保证蒌业一定会按照送审的剧本拍?

  整个第六代导演群体,个顶个的都是奇葩,贾樟可、张园,还有就是这个蒌业,给人的感觉总带着点儿不正常。

  一个个的名气挺大,可要是提起他们的作品,当真是一言难尽。

  “你呢?最近有什么计划?”

  张紫枫摇摇头。

  “明年就要毕业了,我们要忙着排毕业大戏,最近不打算再接戏了!”

  听张紫枫说起毕业大戏,赵金麦也突然想起,自己也快要毕业了。

  可自从大四开学都一个多月了,她还在家带孩子呢。

  特殊情况,学校那边倒是没难为她。

  只不过……

  毕业大戏?

  恐怕是赶不上了!

  不过好在作为金鸡影后,上戏还需要她这块招牌,倒是不用担心影响拿毕业证。

  正说着,张恒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掏出来一看,是王景华打过来的。

  “喂!华姐!”

  “张总,你回京城了吗?”

  “今天刚到家,华姐有什么指示?”

  王景华主动来电话,肯定是有要紧事。

  “是这样的,前段时间收到了一个邀请,美国派拉蒙发来的,你要是有时间的话,现在能不能见一面,对方派来的代表和我在一起!”

  派拉蒙?

  张恒听得一愣,犹豫了片刻道:“好吧!你发位置给我。”

  放下电话,张恒把事情和赵金麦说了。

  赵金麦还没什么反应,张紫枫便激动的说道。

  “派拉蒙,哥!你这是要……进军好莱坞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