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一袭朴素便衣的隐龙卫副指挥使赵虎,步伐稳健地转过身来。

  他目光凝视着肩头那只乖巧伶俐的信鸽,然后朝着身后不远处那座小巧玲珑的房屋走去。

  进入屋内之后,赵虎先是小心翼翼地给信鸽喂食了些许新鲜可口的谷物。

  接着他伸出粗壮有力的大手,轻轻解开系缚在鸽子腿部的精致竹筒。

  赵虎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这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待竹筒被取下之后,赵虎迅速从中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

  他将其放置于眼前,那张略显陈旧但却一尘不染的木桌上缓缓展开。

  刹那间一排神秘莫测的阿拉伯数字,如同一道闪电般,跃入赵虎锐利的眼眸之中。

  毋庸置疑智谋犹如一场,惊心动魄的棋局对弈。

  文明宛如灵动的画笔,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

  悠久的历史则恰似坚实的基石,铸就其璀璨夺目的辉煌成就。

  自朱棡开创性地运用摩斯密码来传递重要信息以来,以往频繁发生的情报泄露事件,如今已得到显著遏制。

  原因无他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将全部精力,聚焦于那排引人注目的阿拉伯数字之上。

  相较而言纸条背面所隐藏的,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摩斯密码,反倒是无人问津、备受冷落。

  此刻赵虎的眼神,紧紧锁定在纸条正面那简短而关键的字句。

  【“借鸡生蛋计划”已经正式启动,请务必在近日提高警惕,严加防范可能遭遇的刺杀行动。】

  当赵虎按照指定书籍,逐字逐句地译出密码内容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梁骨上升起。

  让他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赵虎手忙脚乱地从怀中掏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然后小心翼翼拿起笔。

  他将刚刚破译出来的珍贵情报,一字一句地抄写在上面。

  每写下一笔,赵虎都感觉像是在完成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生怕出现任何差错。

  做完这一切之后,赵虎毫不犹豫将用于破译摩斯密码的所有底稿,全部投入到火盆之中。

  看着那些纸张,在火焰中逐渐化为灰烬,他心中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些底稿可是关乎重大机密,如果落入敌人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大约一炷香的工夫过后,一只矫健的信鸽突然从这座略显简陋小房子,所在的院子上空振翅高飞而去。

  它犹如一道闪电划破天际,朝着远方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在应天府上元县的晋王府后宅内。

  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美丽动人的谢钰儿,正指挥着府中的下人们精心布置着婚礼现场,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就在这时一只信鸽如同天降神兵般,从谢钰儿身旁一闪而过。

  谢钰儿心头猛地一震,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绝非寻常之事。

  于是谢钰儿当机立断,高声呼喊起隐龙卫指挥使张龙的名字。

  听到呼唤声的张龙迅速赶来,他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信鸽飞去的方向。

  只见张龙嘴唇轻动,发出一声清脆而短促的口哨声。

  仿佛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召唤一般,那只原本飞得极快的信鸽。

  竟奇迹般调转方向,径直朝张龙飞了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早有准备的张龙,眼疾手快地伸出右手。

  稳稳接住了,降落在自己肩头的信鸽。随后。

  他熟练地从信鸽腿部绑着的竹筒中,取出了那份至关重要的情报。

  然而就在这时,只见张龙小心翼翼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竹筒,然后轻轻将其打开。

  随着竹筒盖子的缓缓揭开,一股神秘而紧张的氛围弥漫开来。

  当张龙终于取出藏于其中的那张纸条后,仅仅只是匆匆一瞥。

  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恐惧所笼罩。

  显然这张纸条上所记载的信息,让张龙忍不住大吃一惊。

  “‘借鸡生蛋计划’已经启动,请务必提高警惕,防范近期可能出现的刺杀行动。”

  这短短一段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令在场众人皆是惊愕不已。

  尤其是谢钰儿,当她听闻此消息。

  原本平静如水的眼眸中,顿时闪过一丝慌乱与惊诧之色。

  不过好在谢钰儿历经风雨,心境早已磨练得颇为沉稳。

  她没过多久便成功克制住,内心汹涌澎湃的情绪波动,重新恢复到往日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此时此刻对谢钰儿而言,最为关键之事便是,安下心来好生调养腹中胎儿。

  毕竟稍有不慎,若因情绪过度激荡引发任何不测变故,恐怕她将会抱憾终身、追悔莫及。

  “晋王此刻正与太子殿下于书房内商议要事,你可径直前往寻他们即可。”

  闻言张龙恭敬地向着谢钰儿,深深鞠了一躬。

  紧接着他便迈着矫健的步伐,迅速朝书房所在之地疾驰而去。

  此刻朱棡与朱标二人,正聚精会神地围着一个精致无比的楼船模型。

  他们仿佛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海洋之上。

  只见两人的目光如炬,透露出对这个楼船模型的浓厚兴趣。

  “若依三弟所言之比例,此艘楼船竣工之时。

  其长度必达四十四丈有余,宽度亦有十八丈之巨。

  这般规模宏大之物,实乃罕见!

  欲成此等巨舰,所需建材恐不少于五千料方可达成。”

  朱标面色凝重,声音低沉而有力。

  他虽然深知要打造出,如此庞大且坚固的楼船并非易事,但心中却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事实上朱棡如今所展示的这座楼船模型,正是郑和下西洋时所搭乘的“大宝船”。

  这艘宝船堪称海上巨兽,其雄伟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五千料的建材用量,相当于后世两千五百多吨轮船的排水量。

  如此惊人的数据,足以彰显其宏伟气魄。

  相比之下,近百年后哥伦布远渡重洋的三艘船只。

  即使是最大的圣玛利亚号,其排水量也不过区区一百吨而已。

  据史书记载:郑和每次出海,皆率领二百余艘各式船舶同行。

  以此推算平均每艘船上,都需承载上千人之众。

  可以想象当这支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驶向远方时,将会给世界带来怎样震撼人心的景象?

  那些英勇无畏的航海者,必将在茫茫大海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