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457章 红字接单,黑字出货

小说: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作者:南山堂 更新时间:2025-04-03 01:09:59 源网站:2k小说网
  “江总,英特尔的第一款芯片80286-12(12.5MHz)的询价已经发过来了。”

  “考虑到我们已经通过了他们的认证,这一次估计最主要的就看价格了。”

  张少华虽然是岭南半导体的负责人,但是涉及到关键的事情,他肯定还是要找江辉汇报。

  第一款芯片代工的报价,关系到后续是不是可以打破芯片代工的僵局,重要性自然非同寻常。

  “按照我了解的信息,1985英特尔80286-12(12.5MHz)的售价为 260美元。”

  “不过它们也同时在这一年推出了性能更加优秀的80386,当时的价格是300美元左右。”

  “当然了,几年过去了,286的价格肯定已经降价到了200美元以内,甚至是150美元也以内。”

  “而386的价格,估计也是去到250美元以内了。”

  “这种情况下英特尔把286拿出来代工,应该是想要集中精力去生产386以及后续的其他版本芯片。”

  “我们要给出一个很有竞争力的报价的话,那价格肯定就要杀到100美元以内,越低越好。”

  这个时候不搞价格战是不行的。

  毕竟是第一款产品,没有价格吸引力的话,英特尔干嘛要拿出来找代工厂去生产?

  芯片这种东西,每年的价格就是在不断的变化。

  刚开始推出来的时候都是很贵,但是一两年之后价格腰斩都正常。

  江辉不希望这一次报价之后,让英特尔对岭南半导体失去兴趣。

  “这一次英特尔的报价,对方是希望按照生产的数量来给出一个阶梯价格。”

  “代工生产20万块芯片一个价格,40万块又是另外一个价格。”

  “最多可以给我们提供100万块芯片的代工订单。”

  “我们内部初步测算了一下,考虑到工厂刚刚量产,良品率可能还不是很高。”

  “想要维持不亏本的话,一块286芯片的价格就要去到100美元左右才行。”

  “保守起见,120美元左右是肯定可以不亏本的。”

  张少华先把情况跟江辉说明了一下。

  最终如何做决定,肯定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再看。

  作为岭南半导体的负责人来说,张少华是不希望公司陷入到亏损状态的。

  这样子会给他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这个价格太高了,我觉得英特尔这一次肯定也是找台积电同时进行了报价。”

  “相比台积电,我们除了在成本上面体现优势,暂时没有其他的优势。”

  对于现在的局面,江辉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

  不可能因为自己是穿越者,就真的可以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那根本就是不现实的事情。

  芯片代工对于英特尔这样子的巨头来说,本身最大的吸引力就是低成本。

  然后才是考虑到降低投资负担之类的其他东西。

  没有低成本的前提的话,其他的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要进一步的降低价格,那就需要在良品率、生产效率等各方面去展开努力。”

  “这样子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将成本压缩到100美元以内。”

  张少华现在肯定是如实的把情况跟江辉进行汇报,最终再看怎么处理。

  “红字接单,黑字出货。”

  “岭南半导体要快速的杀入国际芯片代工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这个方针就必须落实下去。”

  “这样子才能把竞争对手打的没有还手之力。”

  江辉这么一说,张少华愣了一下。

  “红字接单,黑字出货”。

  这话似乎有点难懂?

  “‘红字接单’是在接到订单时,按照常规预算和成本核算,这份订单的价格可能会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即呈现‘赤字’。”

  “这意味着接单价格低于预期成本或市场平均成本。”

  “在东瀛那边,这种做法通常是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订单,以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去争取客户。”

  “而‘黑字出货’是指通过在制造、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压缩和节省成本。”

  “最终在向客户交付货物时,实现盈利,使财务状况由亏转盈,呈现‘黑字’。”

  “我们现在除了成本竞争力,没有其他特别能够吸引英特尔的东西。”

  “那就在成本上面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报价,先把我们的设备运转起来。”

