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闻言,眉宇间不禁锁紧,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似乎是在回想自己早年的艰辛岁月。

  从太平乡孤庄村的凄风苦雨,到皇觉寺的孤灯茕影,再到淮西路上的托钵僧。

  从滁州城里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上的滔天巨浪和冲天火光。

  他朱元璋,这个曾经的放牛娃、农民、和尚、叫花子一路走来,走到了应天府。

  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

  所以老朱更明白这其中的每一步,都是充满了血汗与泪水。

  而也正是因为穷苦出身,所以老朱极为痛恨**污吏,更懂得百姓对于一个盛世王朝的渴望与期待。

  那若是连老朱的儿子都不知道民间疾苦,又怎么能成为大明的柱国藩王?

  就连朱标也是似有所感的点了点头。

  因为朱标出生之时,老朱还在创业,所以朱标并不是**金汤匙出生,也能明白民生疾苦,究竟是何意思?

  那他的这群弟弟,未曾经历过烈火煅烧,如何能百炼成钢?又如何成为大明的中流砥柱,为大明戍守一方?

  “爹,老三说的不错,一昧的死读书,只能让他们更加厌倦,所以要让他们明白,今日之大明的来之不易。”

  “而即便是打走了蒙元,可天下依旧是百废待兴,百姓依旧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所以儿子觉得,不如将稍微年长一点的皇子,全部外放出宫,进行为期一年的历练。”

  “而在这一年之中,朝廷只给他们一亩薄田,让皇子们维持生计,除此之外朝廷不会再给他们任何帮助。”

  随后朱标便是抬起头,十分正色的看向朱元璋道。

  伴随朱标的话音落下,朱棡也是诧异的抬起眼眸,今天的朱标,怎么聪明了这么多?

  简直是一语道破玄机,而且几乎与朱棡不谋而合。

  毕竟唯有经历过苦难,才能更加懂得珍惜。

  特别是身为皇室子弟,他们不能一直处于安逸之下,不然未来如何成长?又如何成为大明真正的塞王?

  “这个主意是不错,可要是他们什么都不干,就等着咱心软,又如何?”

  朱元璋的眼中也是掠过一抹沉思,但想了想,还是抬起头看向朱标与朱棡问道。

  虎毒尚且不食子,而他们始终是朱元璋的亲儿子,所以即便是摆烂不作为,荒废田亩,不思进取,老朱也不能看着他们活活饿死吧?

  “爹,你这般想,若是他们不作为,不思进取,你就算将他们通通封王,他们对大明又有什么贡献?不过是国之蛀虫,荼毒一方罢了。”

  “所以真想让他们成长,您只有心狠一点,下一道圣旨,年长皇子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历练,而在这其中,谁也不能擅自插手,就算是要饭,你也得要够一年之期。”

  “而若是真有皇子敢违背您的意思,直接废掉他们的王爵,将他们留在应天府,由朝廷给予他们吃穿用度,但绝非大富大贵,仅是温饱,也没有银子给他们花天酒地。”

  “这样一来,孰轻孰重,他们自己也拎得清。”

  朱棡的眼中闪过一抹果决道。

  皇子想成为大明的藩王,就必须经过为期一年的历练,而且是从零开始的历练,除了一亩薄田,便再无任何帮助。

  而且皇子也能退出,代价就是废掉王爵,但谁让你是老朱的亲儿子,所以朝廷会养着你,但也仅仅就是温饱,毕竟于国无用,能养着你,还是皇帝恩泽,

  “老三说的不错,一昧的纵容心软,皇子们成不了气候,就算您执意将他们放去藩镇,也不会有所建树,所以倒不如心狠一点,让皇子们明白,若是敢阳奉阴违。”

  朱标瞬间就明白了朱棡的意思,便也是转头看向朱元璋,没有任何犹豫的点头道:“唯有废爵这一条路。”

  可朱元璋的脸上仍然闪过一抹犹豫之色。

  但想想也没错,老朱打小就是穷苦出身,而好不容易打下了这方天下,自然不想让后辈子孙遭罪,更何况是他的亲儿子们。

  “老头子,我们又不是让您杀了他们?”

  “毕竟我们的本意,也只是想让他们变得更好,可若真是烂泥扶不上墙,皇室也会给他们一口吃食,总不至于出去要饭。”

  “可若真的度过了这一年的历练,那对于皇子,对于大明只有无穷的好处,没有任何一点坏处。”

  朱棡面对朱元璋的犹豫,眼中闪过一抹无奈道。

  自古无情帝王家,可到了老朱这里,即便是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比不过亲情,这一点并没有错,但太过于溺爱与心软,只是在骄纵皇子。

  “咱明白了。”

  “那就依了你们的意思吧。”

  良久以后,朱元璋轻轻叹了口气,方才点了点头,也算是同意了朱棡两兄弟的提议,让一众皇子前往民间,进行为期一年的历练。

  纵然老朱心中有万般不舍,可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自己最信任的两个儿子之间,他也只能同意,毕竟大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所以为了天下,老朱也只能这么办,特别是这般浅显的道理,朱标都能明白,老朱从一介布衣登临天下,又岂会不明白?

  “总算是搞定老朱了。”

  与此同时,朱棡也是松了口气,心中悬着的大石头,也总算是落了下来,而说实话,今日能说服老朱,朱标功不可没,要不是这位老兄的助攻,还真没有那么容易。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让这群皇子们历练?

  其实很简单,就像是朱棡想和朱元璋打赌,赌他一年之内打下草原,三年之内国力远超大明,这其中自然有吹牛逼的成分,但是也不多。

  因为朱棡真的可以在一年之内打下草原,至于三年之内国力远超大明,这还真的说不准。

  毕竟光是想要在草原筑起王朝,其中所耗费巨大,没有十年之期,根本行不通。

  但是朱棡也笃定老朱绝不会跟他赌,所以才会放下豪言。

  那这与皇子们历练一年有什么关系?

  自然有关系,因为待来日大明富强繁荣,朱棡便会请奏朱元璋,启用外封制,临近大明诸国,海外诸地,裂土封王,由此而开启天子坐中堂,宗亲攘蛮夷的旷世大明!

  “对了,咱还有件事,要找你们商议一下。”

  就在朱棡思索之时,朱元璋又是看向朱棡与朱标,笑着开口道:“也就是关于日后藩王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