  江辉自然是能够看出来张少华还不是特别的理解自己说的话,所以专门解释了一下。

  毕竟这是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岭南半导体代工业务的办事方针的东西。

  在这个年代的华夏,其实不少出口订单其实都是在亏本销售,为的就是出口创汇。

  但是它们的那种亏本销售跟江辉想要的肯定不是一回事。

  人家的亏本是从头到尾都在亏本,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改变。

  反正出口创汇的任务就是人家最根本的任务。

  这一点,岭南半导体的追求肯定是不一样的。

  相对来说,最终让企业盈利,不断的提升技术竞争力,这才是最终的追求。

  出口创汇只是顺带着达成的一个目的。

  “如果是按照亏本的价格去报价的话,那么最低应该是可以压缩到80美元左右的水平。”

  明白江辉这一次是非常强烈的要获得英特尔的订单。

  张少华也没有再犹豫,直接报出了一个比较有冲击性的价格。

  “不过考虑到英特尔那边的阶梯订单,我觉得20万块芯片代工的时候,我们报价100美元。”

  “40万块的时候我们就报价90美元,只有它们给我们100万块订单的时候,我们的价格才是80美元。”

  在获得订单的同时,订单的数量自然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东西。

  要不然只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订单的话,那个意义就很小了。

  搞工业的人都知道,大规模的批量生产跟小规模的量产,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后世特斯拉进入到华夏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三电相关的供应商都愿意以非常低的价格给供应商供货?

  甚至是弹簧、副车架等传统的汽车零部件厂家,也愿意低价供货?

  那是因为特斯拉的两款主要车型的销量非常的大。

  在新能源车发展初期,对那些厂家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同样是一根弹簧,同样一家厂家给特斯拉的报价也许比其他客户要便宜20%。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据。

  正常来说一个汽车零部件是不可能有20%的利润的。

  之所以两个客户之间的差价会那么大,还是因为台数不一样的情况下,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差距。

  芯片这种对设备依赖程度更高的零件,产量的影响就更大了。

  “没问题,就按照你这个方向去给英特尔提供报价。”

  “争取尽快的把这个订单拿下来,正式的进入到生产状态。”

  “工厂已经量产,只有产能充分的调动起来,才能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

  江辉没有犹豫那么多就跟张少华敲定了报价方向。

  这个事情没有必要拖着。

  “对了,江总,除了英特尔之外,这段时间AMD和摩托罗拉公司等好几家客户都在跟我们沟通。”

  “估计会在接下来安排人员过来进行审查。”

  “到时候英特尔那边应该也会有一定的压力,对我们代工厂来说应该是有好处的。”

  张少华对岭南半导体今后的前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江辉确定了自己设计生产芯片和芯片代工两条路同时发展的方向,目前来看是完全正确的。

  “这些厂都是过去就已经有自己的芯片工厂,现在看到英特尔开始代工之后,也想跟着学习。”

  “不过我们不仅仅是要盯着这些客户,也可以考虑主动的去拓展一些客户。”

  “有些芯片公司是这几年刚刚成立,甚至现在还没有要自己去设计自己芯片,依靠外购芯片的方式来组装产品。”

  “如果我们能够让对方充分的意识到芯片代工的好处,也许局面就会完全不一样。”

  “更多只负责芯片设计,不负责生产的企业会出现在世界各地。”

  “更多原本没有想着自己做芯片的计算机公司等企业,也会考虑自己进入到这个领域。”

  “毕竟因为芯片代工业务的出现,芯片生产的门槛一下就降低了很多。”

  “比如苹果公司,它们现在每年的电脑销量也是不低的。”

  “可是它们的电脑上使用的各种芯片,主要是找摩托罗拉采购。”

  “如果我们能够跟他们沟通,让他们考虑自己去设计芯片,然后把生产工作交给我们。”

  “也许苹果公司研究之后,就会真的这么去做。”

  “到时候相当于它们从摩托罗拉那边采购的芯片,全部都变为我们代工的订单。”

  江辉对后世芯片代工市场的格局还是比较清楚的。

  现在的芯片公司的数量,跟后世是完全没有办法比的。

  如果岭南半导体能够提前做好布局,绝对可以吃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一旦让各个芯片企业习惯了芯片代工业务,想要自己去投资芯片工厂,就基本上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了。

  毕竟从资本市场的回报来看,你投资1亿美元去搞芯片设计,然后通过芯片代工把产品生产出来,最终也许可以直接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利润。

  但是如果你要自己去搞芯片生产的话,也许最终各种投资加起来达到了5亿美元,但是直接获得的利润可能还是5亿美元左右。

  这种数据在财报上面,显然就不是那么漂亮了。

  到时候股价上面是会有非常直接的反应的。

  “江总,我准备在美利坚成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专门去拓展美利坚那边的客户。”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和接触,我觉得美利坚的芯片企业对于芯片代工业务是最积极的。”

  “同样是芯片大国的东瀛,它们的芯片公司似乎对代工业务没有任何的兴趣。”

  张少华这段时间显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对于世界芯片市场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他的这个分析,江辉是完全认可的。

  哪怕是到了后世,世界芯片代工市场,最主要的客户还是美利坚跟华夏,东瀛那边很少有企业会选择代工。

  这个情况,在日立半导体内部在讨论芯片代工业务的时候的观点,就已经很能说明原因了。

  不仅是日立半导体,三菱半导体、东芝半导体等东瀛芯片巨头,其实都是某个大集团、大财团的一份子。

  它们的经营虽然看起来像是独立的,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有的业务都是主要围绕着集团业务来展开。

  相关的研发任务,很多时候也不是考虑外面客户的需求,而是要看集团的需要。

  在体制上,人家的情况跟美利坚的半导体巨头就完全不同。

  “没问题,未来十年重点拓展美利坚客户,东瀛客户就不需要特别的操心了。”

  “我感觉就算是芯片代工的成本比他们自己生产的要更低,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人感兴趣的。”

  江辉直截了当的让张少华放弃了东瀛半导体企业的代工业务。

  要拓展它们的业务,难度太高。

  关键是最终还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今后美利坚的半导体企业,甚至是欧洲那边都要比东瀛的芯片代工市场要大。

  “行,那我就重点去拓展美利坚市场。”

  江辉都已经把指示给的那么明确了,张少华自然没有任何疑问。

  很快的,岭南半导体这边就正式的向英特尔提交了报价。

  与此同时,台积电那边在收到英特尔80286芯片的代工业务询价。

  张中某作为德州仪器的前任高管,在美利坚半导体行业的人脉是非常广的。

  “凡尘,英特尔把这个代工业务的询价同时发给了我们跟岭南半导体。”

  “这一次的报价很关键,我们要尽量的把岭南半导体阻挡在芯片代工市场之外。”

  “要不然以后每个代工业务都由我们两家去竞争,很可能公司的利润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张中某把自己的得力助手曾凡尘叫到了办公室,商量着英特尔新的代工业务的事情。

  前段时间,张中某依靠自己的个人关系,让台积电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并且顺利的拿到了第一份订单,开启了芯片代工业务。

  现在面对岭南半导体的竞争,他绝对是非常重视的。

  如今的英特尔还是妥妥的世界芯片巨头,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芯片行业的格局。

  给英特尔代工芯片,在行业内也是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到时候其他芯片企业在考虑合作伙伴的时候,肯定就会优先考虑英特尔的代工厂。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公司投资了大量的资金采购各种设备。”

  “我们现在的产量还不是特别大,摊销到每一块芯片上的成本是不低的。”

  “只有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订单,才能让局面出现扭转。”

  曾凡尘在芯片技术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张中某的,但是在管理方面,他是很有经验的。

  如何让一家工厂实现盈利,他比张中某更加有发言权。

  “你说的没错,不过这个情况对岭南半导体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

  “并且他们的人工成本要比我们低很多,为了出口创汇,有的时候可能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这样子很麻烦啊。”

  张中某这段时间显然也是对岭南半导体做了不小的研究。

  要不然不会连出口创汇都搞的那么明白。

  “张总,你说我们有没有必要直接找港城的宝马科技沟通一下,看看双方是不是沟通一下策略,免得互相杀价?”

  在价格上面曾凡尘不是特别有信心可以打过岭南半导体。

  所以忍不住想出了一个其他的招数。

  类似的手法,他之前曾经了解过不少实际案例。

  “不行,一旦这个做法被英特尔知道了,那个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很可能直接就会影响芯片代工行业的发展,并且对方有各种方法让我们赔到破产。”

  张中某一下就否定了曾凡尘的这个提议。

  不过,从这个事情上面他也感受到了曾凡尘的压力。

  所以想了想之后,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一次就按照0利润来报价。”

  “正常来说我们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是比岭南半导体要高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产成本肯定是比岭南半导体要低。”

  “如果0利润都拿不到订单,那这一份订单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

  “这段时间AMD等气体几家芯片巨头也都开始安排人员跟我们接触。”

  “今后的芯片代工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我们也不一定就要每一份订单都抢到手。”

  “战略性的让出去一两份利润率不高的订单,也是让客户那边能够跟内部有个交代。”

  “毕竟从采购战略的角度考虑,任何一个领域的供应商,都是不希望只有一家的。”

  企业初创时期,各方面的事情都是很灵活的。

  张中某本来是想要跟曾凡尘商讨如何拿下英特尔的这个订单,但是现在聊着聊着,就变成安慰曾凡尘不需要特别计较每一份订单了。

  他也是把下面的人用力过猛,到时候把局面搞坏了,以后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一味地拼成本,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后续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依靠技术拿单,才是他想要发展的方向。

  “我明白了,等会我就组织各个部门的人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这个代工业务最低的成本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这样子都还不能获得订单,那我就亲自带着销售团队去拓展其他的客户。”

  “公司投资那么大,也不能把鸡蛋全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头。”

  听了张中某的话,曾凡尘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

  很快的,台积电这边也把报价提交到了英特尔那边。

  ……

  “欧德宁,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的芯片代工报价,你都看到了吧?”

  作为英特尔的CEO,格罗夫没有去询问采购总监,而是把技术总监欧德宁给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很显然,这一次的报价有点异常。

  “我看了,价格比我想象的都还要低很多。”

  “不管是交给哪家代工厂去生产,只要落实下去,明年至少可以给我们公司贡献额外的将近1亿美元的利润。”

  “到时候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那就更多了。”

  欧德宁现在对芯片代工的积极性更高了。

  今后如果大部分的芯片生产都是交给代工厂家的话,那么他们技术部门主要负责芯片设计就行。

  工作量可以大幅度的下降,亦或是集中更多的精力到新产品的研发上面。

  这样子可以让英特尔一直保持技术领先。

  “可是不觉得岭南半导体的报价太低了吗?”

  “一块芯片的报价只要80美元,比我们低了一半都不止。”

  “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啊。”

  格罗夫知道芯片代工业务可以降低芯片成本,但是也没有想到降幅居然那么的大。

  “岭南半导体这一次应该是非常想要拿到我们的订单,所以才报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

  “相对来说,台积电那边最低可以做到100美元,差了不少。”

  “不过不管是哪一方的价格都比我们低很多,这意味着我们原本的模式,成本确实是比较高。”

  欧德宁这么一说,格罗夫倒也没有去否认。

  英特尔从1968年成立至今,如今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

  公司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各种花销自然也是不少。

  特别是由于最近十年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很快,不同公司挖墙脚的行为也变多。

  所以给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再加上新产品的一些研发费用,也会摊销到芯片成本上面去。

  所以最终核算出来的成本就挺高了。

  “既然芯片代工有优势,那以后我们的旧款芯片就都交给代工厂去生产吧。”

  “这一次岭南半导体通过了我们的验证,价格又有竞争力,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伴随着格罗夫的这个决定,岭南半导体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很快的,这个事情就在业内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